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06节

  大家不要觉得惊讶,一个好好的外事人员怎么会是一个商人,这在大老美是很正常的操作,曾经有一个胸罩厂的老板,在总统大选的时候,给总统赞助一笔经费,于是总统当选以后,就把他派到了斯里兰卡去当大使,而在此之前,这个老板压根儿不知道斯里兰卡是什么,在哪里。

  这位在当外事人员以前,是一个不算很成功的商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投机,才成了外事人员。

  现在他准备重操旧业,继续经商,却一时想不到好的项目,好在他在家整理从种花家带回来东西的时候,看到了那台电脑。

  眼前一个顶好的项目,自己竟然忽视了,这台个人计算机可比大老美国内的个人计算机还要好,最起码操作要方便很多。

  于是,这位利用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资本,打通了到种花家的商路,然后迅速办理签证,回到了他曾经工作的地方,京城。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外事人员,他其实对种花家不是很了解,虽然是在友谊商店买的计算机,但他并不知道这个计算机是哪儿生产的。

  只能在友谊商店进行打听,甚至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毕竟他的身份有些敏感,不过经过了解以后,知道人家是想做贸易生意的。

  最后由友谊商店的经理出面,把这位前外事人员送到了798厂,当然了,这一切完全是上面的意思。

  在此之前,咱们国家出口的东西科技含量一直不高,PLC的零部件儿算一下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但是因为生产规模的原因,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比也不高。

  现在,假如咱们的计算机能够出口到大老美,而且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那绝对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儿。

  最重要的是这项个人计算机所有的东西,只要是能够申请专利的,就都申请专利。

  现在的大老美还是比较要脸的,做不出夺人专利,或者不承认别人专利的事情,等他以后开始衰落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候,他才会干这么不要脸的事情,所以老祖宗说的那句话还是万分正确的,仓禀足而知礼仪。

  这位大老美之前的事业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还稍微有些身家的,咱们的计算机在国内的销售金额是三千四百块钱,算上汇率,咱们给他一千五百美元一台。

  再加上运费、关税,这家伙回国以后直接卖到将近四千美元一台,刚开始确实有一些卖不动,因为现在市场上的个人计算机普遍只有一千五到两千美元之间。

  这家伙一次性订购了一千台,这可是上百万美元啊,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贷款,可把他给愁坏了。

  但是无独有偶,他的朋友有一个人是在报社工作的,试用的这台计算机的图形操作系统以后,顿时大加赞赏。

  现在整个大老美的市场上没有一台计算机是图形化操作界面的,最常见的,比如通用电器的电脑,用的是MSdos操作系统,跟刘华的红旗图形操作界面系统一比,简直逊爆了。

  于是,他这位朋友就刊登了一篇报道,赞扬了爱国者电脑的方便,很快就在计算机发烧友里面引起了轰动。

  很快,又有专业的计算机杂志引用了这篇报道,于是,这位商人是时隔一个半月以后,再次返回种花家。

  这一次直接订购了一万台个人计算机,可把798厂给乐坏了,上次只不过是百万美元的进账,这次直接干到了千万美元。

  想一想,当时全国上下有哪个厂赚取外汇,一笔订单就能达到上千万美元,而这笔百万订单也仅仅持续了一个半月,按照这个速度的话,一年内最起码订单额能达到两三千万美元。

  798厂的厂长一边算着利润,一边心里美滋滋,再多来几次这样的订单,自己的前途就有保证了。

  写报告,向上级申请,多给刘华的实验室赞助一点资金,让自家实验室里面孩子也多用点心,把计算机尽快的升级换代,赚外国人的钱,你得与时俱进啊。

第236章 远远不够

  苹果公司如今如今在大老美的科技界那也是如日中天,但是突然间,他们的计算机卖不动了,而且不仅仅是苹果,连通用也是如此。

  等他们反应过来,再细细一调查,才发现,原来市场上多了一款来自种花家的个人计算机,价格虽然比他们一般的计算机要贵一点,但是人家有图形操作界面啊,这就等于降维打击了。

  于是斯蒂夫也让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始研发图形操作界面的系统,通用不研究软件只能催促他们的合作供应商微软。

  作为以后的世界首富比尔也在研究红旗操作系统,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比尔是既佩服又不屑。

  佩服是因为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对于Ms DOS确实是降维打击,之所以不屑,是因为他认为,这个编写操作系统的人,完全是一个根本不懂商业的人。

  因为他在研究操作系统的时候发现,整个操作系统是开源的,这就等于把一大笔钱给推到门外了。

  比尔跟自己的伙伴艾伦说道:“咱们可以把图形化界面的操作系统提上日程了,但是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做开源操作系统,我有预感这将是一大笔财富,我们会成为这个世界的首富的。”

  十几年之后,因为种花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于是比尔和微软携带着自己的Windows操作系统,兴致勃勃的想要闯入种花家的市场。

  谁知道到了种花家的市场就碰的头破血流,因为这十来年里面,无论是学校里面还是社会上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是红旗,所有人都习惯红旗操作系统,而且一代一代国内的程序员所编写的软件都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硬生生没给windows留下一丝生存的土壤。

  最重要的是,开源的操作软件极其便宜,几块十几块就能买一份操作系统的光盘,价格极其便宜,连盗版软件都不屑于盗版这种操作系统,而Windows动辄成百上千的售价,直接把自己自绝于中华家市场之外。

  还有一点就是红旗操作系统,经过这十几年由全世界的计算机高手加固了Linux的内核,极其的安全,而Windows则因为不开源的原因,总是遭到电脑病毒的荼毒,所以广大的种花家网民选哪个操作系统那就显而易见呐。

  刘华联合物理系准备研究数码相机的计划被李教授嗤之以鼻,他认为这种东西完全没有任何价值,于国于民都没有益处,研究来干嘛?

  “有些东西你不能从宏观层面去看。”刘华摇摇头:“就好比古玩这些东西,都说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古玩真的有用处,没有用处,它只是财富的体现,但是为什么一直存在这么多年,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但是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那你说说你这个数码相机有什么用处,现在已经有胶卷儿相机了,要你这个数码相机,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刘华笑着说:“科学的作用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胶卷相机,出去拍摄的时候需要携带很多胶卷儿,而且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曝光,把自己的心血全部白费,而数码相机就没有这样的缺点,这就是科技让生活更加便利的典型特征。”

  李教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这才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点道理。”

  “最重要的一点,数码相机不是我首先发明的,早在七一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发明了,既然有人发明了,那就说明国外也有人在研究,有些东西我们不做,让别人做了,未来这个市场就让外国人都占领了。”

  刘华两手一摊无奈的说道:“到时候别人又会用这样的廉价的电子产品来掠夺我们的金钱。”

  至此,李教授不再说话了,也会帮着刘华处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虽然他心里还是不太认同数码相机的作用,但是不妨碍他认为,咱们不应该让外人用廉价的电子产品来掠夺我们的资金。

  刘华这边电子元件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物理系那边镜头的研发依然没有什么头绪。

  没用刘华催促,他们就已经联系了海鸥相机,虽然技术已经是国内顶尖的了,但是用在数码相机上,刘华依然觉得不够完美,而且海鸥的技术离蔡司还有一定距离。

  物理系的教授为难的说道:“我认为我们现在设计的这款镜头,对于第一款数码相机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我们不能这么满足啊。”刘华摇摇头:“我的目标是我们这是一款经典镜头,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个契机来大幅度提高我国镜头生产的技术。”

  这时候,刘华压低了声音说:“你要知道,这些镜头不仅仅可以用在数码相机上面,还可以用在狙击镜上,用在卫星侦查、飞机侦查上。”

  这位物理系的教授这才笑着点点头:“原来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用我们半导体专业的经费来研究你们物理系的东西,你就知足吧。”刘华得意的说:“你们物理系现在的经费足够你们再开一个镜头项目吗?”

  这位教授有些吃醋的说道:“现在国家重心在发展经济,钱都往基础设施建设上投了,咱们华清大学也是国内一等一的大学,经费也不是很充足,物理系的经费也仅仅搞几个重要项目,这镜头的制备工艺恐怕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办法兼顾。”

  “所以呀,现在我们拨一部分经费给你用,你还不趁此机会多研究一点儿有用的东西。”刘华摇摇头:“现在你还觉得这镜头绰绰有余吗?”

  “不够啊,远远不够。”物理系教授笑着说:“我们做人怎么能这么马虎呢,数码相机将来可是要畅销海内外的,一个马马虎虎的镜头怎么能够满足需求,我们必须要精益求精,力争超过蔡司的技术。”

  刘华把这位精益求精的教授给送走以后,却转头迎上了一位陪着笑脸的人:“刘教授,您好,鄙人是海鸥相机的副厂长,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能跟您聊一聊。”

第237章 光屁股拉磨

  刘华主动伸出手:“海鸥厂副厂长,请问贵姓?”

  “免贵姓孙。”孙副厂长笑着说:“不知道刘教授您忙不忙,我请您到外面吃顿饭,咱们边吃边聊。”

  刘华摆摆手:“不好意思,实在是没有那个时间,我们现在经费少,就要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做出更多的成绩来,每成立一个项目,那都是争分夺秒的,只有等项目完成以后,才有时间坐下来休息。”

  “辛苦,辛苦。”孙厂长连声说道:“既然您忙,我就不多耽误您时间了,你们华清大学到我们海鸥厂来要求共同研制镜头制备工艺,我也就稍微多打听了一嘴儿,好像你们要研究什么数码相机?”

  “是啊。”刘华点点头:“怎么,你们海鸥有兴趣?”

  孙厂长笑着说:“我们海鸥就是相机厂,你们要搞什么数码相机,跟咱们对口啊,我们厂的领导班子研究了一下,说什么也要把这个项目给拿下了。”

  “我不知道你们了不了解数码相机啊?”

  孙厂长摇摇头:“说实话,听都没听说过,但是既然是相机,我们又是国内相机的大拿,那我们海鸥厂舍我其谁?”

  “虽然都是相机,但是数码相机跟胶卷相机是有区别的。”刘华笑了笑:“严格来说,数码相机属于半导体行业,如果说你们海鸥厂想要拿下数码相机这个项目的话,从现在开始就要积累半导体人才了。”

  “半导体?”孙厂长挠挠头:“哎呀,这听说是个高科技行业啊,我们魔都有个微电子研究所,搞计算机,据说就是半导体行业啊。”

  “我们国家第一台计算机就是魔都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前辈。”

  孙厂长想了想:“这样,刘教授,我不打扰您工作,今天晚上下班以后,您能不能抽一点时间,吃饭也好,喝茶也罢,跟我好好聊一聊这个数码相机,我也做到心中有数,好回去让我们厂准备。”

  刘华点点头:“行,那就晚上见。”

  晚上这位孙厂长就在华清大学附近一个小饭馆,你们要了几个菜,点了一瓶黄酒。

  他是个懂行的,知道白酒其实以前就是给社会底层老百姓喝的,他们需要那种麻醉的感觉,那些上层人士和文人雅士都是喝黄酒的居多。

  “刘教授,您好好给我讲讲什么是数码相机,我们厂的领导也是脑袋一热,感觉既然是相机,那应该大差不差,结果让我来转着圈丢人。”

  孙厂长不好意思的说道:“遇见您之前,我还去了我们的上级部门,说我们海鸥厂想拿下这个数码相机项目,上级部门的技术人员看着我一直笑,却不说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感情我这是光屁股拉磨。”

  “这是个新鲜事物,大部分人不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刘华笑着说:“71年才有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不过根本不具备任何推广的价值,现在我们研究的数码相机是希望做到像胶卷相机一样那么方便,甚至更方便。”

  “你跟我好好说说。”

  孙厂长给刘华斟了一杯酒,然后就从公文包里把笔和本子拿出来了,这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不记,怎么表示你看重对方的发言。

  于是刘华从技术层面给孙厂长讲了十来分钟,直接给孙厂长讲的云山雾罩的记的笔记不少,但是愣是弄不明白咋回事。

  刘华当然知道孙厂不明白,在讲完了这基本原理以后,又给他讲了一下数码相机是个什么样子、怎么工作的,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当前最高深的科技。

  “哦,您这一说我就明白了,不需要胶卷。”孙厂长点点头:“甚至可以电子感应自动曝光,让一些不懂得摄影的人也能成为摄影高手,完了之后储存在类似于磁带这样的东西上面,可以反复拿来使用,还可以通过存储介质转移到计算机上。”

  “没错。”

  孙厂长举起酒杯:“我敬您一杯,真是受益匪浅,您要不解释,我哪能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先进的科技。”

  两人干了一杯之后孙厂长又问道:“您再给我讲一下我们厂需要做怎样的技术储备?”

  于是刘华把自己想到的跟孙厂长说了一遍,当然只是粗浅的准备,海鸥厂现在要真想转型成为生产数码相机的工厂,单凭他们一个厂的准备是不够的,必须要靠上面的调拨。

  最起码人才这一点,你就没办法自己准备,现在多少大学生分配那都是组织分好的,没有组织的点头,一个照相机厂想搞半导体,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一顿酒喝的孙厂长非常舒服,收好笔记本,孙厂长笑了笑:“我还特地跑到京城来搞了个大笑话,那我一个人当笑话不要紧啊,他们想看热闹可不成,我得回去好好震一震我们厂其他厂子,尤其是分管技术的丁厂长,事情都没搞明白,就说要拿项目。”

  刘华玩笑的说:“恐怕这个任务还是您自己主动请缨才拿到的吧?”

  “您还真没猜错。”孙厂长很坦然的说:“我也想进步啊,没有点成绩怎么进步,所以我就想把这个项目给办成了这样,我也顺理成章的可以升上去,没想到搞了这么个乌龙,哎,不提了。”

  孙厂长再次举起酒杯:“刘教授,谢谢您了,不过话也说回头了,数码相机说到底还是相机,不管他是半导体的还是机械的,我们海鸥厂还是要拿下的,请您在这方面一定要给我们海鸥厂多美言几句。”

  刘华摇摇头:“你们海鸥厂啊关心则乱,说到生产相机的技术,尤其是重中之重的镜头,你们海鸥目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真要是生产相机,不可能另找一个厂,肯定是让你们转型,你们只要做好准备就可以了,别到时候任务交给你们,你们扛不下来。”

  “还真是。”孙厂长点点头:“行,我回去给同事们上一课,保证时刻准备着。”

第238章 你就是专家

  物理系那边在玻璃磨制工艺上遇到了瓶颈,其实他们已经发明出来新工艺,但是教授们不满意啊。

  那天经过刘华开导的那一下,他们豁然开朗了,现在拿着半导体专业的经费来给自己增加成绩,那自然是要精益求精啊。

  刘华就有些按耐不住了,想要来做个技术指导:“是不是研磨的工具不够细啊。”

  “还用你说。”物理系都教授白了他一眼:“咱们现在能够制造的研磨膏只能做到这个精度,所以,我们只能另辟蹊径了。”

  “你另辟蹊径的事情我不打扰你,既然知道研磨膏不过关的话,为什么我们不研究研磨膏呢?”

  物理系教授哎呀一声:“对啊,我们的经费是紧张,你的经费可充足啊,足够我们再开一个研磨膏的项目,平时省吃俭用惯了,我都下意识的给你省钱了。”

  刘华没好气的说:“我的钱也不能浪费。”

首节 上一节 106/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