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07节
化学系也被刘华给拖下水了,研究新的研磨膏,他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于是隔三差五的就会在化学和物理实验室里的转一圈。
同时卖弄一下他那有限的物理和化学相关的知识,这个不是刘华愿意自己现大眼,而是他通过这种方法源源不断的把自己从外挂中所得到的私货灌输给行家。
在实验室里,刘华会经常性的卖弄一下他有限的物理和化学的相关知识,然后把所有人引的哈哈大笑,等到大家遇到瓶颈的时候,偶然不经意的想起了刘华的话,一拍大腿,哎呀,还有这种处理方法呢,简直太巧妙了。
研磨膏还没有研发出来,但是魔都那边必须去一趟了,运十项目在召唤他。
不是刘华有多了不起,运十项目离不开他,而是马先生发现刘华这小家伙有办法,总是能摆平各种问题,所以现在有了棘手的问题,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刘华,更何况,这次还是刘华的老本行。
“刘工,我听说国外的飞机现在开始接入飞行管理系统。”马先生羡慕的说:“听说这在系统可以根据分飞行任务,完成飞行过程当中的航迹预测、自动控制和性能优化等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飞机撞地的事故。”
“是吗?国外都这么先进的,其实当初我也有这种想法。”刘华笑着说:“因为我认为是人都会有走神或者麻痹大意的时候。如果用人加上计算机双重控制,肯定能将危险降到最低。”
马先生不解的问道:“那你当初设计航电系统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加上这样的系统呢?”
“当初时间紧,任务重,你们着急要进行首飞。”刘华无奈的耸耸肩:“我不能因为自己一个轻易冒出来的想法而阻碍整个项目组的进度啊。”
“可是第一次飞行以后你也没弄啊。”
刘华只能不好意思的说:“我给忘了,后来忙着进行超级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的设计,把这茬儿给忘了。”
马先生指着刘华无奈的摇摇头:“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能忘,这可是事关飞机飞行的安全的,安全重于一切。”
“可是我那几项工作也很重要啊。超级计算机咱们项目组也用到了。”
“那个人计算机呢。”
刘华笑了笑:“现在国外个人计算机项目发展的如火如荼,我们要再不跟上发展的话,以后咱们的钱就都让他们挣去了。”
“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维,既然你之前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
刘华大包大揽的说道:“马先生,您就放心吧,给我半年时间,绝对给你一套飞控系统的雏形,从此以后,只要往里面不断的添加飞行数据,就能训练出一个成熟的飞控系统。”
八十年代,国外的飞控系统也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刘华已经决定再次来一个降维打击了。
当刘华回到航建办公室的时候,俨然就成在航电项目组的领头人,直接将飞控系统的知识进行了讲解。
再请示了一下组长以后,刘华直接就分配起任务来,组长对于他的僭越之举没有一丁点儿不满意,能者上,庸者下,这是马先生带来的优良风气。
刘华还没有离开魔都,就又被宝钢给请了过去,刘华这两年来了很多次魔都,宝钢都不知道。
这一次,他们派总工程师去请教刘华,结果到了京城才知道刘华来了魔都,然后赶紧打电话通知宝钢,让他们赶紧到飞机设计所去请人。
“刘工啊,您实在太不够意思了,我们才知道,这两年你每一年都要来好多次魔都,到了魔都,你怎么能不让我们宝钢尽一下地主之谊的,你这么厚一个薄一个的,我们可是会有意见的。”
刘华是被宝钢的厂长和副厂长亲自给请走了,两人一左一右夹着刘华,就好像公安机关抓小偷一样,生怕刘华会溜了。
“我每回来也是出公差,时间有限。”刘华只能如此解释:“时间也是很有限的,而且我已经不碰炼钢设备好久了,这方面的业务已经生疏了,你们宝钢有问题不应该请教我,应该去请教更厉害的专家。”
宝钢厂长笑着说:“咱们宝钢以及全国很多大钢铁厂,新的生产基地都使用的是您的设计图纸,只要有这份图纸在,只要我们用了,您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质疑的。”
这浓眉大眼的人是真会奉承人啊,刘华让他们捧的心痒痒的,这一骄傲,他就收不住了。
等到了宝钢之后,刘华就有点急不可耐了,主要是他也是急着回京城。
“有什么事就直接问吧,咱们就别浪费时间了。”
看刘华这么热情,直接就把宝钢所有的工作工程师召集起来,直接让刘华给他们上课。
看着小会议室里坐着的五六十个工程师,刘华赶紧尿遁,他知道今天这么大的场面,不撂点干货恐怕无法脱身。
借着尿遁的机会,刘华在厕所里兑换了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炼钢技术,肚子有了货,刘华这才敢重新坐上主席台。
第239章 支招
求知若渴绝对是一个褒义词,但有的时候,刘华会特别痛恨,太求知若渴了,有一定的几率会让传道授业的人感到痛苦。
宝钢的人说是让刘华去他们宝钢坐一坐,谁知道这一坐下来就走不了了,连着上了四天的课,从早到晚,刘华一个人的专场。
嘴皮子说干了没关系啊,好茶水伺候着,肚子饿了,正宗的魔都本帮菜,不喜欢也没关系,川鲁淮粤想吃哪一个直接吱声,绝对是大师傅的手艺。
在礼节方面,宝钢做事绝对是挑不出一丁点的毛病出来,但是把刘华当牲口使,属实有点过分了。
上了四天课,刘华坚决要求休息一天,宝钢干脆用车拉着刘华逛魔都,看上什么,只要不过分,宝钢买单了。
谁让他们是宝钢了,这么大的企业有点私房钱那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是没有那才奇怪。
休息一天之后,刘华又跟宝钢的总师还有副总师研讨了两天,最终刘华带了一大堆茶叶、丝绸、点心,还有什么绍兴的火腿、黄酒回了京城。
刘国栋都见怪不怪了,看见魔都的点心直撇嘴:“又是这些老掉牙的点心、火腿啊。”
柳霏霏直接给这家伙来了个脑崩:“有的吃你还不吃,废话啰嗦的,这么好的东西,你还能吃腻喽?”
讲真话,刘国栋还真吃腻了,哪怕就是那十年间,只要是逢年过节,他父亲的徒弟,还有那些父亲的帮忙过的工厂都会寄一些点心啊,特产之类的。
在别的孩子吃个花生,吃个蚕豆就已经无比过瘾的年代,刘国栋是吃的全国各地的点心长大的。
别的孩子吃个肉跟过年似,而刘国栋吃灯影牛肉当零食,牦牛肉干磨牙,都是攀钢寄过来的,一次好几十斤。
幸好这是在他们家里说的,没有让外人听了去,要不然得嫉妒的两眼冒红光,这么多好东西,有的人听都没听说过,他们家孩子竟然吃腻了,这找谁说理去?
现在街面上都,小买卖越来越多了,而且大家惊讶的发现,哪怕是摆摊卖烤白薯,那也比老老实实在工厂上班赚的要多。
当然了,这不是说工厂里面就没有优势,至少人家有福利待遇,还有退休金之类的。
不过一些本来就没有工作的人,或者工作实在很差的人就开始动脑筋了,与其这么在厂里面瞎混,不如到社会上摸爬滚打,只要不是乱来,一个月赚个百十来块钱,应该是轻轻松松的。
刘华出差回来以后,也确实是太累了,于是请了两天假,在家好好缓缓劲儿。
“华子,今天没上班啊。”傻柱一边喝着小米粥,一边打招呼:“难得看见你的空闲在家。”
“我是个人,肉做的,又不是钢铁。”刘华笑着说:“这次出差累着了,请假休息两天。”
傻柱玩笑的说:“以前你是个大能人,现在你是个大忙人,三天两头的出差,你不是在华清大学教书吗,当老师怎么还老要出差呀?”
“教书只是一个兼职。”刘华呵呵一笑:“正职还是搞科研,现在全国上下缺科研人员,我就老得飞出去帮忙解决问题。”
“飞出去?”
刘华点点头:“没错儿,飞出去。坐飞机去,时间很宝贵的,我兼顾着好几个项目了,没时间坐绿皮车上慢慢耗。”
“嘿,坐飞机啊。”傻柱羡慕的说:“咱院里面坐过火车的都少,你竟然坐飞机了,了不起,这坐飞机是啥感觉啊。”
“也没啥感觉吧,第一次做的时候有点慌,这脚不沾地,心里直打鼓。”
傻柱点点头:“我猜也是,我师傅当年跟我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儿,还是脚踏实地的比较好。”
“你今儿怎么这么晚了,都九点多了,你怎么还不去上班?”
“我现在可是食堂副主任。”傻柱骄傲的说:“主要负责小灶,大锅菜什么的已经不管了,都交给马华他们了,只要中午做饭之前到就行,反正杨厂长也不怎么管我。”
“还是你逍遥啊,迟到早退一辈子,李怀德当年不管你,杨厂长也不管你。”
傻柱笑了笑:“反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当个副主任已经到头了,也不可能让我当正主任,你让我管理,我也没那个本事,我最近正琢磨着是不是搞点什么小生意,孩子大了以后要用钱,我至少得攒点儿啊。”
刘华乐呵呵的说:“你要搞钱还不容易啊,你在外面接席,已经不少挣钱,你每天早上还这么晚去上班,干脆在胡同口摆个小吃摊儿,弄点儿馄饨什么的,从六点卖到八点,歇口气,然后去上班儿。”
傻柱一拍大腿:“有道理,干得过。”
“还真要干啊?”
傻柱点点头:“赚钱嘛,不寒碜,包馄饨,这不是小菜一碟儿吗?”
“这面粉、肉、菜你怎么解决?”
傻柱一拍胸口:“这还不简单,我这些年当食堂大厨,在外面接宴席那也不是白混的,这方面多少认识点人,帮忙解决点儿面粉肉菜的问题,还不是小菜一碟。”
“得,你要真能把馄饨摊给支起来,我隔三差五的去吃一回,给你捧场。”
傻柱笑着问道:“真要捧场,你为什么不天天去吃啊?”
“谁家好人天天早上吃馄饨的?”刘华摇摇头:“不嫌腻得慌吗?”
傻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还真是,跟你聊天就是见长,我可以多弄点花样。卖馄饨,顺便炸点儿油饼什么的。”
“那我倒是可以多捧捧场。”
傻柱骄傲的说:“你就等着吃现成儿的吧,保证鲜的吞掉你的舌头。”
刘华看看表:“快十点了,你再不去可就真晚了。”
“没事,今天中午没招待,再晚一会儿去也没事。”傻柱无所谓的说:“你们家不是分那个四合院儿的吗,你怎么不搬家呀?”
“五六年没人住了,一点儿人气都没有,我打算找个时间走吗,寻摸两个好师傅,帮我把四合院好好归置归置。”
“那是得好好归置一下。”傻柱又一拍胸脯:“这事儿我帮你放心上了,我帮你打听一下哪有好师傅,保证给你修整的漂漂亮亮的。”
第240章 新添马桶三日香
傻柱没有拖延症,当天晚上下班比较早,就到外边买了一口三眼的煤炉子,几张小桌子和板凳,又找关系买了面粉和肉菜,准备第二天就把馄饨摊给支上。
快的连韩玉凤都不知道这些事儿,回家看见家里多了些小桌子和板凳,傻柱正在那儿揉面和馅儿呢。
“柱子,你干嘛呢,揉这么多面,咱们家就是包饺子也用不着这么多呀。”
傻柱笑着说:“我这不寻思找点外快嘛,早上华子跟我说,反正我上班晚,早上在门口支一馄饨摊,从六点卖到八点,完了喘口气再去上班儿。”
韩玉凤似笑非笑的说道:“你支个馄饨摊,之前人家街上有人做小买卖,我说我也想做,你说丢不起那个人,现在自己又怎么想起来做小买卖了?”
傻柱尴尬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这东西看你怎么看,就好比大街上有一人脱一个一丝不挂,那叫丢人现眼,但是你到了澡堂子里面,大家伙儿都脱的一丝不挂,那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韩玉凤摇摇头:“你叫傻柱也叫了几十年了,但是谁要是当你是傻子,那他才是真正的傻子。”
“那是啊,傻子能娶这么漂亮贤惠的媳妇儿吗?”
第二天五点多钟,早起的街坊邻居们发现胡同口多了一个小摊,看着大家可熟悉了,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傻柱。
“柱子,你这干嘛呢?”
傻柱一边包馄饨,一边解释:“这不是想多赚点外快吗?吃个馄饨摊儿我也能赚钱,又方便你们大家吃早点。”
“多少钱一碗啊?”
“两毛五。”
“柱子,人家国营早餐店才不过卖两毛,这都是街里街坊的,你的心也忒黑了。”
傻柱托着手中的馄饨说道:“大爷,您上眼瞅瞅,国营早餐店的馄饨有我这个儿大吗,有我的馅儿多吗,而且我这不要粮票。”
粮票那可是硬通货,现在吃点什么都要粮票,等到再过几年,分田到户产生了威力以后,粮食充足了,粮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人有备战备慌的心理,所以能省点粮票是点儿粮票,粮票代表的可是粮食,关键时刻是救命的东西。
“不要粮票两毛五,那不贵。”大爷一摆手:“柱子,给大爷来碗馄饨。”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