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18节
“可以啊。”刘国栋一点都不忌讳的说:“我将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在真理面前,我愿意匍匐前行,做一个谦卑之人。”
刘华摇摇头:“那你没有你老子的雄心壮志啊,我的目标是征服科学为我所用,凡我思维所及之处,皆为台下之臣。”
刘国栋无语的摇摇头,然后叹口气说:“吹牛。”
刘华冲着刘国栋招招手:“过来,咱们爷俩聊一聊。”
把游戏暂停,刘国栋坐到刘华身边:“聊什么,虽然您对我一直都持开明的态度,但还从来没有跟我深入的交流过。”
刘华给儿子倒了一杯茶:“今天咱爷儿俩以平等的态度来相处,聊一聊你以后的规划。”
刘国栋点点头,然后喝了一口茶,皱皱眉头:“您泡的茶太浓了,太苦了,没有北冰洋好喝。”
“凑合着喝吧。”刘华笑着说:“七月份你也要高考了,想好了报什么专业吗?”
“生物。”
刘华愣住了,刘国栋要是报半导体或者材料专业,刘华都能照顾得到,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建树,在国内还是挺权威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竟然要报生物专业,。
刘华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呀?”
“我认为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生物科学的时代。”刘国栋很严肃的说:“面对着目前科学井喷式的发展,我认为等我到了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人类应该可以进行银河系内探索了,生物科学将是重中之重,没有先进的生物科学,想要在广袤的宇宙当中进行探索,那简直是扯淡。”
“有见地。”刘华夸奖道:“但是生化环材这四个专业,四大天坑啊,做研究能做到你枯燥的想哭,但是想出成果却是千难万难。”
“就是要能人所不能。”刘国栋字正腔圆的说道:“如果把这些专业称为天坑专业的话,那只能说明你儿子只是一个平庸之才。”
“以后考研想考什么专业?”
刘国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爸,说真的,我还真考虑到这个事情了,我想到时候兼顾一下学业科学,到时候我想考袁先生的研究生。”
“真的吗?袁先生的要求可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下田的。”刘华摇摇头:“不是我看轻你啊,你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更没有种过地,你能吃得了那个苦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刘国栋笑嘻嘻的说:“您觉得我未来的规划怎么样?”
“有些家长喜欢干预孩子的人生,我不喜欢。”刘华点点头:“你的规划是非常的不错,但是将来脚上走出一脚泡,你也只能自己承受了。”
“这您可以放心,我自己的选择,我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更何况我会昂首阔步的往前走。”
看着儿子豪气冲云的样子,刘华哈哈大笑,真的是太高兴了,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自己的儿子不比紫髯儿差。
柳霏霏带着姑娘从外边回来,一进门就说道:“什么事这么开心啊,你可有日子没这么笑过了。”
“儿子争气,我当然高兴了。”刘华笑着接过女儿:“我儿子未来会是当世人杰,女儿也将是巾帼英雄。”
柳霏霏看着继续玩游戏的刘国栋,故意流露出嫌弃的表情:“当世人杰?一个沉迷于游戏机当中不可自拔的人杰,那这人杰也太不值钱了。”
“玩吧。”刘华摆摆手:“玩就要玩个痛快,学就要学个通透,儿子的学习咱们从来没有操心过,他自己知道好歹,想玩儿就吧,游戏机也买回来有个把月了,也没见他耽误什么事。”
女儿蹒跚的走到刘国栋身边,看着电视机上的球飞过来飞过去,嘻嘻哈哈的就往电视屏幕上扑。
刘国栋一把抱住妹妹:“小祖宗,可不能随便瞎碰啊,那可是有电的。”
女儿可不管这些,在哥哥怀里还使劲的往电视机前面够,刘国栋无奈的关上电视:“玩不了了,我还是看看看书吧。”
刘华笑着说:“瞅见没,这就是一物降一物。”
第265章 串门
傻柱是四合院里唯一一个还经常会跟刘华有来往的人,两个院子距离不是很远,得空他会过来串串门。
今天傻柱也休息,提着新泡的川西泡菜登门了。
“我发现啊,没你在院儿里面,我想聊天儿都找不着人。”傻柱有点可惜的说道:“越在这院儿里住,我越觉得我们院儿里面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儿。”
“又怎么了?谁又惹你了?”刘华顺手给傻柱倒了杯茶:“院子里面这两年已经消停很多了,以前不消停,是因为易中海为了养老发愁,现在他已经不用发愁了,只剩下贾张氏会无理取闹,对付一个区区的贾张氏,你傻柱应该容易的很啊,实在不行,扇她两大耳光。”
“她也六七十了,打一老人总是觉得不大合适。”
“尊老爱幼是对的。”刘华点点头:“但你得分对谁,就贾张氏那样为老不尊的,你扇他两巴掌,不会有人介意的,就算是找警察,只要院子里面的人愿意说句公道话,警察也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不提贾张氏还好,一提贾张氏,傻柱那是乐不可支,笑着说:“贾张氏现在跟租你房子那三个年轻人杠上了。”
“怎么着,人家年轻人应该没惹他吧?”
“那三个年轻人都是文工团的,早上练小号,晚上练吉他。”傻柱笑着说:“到底是文工团的,吹吹打打的热闹又好听,咱全院儿除了贾张氏,其他人都觉得不错,贾张氏就嫌人家扰她睡觉了,天天跟人家吵架,哭爹喊娘的,那三个年轻人也生性,你骂你的,我吹我的,全当他放屁,加大音量继续吹,这一天从早到晚不知道多热闹。”
“既然贾张氏没有打扰你,那你苦恼什么?”
傻柱拿出一盒烟,红塔山的,抽出一根递给刘华:“还不是闫阜贵他们家,阎解成跟他媳妇儿最近想要开一饭店,可是他们俩没有这做菜的手艺啊,就把主意打我身上来了。”
“你不想去啊?”
傻柱点点头:“王八蛋才想给他们家当厨子,在抠门儿算计这方面,阎解成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我要是给他们家当主厨,以后不定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呢。”
“那容易,你就往高了要价,让他们家知难而退不就行了吗?”
傻柱挠挠头:“我就是往高了要的,两千块钱一个月,外加每天还得带点儿菜,而且整个后厨还得我说了算。”
“阎解成竟然答应了,真是不简单啊。”
傻柱好奇的问:“你怎么知道他答应了?”
“这不是废话吗?他要是没答应,你还用苦恼吗?”
傻柱点点头:“没错儿,我就是不想答应再提这么高的价码,没想到他们家当家做主的竟然是于莉,一口就给答应下来了,搞得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去呀,为什么不去呀,赚点外快吗?”刘华笑着说:“在他们家摸摸在开饭店的底,以后时机成熟了,你也可以开一饭店啊,这自己当老板不比给别人打工要轻松的多。”
“就怕给他们家当厨师当的不踏实。”
刘华摆摆手:“肯定不踏实,你看吧,能坚持半年不跟你降价,他们就不是闫家人,这就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的事情,反正手艺在你身上,他们占不到便宜。”
“也成。”傻柱点点头:“我这摆馄饨摊儿感觉挺有意思的,比我在轧钢厂后厨要有意思的多了,轧钢厂现在风气是越来越坏了,我有点儿不想在那儿干了。”
“可以想象,杨厂长这个人啊。”刘华摇摇头:“你要说他有大毛病吧,也不算大,可你要说他没毛病吧,这个人小毛病一大堆,轧钢厂再让他干几年,我真怕他干黄铺了。”
“不至于吧,咱这可是国营单位呀。”
“现在是不至于。”刘华无所谓的说:“将来有一天可就说不定了,不过跟我关系不大,我就是一技术员,管理上的事儿用不着我操心。”
“那跟我也没关系,我就是一厨子。”傻柱笑着说:“哎,你说我以后要开饭馆儿,以做什么菜为主?”
“要想省事,那就开一个川味火锅,你炒好底料就行,要是想显摆厨艺,最好是搞个私房菜。”刘华笑着说:“你不是号称谭家菜吗,谭家菜就是私房菜的代表啊。”
“有道理啊。”傻柱笑着说:“其实我可以搞个火锅店,给我媳妇看着,完了我专注于私房菜,这不就齐活。”
刘华乐呵呵的说:“完全没有问题,开张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给你捧场去。”
“那是当然啊。”傻柱连连点头:“我要是搞私房菜的活儿,到时候请你给我出出主意。”
“行,咱俩谁跟谁啊。”
傻柱出门以后,还没到院子门口,遇上崔建了,崔建热情的打招呼:“叔儿,遛弯了。”
“嗯。”傻柱笑着点头:“串门子,跟你房东聊两句,他是个有文化的人,有什么烦心事儿跟他一聊,保证心里豁亮。”
“我房东,他也住这附近吗?”
傻柱一指几百米以外的院子:“就那家刚装修没多长时间,大门看着最新的那家。”
“哦,他还在家吗?”
“在啊,你找他有事,是不是房子有什么问题?有问题你跟我招呼一声儿,我也能帮忙。”
崔建摇摇头:“不是,我搬进也好几个月了,除了第一个月的时候,房东来收过房租,后面的几个月房租他都没收,本来还准备跟您打听打听呢,结果一忙就给忘了。”
“嗨,他呀,有的是钱,我当初工资四五十块的时候,人家拿的工资已经一百多两百了。”傻柱笑眯眯的说:“而且他也忙,除了要在大学里面当老师以外,听说还要搞什么科研活动,忙的都是国家大事儿。”
“那正好趁着今天休息,我把这几个月的房租都交给他。”
傻柱竖起大拇指:“局气,爷们,讲究人,这要是换咱们院里的某些人,你上门要她都不一定给。”
崔建笑着说:“您是说贾老婆子,她的人性就是如此,有的时候灾啊难的都是自己作的。”
第266章 表露心迹
崔建虽然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但是桀骜不驯,只是他对待生活、对待社会的一种态度而已。
并不是说这个人在生活当中就是一个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人,人家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道什么叫做以礼待人。
回到自己屋子里面,拿上存了几个月的房租,路过供销社的时候又买了一斤槽子糕。
到了刘华家,他先敲门儿:“刘老师,刘老师在吗?”
虽然说以后娱乐圈里面互相称呼都是老师,但崔建这会儿称呼刘华为刘老师,绝对是一种尊敬,更何况,他刚刚听傻柱说了,刘华在大学里面当老师,那么称呼一声刘老师恰如其分。
“进来吧。”
崔建这才提着东西进了院子,刘华正在看小说,胡同里面书摊上买的盗版小说,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
上一辈子,只看过新版本的电影,没看过原著,今天早上遛弯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摊上有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于是买了几本,就当看个乐。
“刘老师。”崔建站在刘华对面,刘华招招手:“坐吧,有什么事,是不是房子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话,我找人去修。”
“不是,房子没问题,您好几个月没收房租了。”
刘华笑着用书敲敲脑袋:“该死的,把这事儿给忘的死死的,最近这小半年我忙的很,就把这件小事儿给忘了,不过没关系,这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更何况这和尚还没跑,自己主动来送钱了。”
“初次登门拜访,我也不知道买点什么。”崔建把槽子糕放下:“买了点槽子糕,你别嫌寒颤。”
“好东西啊。”刘华笑着说:“也就是现在物资充沛了,当初我们想买槽子糕都不一定有。”
两人闲聊起来,崔建好奇的问道:“刘老师,我听柱子叔说你在大学里面教书,不知道在哪个大学?”
“华清大学,其实严格来说我并不是华清大学的老师,而是被借调过去的。”刘华笑着说:“也是阴差阳错就答应他们,给他们带四届学生,这一下就是八年时间。”
刘华说完笑了笑问道:“你是文工团吹小号儿的?”
崔建点点头:“其实严格来说,小号儿也不是我最喜欢的乐器,我喜欢吉他。”
“可以理解。随着咱们开放国门以后,外面的风吹进来,对咱们影响不可谓不大,吉他这种乐器简单易上手,而且容易在女孩儿面前耍帅,喜欢吉他也无可厚非。”
“刘老师也会吉他吗?”
刘华摇摇头:“我不会任何乐器,从小到大没有这方面的艺术细胞,我唯一做过跟音乐有关的事情就是和半导体厂的一个工程师两个人一起设计了卡带式录音机。”
崔建不解的挠挠头:“等会儿,您的意思是磁带是您发明的。”
“准确的说是那种商用的卡带式磁带,是我发明的。”刘华笑着说:“更确切的说,是我提供的思路,然后那个工程师发明的。”
“我一直以为那是外国传过来的。”崔建笑着说:“我记得十年前我爸买了一个这个录音机,然后我就当个宝一样,天天在家听音乐,没想到今天见到真神了。”
刘华招招手:“我带你看一下这个世界上第二台卡带式录音机。”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