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21节

  “歪理邪说。”

  刘华摇摇头:“还真不是歪理学说,你看看,我从来不阻止这小子看课外书,语文拼的就是文学修养,你底蕴不够,光靠课本儿上学的这些东西,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刘国栋点点头:“没错,四大名著我翻了好几遍,聊斋志异、三言二拍我都看过,我甚至连昭明文选都看过,国外作品也看不少,百年孤独,那完全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郁闷。”

  旁边那位家长眼睛都直了,首先,他可以肯定的是,刘华没跟他说谎,他儿子成绩应该是真的好,其实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华的儿子竟然能这么快就出考场,才一个半小时,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呢。

  第三没想到的是,刘华竟然让他儿子看课外书,而在自己家,自己儿子为了学习,那是头悬梁锥刺股,还看课外书,连看新闻联播都没时间。

  考场外还有一些其他家长,看见有学生出来,都是纷纷围过来。

  “孩子,今年考试难不难?”

  “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是不是不会做啊?”

  七嘴八舌的,刘国栋耸耸肩膀:“很简单啊,so easy,语文考试吗,只要平时阅读量到了,教科书不学都能考个及格以上的水准。”

  除了刚刚旁边那个家长,其他的没有人相信,谁能相信这样一个孩子会是好孩子。

  柳霏霏是绝对相信自己儿子的,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一些,虽然有一些不循规蹈矩,但是从来不会说谎,也从来不说没把握的话。

  “考的好也不要骄傲,妈给你做好吃的。”

  刘华现在的座驾可不是自行车了,他有钱,于是去年桑塔纳上市的时候,就买了一辆,这可是附近几条街第一辆,当时左邻右舍都来瞧新鲜,刘华还请了亲朋好友来庆祝。

  看着一家四口直接进了一辆,小汽车,可把这些人可羡慕的,有人还说风凉话:“开小汽车,肯定是做买卖的暴发户,这种人家能有什么有文化的人,那孩子一看就是成绩不好。”

  等到一个小时之后,孩子们都出来了,家长们开始盘问,孩子们纷纷叫难。

  这些人就开始说:“我就说嘛,刚刚那个提前一个小时出来的,肯定是成绩不好的,提前一个小时,恐怕卷子上也就写个名字吧。”

  这时候有个孩子说道:“别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考场里面就一个提前一小时出来的,那是市三好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一直是全校第一名,人家还拒绝了华清大学的保送。”

  这帮家长可是一直等在门口的,整个考场一共也就出来了七八个提前交卷儿,但是提前一个小时,就只有刘国栋一个人。

  当时就没人说话了,一个常年全校第一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差生,人家觉得容易那只能是对他来说是真的容易,自己孩子觉得难,那也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是真的难。

  七门考试,刘国栋平均每门考试都要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其中生物这门课,他直接一个小时就交卷了。

  考场外都有他的传说了,每一次他们上前问刘国栋,这门课难不难,刘国栋都是满口不难,一点都不难,轻轻松松就写完了,一点都没有挑战性。

  但是每一次自家孩子出来以后,都在抱怨太难,刚开始,他们都以为自家孩子学习不好。

  但是看到不是一个两个人喊的,是所有人都很难的时候,所有的家长都意识到,刘国栋跟他们家孩子不在一个层次上。

  他们家孩子能够去参加高考,就已经在第二层或者第三层了,而刘国栋这样的学生,都不是在第四层,可能已经到了第五层,第六层。

  众多家长们脑海里只有羡慕两个字。

第272章 见见世面

  高考结束以后,刘国栋跟其他学生一样疯玩了几天以后,就觉得没意思了,他自认为自己是个有追求的人。

  一个有追求的人,怎么能跟芸芸大众一样,在结束了苦难的高三生活以后报复性的玩乐,那也太没有追求了。

  所以,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计划,利用老爸在家的工作室,开始生物学的初步探索。

  刘华跟生物系借了生物科学专业的课本,当生物科学专业的老师知道刘华的儿子报考华清大学生物系,就有人开玩笑。

  “刘教授,您就放心吧,咱大侄儿哪怕成绩不好,看在您的面子上,校长也会录取的。”

  刘华笑着说:“想瞧我笑话是不是,不好意思,你还瞧不着,我儿子的成绩那是杠杠的,今年是准备保送他的,让他自己给拒绝了,他想体验一下高考,我儿子就这么尿性。”

  生物系的院长得知这件事以后,第一时间让招生办的人盯着,刘华不会拿自己的儿子开玩笑,他也调查了一下,刘国栋的成绩确实首屈一指,那这个得意门生他收定了。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刘国栋还没知道成绩呢,生物系院长已经知道了,并且打电话给刘华。

  “刘教授,恭喜啊,您儿子以全京城理科第一的成绩,被咱们学校生物系生物科学专业给录取了。”

  “是吗,那我得请客了。”

  “这大喜事儿,当然必须请客了。”生物系院长笑着说:“现在反正也放假在家,孩子在家也没事儿干,把他带过来,到咱学校来玩,我让我们生物科学专业的老师给他开开小灶儿。”

  当别的学生还在家里面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的时候,刘国栋就已经在整个学院里面混了个脸熟了。

  但凡暑假期间还在学校的老师,包括那些住在学校家属区的老师,都已经认识了刘国栋,走到哪儿都有人夸,这是刘教授的虎子刘国栋。

  当别的学生在家疯玩的时候,刘国栋已经在生物学院实验室里面,跟着那些老教授们做起了实验,比如蒲慕名教授,那是华清大学生物系复建以后首任系主任。还有赵南明,这也是学科带头人。

  这起跑线,跟别人就是不一样,领先一大截。

  这小子在实验室里面那叫一个如鱼得水,有的时候忙的刘华都见不着他的面儿。

  开学前夕,刘华找到他:“儿子放下手中的活儿,爸带你去见见世面。”

  “见什么世面啊?我感觉我现在已经大开眼界。”

  刘华笑着说:“咱们去年配的那个制冷剂记得吗?”

  “R410A啊?”

  刘华点点头:“没错,今年开年的时候,我已经委托科学部的人帮我申请了国际专利,并且联系了汉斯国的巴斯夫化学,准备授权给他们生产,你跟我去谈一谈授权经费的问题。”

  刘国栋摆摆手:“我才不去呢,我现在徜徉在科学的海洋当中,没心思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愚蠢。”刘华摇摇头:“你以为你以后的科学生涯单纯的就只是搞科学研究吗?那最多也就只能当个研究员,当不了学科带头人。”

  “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你得了解国际局势啊,得联系起来看。按照我的估算,等到你能真正掌管一个实验室的时候,那时候实验室的经费模式就不是单纯的等上面调拨了,你得面对众多的资本利益集团,要研究经费,商讨授权经费等等等等,这都是你以后要面临的课题。”

  学科带头人的诱惑,那对于刘国栋来说还是很大的,于是刘国栋穿上妈妈精心准备的皮尔卡丹的裤子和T恤衫,跟着老爸走进了刚刚开业没几天的长城饭店。

  连续三天看到老爸跟汉斯佬唇枪舌剑的争讨着一分一厘,刘国栋还颇为有些不屑。

  当他最后拿到那一千万的支票并且得知今后五年每年巴斯夫还要再掏一笔授权费,虽然不是很懂这里面的商业运作,但是刘国栋大为震惊。

  “我听实验室的师兄说,他们全年的经费也不过才一百多万,我们这一个普普通通制冷剂的配方,就能卖一千万?”

  “这就叫知识就是力量。”

  刘国栋摇摇头:“不对,我们实验室里的老师和师兄们也都很有知识啊。”

  “他们只懂得本学科知识,不懂得金融知识,金融知识也是知识。”

  又是一年开学季,全国各地的佼佼者们涌进华清大学,李教授笑着对刘华说:“这是你跟咱们大学约定好了带的最后一届学生。”

  “是啊,一晃眼又是一年过去了。”刘华摇摇头:“我今年也正好四十岁了。”

  “你还很年轻,四十岁,正是拼搏的年纪。”李教授很认真的说:“不要想其他的,把学生带好,我比你年纪大多了,再过几年我就可以退休,到时候你接我的学科带头人位置,这不是正好吗,皆大欢喜。”

  “可是我不欢喜啊。”刘华无奈的说:“你就不要再劝我了,下海,我是下定了,最多明年我就会成立自己的企业。”

  “那学生怎么办?”

  “我下海不妨碍我带学生,我跟科学部还有院长,他们都谈好了,该上课我还继续上课,但是系里面的科研任务我就不再承担了,我会把科研重心转到我工厂去。”

  “误入歧途,你这属于误入歧途,你知不知道?”

  刘华笑着说:“也许吧,现在你看来是误入歧途,但是不妨碍我以后取得很大的成就。”

  李教授只能无奈的说:“那我拭目以待吧。”

  李教授想了想,然后说道:“要不咱们做个约定吧,你要是在五年之内没取得一定的成就,你干脆就回来吧,不要浪费你有限的生命,在无意义的事上。”

  “放心吧。”刘华哈哈大笑:“此去,我必然惊天动地,闹他个天翻地覆。”

  李教授值当刘华在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当真,但是他万万想不到刘华还真的闹了个天翻地覆,不单单是在国内取得了出色成绩,还在国际上把欧美发达国家绞的粉粉碎,稀碎的那种。

第273章 全家商量

  刘华准备下海,这是一件大事,必须要跟全家人商量一下,其实说商量就有些过了,毕竟他已经决定了,只是知会大家一声而已。

  其实就如同他所预料的,那帮除了他媳妇儿,家里所有人都反对,这年头下海就是挣了钱,那也比不过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更何况刘华这个单位还如此的好,不但待遇好,而且级别还高,这是普通人烧三辈子高香都求不出来的工作。

  好在家里人都是通情达理高素质的人,都愿意给刘华一个解释的机会。

  “我之所以想要跳出来,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财富,我是想更好的进行研究。”

  爷爷奶奶已经将近九十岁高龄了,但是思维依然敏捷,爷爷想了想说道:“为什么不觉得体制内你就无法研究了?”

  “经费太少了。”刘华无奈的说:“你别说要艰苦朴素,有的时候不是艰苦朴素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些问题就得砸钱,砸的越多越能解决问题。”

  老刘同志不解的问道:“你个人的钱能比国家的多吗?”

  “国家钱虽多,但是得通盘考虑,国家项目更多啊。”刘华叹口气说:“我赚到了钱,投入到科研中去,那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我多解决一个问题,国家就少一个问题。”

  奶奶忧心忡忡的说:“可是你这一辞职,以后再有什么重大项目可就轮不到你了。”

  “真正重大的项目本来也轮不到我。”刘华摇摇头:“那种项目需要隐姓埋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要轮到我早就轮到我了。”

  刘华随即又转口说道:“当然了,我跟上面也谈好了,在科学部我还是挂名的,如果有什么项目需要到我,我还是会去参加的,我的学术待遇还是会保留的。”

  爷爷点点头:“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就不烦神了,孙子,我就叮嘱你一句,不要忘记你刚刚说的话,赚钱只是次要的,帮国家解决问题才是主要的。”

  爷爷奶奶精神不济,聊到这就已经比较疲倦了,老两口回去休息,留下刘华一家子商量大事。

  老刘同志想了想说道:“我跟你妈这辈子没攒下多少钱,不到两万块,就给你做生意起家用,本来这钱以后是平均分给你们兄妹三人的,现在拿给你用,你要是以后真赚钱了,可不能亏待你哥和你姐。”

  “用不着,用不着。”刘华连连摆手:“我又不是没钱,几年前科学部奖励我一个院子。”

  “我知道,那是什么个人计算机的奖励?”

  刘华得意的说:“那是科学部奖给我的,国家还另外有奖励的,整整三百万。”

  “这么多。”

  老刘直接就惊讶的站起来:“国家给你,你就要啊,你知不知道,有时候钱多了是一种祸害?”

  “您放心吧。”刘华不以为意的说:“这是上面领导的批示,科学部上面的领导,要树立一种榜样,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只要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国家不吝啬自己奖励,这两年,又有好几个科学家得到了巨额奖励,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那你怎么就敢收这三百万的?”

  刘华笑着摇摇头:“为什么我不敢收?因为我赚的实在太多了,就当时签协议的时候就给国家换来了亿美元的外汇,所以您说我拿到三百万算不算多?”

  “要是为了树立榜样,那还说得过去。”老刘点点头:“有了这三百万,你做买卖的计划就能够实施了,我说你怎么突然买了一个桑塔纳呢?我以为你们夫妻俩把多年的积蓄都给花了。”

  刘华继续说道:“这三百万只是冰山一角,去年我在家里面弄那个水空调的时候,跟你孙子联手搞了一种新的制冷剂,委托科学部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专利,前一段时间已经授权给约翰斯国的巴斯夫化学生产,一千万的授权费。”

  “不愧是我孙子啊,就是聪明。”老刘得意的说:“所以你今天是来炫耀来的,根本不是商量事儿的,反正你早就决定好了。”

  “我之所以跟您炫耀,是想让您放心,我家底儿很厚,经得起折腾。”

  老妈插嘴说道:“你为什么要授权汉斯国的企业生产,是因为咱们国家的企业给不了这么多钱吗?”

首节 上一节 121/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