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5节
打草稿,这年头没有电脑,没有WPS,更没有word,没办法电脑排版,自动纠错,只能打草稿,然后慢慢修改,最后誊抄。
草稿写了一半儿,就听见院子里热闹了起来,刘华打开窗户看过去,就看见秦淮茹扶着腰,贾东旭在旁边站着,脸上浮现出罕见的温柔。
傻柱愤愤不平的从那边走过来,刘华好奇的问:“柱子,怎么回事啊,我看贾张氏这脸上都要乐开花了。”
“秦淮茹又怀了呗。”傻柱酸溜溜的说道:“这贾东旭也是走了狗屎运了,秦姐已经给他生俩了,贾张氏在那炫耀了,说自己又要抱金孙了。”
刘华调笑的说:“吆,怎么感觉酸溜溜的,还秦姐已经给他生了俩了,怎么着,可惜没给你生一个?”
傻柱顿时就急了,赶忙说道:“这话可不能瞎说啊,我就是着急,他都要有三个孩子了,我这还没结婚了。”
刘华笑着摇摇头:“你没结婚你怪谁啊,还不是自己作的,再说了,你不是找媒婆了吗,怎么样,有下文吗?”
“后天,北海公园。”傻柱骄傲的说:“媒婆说了,对方是纺织厂女工,长的也不赖,我觉得我希望很大啊。”
迷之自信,刘华第一感觉就是这傻柱的自信心是怎么来的。
“还没见面了,你就觉得你希望很大了,这感觉你哪来的?”
“因为我也不差啊。”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刘华告诫道:“当然了,我不是咒你,我是要告诉你,别这么自大,相亲那天,给自己捯饬干净了,别整的跟新姑爷一样。”
“为什么,不是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吗?”
刘华上下看看傻柱,对于这副尊荣只能表示无能为力,或许后世的Tony老师能够有些许的回天之力吧。
“样貌从来不是你的强项。”刘华笑了笑:“你只要干净整洁,不让人讨厌就行,你的强项是手艺,还有你憨厚、义气的为人,最重要的是,跟人家实话实说,把咱们院里的情况介绍一下,让姑娘有个心理准备。”
傻柱点点头:“也对,咱们院驴球马蛋太多了,是得让姑娘有个心理准备。”
说完傻柱探头看了看刘华的书桌:“今儿听说你买家具了,就买的这个。”
“嗯,买张书桌,学习什么的方便一些。”
“雨水也在上学,我是不是也给他买一张。”
“可以啊,不过用不着我这么好的。”
等傻柱走了以后,刘华搁下笔,他记得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都说槐花是遗腹子,也就是说,按照正常进程,贾东旭这厮离死不远了。
电视剧里虽然没有放贾东旭生前怎么样,但是贾东旭过世以后,这贾张氏的胡搅蛮缠那是有目共睹的,秦淮茹也开始绿茶起来。
不知道傻柱能不能在这之前结婚,要不然恐怕他扛不住秦淮茹这个千年的狐妖啊。
刘华坐在椅子上看去,贾张氏那是笑的合不拢嘴,就连易中海那也是笑容满面,这家伙为了养老投入太多了,自己也代入了贾东旭父亲的角色,可惜现在有多高兴,将来就有多落寞。
不能说这些人有多坏,只能说他们很自私,自私到他们那狭小的心眼里只有自己,这样的环境能不出人才吗。
刘华也没有继续写下去的想法,索性收好稿纸,今天晚上还有大事儿要干。
跟那位两榜进士、翰林院的后人约好了,买点老纸、老墨,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收藏,也不知道刘华哪来的兴趣。
闭目养神一直到后半夜,万籁俱静的院子里没有一丝动静,刘华麻利的起身,换上夜行的套装,从四合院的墙头翻了出去。
求月票,求收藏
第31章 磕头机
还是在老地方,这几个遗老凑一堆儿,一边缩头缩脑的等着主顾光顾,一边聊着闲天儿打发时间。
“前几天那小子今天回来吗?”两榜进士疑惑的问道:“我也是闲的,今儿竟然真的给他带了笔墨纸砚来了。”
“应该回来吧,那小子我看着道行不浅,是个喜欢老玩意的家伙。”
“老几位,还在这练摊儿。”
刘华笑盈盈的蹲下身子,随手拿起地上都玩意儿,不屑的摇摇头:“都是一些大路货,没什么意思。”
两榜进士立马从怀里掏出几张纸:“你要的老纸,还有老墨。”
刘华接过来,借着灯光看了一下,点点头:“不错确实是老纸,腾宣,四尺丹,还有玉版笺了,不错不错,有多少我都要了。”
“没多少了,每种两刀。”
“要了。”刘华斩钉截铁的说:“我在看看这墨。”
刘华拿起来,打眼一瞧就知道是开门到代的好东西,曹素功墨,胡开文墨,另一个最让刘华吃惊,这竟然是真真正正的李墨。
李墨那可不得了,这块李墨是货真价实的李廷珪墨,质地坚硬,光亮如漆,持久耐用,还带有特殊香气。
最牛的是据说古代有位书法家把一块李廷珪墨掉到了水塘了,过了三年拿上来,依然光泽如新,品质不减当年。
这一块绝对是当年都珍品,不是后来的仿制品,就这一块墨,他们几个人摊上,所有的东西加起来都不如在一块值钱。
两榜进士给了刘华一张纸条:“明儿下晚,你到这个地方来,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些墨你给个五十不过分吧。”
“三十,现如今还有几个人用这种墨啊。”刘华狡辩道:“这么小众的收藏,你不好出手。”
“我也不跟你瞎要,六刀纸,我要你两百不过分吧,五块墨四十。”
太不过分了,再过三四十年,二百可能连一张都买不来。
两榜进士笑着说:“另外,家里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纸,剩下没几张了,我也一起打包送给你。”
绝对是大收获,刘华顺手拿起一个鼻烟壶:“多少钱?”
“三十。”
二话没说,刘华直接掏钱,这也是赚大发了,古月轩的鼻烟壶,以后也是价值不菲啊。
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是盛世之前的过渡,正是收藏的好时间。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刘华全神贯注的写着安全生产建议,本来他想去车间的,但是马玉山给他按住了,让他把安全建议写完,这是他当前的头等大事。
偷偷摸鱼一整天,一共写了两千多个字,就这样,马玉山还觉得非常好,因为他认为写这样的建议,是需要动脑子的,一天能写两千字,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马玉山来回看了好几次,每一次都感觉要拍案叫绝,很多安全方面的细节是他没想到的,可以预料,这些制度一旦实行下去的话,工人的安全将会得到很大的保证。
李怀德倒是沉得住气,一次都没有来看,可能他认为刘华的安全工作建议是锦上添花的功劳,对他的宏图大业能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下班之后,刘华骑着自行车直奔纸条上的地址,交易很顺利。刘华终于看到了这个两榜进士的真面目。
他绝对不像他祖宗那么睿智,更没有温文尔雅的气质,也没给人富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
由此可见,这就是一个顶着祖宗名头的败家子,两人交易的时候,刘华更加确定了这种感觉。
因为它所谓的附赠的杂七杂八的宣纸当中,正有五张是薛涛笺,这种纸在历史当中那都是赫赫有名的,这家伙就把如此瑰宝当成杂七杂八的东西附赠了,真是让刘华喜出望外。
回家的时候,刘华骑着自行车跟在公交车后边,至于那些纸早就收进了空间,他可不会跟个老黄牛一样,要知道六刀纸可不轻。
看着前面的公交车顶上还顶着一个大包,这就是煤气包公交车,极其的危险,刘华下意识的就远离这辆公交车。
但是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几车交汇,几辆公交车顶上都是一个大包。
刘华想起李怀德来,他面对运输队,拍着胸脯说,要是油料不够,我去想办法。
想来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强梗着脖子,虽然大包大揽,但是现在想来多少有些无奈和逞强。
既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多少应该提现一点来到的价值,要不然不是白来世上走这一遭。
刘华不是地质专业的他所知道的油田,大多数是世界著名的油田,比如秋林油田,那家伙在西伯利亚了,现在属于毛熊,咱们鞭长莫及。
再说了,咱们现在有世界上最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他提出的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为我国的石油事业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在这方面帮不上忙,但是刘华想到了自己能够帮忙的地方,上一辈子曾经有幸在旅游的时候见过油田开采的景象。
磕头机一下一下的从地下几百上千米,把工业的血液抽出来,这种重金属的魅力是独属于工业人的浪漫。
刘华时候就曾经好奇的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其中游梁式抽油机被人形象的称之为驴头机,或者磕头机。
咱们国家八十年代设计了一种双头驴磕头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单单可以一次性一台抽油机带动两口井生产,还能节能百分之三十以上。
刘华激动的一拍自行车把手:“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干的过啊。”
咱们国家五九年发现了大庆油田,六零年正是开采,由于条件过于艰苦,涌现出了一批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也正是由于条件艰苦,开采初期,石油开采量不高,一直到十六年后,才进入了产量巅峰期。
刘华开心的笑了笑,这正是我辈大显身手的时候,把双头驴磕头机设计出来,为咱们国家的工业生产加把劲儿。
求月票,求收藏
第32章 两难
现在有一个优势,两个难点。
一个优势就是,对于机械的设计,刘华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是让他画一个不太难的机床全图都没有问题,属于张飞吃豆芽。
两个难点,其一是,他对于开采石油的机械一窍不通,从来没有研究过,也许可以通过学习来搞懂,但是需要一段时间。
其二,他只知道双驴头磕头机的外表,里面如何构造,刘华也是摸不着头脑。
虽然有个兑换系统,但是还是想尝试一下,自己独立把双头驴磕头机给设计出来,这是一个技术宅的倔强。
刘华调转车头,这会还有点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看看,借几本相关方面的书籍学习一下。
当刘华带着几本书,还有一点卤菜和馒头回到四合院的时候,三大爷笑意盈盈的迎上来。
“华子,这是去买书了。”
刘华摇摇头:“图书馆借的,有点想法,需要充充电。”
“吆,还买熟食了。”三大爷笑着说:“三大爷那还有一瓶二锅头,要不咱爷俩喝点。”
“可不敢。”刘华摇摇头:“我这还要看书了,没时间做饭了,才买点熟食,喝酒是不可能喝酒,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喝酒,我得发奋图强了。”
“别啊。”三大爷笑着说:“男儿不喝酒,白在世上走,你看咱们院里的大老爷们,有哪个不喝酒的。”
“我没说不喝,只是这几天不想喝,我要上进,所以这两天得认真学习。”
三大爷恭维的说道:“你看看你,都转正了,还升了一级,还这么要求上进。”
“三十几块钱的工资够干嘛啊?”刘华不屑的说:“我看您有着喝酒的功夫不如回家多看看书,省的老跟我们抱怨自己二十几块钱养全家,说谎是要遭报应的。”
“哎,你这孩子,说什么了?”
刘华看看周围没有人,笑了笑:“三大爷,骗骗咱们院里人就算了,我还能不知道你拿多少工资啊。”
看着闫阜贵将信将疑都表情,刘华笑着说:“要不我嚷嚷一嗓子,把邻居们喊来,给您算一算,你是拿四十多还是五十啊。”
“别介。”闫阜贵立刻摆手:“华子,你是明白人,别给三大爷漏了低。”
“您继续回去扒拉算盘珠子吧。”刘华摇摇头:“继续算计一家老小,小心以后老了,得个感冒躺床上,你儿子说我要放弃治疗。”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