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51节

  做学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刘华埋头苦读的时候,有人在注意他,毕竟没几个人一来就拿了十几本书,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实在太反常了。

  经过一天的埋头苦读,刘华得出一个结论,问:如何能够快速积累plc相关方面的知识;答:阅读一本专业的plc相关的书籍。

  PLC现在还没有问世,所以压根儿没有相关方面的书籍,刘华只能学习最基础的知识,然后设计制造PLC,如果有相关方面的专业书籍,那也是他以后编纂的。

  注意刘华的是一个中年人,他是收音机厂的技术员,也是碰到技术难题了,来图书馆查资料,碰巧和刘华前后脚在书架上拿书。

  他看见刘华捧着那么多书,脸还那么嫩,第一感觉就是这小孩在闹着玩儿,后来看见刘华,不仅仅是看书,还在记录,甚至他从刘华身边经过的时候,看见刘华在验算,说明就不是闹着玩的。

  等到图书馆关门的时候,这位就跟着刘华,两人在车棚相遇,他上前攀谈:“这位小同志,我看你刚刚在看半导体方面的资料,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今天不应该上学吗?”

  “不是放暑假吗?”刘华想也没想的说道,但是马上他反应过来:“嗨,您问的问题都把我给绕晕了,我不是学生,我是轧钢厂的技术员儿。”

  中年人第一感觉:“这么年轻,等会儿,你说你是轧钢厂的技术员,那你不应该看钢铁方面的技术资料吗?怎么看起半导体方面的技术资料了。”

  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对着你问东问西,刘华又是年纪轻轻的八级工程师,作为一个警察的儿子,他的警惕心就提起来了。

  刘华充满忌惮的问道:“您是哪位啊?”

  看刘华的脸色不善,中年人反应过来,自己让人多心了,于是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自己工作证。

  “我是收音机厂的技术员,我叫王大年。”王大年笑着说:“我也是好奇,看你拿了那么多书。”

  刘华笑了笑,骄傲的说:“我虽然学习成绩不咋样,但是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当年在课堂上,我是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但是没想到工作以后反而能学进去。”

  王大年点点头:“可以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我就纳闷儿了,你怎么会学习半导体方面的知识呢?”

  于是刘华就把自己的设想跟这位王大年好好的讲了讲,这年头能做到技术员,那都是有真材实实料。

  王大年立刻从刘华的只言片语当中意识到这个东西的重要性,饶有兴致的说:“你这个东西厉害了,如果真的实现的话,对咱们国家建设太有用了,收音机跟它一比,那就是个扔货。”

  刘华看看手表,抱歉的说道:“不好意思,我得去接我对象下班了,咱们下回再聊。”

  王大年追问道:“你明天还来看书吗?”

  “来啊。”

  “那咱们明天详聊。”

  刘华享受着跟自己小媳妇儿的美好时光,就当是调剂一下混乱的大脑,但是王大连就要受折磨了。

  回家以后,刘华那一席话就像魔咒一样在他脑子当中盘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差点让他媳妇儿给踹下床。

  第二天一大早,王大年就来到图书馆,还没开门呢,他就在门口等着,他相信君子一诺千金,既然刘华说今天来那就肯定来。

  刘华先是去厂里点了个卯,然后才前往图书馆,等他到图书馆时候,早就已经开门了。

  王大年还是蹲在门口,对着眼前的大马路那是望眼欲穿,好容易看见一个比较相像的身影,立马就站了起来。

  他已经失望好几回了,不过好在这一次真是刘华,不等刘华停好车,他就一路跟到了车棚。

  “刘华同志,昨天你跟我说的那些话,我回去以后反复的思考。”王大年兴奋的说:“我觉得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了,比我现在研究的要有用的多,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跟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太热情了,刘华简直有些招架不住,只能笑着说:“等一下,咱们进图书馆以后再聊吧,这车棚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两个人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坐下,王大年迫不及待的从自己的挎包里掏出稿纸和钢笔,然后就开始写写画画起来,一边写还一边跟刘华介绍自己的想法。

  到底是专业的,王大年一个晚上所想,就已经把刘华给PK下去了。

  难得的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刘华也拿起笔,两个人开始比比划划,说到兴奋处还会拍桌子。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止一次的提醒他们公共场所一定要保持安静,但是说的这么开心,又怎么能安静的下来,最后,俩人都被忍无可忍的管理人员给赶出了阅览室。

  正是谈兴浓的时候,哪里不可以交流,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俩人就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把稿纸铺在地上,你一言我一语的完善了这个PLC。

  一直到夕阳西下,刘华带的几个烧饼,愣是忘了吃了,肚子都饿的咕咕叫,刘华这才反应过来。

  “走,吃炸酱面去,我请客。”刘华大手一挥:“果然不能闭门造车,要不我让我们厂长把您借调到我们厂去吧?”

  王大年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是收音机厂的技术员儿啊,这东西弄好了,将来也得由他们生产,所以得挖轧钢厂的墙角。

  “为什么不能是我让我们厂长把你借调过来的?”

  刘华笑着说:“你们厂能有多大的力度来支持你做这项研究?”

  说到这个,王大年可就不自信了,他毕竟只是收音机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厂里面能有多大的支持力度他不知道,但是可以确定一点,肯定不会太大,因为厂里现在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收音机给做好。

  于是王大年反问道:“那你们厂长能有多大的力度支持你?”

  刘华张狂的拍拍胸口:“不是我吹,我们厂长无条件的支持我,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求月票,求收藏

第109章 借调

  看着刘华那猖狂的样子,王大年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他也发誓要改变那个世界,改变我们国家落后的面貌。

  但是社会和生活给了他重重的打击,他的志向并没有改变,只是说多了一丝顾虑,多了一些务实,而少了一些热血沸腾。

  王大年笑着说:“我明白你这个年纪是怎么想的,因为我也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但是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知道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的,你刚刚参加工作,以为你有想法就一定能变为现实,但实际当中,领导要考虑更多的事情,所以我可以将你刚刚的话归结为吹牛。”

  “我要是吹牛,我直接就说一句,以举国之力来供应我研究了。”刘华拍拍胸口:“刚刚我还是搂着说的,我真的是想要什么都可以有,我们轧钢厂厂长为了让我能够放心研究,已经打发人组织采购各种原材料和实验用品,有一部分甚至是托关系到香江去买的。”

  王大年围着刘华转了三圈儿,纳闷的说:“那我可就有点儿想不通了,虽然你确实比较强,但你凭什么呀?”

  “凭什么?凭的就是一身过硬的本事。”刘华自豪的说:“只要你愿意到我们轧钢厂来研究,剩下的借调手续我来搞定,保证让你不虚此行。”

  王大年这时候想起一个致命的问题,他们两个人聊了整整一天,他不知道对面这孩子姓什么,叫什么。

  “对了,我到现在还没问你叫什么呢。”

  “刘华。”刘华铿锵有力的说道:“你到一机部去打听打听,我虽然是个黄毛小子,但我的功劳那也是实打实的。”

  “刘华?”王大年这个名字在嘴里咂摸了几次:“我想起来了,之前有人说过你的名字,说你可能是全国年龄最小的工程师,十九岁的八级工程师,不知道后面有没有来的,但是前面绝对没有这样的古人。”

  “抬举了。”刘华笑着说:“天才比比皆是,我绝对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一个,言归正传,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到我们厂来进行研究吧?”

  王大年点点头:“行啊,那我就等着调令。”

  这件事情很简单,刘华只是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跟李怀德提了一嘴,李怀德一听是对研究有帮助的,立刻开始跑手续。

  当天下午,在收音机厂上班的王大年就接到了厂里的通知,上级要调他去轧钢厂帮忙一段时间,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

  收音机厂的领导都纳闷,这种指名道姓的调令很少的,而且是直接从上面下来的命令,那这个王大年是何许人也,于是都想见一见。

  见了之后就更奇怪了,平平无奇的一个中年人,怎么就引来这样一封调令,王大年只是说自己碰到一个轧钢厂的技术人员,帮忙解决了一个小问题,现在他们调自己去继续帮忙而已。

  是人都有一点小私心,王大年也没有把话明说,他想着先参与到plc的研究当中去,等有了一定的进展再披露,到时候他也是有功之人。

  李怀德派人采购的东西陆陆续续的到了,刘华每天除了看书就是跟王大年讨论,整个技术科就他们两人最忙,但是忙什么,其他人压根不懂。

  东西采购过来了,两个人就开始手搓,plc应该也算是精密电子,但是现在条件简陋,只能够因陋就简了。

  事情事情不可一帆风顺的,plc的底层逻辑都还没有完全确定,可以说他们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李怀德一次都没有催促过他们,因为他知道这次研究比以前都要难,因为刘华这次请外援了,那说明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两个人肉眼可见的操劳,每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忙到爆炸,有的时候还会爆发激烈的争吵,吵的谁也不服谁的那种。

  刘华的房子装修好了,他抽了半天空,回去验收了一下,木师傅的手艺确实不错,家里装修的很符合刘华的品味,散了两天味道,刘华就搬回家住了。

  回家的第一天,躺在自己床上就是舒服,看来刘华还是个认床的人。

  明天要去帮助许大茂接新娘,本来王大年是提议星期天也加个班儿的,因为他对于现在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感到非常烦躁。

  刘华却直接拒绝了这个请求,还振振有词的说:“不懂得休息的人是工作不好的,虽然工作没有进展,不如暂时放一放,说不定等你休息完了以后再拿起工作来,就会有不一样的认知。”

  刘华可不是忽悠他,因为经过这一个星期的无用功,刘华充分的认识到,对于PLC这件事情,不用外挂,自己短时间之内是真的办不到。

  第二天,大清早的,刘华就被许大茂给薅了起来,今天是他的大日子,这小子估摸着昨晚上激动的一夜未睡。

  “许大茂。”刘华一边洗漱一边开玩笑:“昨晚上是不是烙了一夜烧饼,翻来覆去睡不着啊。”

  许大茂嘴犟的说道:“怎么可能,结婚虽然是个大事儿,但我许大茂是干大事的人,怎么可能会这么激动。”

  “那你眼圈怎么那么黑啊,不会是昨天傻柱又打架了,让人家给你干了一个乌眼青吧。”

  许大茂摸摸自己的眼眶,试探着问道:“很明显吗?”

  “不明显。”刘华摇摇头:“只会让人感觉你是一晚上没睡,不会让人感觉你被人打了。”

  许大茂知道刘华拿他打趣,笑着说:“行,我承认,我昨晚上一夜没怎么睡,我告诉你,今天晚上我也没时间睡,今儿晚上我得抱着我媳妇儿,你就羡慕去吧。”

  刘华点点头:“是,就怕你晚上刚抱住媳妇就困的抬不起头了,洞房花烛夜都过不成,不过没事儿,谁说兄弟我是个热心肠儿呢,有事儿,只要你吱声儿,我绝对帮忙。”

  “去你丫的。”许大茂笑骂道:“爷们儿会需要你帮忙,今天晚上你去听墙根儿,我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男人。”

  求月票,求收藏

第110章 怀了

  刘华感觉自己上了许大茂的恶当了,确实如他所说,新娘子提前进城住在亲戚家,但他没说他这个亲戚跨越了整个主城区,来回来去蹬了将近二十里,直接把刘华累了个半死。

  许大茂的眼光还是挺刁的,挑选的媳妇儿是很漂亮的,比剧中的那个娄晓娥要漂亮,跟秦淮茹巅峰时期也不遑多让,而且胜在青春靓丽。

  不过,让刘华感觉奇怪的是,接亲现场的气氛有点不对劲,那家人没有一点儿喜庆的感觉。

  新娘子就穿了一身喜服,手上拎了个布包儿,许大茂也只是跟那个亲戚寒暄了两句,就要接新娘子走人。

  刘华把许大茂拽到一边:“许大茂,我怎么感觉不大对呀,你老丈人呢,还有怎么一点儿喜庆的意思都没有,你不是结婚吗?”

  “我那老丈人压根儿就没来。”许大茂鄙视的说:“他们家重男轻女。而且都是钱串子脑袋,娶媳妇儿花了我一百五,什么时候娶个农村媳妇儿,能花这么多钱?”

  “断了,这就跟娘家断了联系啦。”

  许大茂点点头:“别看我媳妇儿长得漂亮,在家里面不受重视,我娶她,她算是烧了高香了,进城来享福了,在老家,她可是什么活儿都要干,这亲都不是我要断的,是她自己要断的。”

  原来如此,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回去的路上,刘华问道:“许大茂,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嫂子叫什么名字呢。”

  “原来啊,她叫张彩娟。”许大茂笑着说:“前两天去登记的时候啊,她自己做主,把名字改成张红梅。”

  嚯,这女人真有主见,断亲断的这么彻底,要是她那个父母想进城找她,那可要费一番劲了。

  “嫂子,你的好日子到啦,我许哥虽然不能让你穿金戴银,但绝对保证你衣食无忧,甚至连工作都帮你找好了。”

  张红梅如释重负的笑了笑:“我嫁给他不图穿金戴银,只要他能对我好,我一定能好好伺候他。”

  这不就是许大茂的所图,他不愿意娶娄晓娥,一是因为没办法进步,二就是因为对方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结了婚,还得许大茂来伺候她。

  回到院儿里之后,许大茂带着媳妇挨家挨户的发喜糖,这家伙也不摆席,跟傻柱学的,傻柱还要在外面饭馆儿跟老丈人搓一顿,许大茂干脆连这一顿都省了。

首节 上一节 51/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