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55节

  领导突然问道:“那个收音机厂的王大年现在去哪了,可以把他调到华清来吗,他毕竟也是plc的参与者。”

  李怀德赶忙解释:“王大年同志回收音机厂了,之前他也表示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研究,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且我听他说,好像是刘华给他出了个主意,他回去研究录音机了。”

  “录音机?”领导不解的问道:“是那个钢丝录音机吗?”

  “我也不知道啊。”李怀德无奈的说:“你问我机床、炼钢我还略知一二,这半导体事情我是真不知道啊,刘华就在这里,您不问他,您问我?”

  李怀德的岳父摇摇头:“谁让你嘴快了,你不回答,不就是问的刘华吗?”

  刘华只能接着说:“我就是提了一嘴故宫宫女影响的事情,我觉得氧化铁这类材料也可以作为保存声音的介质,而且能大大降低成本,王大年就有了方向了。”

  “好啊。”领导止不住的点头:“非常好,我们就是要能人所之不能,全面超越西方。”

  刘华赞同的说:“这属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务,而且我认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不会超过一个世纪。”

  满桌的人都很赞同,他们认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同时也认可刘华的义务说,毕竟咱们傲视全雄几千年,不过没落百余年而已,祖上的荣光不允许我们一直落后。

  “刘华,既然是你认为那个氧化铁可以作为磁性材料,那么,你认为王大年的研究有什么样的前景?”

  “很赚钱。”

  这时候说这句话其实很危险的,但是刘华紧接着说了一句:“我认为很能赚外国钱,我听说国外很流行那些唱片啊什么的,这玩意儿又笨重,又容易损坏,如果王大年能研究出来,肯定是轻巧便携,还不容易损坏,这个优点已经不容小觑了,再加上如果注册专利可以实现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狠狠的赚外国人的钱。”

  领导对自己秘书说道:“专利的事情要尽快打听,如果是真的,以后我们国家有什么领先世界的发明,可千万不能让那些个资本家占了便宜。”

  这一场酒喝的宾主尽欢,临走的时候,华清大学的领导给了刘华一张通行证:“以后你刘华同志可以在我们华清大学畅行无阻,除了某些需要保密的实验室,欢迎你到我们这边来指导工作,也欢迎你到我们这边来学习。”

  华清领导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怀德就一直盯着他,生怕他把刘华给挖走,恶狠狠的眼神让人看了都有点害怕。

  半自动机床暂时是没下文了,等京城机床厂和沈机这一类的大机床厂把技术吃透,会推出各种各样新的半自动机床,领导还给李怀德吃了个定心丸,到时候有产品优先分配给轧钢厂。

  今年三个重大发明,就算是在资本家的企业当中,那KPI也是拉满的,没有任务,刘华是一身轻松,每天按时上下班,按时接送未来媳妇。

  上一回双方父母见面算是给两个人定亲,刘华带了老妈正在筹划着过年之前再请亲家吃个饭,好好商量一下小两口的婚事。

  按刘妈的说法,那就是你们都已经到年纪了,正是青春正茂的时候,就不要再犹豫了,该结婚结婚,该生孩子生孩子,趁着妈还有体力,就帮你们带带孩子。

  上一辈子,刘华也遭遇过这样的说法,这大概是为人父母流传的一种默契吧,而且是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默契。

  求月票,求收藏

第118章 婚事

  有鉴于刘华最近一直闲着,所以李怀德决定找他谈谈心,有些问题必须达成共识,要不然这个大福星他早晚留不住。

  李怀德原本是想邀请刘华去搓一顿老莫的,这个想法刚一出口,刘华就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谁家好人会跟一个男人去吃西餐,想想都难以接受,于是刘华不客气的笑纳了老莫的餐券,至于吃饭,另选地点。

  受上一辈子的一些风气的影响,他坚决不能接受,跟一个男人去吃牛排,对面而坐的这种感觉实在太难接受了。

  于是老莫餐券就便宜了他,等挑个好日子,刘华要带自己的小媳妇儿去享受一下。

  李怀德有些许的不满,因为他还没有带自己的蜜去过呢,但很快他就把这个想法给压下来了,去老莫吃饭,指不定就能碰到什么熟人,带自己的蜜去吃,这是嫌自己的家庭生活过于和谐吗?

  俩人挑了一处好馆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怀德摩拳擦掌的说道:“华子,跟你商量个事情,以后别这么出挑了,这回支持你研究,我们轧钢厂又是什么好处都没捞着,好处全给了华清,还有微电子半导体方面都工厂了,甚至就连你都差点要被调走。”

  刘华点点头:“明白,我明年也打算不瞎乱研究了,明年就打算死磕炼钢炉还有咱们的轧钢机。”

  李怀德一拍大腿:“哎,这就对了,还得专注于咱们的老本行,轧钢厂好了,我就能好,我好了,我也不会忘记你的好。”

  李怀德继续笑着说:“其实啊,连研究机床这些东西都不是咱们的事儿,你就死磕炼钢炉和轧钢机,这才是咱们轧钢厂的老本行,有朝一日,咱要做的比首钢还大。”

  “你野心还真大呀,首钢那可是绝对的重点企业。”刘华摇摇头:“在没有绝对资源的倾斜下,我们想要做的比它大,基本上不可能。”

  “事在人为嘛,咱们一起努力。”李怀德玩儿笑着说:“一步一步来,现在的轧钢厂已经比一年前的轧钢厂要扩大了,我不要多,咱们一年一个台阶,有个三五年时间就能赶上首钢了。”

  可惜刘华知道李怀德的是在妄想,就算明年他给炼钢炉做出了什么重大技术突破,上面也会优先应用到首钢身上。

  也许轧钢厂能在硬件方面和首钢平席,但是内部的技术传承等等,这是用时间来积淀的,三五年的时间能沉淀个毛线啊。

  和李怀德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两人都很满意,临走的时候,李怀德又塞给刘华好些票据。

  “快过年了,留着买年货用。”

  刘华用眼睛这么一扫,嚯,这家伙真慷慨,全是些烟酒票,茅台、汾酒等等,能买好几十瓶呢。

  买,必须全买,买完了放到自己的酒窖里面,等过个几十年,就算不卖,拿出来喝,那也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刘柳两家又约在了星期日见面,刘华早晨起床,先去街口的理发馆儿,给自己收拾一下。

  许大茂的媳妇儿现在就在理发馆里边当学徒,看见刘华来了,很热情的打了招呼,还找了店里面最有经验的老师傅帮刘华理发。

  有一说一,人家这老师傅的手艺才能当总监的,不像那些个发廊,名字叫托尼,脖子上挂个蓝牙耳机,就管自己说是创意总监。

  而且这时候的理发馆,提供的服务可不仅仅是理发,还可以刮脸,刮胡子,采耳,甚至刮痧都行,另外,烫发染发人家也是行家里手。

  从理发馆出来那会儿,想着回家换套衣服,现在这身衣服上面还有不少头发屑,如果要是弄到脖子上面的话,可痒痒了。

  回到四合院,就看见闫阜贵站在门口朝远处眺望,刘华直接打趣他:“二大爷,今天怎么看得这么远,您这是算准了,今天有便宜自远方来。”

  闫阜贵也不尴尬,笑着说:“今天媒婆给我们家解成介绍对象,我这不是看他什么时候来吗?”

  刘华看了一眼手表,现在九点多,摇摇头说道:“这媒婆来的不是时候,基本上等于卡着饭点啊,她应该早上五六点钟来,只是吃个早饭多好啊,这样二大您爷又省一笔。”

  闫阜贵自然知道这是在打趣他抠门,但今天是个好日子,他既不急,也不气。

  “我也想啊,但人家媒婆介绍对象,招待一顿中午饭都是应当应份的,哪有招待早饭的,我闫阜贵再抠门,不能在这上面抠门啊,我们家还想抱孙子呢。”

  那刘华换好衣服出门的时候,媒婆也正好带着姑娘过来,跟电视机里面的那个于莉长得非常像,应该就是这位没跑了。

  此时,刘华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头发也是刚剃过,有棱有角,小伙儿长的那是又勾勾又丢丢。

  当时就吸引了于莉的目光,凑巧的是,闫阜贵也注意到这一幕,心里直接咯噔一下,自己的儿媳妇儿不会要跑吧?

  但他不愧是个老师,脑筋转的就快,于是开口跟刘华打招呼:“华子今天倒饬的这么整齐,这是又要约对象出去玩吗?”

  连闫阜贵都为自己的机智而在心中沾沾自喜,这句话传达了三个信息,第一,刘华是有对象的;第二,刘华跟他对象感情很好,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反之亦然;第三,同时也是提醒刘华,你已经有对象了,就别打这个姑娘的主意了。

  刘华点点头,都没朝于莉多看一眼,就从他们身边滑过去了,于莉只能暗自神伤,好容易有个喜欢的,竟然是有主的。

  闫阜贵家相亲怎么样刘华不知道,不过估计会让于莉印象深刻吧,闫阜贵的抠门可是深入DNA的,绝不会为了新媳妇而有所改变。

  就在闫阜贵招待新媳妇的时候,刘家也和亲家欢聚一堂,这一次要商量小两口的婚事了。

  老刘同志在东来顺招待亲家,几斤肉下肚,和亲家再来几杯酒,这婚事就顺理成章的定在了来年的正月里,刘华是有些迫不及待,柳霏霏自然是娇羞不已。

  求月票,求收藏

第119章 降维打击

  阎解成相亲成功了,这倒没有出乎刘华的意料,因为电视里面他就跟于莉结婚了,而且电视里面他的条件更差,到处打零工。

  现在他好歹是轧钢厂的正式员工,虽然只是个学徒工,但是好歹是正式工,这待遇就不一样,至少有奖金有福利,未来也比较有发展前景,好过外面打零工千万倍。

  而且等阎解成工级上去了,结婚了,就可以顺理成章跟厂里要求分房,这样就再也不要给闫阜贵交房租了,要知道闫阜贵这个二手房东比一手房东收的更狠。

  闫阜贵还是守在门口,一脸菊花绽放,笑着跟刘华说道:“华子,我们家解成年前结婚,到时候来喝喜酒啊。”

  “一定,一定。”刘华点点头:“怎么挑年前结婚啊,那二大爷你不亏了,多准备一份年夜饭啊。”

  “拿二大爷开心是不是?”闫阜贵笑着说:“二大爷的算计是有底线的。”

  刘华点点头:“没错,都算计到咸菜了,再没底线,就不知道该算计点什么了?”

  闫阜贵摆摆手,这刘华讲话太刁钻了,他纵使嘴皮子利索,有时候也得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华子,你啥时候结婚啊,上一次不是已经把对象给带回来打扫卫生了吗?”

  这是柳霏霏唯一一次来到四合院,还是大白天,基本上都是老娘们在家,院里的老爷们也只知道刘华的对象很漂亮,但具体啥样不知道。

  “今儿就是商量这件事的。”刘华笑着说:“我没有你们家解成心急,我年后结婚。”

  “我们家不是心急。”

  刘华点点头:“对对对,我失言了,不是心急,是害怕,怕人家醒过味来,就不上当了。”

  闫阜贵让刘华犀利的嘲讽打的有些抬不起头来,只能尴尬的笑了笑,因为他今天确实假装的很慷慨,要是于莉知道真相,恐怕打死也不愿意嫁给阎解成。

  转过天就是周一,刘华没有去轧钢厂,直接去了华清大学,这是跟那位李教授约好了的。

  实验室很简陋的,可以这么说连刘华当年做阿婆主的那个工作室都不如,当然,这说的是硬件条件。

  要论内核,那肯定是刘华远远不如,这位李教授可是咱们国家集成电路的开创者,而且这个简陋的实验室里以后肯定走出一代又一代我国的集成电路人才。

  刘华看到那些是研究人员是徒手焊接电路板,一点儿都没有惊讶。因为现在国内压根儿就没有相应的机器来制作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很怕静电的。”刘华随口一提:“如果不注地防静电操作的话,它容易把集成电路的零配件给打坏的。”

  李教授点点头:“我们会注意,以前没有集成电路的积累,现在每一点错误都是以后的宝贵经验。”

  有个研究人员懊恼的一拍桌子,他正在用万用表测量,结果显示好几个已经焊接上去的零配件儿已经坏了。

  刘华笑着说:“咱们北方天气干燥,冬季又喜欢穿棉毛之类的衣服,有的时候自己的头发都能被电的站起来,所以静电太常见了。”

  “我们会制作相应的设备来减少静电。”

  刘华哈哈大笑:“这玩意儿太简单了,还要相应的设备干嘛?”

  只见刘华在实验室里翻翻找找,拿了一卷铜线,先来个接地,然后在每个人的桌子边缘拉拉上横线,再用铜线编了一个手环接到横线上。

  “看看,这不就是最简易的一个静电手环吗?操作的时候把手环套在手上。”

  李教授笑着点点头:“哎呀,这么简单一个方法,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直接把静电给接地了,这样就不用担心静电击穿电子零配件。”

  大伙纷纷自己给自己制作了一个经典手环,有个研究员说道:“套在手上操作有点不方便。”

  “笨啊。”李教授摇摇头说道:“你觉得套在手上操作不方便,你就直接套在脚上不也行吗?”

  逛了一圈实验室以后,李教授让刘华坐的坐下来,他的助理给刘华倒了一杯白开水。

  “我先给你汇报一下我现在的想法。”李教授拿出一个笔记本:“因为处理器、存储单元等等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现在想方设法的把它串联起来,我的想法是另外制作一块集成电路,设置方便的插槽或者插口,直接把这些零配件给插上去。”

  到底是我们国家的集成电路开创,这不就是未来的主板吗,刘华直接点头表示同意。

  “您这个方法再合适不过了。”刘华恭维道:“但是我也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旦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肯定会高速运转,到时候温度会非常高,为了保证整个计算机的运行顺畅,所以要注意散热。”

  李教授一拍大腿:“没错,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接下来,李教授又把自己对于主板的想法认认真真的说了一遍,刘华没有接触过集成电路计算机,他接触到的都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所以压根儿就不知道集成电路计算机该是什么样子的,至于大规模计算电路的计算机,那也是七八十年代产品了。

  不过话赶话既然说到这儿了,刘华干脆把最初的主板设计理念给说了出来,当然,这只是他个人掌握的知识点和理解,并不是很全面。

  但就是这些只言片语,已经对李教授有很大的启发啦,毕竟是超越三四十年,并且已经经过论证的观点,这简直有一点降维打击的意思。

首节 上一节 55/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