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60节
秦淮茹没有理会,而是把做好的菜端上桌,也是有鱼有肉,新车间虽然刚开始,但是效益不错,分了不少福利,光肉就有三斤。
看见自家桌上也是有鱼有肉,棒梗立刻停止哭闹,拿起筷子就夹菜往嘴里塞,一旁的贾张氏也是不弱于人,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桌上的肉菜。
秦淮茹只能无语的摇摇头,上了大当了,没办法,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得走完。
至于提升工级的事情,她心里有数,过完年之后她有把握提升一级,因为她发觉其实并不难,师傅跟她说了,只要认真学,保她能过四级,至于五级那就就不知道了,得看她的造化。
所以,之前易中海就是想要控制她,秦淮茹早就打定主意,如非必要,绝不跟易中海产生任何的往来。
现在她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坐在炕上大吃二喝的贾张氏,现在贾张氏已经每个月跟她要三块钱的养老金,等自己工级提升了,这个养老钱肯定也要提升,怎么搞定贾张氏,才是秦怀茹当务之急。
易中海听了一圈,最后坐到饭桌旁摇摇头,端起二锅头眯了一口。
“真让那个刘华给说中了。”易中海叹口气说道:“满院的孩子,顶数这个棒梗不成器啊,让贾张氏已经宠的已经不像样了。”
“你以前不还经常为他找理由吗?”易大妈笑着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儿,这不都是你说的吗?”
“以前为了养老,我是气迷心了。”易中海乐呵呵的说:“真要控制着秦淮茹给我养老,指望他的孩子以后伺候我们,咱俩都别想有个好结果。”
刘华这会儿也在合家欢,一下班儿,他就跑到父母那儿去了,他妈早就打电话通知他了,今晚的年夜饭由他来掌勺。
强强今天嘴可甜了,一口一个三叔好,乐的刘华塞给他一大堆巧克力糖,可不是酒心巧克力,正儿八经的巧克力糖,怡可莲的那种,至于出处,大家都应该知道。
老刘同志笑着说:“今天强强有点懂礼貌啊,怎么这么喜欢他三叔啊?”
“他嘴当然要甜啦,今年他三叔给他又搞了两门炮,他在我们这个院儿里面都快呼风唤雨了。”刘妈笑着说:“他这会儿对老三这么热情,就是希望明年能多弄一点玩具。”
刘华的年夜饭毫无疑问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吃完饭以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炉聊天。
老刘喝口茶说道:“明天早上,老三你跟我去拜年,是时候带你见一见我的那些老领导了。”
刘华笑着问道:“爸,以前您怎么从来没带我去过呀?”
“以前你只是个不成器的孩子。”老刘笑着说:“现如今不一样了,你是全国最年轻的工程师,是大人了,该让你见见世面了。”
老爷子点点头:“没错,是该这么做了,等初三的时候,你再跟我一起去一机部招待所,我们有几个老伙计会到京城,到时候带你去见见。”
老爷子的老伙计,现在基本上都是军工行业的大佬,而且基本上都是技术人员。
老爷子补充了一句:“他们也会带自己的得意弟子或者子孙过来参加聚会,基本上都是你的同龄人,就算大也大不了几岁,你们能聊到一块去。”
刘华点点头,笑着说:“明白了,名为聚会,实为显摆。”
“胡说八道。”老爷子气呼呼的说:“这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聚会,怎么能叫显摆,明明是交流。”
第二天一大早,在刘爸的带领下,拿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拜访亲朋好友,刘爸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是拜访的人可都不是泛泛之辈。
大家伙儿也都知道,老刘家的孩子如今有出息了,一个个都慷慨解囊,红包自然是不用提了,还没结婚就算是孩子。
各种烟酒,都是在外面买不到的好货色,还有一些当年这些英雄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
比如手表就收了两块,一块百达菲丽,一块江诗丹顿,还有什么派克的金笔,芝宝的打火机,更有一位老领导跟爷爷一个辈分,当年跟爷爷还是在战友,直接送了一把托卡列夫。
同时还结识了一些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长辈们都说:“你们年纪差不多大,以后常来往,可以做个朋友。”
这些人分布的京城的各行各业,因为他们普遍都比刘华年纪要大,所以最次也得是个副科级别。
刘华虽然不是干部,但是最年轻的工程师,这个头衔也不简单,以后的前途那也是不可限量啊。
这些从小在大院长大的孩子,无论哪一个都是人精,知道刘华的未来甚至比他们还要光明,个个都送上了自己的善意。
所以刘华今天认识了好多叔叔大爷,还有不少哥哥姐姐,尤其是这些同辈人,大家还约着星期天去老莫搓一顿,增加一下感情。
求月票,求收藏
第130章 拜年(下)
回去的路上,刘爸告诉刘华:“这些长辈以后逢年过节的时候要主动来看望,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求助,他们很乐意扶持你这样的小辈。”
刘华点点头,刘爸又说道:“当年我也带你哥来过,和你哥聊得来的那些年轻人,如今大部分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了,这就是你哥的人脉,现在你要经营好自己的人脉,爹妈不能扶持你一辈子,以后怎么走,还是要看你自己。”
第二天,刘华带着点心、烟酒、茶,还有肘子、羊腿,骑着自行车就直奔丈母娘家。
于是丈母娘在院儿,又开始高声说话了。
“哎呀,华子,你说来就来吧,带这么多东西干嘛,这孩子不会过日子,破费啦。”
这声音大家熟啊,刘华这个毛脚女婿第一次登门的时候,柳妈就这么喊过,于是大家很配合的过来看看这个新姑爷又带了什么好东西。
今天是大年初二,正是姑奶奶回娘家的时候,这院儿里面,凡是姑爷都已经到了,而且个个提着礼物,大部分都是一份点心、罐头,好一点的再加上烟和酒。
刘华这份大礼顿时就把大家给比下去了,有那个攀比心稍微重一点的人,顿时就不给姑爷好脸色看了。
“妈。”刘华感觉自己好像惹祸了,于是小声说道:“咱还是别喊了吧,别家的姑爷都没法儿过了。”
柳妈无所谓的说:“别担心,有什么好怕的,当年他们家新姑爷登门的时候,不也是这么喊的吗,许他们就许我,谁还不会显摆啊。”
事实证明,再和谐的邻里关系,也会稍稍存在一点攀比,柳妈当年想的肯定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初两家定了正月十六结婚,这个也是柳霏霏想的,想在家里过最后一个元宵节。
如今没几天就要结婚了,一看到自己的情郎,柳霏霏脸上顿时飘起了红晕,看的刘华那叫一个魂不附体啊,太美了,心里那叫一个骄傲,想不到我刘华有一天也能娶这么漂亮的媳妇。
要知道柳霏霏可是素颜,素颜就能媲美巅峰期的关之琳,可想而知,这女孩能有多惊艳。
这回没被老丈人给灌醉,本来应该下午带着柳霏霏出去逛庙会,不过今年庙会已经停止了,下一次重开就要等到二十年后。
于是刘华只能带着柳霏霏逛王府井,这里可是号称全京城货物最齐全的百货商场,要是这里都买不到的东西,在其他地方那就更买不到了。
给媳妇买了一双漂亮的皮鞋,嫁衣她自己已经做好了,是刘华跟纺织厂的厂长要的一块红色毛呢,做成的大衣倍漂亮,柳霏霏的手也巧,所以刘华决定还得买一台缝纫机。
李怀德塞给刘华的票据实在太多了,在一堆票据当中,小两口找了半天才找到缝纫机票,而且他柳霏霏还发现,这堆票据里,竟然还有毛线票。
于是她决定买毛线,亲自给刘华织一件羊毛衫,能穿到温暖牌的毛衣,刘华自然自己双手赞成。
刘华带着柳霏霏一起回大院,后面还跟着一个板儿爷,三轮车上放着缝纫机、梳妆台。
闫阜贵守在门口,刘华都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反正只要他每一回进出,都能看到闫阜贵守在门口,特别像闪现这种特异功能。
闫阜贵笑呵呵的问道:“华子,大过年买什么好东西了?”
“二大爷,过年好啊。”
刘华先拜了个年,自从三十晚上回家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大院,新年第一次见面,自然要拜年。
“过年好,过年好。”
闫阜贵不仅拜年,还双手作揖,但是他那个干瘦的模样,特像一只猴子在作揖,有点沐猴而冠的意思。
“这不是我马上也快结婚了吗?给我媳妇儿置办点儿大件儿。”刘华笑着说:“哎哟,我忘了,没给你买个自行车啊。”
柳霏霏摇摇头:“不用了,留着钱以后好好过日子吧,不用这么铺张浪费。”
“那不成?你要是在娘家去工作,确实没多远,但是你嫁过来以后,可就远了。”
刘华坚持说道:“马上我们再去买自行车去,反正我又不缺票。”
这话可把于莉给羡慕的,他们抢在过年以前结的婚,结婚以后,她才知道闫家的真相。
按理说家里其实不缺钱,双职工家庭,就算吃不好,但也吃不孬啊,但自己这个公公把抠门儿已经刻在骨子里了,不过好在一点,他倒是绝对公平,并没有苛待这个儿媳妇儿。
但是,谁家好人吃咸菜也得论根儿分,好在阎解成已经答应了,等他工资提上来以后,立即申请厂里分房,到时候他们夫妻俩单独开火。
可惜的是,于莉不知道阎解成跟他爹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阎解成最起码几年内能剩下来工资没几个子儿,想单独开火,恐怕吃的还是跟现在一样。
柳霏霏跟韩玉凤借了尺,量了刘华的身量尺寸,打算在结婚之前,加班加点的把刘华的毛衣给织出来。
把柳霏霏送回家之前,刘华带着她来到供销社,给她买了一辆凤凰的自行车,弯杠的女士自行车,回家之后,把柳家大院儿里的人又给羡慕死了,不管是谁,说出来的话都是酸溜溜的。
初三一早上,老爷子的专用车就来到四合院门口,载着刘华一溜烟的往一机部招待所赶。
闫阜贵看的真真切切,而且还听到刘华跟司机的对话,知道这车是刘华爷爷的专用车。
这下子可把闫阜贵给激动坏了,拥有专用车,还是轿车,这可都是大领导啊,看来刘华的背景很不简单啊。
闫阜贵趁着全家吃早饭的时候,警告家里所有人:“以后在院子里,千万别跟刘华发生任何冲突,咱们一定要跟他交好,哪怕得罪所有人。”
阎解成可是一直不大服气刘华的,梗着脖子说:“凭什么,他三头六臂啊?”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闫阜贵痛心疾首的说:“刚刚他是被小汽车接走的,那是他爷爷的专车。”
求月票,求收藏
第131章 遗产
这帮老工程师和科学家聚会,那就相当于一次学术研讨啊,一机部还是很重视的,给安排了一个会议室,贴心的准备了一水的沙发,而不是硬木的椅子,茶水、干果、点心、香烟,那是一样不缺。
“老刘,你还是这老毛病啊,每一回都姗姗来迟。”
刘华的爷爷哈哈一笑:“你懂什么,重量级的人物都是最后登场的,你老赵能和我比吗,你现在是研究军用载具的,可巧了,我孙子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你应该算我孙子这一辈儿的。”
“哈哈哈哈。”
刘华爷爷的话引得大家是哄堂大笑,他们那些人自然知道,是刘华设计的全地型突击车。
“老赵啊,你是不上档次啊。”另一个老人玩笑的说:“还没有孩子灵光,你们捣鼓来、捣鼓去,最后还是吉普车,看看人家孩子的设计,领先你最起码五十年。”
老赵却没有反驳:“没错,他的设计确实很超前,但你不觉得不适合当今吗,我目前还在为摩托化而努力,他的设计简直是全军机械化,我们目前没有这个实力实现啊。”
一个老人点点头,但是看向刘华:“这就是你那个设计全地形车的孩子吧,你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其他老人都看向刘华,刘华想了想说道:“咱们国家现在陆军非常庞大,但是我觉得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不需要这么大的规模,肯定会进行精简的,经过精简之后,每一支部队都是精锐力量,那就需要配备最好的装备。”
“你说的那是未来,现在该怎么办?”
刘华笑了笑:“现在我们我们应该进行重点装备,这种全地形车重点配备给在边防和精锐,最好是能建立全天候应急力量。”
“什么叫做全天候的应急力量?”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任何时间,任何情况,都能进行高强度作战的队伍。”
“条件很高吗。”刘华爷爷笑着点点头:“这种精锐力量,就需要我们军工人全体的努力,他们配得上最好的装备。”
老赵满意的点点头:“你孙子的想法跟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不谋而合。”
随着聊天的深入,刘华拿着热水瓶给大家倒水,在座的所有人,他最小,所以他也心甘情愿的为大家服务。
大家先是聊一聊感情,互相调侃一下对方的身体情况,回忆一下当年在一起战斗的岁月,顺便教导一下自己的弟子或者儿孙。
闲聊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以后,大家又把自己在工作当中遇到困难拿出来互相交流一下。
每抛出一个问题,这些老一辈的工程师们并没有作答,而是先让年轻人发表看法。
因为刘华并不是这个行业的人,他只能从侧面进行回答,但是听了所有年轻人回答以后,他感觉大家其实差不多。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