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61节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是专业对口的,再加上刘华还有意的进行藏拙,所以并不算出挑。
“老刘啊,你这个孙子不错,不愧是最年轻的工程师啊。”一位老前辈笑着说:“虽然不是我们这个行当的,但是回答的言之有物,要不把他调到我们厂来吧。”
“去。”刘华爷爷直接嫌弃的说:“要调不会调到我身边啊,为什么非得调到你们厂去,你一个研究后勤保障装备的,能有什么意思。”
感情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鄙视链,刘华笑了笑,这人聚在一起,总会有高有低,哪怕没有,大家也会给他排出个一二三四。
“我这里有个难题。”有位老者严肃的问道:“加工螺旋桨或者喷嘴,我们总会遇到不够光滑、不够精密的原因,刘华,你是搞机械设计的,你有没有办法?”
刘华有点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爷爷,这很明显是飞机的设计制造,如今这年头,咱们国家设计制造的飞机肯定是战斗机一类,保密等级很高的,那这个问题是自己能回答的吗?
刘华爷爷点点头:“没事,你说吧,我相信你自己也懂得规矩,不会到处乱说的。”
问问题的老工程师点点头:“没错,其实你已经半只脚踏入这个行列了,你设计的62式全地形车已经部分列装了,获得了不少好评哦。”
刘华皱着眉头想了想,现如今咱们国内的机床还没办法实现高精密生产,所以想要生产螺旋桨或者喷嘴这样的高精密零件儿,需要八级工师傅手搓,但是这种情况下产量低不说,质量还有高有低。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起来上辈子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是讲的波音公司如何生产这些零件儿,据说还是咱们国家的一项技术,很古老的技术。
刘华闭着眼睛努力的回想,究竟是什么技术,突然他看到房间里挂的国徽,他顿时记起来了。
看着他脸上的笑意,那个问问题的前辈笑着说:“看样子你是想出答案来了,说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下。”
刘华点点头:“其实这种技术我们国家早就存在了,而且非常成熟。”
老前辈摇摇头:“不可能,这一年里我们试了若干种方法,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咱们国内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唯一能有效的就是使用高级工加工,但是我们的需求量非常大,仅凭这个方法没办法满足。”
“咱们老祖宗当年造出了很精美的青铜器。”刘华笑着说:“现在各大博物馆里面都能看到的,不仅仅是精美,有一些也算得上精密。”
房间里面人都给惊着了,他们实验了各种各样现代的化的加工办法,没想到刘华提到了一种很古老的方式。
“老祖宗造青铜器用的是失蜡法。”刘华微笑着说:“我相信你们请教这方面的专家,应该能够达到大规模制造的目的。”
那位老者点点头:“博物馆青铜器我参观过,确实非常精美,有些青铜器上的图文也很复杂,加工起来不亚于现在的精密零件,看样子,失蜡法这确实是一条可行路子。”
刘华点点头:“没错,老祖宗的遗产。”
求月票,求收藏
第132章 送礼
关于失蜡法的研究,在离开这场聚会以后,刘华就把他抛之脑后了,还是半年以后,刘华爷爷告诉他,这个方法确实管用,组织上给他记了一功。
大年初四就上班儿,总的来说,假期是够了,因为可以娱乐的地方实在太少,外界没有那么多诱惑,没有诱惑,那就没有假期需求。
李怀德今天没有站到厂门口给工人们鞠躬,第一天就开大会,动员大会,号召工人们大干三百六十五天,争创新佳绩。
那时候的人心思真单纯啊,李怀德就这么振臂,从者云集,这干劲,这呼喊声,再大一丁点,就绝对能把大礼堂的屋顶掀翻。
开完大会之后,又要开小会,李怀德把管理层召集起来,又开了一个会,分配一下任务,今年他要开启铁面无私的模式,下达的任务必须完成,谁完不成就找谁的麻烦。
在小会上,李怀德可是铁面无私啊,把中层管理都给镇住了,但是等他来到技术科的时候,那是满面春风。
“华子。”李怀德笑盈盈的说道:“去年你可是说了,今年就死磕炼钢炉和轧钢机的,我不求你有什么新产品,能够改良一点,那就是大胜利。”
刘华打着呵欠说道:“放心吧,从年前开始,我就持续不断的在学习炼钢方面的知识,今年高低给你拿出成果来。”
“临上轿子现扎眼啊。”李怀德愣了一下:“不过没关系,我相信你,那个磕头机还有plc不都是现学的吗,咱们不着急。”
嘴上说的着急,其实李怀德心里万急,他现在恨不得去年,刘华就已经把图纸画好了,今年一开工就开始建造那才好。
马玉山带人刚刚下了车间,这会儿临时回头,正好到办公室的时候看见李怀德跟刘华正在密谈。
“你们两个正在密谋什么呢?”
李怀德笑着说:“密谋今年搞一个大成绩,五八年的时候大炼钢铁,今年我们也要大炼钢铁。”
马玉山玩笑的说:“我看是去年那个项目你没捞着好处,今年想憋个大的吧。”
“你就告诉我,难道你不想吗?”
马玉山玩笑的说:“孙子才不想呢,我就说嘛,我的徒弟不能一直不务正业,炼钢才是咱们厂的老本行。”
这时候技术科的时候的电话响了,马玉山顺手接起来:“喂,技术科。”
“哦,保卫科,找刘华,收音机厂的,让他直接过来吧。”
放下电话,马玉山笑着说:“门岗说了,去年那个王大年带着一个不认识的人,想要找刘华,我让他直接过来了。”
“他来干嘛?”李怀德充满戒备心的说道:“不会是来挖人的吧?”
马玉山摇摇头:“没说,但是我估计的应该不会,哪有一开工就过来挖人的,再说了,直接到我们轧钢厂来挖人,那太不把您的面子当回事儿了,要挖人,那也是私下里的事。”
李怀德点点头,然后看着刘华问道:“这个王大年还有收音机厂的人,有没有私下接触过你?”
“没有,就算有我也不会去啊。我要是愿意走的话,都到部里去了。”刘华笑着说:“华清大学也想到我过去呢,我不是都拒绝了吗。”
李怀德指着马玉山说道:“通知保卫科,一会儿他们要是敢挖人,直接给我赶出去,今年我可是要大干特干的,他们敢给我拖后腿,别给他好脸色。”
“不用吧,再者说过门都是客。”
过了一会儿,王大年带着另一个人走进技术科办公室,进门先抱拳拱手:“李厂长、马科长还有刘华同志,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啊。”
这边三个人同样回答:“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李怀德开口问道:“王大年同志,今天怎么有雅兴到我们轧钢厂来啊,要我说,你就应该调到我们轧钢厂来,我们同样也需要半导体方面的人才,干脆我直接向上面申请调令吧。”
王大年带来的那个人赶紧开口:“李厂长可不带你这样的啊,我们今天诚心诚意是来给你们拜年的,你这一开口就要挖我们收收音机厂的人,不合适吧。”
李华好奇的问:“这位是?”
“这位是我们收音机厂的副厂长,胡建军同志。”王大年介绍道:“今天我们真的是特意来给你拜年,顺便给你送礼的。”
“给我送礼?”刘华指着自己说道:“我何德何能啊?哪能让胡厂长给我送礼啊?”
胡厂长笑了笑:“去年王大年借调结束以后,您给他出了个好主意,根据您的主意,我们收音机厂开发出了新产品,今天就是来给您送礼的。”
说完,王大年放下手中的盒子,胡厂长指着盒子说:“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开发出了新的磁带式录音机,这是编号零零二的录音机,零零一我们厂自己收藏了。”
王大年说着打开盒子:“还有几盘磁带,是我们厂长托关系,专门找文工团的歌唱家们录的歌曲。”
李怀德好奇的拿起那个磁带,上面有手写着歌曲目录,有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有我们走在大路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等,都是现在最为流行、最为脍炙人口的歌曲。
王大年拔掉桌面上台灯的插头,把录音机插头插上,然后放入磁带,按了一下按键。
立刻录音机的喇叭里传出了嘹亮的歌声,声音甜美,感情充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录音机的喇叭差点意思。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国家目前对于音响并没有太深的研究,能清晰的出声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李怀德和马玉山好奇的盯着录音机左右打量,马玉山笑着说:“我接触过录音机,我记得以前录音机使用的都是磁性钢丝来录音,你们这个好像不一样啊。”
互胡厂长笑着说:“多亏了刘华同志的建议,我们现在制作出成本了更便宜、使用更加简单的磁带,就连录音机的成本也降了下来,很快我们的产品就可以大规模上市了。”
李怀德笑着说:“这么说我在供销社也可以买了,那个磁带可以买吗?”
求月票,求收藏
第133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
胡厂长乐呵的说:“我们已经征得上级的意见,我们收音机厂转型成为录音机厂,并且架设磁带生产线,去年我听说国家已经开始为我们这个产品在国际上申请专利了。”
刘华看着李怀德:“他们这个磁带都申请专利了,那咱们PLC呢?”
李怀德笑了笑:“放心吧,去年早就开始走专利流程了,我岳父都已经跟我说了,你这个是咱们一机部的头等大事,当然了,就是最后生产不归咱们厂。”
胡厂长也笑着说:“这事儿我也知道,会在酒仙桥和取灯胡同各新开一个厂,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你们的PLC被发现可以用在各行各业,需求量实在太大了,所以一次性开两个新厂。”
刘华对李怀德玩笑的说:“你这也不行啊,这厂都要开始建设了,你都不知道。”
李怀德无奈的说:“这个事情归四机部管,这我也使不上劲儿啊,不过我岳父说了,四机部欠咱们人情欠大发了,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那这人情我暂且就收着。”刘华笑着说:“等我需要的时候再开口,这年头儿,谁还没有求着谁的时候,早晚能用到。”
刘华把录音机装回纸盒子里,李怀德笑着说:“干嘛装起来呀,咱再接着听一会儿呗,人家这些文工团的歌唱家唱歌确实好,一般咱只能在收音机或者看现场表演才能听到,现在咱们想听就能听了,真好。”
刘华把纸盒封好:“才不让你们听呢,过几天我就要结婚了,我这也算是结婚之前再添一个大件儿。”
“对。”李怀德点点头:“差点儿都忘了,正月十六你结婚,准备在哪儿办啊?这杯喜酒我喝可是一定要喝的。”
“没决定好,还有几天了。”刘华摇摇头:“我爸说,请的人稍微多一点,可能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地方。”
李怀德一拍桌子:“还要考虑啥呀,咱轧钢厂不就行吗,到时候我让人把大礼堂收拾出来,咱有现成的厨师,傻柱儿手艺不错呀,我让采购科再多加把劲儿,多弄点儿原材料,保证你结婚宾主尽欢。”
“行吗?”刘华将信将疑的问道:“这不是有点儿假公济私嘛,说出去可不大好听啊。”
“这你就放心了,你是咱们厂重要的一员,到时候按规矩打申请,你要用什么我都给你算钱。”李怀德笑着说:“我保证把什么事情都打点顺当,不会妨碍你结婚的。”
胡厂长笑着说:“那得算我们录音机厂一份,我们王大年同志好歹跟您共事半年,您还给我们出了这么主重要的主意,怎么着,我们都得来凑凑热闹。”
晚上刘华自行车驮着个大盒子进了四合院,这回没碰到闫阜贵,刘华回家以后,就把录音机给插上。
优美的音乐立刻就流淌出来,大家都听到了,那个开始找声源,外面的大喇叭没有响声音,那就是在院子里面。
找来找去,最后发现声音是从刘华的房间里传出来的,于是就有人敲门。
刘华正在做饭,不耐烦的打开门问道:“什么事?”
“华子。”闫阜贵谄媚的问道:“你买收音机了。”
“没有啊。”
闫阜贵指指屋里:“你没买收音机,那哪来的声音,还是唱歌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哦。”刘华点点头:“不是收音机,是录音机。”
就收音机来说,现在虽然已经不算是一个稀罕物,但也不是家家都有,至于录音机,那更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概念,也许有人会知道唱片机,但是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知道录音机这么个东西。
闫阜贵不解的问道:“什么叫录音机啊?”
刘华粗略解释了一下:“录音机就是可以录声音的机器,同时录完了,以后还能把声音再放出来。”
闫阜贵得寸进尺的说道:“那你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听啊。”
刘华摇摇头:“不是我小气,这玩意儿是用电的,不是用电池的,我拿不出来,外面没有插头。”
刘华停顿了一下:“哦,对了,这玩意儿是用电的,我会打听一下,这玩意儿算几个灯头,我会缴纳电费的。”
闫阜贵想了想:“我能见识一下吗?”
刘华让闫阜贵进门,进来第一眼,他先看到饭桌儿上的砧板上放了一块五花肉,这五花三层的肉,把闫阜贵给馋的。
但是,阎老抠还是把目光移向的放在书桌上的录音机,看到有一根电线插在台灯插座儿上,果然是要插电线,而不是用电池的。
“还真没有办法拿出来啊。”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