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73节

  李怀德还在寻思,刘华就笑着说:“上面会说你不务正业,一个轧钢厂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轧钢上,你搞炼钢设备,很有可能技术力量都会被抽掉首钢那边。”

  李怀德点点头:“我想差了,那咱们下一步该干嘛?”

  “当然是炼钢啊,你不会以为有个炉子就能万事大吉了吧。”刘华一摊手:“接下来才是辛苦的时候,不炼出一炉合格的钢,不能证明你这个转炉有用,不能炼出各种钢,就不能证明你这个转炉用处大。”

  李怀德缓缓的点点头:“是啊,不能证明这个炉子有大用处,那咱们下的所有力气都是白费。”

  “你赶紧去联系铁矿石还有焦炭。”

  李怀德拍拍胸口:“这事情不难,咱们有配套的炼焦厂,每年拨发的煤炭也都是足量的,甚至还有超额的,所以焦炭不用愁,但是铁矿石这个事情我得好好联系一下。”

  李怀德的战友遍天下,没用多少功夫,联系了数千吨的铁矿石,很快就运到了轧钢厂。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炼钢炉里填满了铁矿石和焦炭,刘华和李怀德穿着新工作服站在炉子前面,互相笑了笑。

  刘华一伸手:“新炉子的第一把火,还得您来下命令,这个风头我可不敢出啊。”

  李怀德当仁不让的往前走了两步,把手高高扬起,然后用力的向下一挥:“点火。”

  底下的工人随着大声喊道:“点火。”

  大火熊熊燃起,刘华跟技术科工艺办公室的技术员随时注意着温度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调整工艺,比如吹氧量等等。

  因为事先增加了很多PLC控制电路,连接着测温装置等等,一旦到达临界点,PLC就会发出蜂鸣进行提醒。

  “有这个PLC控制器进行提醒,工人们的压力小很多。”李怀德满意的说:“怪不得国家给你那么高的奖项,这东西在以后的工业应用当中,用处大了去了。”

  “也就是现在计算机的产量不高。”刘华笑着说:“要不然的话,我想搞一台计算机来。”

  “计算机?”李怀德不解的问道:“计算机不是负责数据计算的吗?都是用在科学研发当中用的,在咱们工业当中能有什么用处?”

  “眼睛窄了。”刘华笑着说:“既然能对数据进行计算,那就能对数据进行监控,把计算机当做整个炼钢设备的总控中心,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plc连接把数据反应到计算机上,我们在计算机上就能看见炼钢炉的各处运行细节和数据,到那时候,炼钢更方便,更直观,工艺更容易调整。”

  “那你怎么不申请啊?”李怀德反问道:“你是新计算机的设计师,你向上面申请计算机的话,相关部门肯定会给你这个面子的,就跟PLC一样。”

  “全国上下要用计算机的地方太多了。”刘华摇摇头说道:“现在计算机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每年的产量不多,过两年产量高了以后,我肯定会申请的。”

  求月票,求收藏

  新年快乐,

  美中不足的是千秋大业还未成

第159章 大喘气

  从铁矿石到铁水需要大概五六个小时,然后把铁水从高炉转移到转炉中,再进行炼钢,而炼钢需要的时间就短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李叔。”刘华看了看旁边百无聊赖的李怀德:“要不你回办公室吧,这炼铁就得五六个小时,再加上转移铁水,再炼钢,这就将近七八个小时,你等下班的时候再来看吧。”

  李怀德摇摇头:“不行,就今天这件事儿,我哪坐的住啊,回办公室也得转磨,不如在这等着踏实。”

  “您可别抱太大希望。”刘华摇摇头:“第一炉钢,这工艺还都在摸索当中,十有八九是不可能合格的,后期还得调整。”

  “我知道不大可能合格,但我得知道要差距有多大。”李怀德坚定的说:“要是炼出来完全不合格,那咱们就亏大了。”

  “你说的这种情况大概率不可能发生。”刘华笑了笑:“对于我们这个炉子,我还是挺有底气的,可能需要微调,但绝对不需要大改。”

  “那就好,那就好。”

  中午饭是傻柱做的小灶,食堂的工作人员直接把饭送到实验车间,虽然已经忙了一上午,但大家饥肠辘辘,但是大家的胃口都不大好。

  在旁边等着收盘子的傻柱有些纳闷儿了,自我怀疑的问道:“我今儿应该发挥还算正常吧,不至于做的这么难吃,你们都吃不下去啊。”

  李怀德摆摆手:“和你的手艺没有关系,今儿个实验太重要了,大家都牵挂着这个呢,你的手艺很不错,等我们成功了以后,还要你来做庆功宴的。”

  “白瞎了这二十斤肉了。”傻柱摇摇头:“我看大家都没怎么动,要不晚上我再热热,不能浪费啊。”

  刘华点点头:“你把每个饭盒上写上名字,晚上再加个班,等结果出来以后,再把饭送过来,到那时候大家准有胃口。”

  “得嘞。”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怀德不时的看看去自己的手表,下午三点钟左右,铁水差不多已经冶炼成功。

  “这铁应该成了吧。”李怀德不自信的问道:“要不要检测一下,防止不合格,带着后面钢的质量也不合格。”

  刘华摇摇头:“铁水的质量应该没什么波动,毕竟我们没有改造高炉,仅仅是增加了一条通往转炉的管道,实现一罐到底的工艺。”

  “还是检测仪一下吧,要不然不放心啊。”

  刘华对着工艺科的技术员招招手:“检测一下铁水的质量,咱们厂长有些患得患失了。”

  工艺科的同事全副武装,穿好了安全防护装置,旁边的工人小心翼翼都打开铁口,铁水慢慢都流进铁水包,大概过了七八分钟的样子,全副武装的同事取了一些样本,拿进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因为高炉没有进行过多的改动,所以并没有增加炉内取样装置,只能采用这种危险的方法进行取样。

  二十分钟以后,送样的同事飞奔回来,高声喊道:“铁水质量合格,可以进入转炉了。”

  于是在李怀德的示意下,工人们打开铁口,铁水通过管道进入转炉,这种一罐到底的工艺也是第一次实验。

  经过小心谨慎的操作,铁水进入转炉,开启顶底复吹装置,这一炉炼出来就是钢。

  所谓百炼成钢,那是古代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现代科技可不需要这么烦琐,所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钢终于炼成了,这是刚开始的预估,钢水被放出来以后,立刻被送检。

  李怀德此时更坐不住了,不停的在屋里踱步,九九八十一难都过去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哆嗦,别说李怀德,整个车间里,除了刘华,其余人都坐不住。

  倒不是说刘华多有信心,因为他知道这个转炉肯定可以,只不过第一次炼钢,在工艺还不确定的情况下,数据肯定会多多少少有所偏差。

  果然半个小时后,化验员拿着一张纸,欣喜的跑过来:“厂长、刘工,化验结果出来了。”

  李怀德强作镇定的问道:“怎么样?”

  化验员摇摇头:“不合格。距离我们的工艺标准还有差距。”

  李怀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叹了口气:“投入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他看着刘华,摇摇头说道:“华子,你别担心,主要责任在我,是我一意孤行要搞这个的炼钢炉的,上面追究下来,我顶着。”

  刘华转过头问化验员:“偏差有多大?”

  “不是很大,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工艺就可以了。”

  “下次说话别大喘气。”刘华哭笑不得的说:“你看把我们厂长给吓的。”

  李怀德一把抢过检测报告,自己看了一遍,作为一个刚刚厂的厂长,这一年多以来,他一直在学习,所以对于本厂的这些产品数据还是了然于胸的。

  相差确实不大,但李怀德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报告递给了工艺科都科长:“王工,你看看,这检测报告有问题吗?”

  王工是轧钢厂唯二的工程师,他戴上眼镜仔细看了两遍,点点头:“检测报告应该没有问题,所有的计算过程都是正确的,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工艺,咱们的钢水就能合格,毕竟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技术,咱们谁都没有经验,有这样的偏差也属于正常。”

  李怀德一拍大腿站起来:“好,就该这样,吃饭,吃完饭,咱们再大干一场,连轴转,一直到炼出合格的钢为止。”

  秘书赶紧通知傻柱送饭,中午的肉菜又送了过来,傻柱还添了个尖椒炒鸡蛋,给工人们分发饭盒的时候,傻柱笑着说:“吃,赶紧吃,多吃点儿,你们也忙一天了,肚子肯定饿了,看你们的脸色跟中午就不一样,一准儿是成功了,再过两天啊,咱们李厂长请你们吃席,到时候不醉不归。”

  李怀德这会儿也是胃口大开,使劲的扒拉着饭菜,还不忘喊道:“傻柱这话说的不错,过几天咱们开庆功宴,你们都得给我吃好喝好,你们都是咱们轧钢厂的大功臣。”

  求月票,求收藏

第160章 胡闹

  就在他们吃饭那个档口,第二炉钢已经出炉了,照例取样化验,刚刚已经微调了一部分工艺,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接班的人来了,交接好工作以后,李怀德拽着刘华下班:“回去好好休息,这段时间属你最繁忙,这一晃,马上就是秋天了,等过几天闲下来,我请你贴秋膘。”

  “砂锅白肉啊。”

  “你要喜欢吃,那就定砂锅白肉。”

  刘华到家的时候,媳妇正在家里看书,听见刘华进门的声音,赶紧把书放下。

  “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啊?”柳霏霏接过刘华的挎包:“先吃饭吧,吃完饭赶紧洗澡,累一天了。”

  “在厂里吃过了,今儿还挺丰盛的。”刘华微笑着说道:“且今儿起,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不需要再像前一段时间那么忙碌。”

  “那敢情好。”

  有句古诗说得好,悔教夫婿觅封侯,柳霏霏从来都没有希望自己的男人有多大的出息,只是希望每天下班之后,两人能够一起做饭吃饭,平平淡淡的日子最有韵味。

  刘华睡了一晚上的好觉,这是这大半年来睡的最舒服的一次,第二天一早起床的时候,院里面早就热闹起来了。

  “华子,你今儿起的够晚的。”

  刘华一边刷牙,一边含糊不清的说:“我都忙了大半年了,还不能睡个懒觉啊,这心里面没有事儿,睡的是真香。”

  傻柱笑了笑,把儿子的尿片晾在绳子上,谁能够想到当初那个大大咧咧,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厨子,如今每天早上要给儿子洗尿片。

  上班之后,刘华泡了一杯茶,端着茶缸子来到实验车间,王工已经在工作岗位上了。

  “王工,实验一晚上,现在数据怎么样?”

  王工摇摇头:“别看这是毫厘之差,但是工艺的修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起色不大,我预计的怎么的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有起色。”

  “不着急。”刘华笑着说:“心急吃不了臭豆腐。”

  “不是热豆腐吗?”

  “一个意思,都需要时间,一个变凉,一个变臭而已。”刘华打了个哈哈:“咱们已经提前完成了转炉的建设,现在时间充足得很。”

  “你是高兴了。”王工摇摇头:“剩下的就该我伤脑筋了,你赶紧拿着你的茶缸子给我离开实验车间,我现在一秒钟都不想看见你游手好闲的样子。”

  还招人不待见了,刘华摇摇头,端着茶缸子走出大门。

  迎面碰上了李怀德,这老小子看见刘华笑了笑:“这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啊,今天早上就起晚了。”

  “我也起晚了。”

  李怀德看看实验车间问道:“他们昨天晚上实验的怎么样?”

  “问题还没有解决。”

  李怀德点点头:“预料之中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水磨的功夫,已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你好歹也进去加加油,打打气啊。”刘华笑着说:“你不能让工艺科的人感觉差别很大,那就太偏心眼儿了,人家工作的时候会有情绪的。”

  “肯定去,这不就准备进去吗?”

  刘华端着茶缸准备走,但是却被李怀德给喊住:“昨天我回家跟我岳父打听一下,首钢的工作进度很快,预计最多一个月他们就会取得成功。”

  “我们也不慢呐。”刘华耸耸肩膀:“我们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够了。”

  “我昨晚回家想了一下。”李怀德不自信的问道:“这个成果汇报的事情,是现在就汇报上去呢,还是等我们出了结果再汇报上去?”

首节 上一节 73/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