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91节
李怀德还跑去找他岳父诉苦:“爸,不是我叫屈,不是说了优先发展我们红星轧钢厂的吗,怎么现在就派人来学习了?”
“还不优先吗?我就让你们占了半年的先机了。”他岳父严肃的说:“全国上下一盘棋,你以为工业生产是闹儿戏,你们厂现在根本不能满足需求,现在预计在南方和西边儿再扩张一个轧钢厂,才能初步满足部队的需求,未来还会有大大小小的轧钢厂进行专业轧制,以满足民用需求,不过你也放心,至少在北方,目前为止五年之内,你们是唯一一个综合性的轧钢厂。”
李怀德自讨了个没趣,臊眉耷眼的回来,把压力全部给到施工人员身上,不过好在现在天气已经转暖了,施工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二车间和三车间也进入了收尾的阶段。
看着新机器在新车间进行安装和调试,李怀德的嘴角已经压不住了,最近虽然受了不少压力,但是恭维更不少。
冷轧钢板在民用方面的需求量也不少,不知道多少工厂的厂长亲自跑到轧钢厂来跟李怀德打招呼,就是希望将来能在有限的产量当中挤出一些给他们,那恭维的话,直接把李怀德给拍舒服了。
第199章 不对劲
李怀德最近体重见涨,每天晚上都有人宴请,他想带着刘华一起的,但是让刘华给拒绝了。
刘华现在感觉肩膀上有着无形的压迫感,刻不容缓的压力,必须要在年中之前把所有的设计和样机给搞出来,要不然真的有可能功亏一篑。
李怀德只当是刘华不喜欢这种迎来送往的场面,也就没有深究,最近他得意忘形的压根没有注意到,刘华已经开始自发的每天加班一小时。
热轧机和连轧机的进度很快,李怀德授权给刘华可以在不影响厂里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调动任何一个人员配合。
所以刘华直接大刀阔斧的进行着新设计的生产和组装,李怀德在喝酒的时候,热轧机仅仅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已经有了雏形。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怀德诧异的看着眼前已经组装好了热轧机,纳闷的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事先没跟我汇报呢?”
“你每天业务多繁忙啊?”刘华笑着说:“再说了,经历了这么多大事,以后还有什么事情是大事啊,组装好了,等你来试车就行了。”
李怀德点点头:“那倒是,我们厂里面的成绩太傲人了,虽然这也是一项伟大的成果,倒也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兴师动众的,显得我们好像没什么见识一样。”
刘华笑着问道:“今晚又得连轴转了,你还要在这里候着吗?”
“恐怕待不住啊。”李怀德摇摇头:“今晚又有人请吃饭,还推辞不了,上面的领导介绍过来的,不能不给这个面子。”
“你飘了。”刘华玩笑的说:“开始得意洋洋,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放在眼里,开始搞些吃吃喝喝的事情,小心上面人对你观感不好啊。”
李怀德摆摆手,皱着眉头说道:“等你到了我这个位置就知道,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啊,你以为我喜欢每天喝的醉醺醺的,每天喝三两可以解乏,可是每天喝三斤,那就是受罪。”
李怀德晚上喝了不少,但还是让司机把他送到厂里,在自己办公室里凑合着睡了半夜,等他醒酒的时候,正好热轧实验结果也出来了。
“结果很好吗。”李怀德满意的看着报告:“比咱们以前的轧机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要不然我不白加班了。”
搞定热轧机以后,刘华又全身心的投入到连轧技术的研究当中,李怀德就有点怪,最近一段时间也不人情往来了。
刘华要去他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他正在拿着一本红色封面的书在研究,刘华心里就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了。
李怀德招呼刘华:“怎么有空出实验车间啊,有什么事需要我配合的。”
“没事,连轧技术差不多快好了。”刘华笑着说:“看你最近都不怎么理厂里面的事情,我以为你攀上高枝了,准备去部里。”
李怀德摇摇头:“这事急不得,有时间你也别只埋头研究技术,有空也要注意理论水平的钻研。”
刘华点点头:“那我现在要求加入组织还来得及吗?”
李怀德惊讶的说:“你还没加入?”
“我高中毕业,那时候又不是十分的出挑,怎么加入,后来进厂工作了,你是一个劲儿的让我研究技术,哪有时间加入啊。”
李怀德一拍桌子:“这怎么行,立刻加入,我当你的介绍人。”
李怀德立刻找到相关方面的负责人,把刘华作为积极分子纳入到考察对象当中。
作为自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李怀德很看重这件事情,把它作为本厂的第一大事来对待,就是连轧技术的研究都要排在这个后面。
连轧技术试验成功的当天,刘华也顺利的加入到组织当中去了,成为了光荣的一员。
李怀德很满意的把成绩报上去了,上面的领导也满意,不仅仅是因为研究了这么多技术,还把一个这么强的技术人员发展成为组织的一员,李怀德功不可没呀,整整半个月,他的嘴都咧的跟荷花儿似的。
关于轧机的研究,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然后剩下来每天就是给外来的工程师们上上课,然后就在办公室摸鱼。
他现在想去车间转悠转悠都不行,马玉山让他多休息,厂子里面的机器有他们维护,用不着刘华来操心。
这些年,技术科跟在刘华身后也沾了不少光,不少人都提了工资,毕竟跟着刘华这样的工程师,哪怕就是不愿意学,也能给你熏陶出来,技术等级平均每人上长三个档次。
所以刘华简直就是技术科的宝贝,那些苦活儿、累活儿、重活儿,别人从来不让刘华干,哪怕自己吃大苦、流大汗,也不会让刘华碰一根手指头。
刘华每天就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学习一下最新的精神,要不然就是研究一下李怀德那顺来的语录。
平静的日子就是舒坦,刘华在院里抱着孩子四处转悠,半岁大的小子每天醒过来就闲不下来,刘华只能抱着到处玩。
傻柱在刘华身边叨咕:“最近好像不大对劲啊。”
“有什么不对劲的?”刘华笑着问:“连你都能察觉出不对劲,那这不对劲的事情可就大发了,我怎么没感觉?”
“我最近去大领导家做饭。”傻柱感叹的说:“我感觉他们家气氛好像很紧张,不再像以前跟我说说笑笑的,有的时候还会下围棋。”
“你还会下围棋?”
傻柱点点头:“瞧不起谁呀?我凭什么就不会下围棋呀?”
“我就会下象棋,你竟然会下围棋。”刘华竖起大拇指,然后笑着说:“儿子,给你柱子叔树个大拇指,他竟然会下围棋,等你长大了,就让柱子叔教你。”
“只教国栋下围棋,那是没问题啊。”傻柱自豪的说:“我这围棋水平还可以,至少大领导下不过我。”
“不对呀,我不是跟你说下围棋的事儿。”傻柱忽然反应过来:“我是说气氛不大对的事儿,大领导好像很紧张,我偷偷听到,好像他的工作难以开展啊。”
刘华摇摇头:“柱子,你就是个厨子,我就是个工程师,有些事儿太高端,我们管不了。”
第200章 院里的事
历史是不可阻挡的,该发生的事情永远会在该发生的时候发生,刘华这样一个小螳螂,是没办法阻挡历史的车轮。
刘华蛰伏下来,就像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样,每天随大流,背着工具包在各车间转悠,也会帮忙处理机械的各种故障,该工作工作,该学习学习。
李怀德原来是厂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主任,电视剧里原本他是副厂长,通过把杨厂长整倒之后当上这个主任的,所以他需要刘海中、许大茂帮他咬人。
现在他本来就是厂长,成为主任之后,他就希望平稳,底下那些上蹿下跳,想要出头的人,都让李怀德压的的够呛。
许大茂通过一系列运作,终于成功进步了,成了宣传部门的小组长,但是他又写不了文章,出不了板报,只能每天带着自己的组员拎着浆糊桶子四处贴标语。
许大茂很兴奋,因为他终于当官了,哪怕不入流,弼马温当年也不入流,后来还不是一样当了齐天大圣,这就是他许大茂仕途的起点。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媳妇怀孕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许大茂的小蝌蚪终于有了些许活力,经过不懈的努力,许大茂有后了。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降生,许大茂摒弃前嫌,请教了傻柱,他看傻柱家的何建国那是虎头虎脑,聪明的很,认为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肯定营养好。
傻柱能有啥好教的,只能说这都是听大夫的话,把刘华的姐姐给推了出来,夸的是天花乱坠。
于是许大茂请教了刘华,刘华告诉他生育是一门科学,要多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孩子在肚子里,不同时期是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的。
于是许大茂毫不犹豫的把媳妇送去协和医院建档,他这个孩子来之不易,所以要格外的小心。
而且他认为这个孩子是他的福星,孩子一来,自己就进步了,这是旺家的孩子,所以特别宝贝,直接就让他媳妇先别上班了,专心在家养胎吧。
正好,韩玉凤、柳霏霏都在家带孩子,没办法,他们的父母长辈都不在跟前,于是只能停职在家带孩子,正好这仨人也有个伴。
别看许大茂和傻柱不对付,但是他们俩人的媳妇可是好闺蜜,丝毫不受自家爷们的影响。
阎解成的媳妇对他们仨人可是羡慕的很,因为他们差不多就是前后脚结的婚,现在都有孩子了,唯有于莉到现在肚子还没有动静。
阎解成的脸色差的很,因为有碎嘴的老娘们开始议论,是不是于莉不能生,已经传到闫家人的耳朵里了。
闫阜贵可是个好面子的人,当然在蝇头小利面前面子也不重要了,但不影响人家以书香门第自居。
现在儿媳妇被人议论不能生,闫家的脸没处搁了,阎解成话里话外刺了于莉两句,大概就是不下蛋的母鸡,于莉哪是好惹的,直接挠了阎解成一个满脸花开。
于莉事后跟韩玉凤他们一起聊天的时候请教过,为什么她还怀不了,三人异口同声的让他们夫妻俩去检查一下。
于莉倒是愿意,阎解成可不乐意,还说怀孕是女人的事,怀不了都是女人的问题。
结果许大茂的媳妇一激动就说漏了嘴,说许大茂就看过医生,后来调理好了才怀孕的。
一传十,全院人都知道了,傻柱特地去笑话许大茂,许大茂也不介意,直接说道:“之前我有问题,现在我没问题了,我治好了,那就是病啊,不能讳疾忌医啊。”
大家想想,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呀,所以也没什么好嘲笑的,反倒是阎解成死要面子活受罪。
许大茂直接来了一句顶肺的话:“有毛病没什么好笑的,但是没孩子那可就要被人笑了。”
阎解成板着个脸,因为全院人看着他的脸色似笑非笑,更有感触的是一旁牵着女儿手的易中海。
曾几何时他是大院里公认的绝户,暗地里可没少受人嘲笑,尤其是贾张氏没事儿就贴脸开大,一直到抱养了两个孩子,才没人再提起此事。
郭德纲曾经说过,骂人坟头上没纸,是最恶毒的说法。
易中海以后有人养老送终了,也就没人再敢欺负他了,人家有后人,保不齐小的将来会报复。
闫阜贵回家之后,心疼了半天,拿了五十块钱给阎解成:“老大,要不你去医院好好查查吧,好歹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没个孩子,我这张老脸被人家放在地上搓揉啊。”
大院里有一个人很久没有出现了,那就是刘海中,他被调到分厂去了以后,基本处于摆烂的状态,反正工资又不会少他一分钱,能偷奸耍滑就偷奸耍滑吧。
本来今年他准备在分厂闹出点儿动静来,但是轧钢厂突然转型,以后工作重心就放在轧钢上,他这个锻工岗位就不受重视了。
经过上级的协调,轧钢厂把一些不重要的分厂给并到了京城的机械厂,虽然他这个七级锻工又受重视了,但是人生地不熟的,他也只敢猫着,不敢瞎乱动。
最重要的是,他所在的机械厂级别上是隶属京城的,比隶属一机部的电话轧钢厂要低一头。
刘海中觉得自己比院里轧钢厂的工人都要低一头,所以最近正在谋划着搬去机械厂所属的家属院。
可惜二儿子不愿意跟他走,三儿子也不想,但是二儿子能力有限,更不愿意养活这个弟弟,最终刘海中暂时就剩下一个三儿子,而且估计还留不久,三儿子早晚有一天也会离他而去。
日子一天一天的平淡的过去了,因为之前很多事情都变了,院子里面也没发生什么风波。
只有一件事儿,聋老太太快不行了,到底已经是七十多岁人了,生于清朝,长于民国,最后老在新时代。
自从傻柱结婚以后,他们夫妻俩就把照顾老太太的事情就接了过来,这次在医院里面服侍老太太的也是他们俩人
老太太临走之前把街道办都找来了,留下了遗嘱,他那两间房子是私房,全部留给傻柱。
临走之前,老太太还把自己收藏的一些细软也都留给了傻柱,最终她带着自己的身世的秘密,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201章 好自为之
傻柱这样又多了一间房,成了院里房子最多的人家,而秦淮茹家里的孩子也渐渐大了,棒梗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还总跟妈妈、奶奶住一起可不是个事。
秦淮茹就想打这个房子的主意,可惜傻柱现在可不傻,他主外,负责在外边赚钱,家里的事,那是一点都不操心,韩玉凤现在甚至都不让傻柱在家动勺子,等着吃现成的。
秦淮茹那点小伎俩又岂能瞒过她,韩玉凤本来的性子就泼辣,再加上这些年伺候聋老太太,被她耳提面命,道行可是高深莫测啊。
秦淮茹自讨了个没趣,还被韩玉凤夹枪带棒都损了一顿,脸面都丢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四合院里面竟然难能可贵的一直保持宁静,当然了,也不是没有那些半大的小子想反了天。
可惜呀,他们的父母都难得的极为默契了,为了保持这个宁静,谁家的小子敢瞎闹腾,那回去就是一顿胖揍啊,有本事你不回这个家?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