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第106节
……
“启禀夫人,门外来了五个人,说是侯爷的师傅,要见他。”
大厅中,华筝听到下人来报,神色略微沉吟,便道,“把他们请进来吧。”随即,她又对一旁的侍女吩咐,“请苏先生来一趟,就说是有故人来访。”
一听仆人的话,华筝就猜到是江南七怪来了,只是在部落里的时候,华筝与这几个人并不熟络,那时候她虽然跟郭靖是玩伴,但江南七怪跟她的接触并不多。
随即,她便出门,打算亲自迎接他们。
“故人来访?”
苏铭眉头一挑,“带路!”
柯镇恶五人被仆人引进侯府,刚进门,华筝便迎上前,朝他们抱拳道,“华筝见过诸位前辈。”
“起来吧,不必多礼。”
华筝站直身子,在前面为他们引路,态度十分和善,“前辈这边请。”
朱聪与韩宝驹等人一边走,一边扫视着侯府,眼里满是惊叹,各种装饰,建筑别具匠心,精致典雅,与江南园林相比别有一番特色。
韩宝驹摸着走廊上光滑的大柱子,赞叹道,“这才几年,靖儿就当了侯爷,还住上这样的大宅子,郭老夫人也能好好享享清福,含饴弄孙了。”
“是啊,这样的宅子可比草原上的蒙古包要强多了,你看七妹回江南才住了几年,气色就变得那样好,要我说,还是江南那地方养人。”全金发也赞叹不已。
然而,朱聪与南希仁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神色里藏着几分忧虑,因为他们没见到郭靖。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大厅,仆人奉上香茗点心。
朱聪与华筝闲聊了一会儿,柯镇恶便坐不住了,他喝了几口茶,语气十分不客气,“华筝,怎么没看到靖儿,莫非他不想见我们这些老头子?”
华筝面上露出歉意的笑容,“前辈,不是夫君不来,而是他现在并未在府上。”
柯镇恶一愣,接着问道,“没在府上,他在哪,我们去找他!”
华筝眼里闪过一丝不悦,“前辈稍安勿躁,郭靖既不在府上,也不在太原,早在几天前,他就离开太原了,你们就算追也追不上,不如先在府上住下,晚辈先代他尽一尽孝心,您看怎么样?”
这时,朱聪连忙开口,堵住了柯镇恶,“华筝,我们这次来是有要事找他帮忙,若是方便的话,你告诉我们他在哪,我们直接去找他便是。”
华筝心中了然,随即道,“前辈,夫君已经率领大军出征了,我都不知道消息,你们如何找他?”
不等朱聪说话,韩宝驹插嘴道,“出征?难道靖儿又要打金国了?这下子好了,刚巧碰上。”
“前辈猜的不错,夫君正率领大军准备攻打关中,你们先在府上住下,过几个月他就回来了。”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郭靖出征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太原,也就是江南七怪他们急着赶路才没听到消息。
一听到郭靖的去向,柯镇恶顿时皱起了眉头,“打关中?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苏铭从外面走进来,见到大厅里坐着的江南七怪,笑道,“原来是你们。”
“诸位,好久不见。”
四人见到苏铭也十分惊讶,纷纷站起来抱拳行礼,“苏先生,好久不见!”
“苏先生,您也在这!”
苏铭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再看了一眼华筝,见她神色不虞,心中便有了猜测,“我两个月前就到了,几位今日到此,想必是要找郭靖吧?”
柯镇恶点点头,沉声道,“苏先生料事如神,我们几个来这的确是有事相求。”
“金国与我大宋有不共戴天之仇,不久前,金国大军攻打大宋,我大宋战事失利,节节败退,淮南淮北惨遭屠戮,生民罹难,再这样下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我们今日前来,是想让靖儿出兵攻金,消弭战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语气里充满了大义凛然之态。
饶是苏铭听到这要求也有点蚌埠住了,这话,你怎么开得了口的?
人家只是徒弟,又不是你儿子!
“哦?大宋打不赢金国我倒不意外,但连防守都输了,这就奇怪了,我记得金国的岁币停了两年了吧,有这些钱,扩充军队,加强边防不是什么难事吧?”
此话一出,几人面上露出一丝尴尬,没办法,大宋一输再输,丢脸丢到家了。
朱聪将折扇打开,解释道,“苏先生,你是不知道,岁币是停了,但这两年皇帝在临安又是扩建皇宫,又是修建道观,好在没搞花石纲,谁知道金人会打过来,朝廷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事因此失利。”
这时候,华筝不乐意了。“前辈,金国以大宋停缴岁币的理由出兵,而宋国却拿着这笔钱给皇帝修宫殿,咱们蒙古在北边跟金国厮杀,你们倒是会享受。结果现在你们被金人打败,反倒找我们蒙古求援?”
被华筝一顿嘲讽,柯镇恶冷哼一声,“哼,此事刻不容缓,事关天下百姓,你难道要替靖儿做主不成?”
当着苏铭的面被呛声,华筝脸色微冷,但想着他们是郭靖的老师,倒也没发作,“晚辈不敢,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前辈等候些时日,我会派人送信给夫君,届时他自有决断。”
韩宝驹是个暴脾气的主,见华筝推辞,当即便道,“不必了,你直接告诉我们他在哪,我们自己过去就行。”
此话一出,华筝脸色瞬间变了,朱聪与南希仁更是神色微妙,大厅的里的气氛也陡然变冷,但话已经说出口,无法再收回了。
苏铭心中暗自摇头,给华筝解了围,“华筝,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你别管,派一队人把他们送到郭靖那儿,他自有决断。”
“好,我这就找人。”
……
一个月后,郭靖正在军营里看奏报,忽然有亲兵踏入大营,“侯爷,夫人派了一队人,说是您的师傅来了。”
郭靖眼底闪过一丝疑惑,老师怎么会来这?
“带他们来吧。”
然而,当柯镇恶他们踏入营帐,郭靖才发现自己误会了,他连忙上前,“郭靖见过三师傅,四师傅,五师傅,六师傅、八师傅。”
韩宝驹上前一步,高兴地说道,“靖儿,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师傅,里面请!”
第179章 委婉劝说,态度变化
久久未曾见面,再见却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郭靖心中既喜悦又疑惑,将他们请入营帐,而后便有亲兵奉上茶水,酒肉等等。
郭靖坐在下首,态度恭敬,“师傅,军中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韩宝驹抱着酒坛牛饮,而后长吐一口气,“咱们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靖儿啊,南边出大事了。”
郭靖却没在意这件事,反而安抚道,“五师傅别急,先吃饭,吃完了好好休息,你们跑了一路,想必都累坏了吧。”
韩宝驹一愣,张了张嘴,旁边的朱聪连忙插话,“咱们确实累得不轻,是该好好休息。”
柯镇恶坐在主位上,不紧不慢的吃着酒肉,脸上隐隐有一丝怒色闪过,最终化为沉寂,他虽脾气怪异,但并不是没有脑子,归根结底,他们这次来是有求于人。
酒暖饭饱之后,郭靖命亲兵带他们下去休息,大帐内再次只剩下他一人,郭靖低垂着眉眼,细细思考,“无事不登三宝殿,看来南边的战事不容乐观啊。”
柯镇恶他们的性格郭靖再清楚不过,能让他们亲自北上找他,自然是他们解决不了的事,当年烟雨楼一战,江南七怪赢了丘处机,声名远扬,江湖上无论黑道白道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这个地位,自然是打出来的。
别看江南七怪轻而易举的被欧阳克和欧阳锋弄死,但当年他们七个人能和丘处机打的有来有回,武功并不差,再加上资历摆在那,江湖上能难倒他们的事情并不多。
答案已经很明显,那便是金宋之间的战事。
两国之间的碰撞,他们这些江湖豪侠的力量微不足道,除非像杨过那样在襄阳城外行刺王杀驾之事,否则很难影响一场战局。
郭靖走到营帐正中央,这里摆放着沙盘,标注着潼关的地形与城池,他伸手将代表着潼关的标志拿到手中把玩,“关中一战,势在必行,我为此准备了两年,岂能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
关中之地对金国非常重要,有关中在手,他们能借助地形休养生息,抵御西夏,甚至保持对蜀中的压制力,但要是没了关中,他们的战略纵深进一步被压缩,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大量的人口资源,如何与蒙古抗衡?
金宋之间的战事,他巴不得越打越久,这样他就能有充足的时间谋划关中。
随即,他看向南方,心中暗道,“师傅,抱歉了,我不能答应你们。”
……
翌日清晨,柯镇恶一行人再度来到营帐,郭靖早知他们会来,命令士兵放心,他们一路上并未受到阻拦。
此时,郭靖正伏在案前吃饭,一碗粟米粥,两个馒头,外加一盘羊肉。
“来人,上茶!”
见他们来了,郭靖忙吩咐亲兵上茶,三两口把桌上的东西吃完,从座位上起身,“师傅,请坐。”
柯镇恶拄着铁杖,蜡黄的脸上面无表情,沉声道,“坐就免了,靖儿,我们从南方过来,其实是有事相求。”
郭靖也收起了那副恭敬的态度,回道,“师傅请讲,若是力所能及,郭靖尽力而为。”
柯镇恶神色微变,道明来意,“南边发生战事,金国进攻我大宋,短短一个月,咱们丢城弃地,战事危急,你们蒙古之前与大宋订立盟约,这次大宋被金国入侵,蒙古合该出手相助,所以,我们想请你出兵,帮助大宋击退金国。”
郭靖摇摇头,直接婉拒,“师傅说笑了,我虽然手下有数万兵马,但大汗有令,我应当向关陇之地进军,北方由蒙古太师木华黎负责,金宋交战是为了争夺淮河,我纵然想援手,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我很难帮到大宋。”虽说这样有些不讲情面,但郭靖觉得还是早点说明白的好。
柯镇恶神色瞬间变冷,质问道,“为何帮不了?我看你是不想帮!”
朱聪心生不妙,连忙上前,“大哥,稍安勿躁,靖儿这么说必定有他的苦衷,先让他解释一下。”
柯镇恶的冷言冷语自是影响不到郭靖,他也不想闹得太僵,便解释道,“三师傅,我手下虽然有兵,但如何飞跃千里之地帮大宋抵抗金人?其次,我现在攻打关中,其实也是在帮大宋。”
“这几年来,金国被我们蒙古打的丢城弃地,失去了北方幽燕之地,若是大汗没有西征,金国断不敢攻打大宋,可惜,大汗率领蒙古主力西征,只在中原留了两支偏师。”
“我和木华黎一心想攻灭金国,但手中兵力不足,只能徐徐图之。大宋有长江之险,金国就算拿下淮北也无力南下,更何况,他们的水师向来不如大宋,这场战事不会这么容易就结束。”
朱聪略微沉吟,问道,“你是说,大宋挡得住金国?”
郭靖点点头“几位师傅的拳拳报国之心,靖儿敬佩至极,当年金国全盛之际尚拿不下大宋,何况是现在丢了半壁江山的他们。我纵然出兵南下,也无法逼得金国回援。”
“相反,我攻打关中才是攻敌必救,围魏救赵,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我拿下关中,只要大宋撑一段时间,他们必然回兵援救。”
南希仁背着铁扁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你三师傅错怪你了。”
郭靖面上露出淡笑,丝毫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六师傅言重了,三师傅也是救国心切,我能理解。”
说完,他便没有继续再说,而是等着他们自己想通,他已经说的够委婉,该说的也都说了,只能靠他们自己想通。
两刻钟后,柯镇恶长吐一口气,“你说的对,远水解不了近渴,是我们唐突了,关中战事要紧,我们就不打扰你了,咱们走。”
说着,便要转身离开。
可不能让他们这么走了,郭靖当即便道,“三师傅,咱们这么久没见,好不容易你们过来,还请你们多待一些时日,弟子好尽一尽孝心。等过一阵,我派士兵送你们过去,这样反倒是快一些,你看如何?”
“大哥,留下吧!”
“大哥!”
郭靖一开口,朱聪等人立马帮腔。
柯镇恶心中轻叹,点点头,“你有心了。”
事情办完,他们便没有继续叨扰,各自回到自己的帐篷,郭靖也安排了人手照看,免得他们乱跑。
片刻后,两道身影踏入帐篷,朝郭靖行礼,他们是侯府的下人,听他们讲完府中发生的事,郭靖心中轻叹,“也是难为她了。”
“稍后我书信一封,你们务必要送到夫人手上。”
“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