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526节

  他也不喜欢这个胡炜。跳槽可以,带出一些东西也情有可原,但这么毫无保留地将原东家卖了个底掉,这种行为让他分外不齿。

  更不用说他知道对方的情况,对方纯粹就是为了钱,智翱没有任何对不起对方的地方。

  不过公允地说,他还是发现了这个胡炜的闪光点。对方很擅长科普,很擅长将专业的东西讲的通俗易懂,让外行也能听懂。这方面自己就做不到。

  这不,他们的古总,明明对飞行器技术一窍不通,此刻却也听得笑容灿烂,连连点头。

  张季同心里盘算着,这个胡炜别的水平如何自己还不知道,不过以后倒是可以让对方专门负责向董事长汇报工作,也方便他们讨要经费。

  就在张季同已经决定好了自己这位身价昂贵甚至可能超过自己的下属该如何使用时,听着胡炜的介绍,首次对飞行器行业一个项目与整条产业链有了清晰认知的古柏豪,心中也渐渐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越想越心痒难耐,等胡炜刚介绍完,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张工,胡经理,你们说,咱们能不能赶在智翱前面,抢先发布这款室内无人机?!”

  听着这个大胆至极的想法,房间中其他三人纷纷愕然。

第1170章 古柏豪的畅想

  “抢先……发布?”胡炜愕然,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另外两位公司高管却没有像他这样凭借第一反应进行本能地质疑,而是陷入沉思,在心中进行专业的分析与研判。

  “时间上……”

  “我觉得……”

  刘文辉与张季同同时开口,又同时闭嘴,相互笑了笑,又相互谦让。

  “别推了,”古柏豪迫不及待地说,“张工,你是技术负责人,你先说!”

  张季同不再推辞,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要采用与智翱相同的动力方案,时间上可能来不及。但如果不用流体推力增强引擎,选择传统的桨叶模式,室内无人机用桨叶并不是好的方案。”

  “那就用那个什么增强引擎!”古柏豪非常果断,“至于时间,想办法压缩其他方面的周期,行不行?”

  这个问题是问刘文辉的。

  他直接回答对方:“要将项目周期压缩到极致,就得让供应链从一开始深度参与进来。这方面智翱的影像大师就是这么做的,胡经理应该有经验。但是……主要问题在费用。”

  这个古柏豪当然懂:“要增加多少?”

  刘文辉摇头:“这个需要做具体方案才能知道。”

  “那就先出个方案!”见手下拿不出有力的反驳理由,古柏豪相当果断。

  胡炜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开口了:“我有个想法,应该可以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听到这话,古柏豪眼神一亮:“快说!”

  “我们可以不做风洞和飞测,直接用供应商的成熟方案。”

  “不行!”张季同拒绝得毫不犹豫。

  看着对方投来不满的眼神,胡炜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急于表现,想要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却不小心得罪了自己的直属上司。

  他顿时不敢再说话了。

  “古总,”镇住胡炜后,张季同直接劝古柏豪,“飞测是无人机研发流程的必备环节,甚至是直接写进国家标准里的。”

  再成熟的方案,也不可能不做飞测。如果真的不做或者压缩到约等于没做,不说产品风险,实验数据上就得造假,这是违法的,没有人会这么干。

  “更不用说风洞了。智翱的方案是前所未有的,咱们别说吃透了,根本就没吃过。不做风洞,没有第一手的数据,怎么能行?”

  古柏豪思索了片刻,没有点评,反而缓缓开口:“胡经理为什么认为可行呢?”

  听到这话,胡炜心中一惊:老板这是让自己反驳张工,他再从中做决断。可……自己就要进一步得罪张工了……

  哪有这么干的?!在智翱的时候,都是他们先私下里吵出个结果,再汇报给乔总。乔总从来不会搞这种让他们为难的小手段,发现他们还有分歧,也会声称是自己不满意,让他们下去再研究研究。乔总就很重视下属的团结……

  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在智翱了的胡炜,心中愤懑之余也充满了委屈。

  但面对两位上司同时投来的目光,他必须得开这个口。没怎么挣扎,他就知道自己该得罪谁了。

  这还用想吗?问问自己谁给自己发工资就是了。

  “张工,飞测方面并不是不做,而是可以分解到多个阶段,随着设计与研发的推进,跟随进行。至于风洞测试,智翱已经将论文发表出来了,很多实验室也都跟进发表了相关论文,实验数据非常详实。

  “更不用说智翱的动力系统供应商,他们既然能给出替代方案,自然是做过大量实验的,是可以相信的。毕竟那么多整合商,十有八九都不做风洞。咱们也不能说他们做出来的产品没法用,对吧?”

  “分阶段做飞测?这话你也有脸……好意思说?你哪个学校的?导师是谁?!”张季同大怒,“不是最终版的产品,重量、尺寸、重心等等全都不一样,稍有一点差异,飞测结果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至于风洞……”他瞪了眼这位新同事、新下属,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不再和对方说话,而是转向古柏豪,“古总,我承认,供应商能提供解决方案,不能说优秀,至少也是成熟的。”

  “但咱们飞腾不是那些做底层市场的血汗拼装工厂,什么技术都没有,拿着供应商的方案与零部件,郊区包个院子盖几间瓦房,雇一群农民工在那生产所谓的无人机!咱们飞腾总不能堕落到那种程度吧?”

  “张工,息怒,息怒,”面对愤怒的下属,古柏豪反而越发和颜悦色了,甚至还亲自起身,给对方满满的茶杯中象征性地添了几滴水,“我理解你的感受,咱们这不是商量呢吗?毕竟我是外行,你们不充分讨论,我怎么能知道具体情况,对不对?”

  张季同绷着脸喝了口水。

  古柏豪见状,脸上的笑容微微隐去一些:“而且我觉得你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了。怎么不做风洞试验,咱们飞腾就成垃圾了?我倒是没听说过,风洞试验还成了企业优质程度的鉴定标准了。”

  当然不是,张季同刚才只是在气头上,所以说的重了些。但此刻他情绪未消,也实在不好意思收回自己刚才的话,就这么被堵在这儿了。

  古柏豪见状,也不给他台阶,干脆晾着他,又问另外两人:“你们觉得呢?这个完全没有可行性吗?”

  他问的是两人,看的却是刘文辉。

  刘文辉知道,这是让自己一锤定音呢。他倒是不怕得罪张季同,毕竟他是总经理,比对方高一级。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胡经理的说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不过也有偏颇的地方。例如飞控这个步骤,我个人觉得还是谨慎一些的好。毕竟产品一旦上市,就没有后悔药了,到时候出点什么问题,再说什么都晚了。”

  胡炜张嘴就想要反驳。他当然知道飞测不能像自己说的那么搞,刚才是急着表现,没把话说清楚。现在他也理清思路了,有了更好的方案与表达,就想挽回一下张季同对自己的印象分。

  但刘文辉要说话,哪会给他插嘴的机会,一个眼神就让他消停了下来。

  “至于风洞测试嘛,张工说得很在理,”刘文辉一脸诚恳,“古总,咱们飞腾想要做出成绩,就绝不能学那些垃圾厂子,有偷工减料的心思。”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数据再详实也是别人家的,不是咱们自己的。况且这个动力方案确实是个新东西,咱们自己不亲自吹一吹,心里总是没底呢。”

  见古柏豪若有所思,他知道对方听进去了,但也知道对方并不满意,于是话锋一转:

  “但是呢,这个基础科学上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投入。也不能说没有风洞数据,咱们就不做产品了,那不是商业思维,那是学校的研究方式。”

  见古柏豪神色一动,刘文辉知道自己猜对了,更加自信地笑道:“我的建议是,飞控该做的绝不能省,这个肯定不能含糊。至于风洞测试,咱们可以先和厂家沟通一下,去实地看看他们的成果。如果人家的方案确实成熟……”

  他看向张季同,一脸诚恳:“张工,公司现在刚起步,家小业小,哪哪都要钱,我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咱们不是说要偷工减料,而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用最小的成本做出尽可能亮眼的成绩,你说呢?”

  张季同不是傻瓜,他也明白眼下的局面了。

  古柏豪沉浸在自己“截胡智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在意那家公司,但很显然,这个情绪已经影响到对方的决策了,再加上对方根本不懂技术,现在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

  至于刘文辉,这位显然没有什么对卓越的追求,就是一个纯粹的以业绩为导向的职业经理人,更不可能支持自己。

  张季同心中叹息,只好无奈地选择屈服、妥协。

  古柏豪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当然,他当然不是为对方屈服于自己而得意,他没那么肤浅。他真正高兴的是,张季同的屈服,就意味着胡炜的提议是可行的,他们确实有可能通过压缩项目周期,抢在智翱之前发布市面上首款室内无人机,做到一鸣惊人。

  他的脑海中甚至已经开始构思营销方案了,争取让飞腾的产品,能像影像大师那样一鸣惊人。

  到时候,他一定要亲自登门,在记者的见证下,将一款自家的产品赠送给那个乔木,然后近距离欣赏那个小瘪三难看的表情!

  办公室门打开,张季同率先出去,头也不回地大步流星离开了,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

  胡炜在后面噤若寒蝉,甚至不太敢回实验室了。

  古柏豪却并不在意,他自问自己是有容人之量的,这些搞技术的就是眼高于顶,看不清形势,这个群体的老毛病了,没必要计较。

  他叫住刘文辉与胡炜,亲昵地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很是鼓舞了一番后,又叮嘱刘文辉,一定要照顾好这位对方亲自挖过来的优秀人才。

  叮嘱一番后,他看了看手腕上的名表,就要告辞。

  刘文辉则示意胡炜先走,等后者走远了,才低声向他提议:“古总,中午要不要一起吃个便饭,顺便见一见另外两人?”

  在他看来,让古柏豪亲自出面接待胡炜三人,才是最好的施恩。

  古柏豪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想了想,直接摇头拒绝:“我刚才已经表扬过胡经理了,短时间内说太多好话也没什么效果,反而会让他骄傲膨胀,这样不好。”

  “至于另外那两人,”他拍了拍刘文辉的肩膀,“你这个总经理亲自招待还不够吗?怎么还要我这个董事长出面?”

  刘文辉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只好点头称是。

  “那先这样吧,你带着他们三个中午吃点好的,不用给我省钱,”古柏豪满意地点了点头,“我就去游龙阁吃个便饭,下午不一定来公司,有事就联系徐秘书,你有他电话。”

  说完他就径自离开了,留下刘文辉在身后腹诽不已。

  别给你省钱?四个人中午随便吃顿饭能花几个钱?这破地方全是快餐和中餐馆,连一家上档次的西餐日料都没有……

  不过这位香港大少可真是富贵逼人啊。游龙阁,那已经是整个山西最奢华的饭店了,他去过一次,刚进门眼珠子都直了。

  对方去那里,却只是“吃个便饭”?

  这份骨子里的高高在上,让刘文辉心中膈应的同时,也艳羡不已。

  -----------------

  就在古柏豪四人的小会开得热火朝天的同时,乔木也准备去会议室开会。

  自从当了老板,他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开会,不停地开会,和各路人马开会。

  虽然前世就做过高管,但直到现在,他才彻底发自内心地理解,雷军为什么最多的时候能一天参加几十场会议了。

  还没来得及起身,办公室没人拜访就一向大敞着的房门被人敲响了。

  “请进。”乔木习惯性地说了一句,一抬头就愣住了。这次来的是个稀客:采购部主管宋轶。

  “宋工有什么事吗?”

  宋轶没有坐下,也没有回身关门。现在公司上下已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些共同习惯,尤其在面对乔木方面。

  例如乔总办公室从不关门,如果是涉及私密的工作,就主动关门;否则就大敞着。

  再例如乔总的办公室没有会客沙发,如果是详细的汇报,就直接自觉坐椅子上;如果是几句话的事儿,就站着说。

  乔木也不知道这些规矩是谁先发起的,他甚至都没想这么多,反正他肯定是全公司最后一个知道的,也是最后一个接受这些“潜规则”的人。

  不过办公室不关门,这个事情确实是他刻意为之。他希望每一个路过办公室的员工都能一眼看到自己在做什么,用这种方式拉近与员工的心理距离,也提倡一种工作价值观。

  受他的影响,“办公室无故不关门”,已经成了智翱的政治正确。

  至于没有会客沙发,这个说来有些可笑,他是故意做给客人与投资人看的。整个公司简单的环境,都是为了给投资人一种“我对你们的钱很负责”的潜意识。

  他当然也想享受,不然他不会把另一边芸木的办公点装修得那么奢华,几乎快搞成热带丛林了。

  只是现阶段还是要伪装一下。等将来智翱彻底成了大企业,他不需要看投资人脸色了,一定要把智翱的总部搞得风光大气,让人只是隔着电脑看一眼图片就想来这种公司当牛马。

  “我想问一下,咱们的CD2和两个ID项目……产品发布会的主持人,乔总是怎么考虑的?”

首节 上一节 1526/17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