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第1620节
乔木已经决定等报告顺利发布后,在即将内部上线的【数字纪念勋章】中,给项目组全员发布一枚由新成立的设计部负责设计的纪念勋章。
这些数字勋章也将上传到区块链中,而且存储周期将是“无限期”。即使员工离职了,也随时可以调阅、怀念。
将来有一天,如果智翱真的成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领军企业,即使有员工已经离开,这枚勋章也足以让对方在相关领域名声大噪、身价大涨。
第1277章 压力山大的大疆
SZ市南山区,大疆天空之城。大疆总裁罗正华正握着鼠标,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智翱科技“最新发布”的半年报。至少罗正华认为是“最新”发布。
因为大疆商业情报与对策部门有专员负责追踪智翱科技的情报。就算对方再偷懒,按时隔半个月才发现这份半年报来算,也该是极限了。
如果比这个还久,那就真的过分了。
财报是前天发现的,他是今天看到的,还没来得及报告给汪总,也没来得及告知其他高管同僚。他觉得自己还是先看一看有个准备和判断再说。
这一看,他紧绷的表情就再也没松开过。
智翱从未公开过影像大师的销量,但对大疆这种行业龙头而言,这种事情是保不了密的。
智翱的供货商全部公开,名单就挂在官网上,算是帮供应商打广告。随便找其中一家,甭管给钱还是套近乎,找个相关部门的员工打听一下给智翱的出货量,就知道影像大师的产能了。
智翱没有分销渠道,全都是自己直营。本来开了三家线下门店,结果为了客人体验也不卖了。
所以产能稍微打个九折,基本就是销量了。销量乘以单价,也就是销售额了。
半年报没有公布销量,但公布了销售额,127.7亿,折合销量约26万架。和罗正华估计的完全吻合。
刨去开启约定48小时那10万架,等于之后不到一个半月卖了16万架,月均销量11万架。
这个数据看的他差点心梗!
放到手机行业,苹果、华为、小米这几个主流牌子的万元旗舰机,别说一个月11万台了,一天卖不出11万台,都算滑铁卢。
但他们不是手机,他们是无人机。这还是售价近五万的无人机!
大疆的旗舰款Mavic 3 Pro Cine,为了应对影像大师的冲击,在对方发布会之后、开放预定之前,果断将价格从三万二降到了两万八。就这样,月均销量也才将将突破两万台。
刚刚够人家的零头。
唯一能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新品上市,前几个月销量肯定好。对方的产品这么贵,按常理推断,后面的销量肯定会迅速下滑。
至少他坚信这一点。
不过往后看到利润板块,他的安心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他看到了智翱的利润报表:发售一个半月,影像大师利润36.6亿,疾电云盒利润0.4亿。
一个半月净赚40个亿!
他调出脑海中的数据粗略一算,就大概推算出,影像大师的单架利润很可能在15000以上!
如果乔木在,一定会感慨罗正华不愧是大疆总裁,这个经验绝了。
影像大师最初的单架利润12000,随着扩大生产,成本快速下降,现在已经来到了惊人的16000,与对方的估计非常接近。
当然知道这个事实也不会让罗总感到任何心宽。
现在的他极度心塞:Mavic 3 Pro Cine单台利润也才6000。明明价格比人家低了近一半,结果现在销量比不了,利润规模比不了,就连利润率都比不了。
以后怎么竞争?拿头撞吗?
他几乎已经想到汪总看到这份半年报后会是什么反应了,也能想到几天后在董事会上,自己将面临的局面了。
这让他满嘴都是苦涩。
他强忍着关掉电脑去打壁球发泄的冲动,继续往下看。
智翱这家公司倒是挺有意思的,对大成功的影像大师,就罗列了几个数据就算了,一副不值一提的云淡风轻。
反倒是同期发行、市场普遍认定算是失败之作的疾电云盒,对方倒是在财报中罗列了详细数据,并坦然分析了失败原因。
罗正华对这部分不感兴趣,毕竟NAS不是大疆的赛道,这种小众行业更不入大疆的法眼。
不过他还是大致看了一下,售价5999的5TB版的疾电云盒,利润1100万。反倒是售价8999的20TB版,利润2900万。
他虽然不懂NAS,但稍微一想也明白为什么会贵的反而卖得好了:
这种商用品面向的一定是微型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对他们而言,三千块钱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四倍的存储量差距却是实打实的。
所以他们自然愿意多加三千,买20TB版本的。
不过现在也买不到了。智翱前不久就宣布疾电云盒全网下架,要重新回炉。也算是公开回应了之前市场的质疑,承认这款产品是失败之作。
不过罗正华在发布会后稍微了解过一点NAS的常识。他知道这个领域过于狭小,全球单年市场规模才三十亿美元,相当于1/3个大疆。
而且这行技术门槛较低,基本就是成熟硬件集成,然后各自耐心孵化生态。所以市场份额高度分散,行业老大群晖,去年营收也才两亿美元。
这种情况下,智翱这款要口碑没口碑、要生态没生态、要便宜不便宜的新品,一个半月卖了2.3亿人民币,已经相当亮眼了。
至少换成是他,肯定会心满意足。
罗正华看着财报,心中和大疆做着对比。
智翱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130亿,经营所得37亿、融资所得10亿、贷款所得3亿,合计收入50亿。
而大疆,上半年销售额313亿,综合利润50亿……
这个数据让他有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虽然他确信智翱今年销售额绝无可能超过大疆,但对方的利润水平却……
如果这家过完年才成立的公司,真的仅用10个月就在利润上干翻了成立近20年的大疆……他都不敢想象到那时,市场会如何评判这件事!
幸运的是,大疆没有上市,他无需为股价负责;董事会成分也不复杂,他不会面临太过激烈的质疑。
但他刚刚接任总裁职务不到一年,统治无人机市场多年的大疆就莫名其妙被人干下去了,即使这是非战之罪,也足以让他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
想起半年前自己的志得意满,谁能预料到仅仅半年时间,自己要面临如此窘境?想到这里,罗正华只觉得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但真正让他陷入恐慌的,是再后面的支出表。
智翱上半年总收入50亿,支出42亿。其中研发、管理、投资三大部分共同占据支出比例的99%以上。
而销售与宣传支出仅为2200万,占收入的不到0.6%!
这是一个极其惊世骇俗的比例。要知道消费级无人机并非刚需,甚至说的直白点,这东西就是个大玩具。
大玩具怎么卖?就靠营销。
哪家无人机公司,营销成本不得占20%以上?大疆上半年营销成本占比28%!
0.6%的占比意味着什么?把发布会的开销刨去,基本等于这家公司没做任何宣传。
智翱真的没做宣传吗?开什么玩笑。那场海上首秀的切片,他现在还能在儿子刷抖咖时听到呢。更别说之后几个月,那经久不息的话题度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后面那一次次的全网热搜、全民热议,智翱几乎没花钱……
不,应该说根本没花钱。要全网营销的话,要么花大钱,要么就别花钱,最忌讳就是扣扣索索指望花点小钱就撬动舆论杠杆。他相信这点基本的道理,智翱的营销部门能明白。
也就是说,智翱的流量,全都是免费的,全都是“自来水”。
罗正华瞬间想到了另一个人:小米的雷军。
那位“先天流量圣体”的体质,近几年让国内企业家妒红了眼。
多少原本低调,不愿意出现在镜头前的企业家,就因为羡慕嫉妒雷军那惊人的流量与泼天的富贵,全都硬着头皮走进了直播间?
大量传统的制造业公司,甚至都破天荒地开始招聘个人形象设计师与形象公关了,就是用来包装、培训自家老板的。
其实雷军的情况还好。那位虽然是“先天流量圣体”,但小米的营销支出规模也不小,去年也70个亿,用于广告宣传与公关的成本估计占一半以上。
而且这还算低的了。因为雷军是个投资狂魔,并不抗拒重资产化,所以小米的自建渠道相当发达。很大一部分销售成本,在财报上会体现为管理与投资支出。
而这半年来,要论流量,小米远远无法和智翱相提并论,或者说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一个话题,能与智翱相提并论。
更不用说智翱的流量,几乎都是最宝贵的正面流量了。
这么恐怖的正面流量规模下,智翱的销售支出才2200万?才占0.6%?
不仅如此,公司商业情报与对策部门早就汇报过了,智翱的营销部门在市场调研领域非常活跃,活跃得不像营销部,倒像是一家第三方调研机构。
那这2200万,刨去那场盛大的产品发布会,再刨去市场调研成本,真正用在广告宣传与公关的部分,还能剩下多少?
罗正华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想知道真实的数字。
虽然很不愿意,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数据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
现在的他,要么承认智翱这个新晋崛起的竞争对手,也有“先天流量圣体”,然后乖乖接受现实,承认上半年大疆在宣传领域一败涂地。
要么就认定智翱这份半年报数据造假。
他在心中挣扎了半晌才决定乖乖接受现实,起码能让自己输阵之后不再继续输人。
但他怎么看那个2200万、0.6%的数字,都觉得极其扎眼。
相较之下,7.5亿、占总收入15%的研发支出,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能搞出这么大阵仗技术创新的企业,没有这种程度的研发支出,才叫奇怪吧?
或者说智翱此刻的研发支出应该还是被刻意压低的了。
因为他很清楚,智翱和小米、大疆一样,并不抗拒重资产模式,一直在自建产线。而且据他所知,智翱管理层非常不喜欢劳务派遣,一直在为所有产业工人缴纳五险一金。
一家愿意接受重资产模式、拒绝接受劳务派遣的初创企业,前期的支出大头,肯定是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管理支出中的人力资源成本。
研发支出占15%是相当合理的,或者说已经很高了。
他能够想到,这家企业研发支出的最终目标,应该就是科技行业普遍认为的天花板:企业经营性收入的25%。
竞争对手这种不加掩饰的野心勃勃,这种用技术革新碾碎一切的孤注一掷,让大疆总裁罗正华,一时间压力山大。
第1278章 盈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翱发布半年报的消息,并不是被金融机构或专业媒体发现并传播出去的。而是被一个做3C产品分析视频的UP主无意中发现的。
但对方做的是产品分析,不是财经分析,所以只在视频中提了一嘴。这一嘴,就让他与智翱的共同粉丝产生了兴趣。
随着财报数据截图在智翱粉丝与智翱黑粉的网络论战中广泛传播,专业机构终于迟钝地察觉到了智翱半年报的存在。
他们的工作人员,这才骂着这破公司是有自闭症还是有失语症,赶忙去官网上下载。
少数拥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财经自媒体吃第一口流量后,各方野路子财经自媒体才纷纷跟进。
不过智翱官方对此依然保持低调与沉默。他们真的太忙了,根本顾不上和舆论打交道,甚至一直都没建立起和主流媒体及公众舆论的双向交流渠道。
上一篇: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