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夫郎 第130节
在同钱杏花成亲之前黎成力是什么性格姜芷芸只知道个大概,两人后续的相处却是她日日都看得见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黎成力的性格越发沉默、认为自己做不成事,很大概率就是因为钱杏花天天明里暗里说他,让他一步一步越发自卑,失去了活力和激起。
最明显的是就是黎成力在决定同钱杏花和离,或者说将钱杏花休掉之后,他下定决心种植紫薯,进一步机缘巧合发现了再生稻,如果有钱杏花在,她不会同意,他也不大可能做这些事,如果没有最开始的改变,后来的荣誉、金钱、地位也都不会跟着过来,黎成力还是以前那个沉默寡言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中年男人。
至于说钱杏花这个人,姜芷芸在黎明瑾跟前不好说太多对她的真实评价,总归一个字就是蠢。
所以在说到钱杏花的时候,姜芷芸就只给黎明瑾提了一句,让他不要学前二伯娘,眼光看长远一些,蝇头小利没有争来争去的必要,孝顺老人、敬爱相公、教育子女这些事做好,认真经营自己的生活。
其实在姜芷芸心里,钱杏花最蠢的地方就是她同黎成力成亲后没有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自己的相公身上,反而一直想着生儿子当自己的依靠,这一点姜芷芸不能理解。
不过姜芷芸猜测钱杏花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的爹死得早,她娘跟着两个儿子生活得也还不错,所以她会下意识认为男人靠不住,儿子才行。
但是吧,钱杏花又没有学到她娘为人处世的方式,一味地想着靠儿子,也不看看她儿子才多大,不想着好好教一教只知道宠溺,还好现在黎明才的性子被掰正一些了,不然这个孩子以后还有得头疼。
除了黎明才,黎明春和黎明夏两人的性格也因为她们娘的影响曾经有点问题,黎明春软弱胆小、逆来顺受,黎明夏大胆自立,但是想法略微有点偏激。
经过这几年的调整两人倒是都好了不少,尤其是黎明春可能是为了白晨,她学着自己立起来,当娘家变得强势起来了后,她再嫁去了白家应该不会被白家人随意磋磨。黎明夏的棱角也圆润了不少,想法不在像以前那样。
姜芷芸将黎家二房一家子的性格和形成原因分析之后一点一点地说给了黎明瑾听,不评对错好坏,让黎明瑾自己想。
因为黎家的环境相对比较简单,姜芷芸没指望黎明瑾一次性能够全都听明白,毕竟她这样做不是要将黎明瑾教得心机深沉,她只是希望在儿子心里埋下一点种子,不要长大了之后人情世故理不清楚。
而且黎明瑾会做预知梦,姜芷芸不知道他这个能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还是继续,这个能力不仅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便利,也会让他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所以她闲着没事就想应该怎么教瑾哥儿,生怕瑾哥儿以后被人给骗了。
因为姜芷芸的特殊教育,黎明瑾十二岁到十三岁过得别样精彩,大开眼界,她几乎是逮着机会就同黎明瑾说村里村外那些事,分析之后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情。
到了黎明瑾年满十三岁那年的秋末,他们家终于等到了县城有一套合适的一进宅子出售,黎成石、姜芷芸仔细看过宅子,调查完屋主情况、接触了下周围邻居的情况后,他们花了一百九十六两银子买下来了这个位于城北粮西巷的宅子。
然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重新将宅子装饰了一番,等到可以住人的时候已经快过年了,黎成石和姜芷芸决定回村里过了年之后再搬家。
说是搬家,其实没有多少要搬的东西,爹娘还在村里,村里的房子以后休沐、过年过节还是得回去住,而且村里的家具家什那些也不方便搬到县城来,所以他们县城的宅子里重新置办了一套新的,搬家只用收拾点铺盖衣裳细软就行,牛车两趟就能运完。
因为一进的宅子不容易等到,在黎成石他们买宅子之前,倒是黎成志他们早就在县城买了一间小二进的宅子,买个小二进的宅子是考虑到家里人多,不仅他们一家人要住县城,还有黎老头和黎老太要一起。
黎成志是黎家大房,要负责给爹娘养老的,在买宅子之前他就同二老商量好了,这几年他们还是住村里,县城的房子主要给跟着章老先生读书的黎明德和在书局做伙计的黎明礼住,他们一家偶尔到县里的宅子住几天就行。
说是这样说,黎成志实际的打算是等着儿子和女儿都长大了,那时候爹娘年龄大了也习惯在县城生活,到时再长期搬到县城来住。
黎成志的想法二老心里门清,所以刚开始得知买了宅子要去县城住的时候他们两人是不太乐意的,虽然大家羡慕的眼神让他们很高兴,但是让他们突然之间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上河村,离开辛苦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不管是黎老头还是黎老太都不舍得,也不习惯。
好在有了这样一个缓慢过渡的过程,他们二老在农闲时住了一段时间县城的宅子,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所以就连舍不得土地的黎老头都没说什么。
这样一来,黎家三兄弟就只剩下了黎成力还留在村里,他手上倒是有在县城卖宅子的钱,他的钱大部分是发现再生稻时皇帝赏赐的,很少一部分是他自己种地卖粮得来的。
虽然手上的钱不少,但是黎成力不打算搬去县城住,他就想留在村里种地,也就没有在县城买宅子的想法。
最初,黎成志和黎成石都劝他可以在县城买点铺子宅子,自己不住租出去也挺好的,可是黎成力不想那样做,他同大哥和三弟商量后想要等等看能不能用这笔钱买地,买那种连起来一大片的地,看着地里的粮食丰收可比什么买铺子收租金让他高兴。
不过这笔钱也不是完全一点没用,黎成力花了其中一小部分给自己新修了一个挨着黎家院子的小院子,就当自己也买了新宅子。
然后听他娘黎老太的话给两个女儿置办了几亩地做嫁妆,剩下的钱他就都藏在了自己的新宅子里,等着买地。
黎成力的想法黎老头是绝对支持的,因为他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别的本事没有,唯独种地是他想做也能做好的。
大儿子黎成志这会儿已经一头扎进了做生意中,孙子读书要花钱,他这个做爷爷的没本事,哪能阻止孩子他爹挣钱。
小儿子黎成石在县衙当差,一个月顶多能回家两次,在种地这件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要脑子没坏掉就不会让三儿子辞了县衙的差事回家种地。
还好有二儿子黎成力,这个儿子以前就知道沉默着种地,谁都没想到他还能有这样一番造化,能够凭借种地被皇帝老爷赞扬、奖赏,当然,最让黎老头高兴的要数黎成力没有变,在手上有钱、被人捧着过日子之后还愿意踏踏实实种地。
黎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人都有了自己的事做,生活有滋有味的,羡煞旁人。
黎明瑾在经历了他人生中第十三个过年后,在大年初五这天一早就开始同姜芷芸一起收拾要搬去县城的东西。
这时候黎明康已经五岁了,他留下帮忙只会在家里捣乱,就跑到院子里缠着自家大哥带他去找隔壁白大哥玩。
白志文他们一家在前年冬天出了孝期,去年春,白志文十四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童生试,他当然毫无意外地通过了童生试成为了本县的一名童生,今年可以开始参加正经的科举考试——县试。
今年计划参加县试的人不止是白志文,还有黎明德。
黎明德比白志文更早取得童生的身份,但是章安浩之前一直没有松口放他参加县试,他认为黎明德底子薄,想要通过县试没什么大问题,可后面还有府试和院试,要通过那两个考试就得看运气了。
黎明德年龄还小,县试、府试、院试年年都有,与其靠运气去博一个秀才功名,不如等底子打好了之后脚踏实地一步步往上走,在章安浩看来,自己的弟子成就不可能只是秀才。
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黎明德清楚自己的水平不如白志文,不像白志文那样从小就有在学堂做夫子的爹教导,他小时候只是由隔壁村的祝童生、祝夫子启蒙,然后中间有两年没读书,之后才到县城学堂,他的底子比同龄的大部分学子都薄很多,所以他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多打磨两年,等着白志文一起参加县试。
同门师兄弟,黎明德和白志文的感情很好,两人互相欣赏,白家同黎家的关系也不错。
出了孝期之后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顾忌,黎老太和姜芷芸经常去白家串门,黎老太是觉得他们母子几人同村里人不熟悉想着多照顾他们,姜芷芸则是同白姚氏投缘,两人都生了哥儿,都会做绣活,都识字,虽然以前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容,但是两人就是意外地能够聊到一处去。
姜芷芸同白姚氏关系好,她名下的两个孩子自然也就经常往白家跑,黎明瑾早就想同白家的弟弟一起玩,堂表哥跟着邢郎中学医术后他只剩他一个哥儿,这下总算找到了机会,两人一个活泼、一个文静,且都识字,拿一本书就能一起玩半天。
至于说黎明康,可能是因为从小姜芷芸和黎明瑾就教他背三百千,给他说书中故事的缘由,黎明康很喜欢听故事。
在黎家,故事讲得最好的人是平日里同书本打交道最多的黎明德和黎明礼,在黎明康看来,大哥知道的故事多,三哥说话有意思,每次他们两人回来黎明康都要闹着同哥哥睡。
可能是男孩和哥儿性格的差异,渐渐长大之后的黎明康不太乐意同黎明瑾和白子怡两个哥儿哥哥一起玩,不过白家有他越来越喜欢的博学多识的天天都能看到的白大哥,他对白大哥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他大哥和三哥,基本每天傍晚都会去白家玩会儿。
总之,出孝后,白家从上到下都同黎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30章 搬家前奏
可能花了也就一个时辰,姜芷芸就和黎明瑾一起收拾好了他们一家四口人这一次去县城要带的行李。
这时候还冷着,所以他们的行李大多是冬天的袄子和厚被子,春衫、夏衫、薄被那些暂时用不着的,可以等到以后回来的时候再拿。
收拾东西的活他们母子两人做了,打包这些东西就要稍微费点力气了,黎成石过来帮忙,姜芷芸对着黎明瑾交代了两句,然后就让他们父子两人忙活,她去隔壁把黎明康给接回来,顺便同白姚氏道个别,说说话。
白姚氏是姜芷芸除了她大嫂姜王氏之外最聊得来的人,她在下河村从小长到大,朋友有几个,但是交心的没有。
嫁到上河村之后,接触的人大都是外嫁进来的小媳妇,互相之间都有些防着,姜芷芸觉得自己能够遇到一个通情达理的婆母和好相处的大嫂已经够幸运了,根本没有想过在上河村这种地方找到一个能够同她真心交好的人。
站在白家院子的篱笆外面,姜芷芸轻言细语地问在院子里晒被子的白姚氏:“兰月姐,我家康儿是不是过来找你们志文了?”
白姚氏出嫁前的名字是姚兰月,她嫁给小白秀才之后就一直被人称为白姚氏,若不是同姜芷芸确实投缘,她不会把自己的闺名说出来。
白姚氏手上利落地将被子铺在竹竿上,答道:“嗯,刚才过来了,他和明德一起过来的,在志文的房间,你要喊康儿回去了?”
“我那边东西收拾得差不多,过来找你说说话,一会儿再把那个臭小子给喊回去。”嘴里说着臭小子,姜芷芸眼神却是带着笑意的。
“那你赶紧进来坐,院门没有锁的推开就能进,别在外面杵着了。”白姚氏不是那么客气地同姜芷芸说,以她们两人之间的熟悉程度,不需要太过客套,“你手上拿了什么东西过来啊?”
姜芷芸将她跨在手上的篮子放在一旁:“这是我在家收拾出来的花样,有新有旧,听说你接了锦衣坊的活,拿过来看看对你有帮助没。”
“你给的花样我就不客气地留下来了,锦衣坊是找我设计夏衫,你给的花样或许正好用得上。”白姚氏点头就收下了,她们两人一个擅长设计衣裳样式,一个擅长设计花样,经常互相帮助。
姜芷芸上手帮着白姚氏晾晒被子:“兰月姐,以后咱们一个月就能见个一两次了,不知道我去了县城会不会习惯。”
“有什么不习惯的,我们一家人没有回上河村之前你怎么过的,以后去了县城还怎么过呗。”白姚氏笑着看了姜芷芸一眼。
姜芷芸摇了摇头:“这怎么能一样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遇到一个能够说真心话的朋友不容易,姜芷芸是真的舍不得白姚氏,白姚氏总是能够理解她的意思,不需要她明说,两人说话轻松又很舒服,她隐约有种把白姚氏给当成姐姐的感觉。
白姚氏也很喜欢姜芷芸,不过她经历的事比姜芷芸更多,相公死了之后她的天塌了一半,为了孩子们她才强迫自己撑起来的,所以在面对分别的时候没有姜芷芸那种小女儿情绪。
两人一起动作快,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被子都给铺好了,几床被子在院子里晾好,多晒太阳盖着更暖和。
今天的天气很好,一大早太阳就出来了,黎成石他们选择今天搬家就是因为这个,会让人感觉住进新家暖洋洋的。
将手擦了擦,白姚氏拉过姜芷芸坐在院子一角有太阳晒到的地方:“县城到咱们村也就是半个多时辰的脚力,你要是想我了随时可以回来……”
在白姚氏的安慰下,姜芷芸的伤感没有持续很久,她只是比较敏感并不是那种悲春伤秋的性子,两人说起了别的事。
“兰月姐,我家瑾哥儿十三岁了,我和相公想要在这个时间搬去县城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有更多的地方给我家瑾哥儿相看合适的人选。”提起黎明瑾的亲事,姜芷芸心里有一些担忧,又有一些不舍。
哥儿不同于女子,怀孕生产更加困难,如果养得不好有些哥儿一辈子就只能生一个孩子,南边的省份向来哥儿少女子多,能够保证温饱的家庭都不想给家中孩子娶哥儿,姜芷芸担心瑾哥儿的亲事会不顺利,又舍不得自家听话懂事的小哥儿这么早就被某个小子订走。
如果姜芷芸后来没有怀孕生下来黎明康,等黎明瑾到了年龄黎成石多半会想着给他招赘,瑾哥儿从小到大就长得玉雪可爱,将精心护着养大的哥儿嫁出去,黎成石比姜芷芸更加不舍。
不说什么留后不留后的问题,就看瑾哥儿是个哥儿,又没有兄弟姐妹帮衬,黎成石担心等他们老了以后瑾哥儿没人撑腰被欺负。
现在家里有了康儿,再提招赘就不可能了,所以黎成石想好了以后要将康儿培养得更好,让康儿好好保护他哥哥。
现在瑾哥儿已经年满十三岁了,在十五岁之前,有两年时间留给黎成石和姜芷芸给他相看适龄男孩,等到十五岁左右如果找到合适的人就先定亲,等到十七八瑾哥儿长开了正好出嫁。
姜芷芸对自家哥儿未来夫婿的要求很简单,不求大富大贵,只要真心相待,他们已经给黎明瑾准备了一份在昌平县这种小地方来说比较丰厚的嫁妆,就是希望黎明瑾不受委屈。
听着姜芷芸念叨着他们夫妻两人对瑾哥儿相看人家的要求和他们自己的准备,白姚氏微微敛了敛眼皮,掩盖住了眼底的神色,说了一句:“瑾哥儿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他肯定能够遇到合适他的人,现在那个人还没有出现或许是缘分还没到。”
在说到“那个人”的时候,白姚氏忍不住抬眼看了下自家儿子的房间,听着里面隐约传来少年人清亮的嗓门,嘴角有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姜芷芸没有注意到白姚氏的小动作,因为她听着白姚氏说瑾哥儿有福气时心跳就漏了一拍,捏了捏缩在衣袖里的手才缓过来:“希望就像月兰姐说的那样吧,让我们家瑾哥儿少遭罪。”
瑾哥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曾经灵韵山的大师也这样说,但是姜芷芸倒是希望瑾哥儿没有那么多福气,她担心福气多了他们这种小家庭承不住。
“嗯,肯定会顺利的。”白姚氏非常笃定地点了点头,顺势换了个别的话题,“康儿满五岁了,他三百千应该都背熟了,字也认识不少了,你们是打算直接送康儿去县城的学堂吗?”
说起小儿子,姜芷芸脸上的担忧少了些:“县城学堂肯定不行,他连字都没有认全,肯定没法去学堂,还是得正儿八经地开蒙,我相公已经打听清楚了,就在我们住的那条巷子外面就有一个秀才开办的私塾,送他去那个私塾开蒙正好。”
“那挺好的,在县城有秀才开的私塾,咱们村子这边想要开蒙只有隔壁村的祝夫子,总归是差了那么点。”白姚氏说起这个话题有些晃神,她想到了自己的相公。
姜芷芸心思细腻,一看白姚氏的神情不对赶紧拉了下她:“月兰姐,我们搬去了县城,瑾哥儿和怡哥儿以后见面的机会也少了。这两孩子说来也奇怪,瑾哥儿就像个坐不住的小猴子,让他做点针线活就根要了他半条命一样,怡哥儿文文静静的,做事不慌不忙,他们是怎么玩到一起的来着?”
换了个话题,白姚氏就从回忆中抽出身来,两人一会儿说说孩子,一会儿说说以后的事,不知不觉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黎明瑾过来喊人:“娘,白伯娘,爹说东西都打包好,咱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今天说了不在村里吃午饭,他们一家人得早点去县里,还得做一顿暖灶饭菜先请灶王爷吃一顿,才能做给自家人吃的。
姜芷芸回头:“瑾哥儿,娘这就把你弟弟交闪给一起回去,你让你爹先把东西放牛车上吧。”
她们收拾的东西里没有易碎的贵重物品,行李已经打包好了随便放上去就行,只要保证不会掉下来。
黎明瑾传了话就跑开了,脸上洋溢着对县城新家的期待和好奇,他在还没彻底装好之前去看过一次,当时屋子有些乱糟糟的看不出来什么,他希望新家会很漂亮。
看着黎明瑾脸上灿烂的笑容,白姚氏嘴角笑容的弧度也跟着上升了一点。
想着今天要搬家事情多,姜芷芸就没有留下来继续同白姚氏说话了,她站在白家堂屋门口喊了喊黎明康,让他赶紧出来。
黎明康正在屋子里颇有兴趣地听着两个哥哥说话,被他娘一喊,一步三回头地从白志文的房间走出来,嘟着嘴不情不愿地跟在了姜芷芸身后离开。
等到他们母子两人走了之后,还留在白志文房间的黎明德聊了一会儿他们老师布置的过年期间的功课,然后就说要回家去送他三叔了。
过了好一会儿,白志文依旧在他房间的书桌前,看似聚精会神地盯着书看,实则他桌上那本书翻开了第一页之后就一直都没有再翻动过。
将姜芷芸送来的花样放好的白姚氏走进白志文的房间:“志文,你怎么想的?”
“娘,什么怎么想的?”白志文低下头,没有看白姚氏。
白姚氏看着他那样无奈地想叹口气:“你黎三叔他们一家以后就搬去县城了,一个月可能只会回来一次,你就没什么想说的?”
白志文的语气没有什么变化:“我能够有什么想说的,他们搬去县城是好事,要我过去祝贺一下吗?”
在那个角度,白姚氏看不清白志文的神情,但儿子是她从小养到大的,他的情绪她不说了若指掌至少在大方向上不会感觉错,顿时有些好笑地挑了挑眉。
上一篇:小可怜Omega,献给邪神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