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2节

明远一边听吕大临介绍计划,心里一边飞快地转着念头。

他内心是反对恢复井田制的。

且不说“井田制”这种乌托邦一般的制度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就算是真的存在过,世易时移,这种土地制度也肯定不适应先进的新形势新环境了。

很明显,此刻张载心意已定,要尝试恢复古礼。

明远身边的横渠弟子们也纷纷露出一派欢欣鼓舞的神态。吕大临与李复等几个早已成年的弟子都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明远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边坐着比他更小不少的“小豆丁”种师中,吕大临甚至没有开口询问他们意见的意思。

购买田地,充作井田,雇农人试验,这种事务性的讨论好像确实不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后生插嘴。明远就是要表达意见,别人也未必会听。

但是明远突然想了起来:他是来花钱的!

甭管张载的关学学派如何试验井田,只要能让他花钱,就是好事。

于是,当人们反复商议应当如何筹钱,如何购置井田时,明远终于找到机会开了口。

“先生,这可巧了,家父日前来信,命学生在京兆府或者是凤翔府购置田地。”

他话音刚落,吕大临等人虽然惊讶,但都露出稍许舒了一口气的神色。

因为大家都没有钱。

张载原是个穷书生,即便中了进士之后,也没做几年官就返回关中,教书育人。他原本的一点点积蓄都用在了办学和资助贫困学生上了,连带一直追随他的学生,其实也在一直偷偷往老师口袋里贴钱。

而昨天明远交上的那200贯束脩,实在是解了张载的燃眉之急。横渠门下的收支一下子平衡了,而且还突然有了盈余——当然购置足够数量的土地作为井田还是不够的。

“远之,令尊是为何而置产?”

张载望着明远,似乎想要看出这个小弟子真正的心思。

明远:哟……这得现编。

“如学生昨日所言,家父生意上略有所得,原就想好了将来落叶归根,回到陕西做个田舍翁。另外也是为舍妹将来计。”

明远只是略提了一下十二娘,大家就都懂了。

如今世风如此,妆奁丰厚的人家容易招到高质量女婿。

“我家买了田地,也并不急用,不过是为了手中银钱能够保值。”

明远先表明了他一家人不需要以这些田地过活。

“且这些田地到手,也是一样要雇佃户耕种,何不先借与书院,作为试验井田之用?”

事实上,对于明远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他早就想置办些田地了,但是田地需要雇人打理,他家人口单薄,他又分身乏术。

而现在,张载想要以横渠书院的名义,购置一部分田地以试验井田。计划中的田地规模是九顷,按照陕西的地价,一顷地200贯可以买到。九顷地就是1800贯,挑选好一点的地块就是2000贯。

他能够一次性花出2000贯购置土地,还有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帮他照管……这种好事,明远想都不敢想啊!

如此一说,吕大临、李复等人相互看看,都觉得这事能成。

张载却问:“凤翔府也可吗?”

明远点头:“那是自然。先生您难道忘了,家母也是横渠镇人。外祖舅父,皆住横渠。家中田产置在横渠,家父家母都是千肯万肯。”

张载便点点头,微微闭上眼,不再说话了。

显然这位大儒并不太适应热闹喧嚣的长安城,而是认为横渠镇更适合他做学问。

一时间皆大欢喜,一众横渠弟子们脸上都露出笑容。

谁知明远却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学生有一点点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他把这话放在前头说,也许这话就“不当讲”了。

但是现在明远成了“出资方”,资方的意见大家至少要表现得重视一点。这道理古今通用,因此文庙偏殿中人人望着明远,要聆听他的“浅见”。

“学生以为,要恢复三代井田,不可一味模仿古制,而应当纳入对现实的考量。”

明远说得并不客气。

李复等人的眉头顿时都皱了起来。

然而张载与吕大临却相互看看,似乎都不感到意外,像是昨天明远那张“别出机杼”的答卷,给了他们这样的预判:明远嘴里肯定能说出一些大家绝想不到的内容。

“井田制在商周时自有其存在的独特环境,但若将一切照搬到如今,却未必能够成功。首先,如今的人口就比三代时增加了不知多少。”

明远这个话题说得很大,偏殿中大家听着,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唯有张载默默地点了点头。

数代以来,人口孳生,早已不同于史上——这一点张载必然早已考虑过。

渐渐地,其他人都反应过来,马上有人开口问:“明师弟,可是三代以来,开垦的土地也多了不少啊!”

明远自信一笑:“人口孳生的幅度一定比土地开垦的幅度更大。也就是说,由三代至今,每一亩土地,正在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

各朝各代都有对人口和土地数量的统计,虽然不一定绝对准确,但是大致看出趋势。

谁也没想到,明远从“井田制”一下子跳跃到了全国的人口和土地问题。

但也没有人开口指责他离题。

大约张载门下就是这样,大家讨论时都思维跳跃,别出机杼什么的,只要不是太离谱,都是可以接受的。

明远心里便有了底,缓缓地说:“学生思考多时,认为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殿中所有人都重复了一声:“生产力?”

“是的!”

明远心里暗自“耶”了一声,他这算是在借机传播唯物主义思想了吧?

但表面上,明远却不动声色,缓缓道来。

“自三代以来,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一直在提高,冶铁与铸铁术令农人拥有趁手的工具,耕牛与犁耙令农人在同样时间内能够照顾更多的田亩……”

“修渠与灌溉技术都在发展,战国时筑有郑国渠,汉时有都江堰,灌溉千顷良田,泽被后世至今……”

“还有选种与育种,农人们总是会选择更适合本地水质土质,更能抗虫害,产量更高的种子播种。”

“若论起单位亩产,今时今日,比三代时已不知增长了多少。”

“这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缘故。”

“因此学生以为,恢复‘三代井田’,应不仅仅意在恢复古制,还应着力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原理,以确保‘井田制’能够适应如今人口与土地的关系……”

明远一面说,一面悄悄开启了“引经据典”卡。

他说出来的话也变得文绉绉的,时不时能够引用一下先贤。当然道理还是那些道理,但在钻研儒学的横渠门生听起来,却很有说服力。

吕大临等人听了明远一席话,纷纷低头思考。

李复一挑眉,刚想说“事有轻重缓急,恢复古制为重,‘生产力’什么的可以暂时缓缓”,但一抬头看见明远,突然想起明远才是“资方”,即将在横渠购买的土地都是明家的。李复赶忙将这话吞进肚里去,并转头看向张载。

张载这时正在轻抚颏下的短须,闭目沉思。

“生产力……生产力的增长……”

他不断小声重复着明远引入的新概念。

偏殿中的学生们便都凝神倾听。

“冶铁、修渠、育种……”

张载依旧在喃喃自语。

明远也不藏私,当下将他所知的政治经济学思想,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都说了出来。

等到明远说完,殿中静了片刻。突然,张载张开双眼,眼中清明,但喜色难掩。他频频颔首道:“远之所说的‘生产力’,理应是‘天地大道’的一部分。”

“井田是古制,但又要配合‘生产力’的发展,以适合如今世情。”

吕大临顿时也悟了:“是了,唯有如此,才能说服君上,恢复古制。”

“先生,不如我们就依远之所言,一面试验井田古制,一面研究这‘生产力’的理论?”

明远在一旁使劲点头。

他耳边突然响起了系统1127的声音:“恭喜宿主,获得蝴蝶值120点,获得原因:成功带跑偏‘井田’试验。”

什么?这样也行?

明远一时竟又有点哭笑不得。

原来,花钱让儒学大师的经典试验“跑偏”,也是足以影响这个时代的行为呀!

*

横渠门下弟子,的确是富有行动力的一群人。

自从明远确认了资金来源,张载又确定了总方针,横渠弟子们马上就都行动起来。明远和李复等人一起,找来了了解凤翔府的牙人,打听了地价,打算过几日便去横渠镇买地。

买地之后,横渠弟子们也并不急于从京兆府迁往凤翔府,而是会安排人手,事先平整土地,修葺水渠。待到来年开春之后,他们再随张载,一道前往横渠。

这边弟子们在商议种种细务,张载则由吕大临陪着,独自去了文庙偏殿旁的一个隔间内。看情形,这位儒学大师听了明远一席话,颇有些感触,需要用文字整理心中的感悟。

明远在隔间外望着张载奋笔疾书的身影,听见他偶尔传出的咳嗽声,难免心潮起伏。

他印象中张载的哲学思想接近古典朴素唯物主义。至于横渠学派能否在学派林立,名家辈出的宋代杀出一条血路,其实要看学派的观点能否“学以致用”,以及是否能被统治者采纳。

如今他扔出了“生产力”观点,张载也暂时先接下了。

这个观点能否被横渠学派完全接受,融汇贯通,并且发展出科学而完整的理论,并着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明远心里完全没数。

但他很确定,自己这2000贯花得应该会很有意义。

这时李复走来,对明远等人说:“各位同门,看样子午时之前先生不会再召集我等了,各位先用饭吧!”

一直待在明远身边的“小豆丁”种师中,听见“用饭”两个字,眼神“豁”地亮了,转脸望着明远。

明远不理他,自顾自回到自己座位上,从书箱最里面掏出家里给事先准备好的“便当盒”。

种师中眼巴巴地跟了过来,凑在明远身边。

明远打开便当盒,里面却没有种师中记挂了一整天的糖醋熏鱼。

小朋友立刻挂出一张苦瓜脸,可怜巴巴地望着明远。

明远却抽出盒盖内嵌着的竹筷,指着便当盒里,一格一格地解说:“这是酸甜鸡,这是咕噜肉,这是麻酱拌千金菜①,这是假炙鸭①……哪一样都不输于昨天的糖醋熏鱼哦!”

食盒里的菜肴,有些是明远指点阿关姐烹制的,也有些是在长安城的熟食店里买的。明远一一试过,味道都不错,而且荤素搭配,很适合小朋友,今天才特意带了过来。

首节 上一节 22/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