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170节


大三、大四的年老学生占比为18%,岁月不饶人。

研究生和博士生占比为2%,这群学生的人数本来就不多,而且神出鬼没的看不到人影,能凑齐2%已算超额完成报名指标。学生会给的指标任务是1%。

学生组的报名人数太多,所以要比一轮预赛。

18个学生小组,每小组第一直接晋级决赛,六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也将获得决赛资格。决赛将于明天进行。

周雨安、罗季、陈杨三人代表大一数学系在第一小组中率先出场,三人均完成比赛,小组排名第18名、16名、24名,全部惨遭淘汰。

“尽量了,真的尽全力了。”周雨安躺在地上抽搐,跑抽筋了。

砰,枪响,学生组第2小组比赛开始,沈奇在这组中出场。

所有人都是站立起跑,5000米不分道,谁抢到内道靠前位置就是谁的。

沈奇出发之后并不冒进,他插在队伍中间,跟随跑。

前2000米比较平稳,24位学生选手保持队形匀速跑进。

3000米之后,有人开始带节奏,工学院和信息学院的三位男生集体加速脱离大部队,形成第一梯队领跑在前。

沈奇一看带节奏的小团体出现了,立即抄外道提升步频追上领跑小集团。

工学院、信息学院属于信息与工程科学部,数院属于理学部,四名理工男构成的领跑小集团逐渐将身后20人的大部队甩开。

跑过4000米之后,四名理工男对历史系和哲学系的两位男生完成套圈操作。

燕大当然也有职业级的体育特招生,但这些体育生不参加校内业余性质的体育比赛,他们不欺负普通百姓。

抛开这些体育生不谈,燕大的几大学部中,体育整体实力最强的是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工科男搞理论研究搞不过理科男,但他们擅长实践与应用。

理学部体育实力在燕大内部属于中段水平,干不过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却也能欺压人文学部。

医学部倒是有几把神经刀,这些学医的学生发起疯来很狂暴,萎靡起来很弱鸡。

最后两圈了,三名工科男强行卡住第1道,最内侧的跑道,他们的战术意图很明显,三保二,争取送两个人进决赛。

沈奇无法再低调,再低调下去,数学系就全军覆没了。

这是理学部与工学部的决斗,沈奇代表的不仅仅是数学系、数院,他肩负着整个理学部的使命与责任。

“冲了!”沈奇加大步长,提高步频,强抄外道。

前面10圈的途中跑,控制步长在1.8米-2米之间,步频4步/秒,注意踝、膝、髋等身体部位的活动角度,调整呼吸节奏以分配有氧无氧代谢等数据化的技术要领有点用处,沈奇途中跑的配速很合理,他严格执行他自己制定的《论男子中长跑技术指标的数学分析浅谈》。

但最后两圈的冲刺跑,任何数据、数学分析方法都不管用了,拼刺刀的关键时刻,高斯、欧拉附身也没啥卵用的,此时最高效的手段只有一个字:干!

“干!”沈奇拼着一口气,疯狂抄外道高速跑进,终于在最后200米抢到第一位置。

沈奇斜插到内道,压制住身后的三位工科男,朝终点线全速冲刺。

“卧槽!被爆了!”三位工科男大惊失色,他们欲完成反超之后的反超,然而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沈奇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获得本小组头名,直接晋级明天的男子5000米决赛。

看看成绩,17分58秒,马马虎虎,沈奇不作停留,回寝室写论文去了。

“尼玛,这家伙是数院的沈奇?”三位工科男获得本组第2-4名,他们中只有一位有希望晋级决赛,要跟其他组的小组第二比成绩。

“跑进了18分钟之内,数院居然有这么强的人物?”

“屈辱啊,被数院的人抢到小组第一,沈奇跑步也这么吊?”

“只能寄希望大师兄在决赛中教沈奇做人了。”

回寝室的路上,沈奇跟周雨安发微信:“你等留在体育场观战,密切注意跑进18分钟之内的所有选手。我需要这些情报。”

男子5000米跑进18分钟之内,对于长跑业余爱好者来说是个不错的成绩。

部队里的职业军人5公里拉练,跑进18分钟也算是军事素质过硬了,并不是每个军人都能轻轻松松跑进18分钟内。跑到十五六分钟,那大概是特种兵,跑进15分钟之内的是兵王。

沈奇回到寝室,处理论文《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

原本计划一个礼拜完成的第一篇论文,前前后后、断断续续整理了两周尚未定稿。

好在就差最后一点点了,列个式子,将参考文献罗列出来,便大功告成。

130章 身体是一切斗争的本钱

沈奇终于完成了论文《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检查一遍没什么问题,投稿。

往哪里投?

当然不能投给Ann-Math或者Acta-Math,沈奇写的是中文论文,还没翻成英文。

就算翻成英文,Ann-Math、Acta-Math也不可能收沈奇的稿件,沈奇自己也清楚,目前他的论文水平无法使国际上的顶级数学期刊动心。

所以先投国内的数学期刊吧,沈奇锁定目标,浙大主办的数学刊物《数学研究报》。

沈奇将《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的LaTex文档转化为PDF格式,发邮件给《数学研究报》编辑部。

在邮件正文中,沈奇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背景和学术研究成果:“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燕大数学系大一学生沈奇,曾在《数学创新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即刊登在《数学创新报》第X卷、第X期的论文《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一些新解法》。”

自我介绍这么几句话足够了,沈奇好歹是发表过论文的人,这点非常关键,他拥有一定的学术资本,并非白纸一张。

虽然《数学创新报》都没被SCI收录,但没关系,沈奇目前是个学术新人,只要曾在国内期刊哪怕是普刊上发表过论文,再次投稿至少能让初审编辑多看几眼。

《数学研究报》的学术地位较《数学创新报》有所提升,至少人家属于国家核心期刊,SCI的影响因子为0.302。
首节 上一节 170/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