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第195节
“还有八根箭,你还有什么想要的?”林恒笑着问道。
“没啥了,给晓霞射两个玩具就算了吧,人家老板也不容易。”秀兰心地善良,主动给摊位老板说起了好话。
“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这老板刚刚语气太硬气了,我得再玩三块钱的。”林恒故意说道。
原本脸色铁青的老板硬生生挤出了笑容,走过去求饶:“哥,我叫你哥了,我错了你别这样,这里的东西你再拿八样走吧。”
“不要,我自己射。”林恒摇头。
一连五箭,给女儿射了两个棕榈叶编织的小青蛙,两个鲁班锁,一个木头小车。
剩下的三根箭直接送给了旁边一个十岁的小孩子。
“谢谢叔叔!”小孩拿到箭兴奋的不行,连连道谢。
大家都开心,唯一难受的就是摊位老板了。
“老婆,你要不要玩套圈?”林恒指着玩套圈的摊位问道。
“不玩,我套不中。”秀兰摇头,玩射箭是她相信林恒肯定能血赚。
套圈这种赔钱游戏,她才没兴趣。
“那好吧。”林恒点点头,至于怀里的晓霞就算了,她丢个小石头都丢不出两米,太菜了。
要玩也等她大一点了再说。
出了这个街道,他们又到了卖牲口幼崽的街道看了看,这地方各种家畜的崽子居多,但也有猫狗、植物、小鸟和一些金鱼。
晓霞停在一只翠绿色的小鸟面前看了好久,小鸟一叫她就发出咯咯笑声。
“两块钱,要不要给女儿买回去?”摊位老板笑着问道。
林恒摇头:“不买。”
晓霞也没要买的意思,就是好奇。
“爸爸,红鱼鱼!”
晓霞看到水盆里的锦鲤,好奇的说道。
“只能看,不能摸哦。”林恒拉着她说。
要是距离不远,他就想买几条拿回去家里鱼池养着了,这锦鲤还挺好看的。
看了会鱼儿,又去看了看其他的,这地方东西也挺丰富,有活的鸽子斑鸠卖就算了,竟然还有猪獾崽子。
林恒想了想还是算了,猪獾自己能打,买它干嘛。
这条街转角就是菜市场,这里除了常见的瓜果蔬菜,最多的就是鱼虾了,河里的各种鱼虾都有卖的。
因为没有打氧设备,大部分都是死的,只有鲫鱼鲶鱼之类的是活的。
不过都能看出来很新鲜,鱼眼睛都很透亮,应该是早上才打捞上来的。
但作为一个钓鱼佬,他是有原则的,饿死也不吃买来之鱼。
“那边有卖卤料的,我去买几包,等你再打到了猎物,咱们卤着吃。”
秀兰看着前面一个摊位拉了拉林恒说。
“多买一点吧,回去还可以做火锅底料,等冬天我们吃火锅用。”林恒点头说。
等这次回去,天气就会逐渐冷下来,到时候就是围在一起吃个火锅的时候了。
他准备弄个去买个铜炉火锅,没有现成的就掏钱让铁匠给打一个。
“好。”秀兰点头答应。
卤料不便宜,买了三斤的卤料花了六块钱,秀兰都有点心疼。
农村只有年底才会买个半斤卤猪头肉啥的,平常没人买,大部分买了家里也没肉卤的。
买了卤料,三人继续在街上乱逛。
逛街也没啥目的,就是这看看那儿瞅瞅。和喜欢的人一起逛街自然不会无聊。
晓霞吃着一个豆沙包子开心的不行,鼓着腮帮子细嚼慢咽。
林恒和秀兰都不饿,没买饭吃,而且中午家里肯定准备了大餐。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给妈买个东西。”秀兰看着突然说。
“好。”林恒也没多想,带着晓霞在这附近玩。
没一会儿,秀兰就回来了,然后三人一起逛街。
逛着逛着,就来到了白沙乡的一个庙会上,这地方有玩杂耍的,有唱戏的。
林恒和秀兰停下来看人表演,这里围观的人非常多。
看到这人胸口碎大石,脖子顶钢筋,脖子弯钢筋,一群人吆喝鼓掌,直呼厉害。
不过到了人家要钱的时候,给钱的就寥寥无几了,晓霞拿着秀兰给的一毛钱丢了进去,收到一串道谢和祝福。
其他人都是一分钱两分钱,一毛钱算是最多的。
看了看玩杂耍的,又看了看唱戏的,唱的是民谣花鼓戏,听了一会儿就跑了,主要是晓霞对此不感兴趣。
“我押左边的,一个球。”
“我赌在右边,两个球。”
往前走了没几步,前面一个摊子围了一群人,吆喝着押注,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而他们面前的摊子上却只有一个桌子,上面扣着三个小碗,摆摊的长褂男子面带笑容,看着众人押注。
“这是干嘛的?”秀兰还是第一次见这个。
“这叫鬼手三仙归洞,这些都是赌博的。”林恒笑着说。
这种把戏在旧社会都是属于手艺活,一般人都不知道原理。
但在后世网络时代,都是公开的秘密了,就是靠手法骗人的一种魔术罢了。
带着秀兰和晓霞远远的看了一会儿,母女俩都是惊呼连连,完全看不出破绽。
这明显是个老手艺人了,技术非常娴熟,林恒也看不出来破绽。
但他知道原理,给秀兰讲了一遍她才焕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就是怎么这么神,原来是球藏在了手里。”
“所以说这些下注的人注定不可能赢。”林恒微微一笑,这种把戏也就现在还能骗人。
“那你怎么知道的?”秀兰又好奇的看向了他。
“因为我遇到过会三仙归洞的人,酒后告诉我的。”林恒眨了眨眼睛。
在庙会上逛了一圈,太阳渐渐升高,空气炎热。三人也没了继续逛下去的心情,便起身往回走。
路过卖零碎物品的街道时,林恒余光一瞥突然看到一个东西。
一盏香炉,通体暗铜色,炉体形似高脚杯,炉盖圆锥形,高而尖,呈现山形,还是镂空的,看起来像是重峦叠翠的小山。
上面雕刻的有云气纹和鸟兽图案,有些部位有些青绿色的颜料,看起来颇为精致。
“这是一盏博山炉对吧?”林恒笑着问道。
博山炉是用来焚香的器具,古人喜欢焚香沐浴,一般用的都是这种炉子。
卖东西的是一个老汉,除了这炉子还有几个漂亮的瓷碟瓷碗,以及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
他看了一眼林恒摇头道:“我不清楚,这是家里的老东西,前些天翻地窖翻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啥朝代的东西,你买不买?”
林恒把瓷碟瓷碗拿起来看了看,并没有具体的落款和印章,从上面蓝青色的花纹来看,估计是青花瓷碟子和碗。
“多少钱啊?”林恒指着这个博山炉询问道,他想买回去自己弄点香粉熏蚊子啥的。
他对这几个瓷碟瓷碗也有兴趣,这个年代农村老物件不少,甚至专门有人到农村收这些东西,就是欺负农村人没见识,不懂价值。
老汉看了一眼林恒,摆手说:“炉子三块钱,瓷碗瓷碟一块钱一个,我也不确定是什么时候的,放家里没用,你看上了就拿去吧。”
林恒拿起来看了又看,最终把博山炉,三个完好的青花瓷碟子四个小碗全买下了。
“你确定要买这么多?”秀兰看着他问了一下,正常买个碗也就几毛钱,这太贵了。
这老汉似乎怕林恒不卖,指着剩下的几个破了口子的五个瓷碗和瓷碟说:“你要是买这么多,剩下的我也都送给你了。”
林恒看着老婆说:“买了吧,你给钱。”
他觉得无所谓,就算是现代产品,这也不算太亏。
“你赚的钱,你想好就行。”秀兰从身上摸出来钱包,递了十块钱上去。
“哈哈,谢谢了,我拿粽毛给你包好。”老汉哈哈一笑,拿起柔软的棕毛把这些东西包起来放进了一个布袋子递给了林恒。
买了东西,林恒就带着老婆快去离开,朝着岸边走去。
“你是觉得这些都是老物件吧?”路上,秀兰好奇问道。
“是的,我回头有机会了找人鉴定一下,反正才十块钱,就算不是也无所谓。”
林恒微微一笑,毕竟是有身家上万的人了,他觉得冒这么一个小小的险没啥。
“你开心就好,只希望你运气好点,反正我感觉那老头像骗子。”秀兰眨了眨眼说道。
“哈哈,那就只有鉴定了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这么小的地方应该没人专门来骗人,要被骗了那只能说是这东西的问题。”林恒笑道。
两人说这话,一艘船划了过来,问了一句去不去柳林村,而后两人就上了船。
“乡上晚上很热闹,可惜离得太远了。”坐在船上,秀兰颇为可惜的说。
“只能等以后了。”林恒摊手说,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住在乡下就是有很多不方便的事情。
回到柳林村,已经是十一点了,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八月十五农村都是中午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晚上没电灯吃饭太不方便,赏月啥的,也都是文人雅士干的。普通农民看两眼就睡觉了,第二天还有农活要干。
拿着买的东西回了家,老远的就闻到了炒肉香。
“林恒秀兰,你们可算回来了,还说饭熟了没办法叫你们呢。”
看到林恒和秀兰,院子里摘渔网的林父连忙笑着说。
“算着吃饭的时间嘞。”林恒笑着道。
“秀兰你们买了啥东西?乡上今天热闹吗?”大嫂张水芹好奇问道。
秀兰晃了晃手中的卤料,回答说:“挺热闹的,我们就买了一个卤料包,那会去卤肉吃。”
上一篇: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华娱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