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赶山狩猎

重回1984赶山狩猎 第269节

  余春梅和几个小女生们只要听着安排就行。

  其实,按照老传统,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过年。

  初八这日,就是过年的起跑线。

  荣城这边的腊八节,规矩相当多,余秋堂原本还只是一只耳听余春杏说,后面听得有趣,很多都是他没经历过的。

  索性放下书,也跑到火炉旁坐下,手像大家一样搭在火红的炉口上,听的津津有味。(本章完)

第215章 围炉夜话

  十二月初八这日,余秋堂清早起来,看到厨房里已热气腾腾。

  原来是大姐和三姐,还有春菊在一起做饭。

  看他进来,大姐笑着说:“你起来的这么早,要洗脸的话,后锅有热水。”

  余秋堂笑着点头,闻到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又看到前两日买的新水缸,有一个小的被擦拭的干干净净。

  荣城风俗,十二月初八旧俗为祭门神、灶神、树神之日,早饭讲究吃腊八粥,在部份地区也称为“糊心饭”,多为大米、小米、黄米、各种豆类煮做。

  也有面食与粥同煮的,有的还会放上肉丁、咸菜丁以及油、盐、葱、姜等佐料。

  还有的只选玉米和豆类熬粥,但这时候买肉很困难,初八还没到杀年猪的时候,所以人们基本都不会放肉。

  “堂堂,你洗完脸,先端半碗出去泼洒下,顺便糊糊门神嘴。”

  大姐又吩咐。

  余秋堂应了。

  很快洗完脸,从锅里舀了半碗,顺便拿只筷子,一折两端插到碗里,然后端着出门。

  所谓泼洒,就是祭拜先人的一种习俗。

  不仅是腊八粥,这边要求所有好吃的东西,吃前都要端出大门外,给死去的祖先们供奉,示意后辈有饭吃,也没忘记先辈的养育和传承。

  例如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都是需要泼洒。

  所谓糊门神嘴,则是一种传统风俗。

  吃粥前,要在每个门扇上粘一点粥,以敬献门神,戏称糊住了门神的嘴,让其不要向上神报告家中不好的事。

  余秋堂自从去了城市后,莫说做这些风俗的事,就是腊八粥也是想起来随意吃点,想不起来就算了。

  人们日子越来越富裕,什么吃的喝的,后来都满足了,很多风俗就显得失去意义,很繁琐,慢慢也就被人们抛弃掉。

  渐渐忘却。

  甚至很多人都觉得,过年也没啥意思。

  余秋堂回到厨房放碗,看到三姐正将冒着热气的腊八粥朝水缸里舀,笑着说:“这么一大缸,我们要吃到啥时候才能吃完?”

  三姐笑着说:“起码也要吃到二十三,我们现在家里人多,这点粥还不一一定够,我们可要省着点吃才是。”

  “都是大姐不好,托儿带母的。”

  大姐在案板上揉面,插了句话。

  “你们才吃几口饭,你们娘三加起来,还不如小伟一个人吃的多……”

  “姑,我去山上搞点柴……”

  余小伟刚好掀开门帘,听到对他的“夸赞”,挠挠头说,“叔,你不是说,我吃多点长身体嘛?”

  众人看他这个惭愧的样子,顿时都忍俊不禁。

  就连春菊都捂着嘴笑。

  但很快就咳嗽起来,余秋堂见状,心里暗想春菊这个病,开春之后一定要看,不能再耽搁了。

  可不要拖出个大病。

  他现在发现随着他的到来,很多事的时间线和走向,完全和前世不一致,例如四叔的死亡,就感觉很奇怪,记忆里四叔死的没有这么早。

  他很担心身边的亲人们再出任何问题。

  “刚好半缸,再来一波!”

  三姐又朝锅里开始加水,嘴里念叨“怎么都得熬满一缸才是。”

  腊八粥除当天吃外,还要留些,以后每天早饭烧少量的稀粥喝,一直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对了,差点把这个事给忘记了,秋堂你去西面窗台看看,给咱把腊八冰拿过来。”

  所谓腊八冰,也是一种传统习俗。

  就是在腊月初七的晚上,盛一碗清水放在窗外,让其冻结。

  第二天早晨,碗中的冰哪一方突起一点,意味着来年哪一方收成好,然后把碗中的冰倒出打成小块,人人分吃,传说吃了腊八冰,一年内肚子不会疼痛。

  吃过早饭,余秋堂用饭盒装着腊八粥去上坟。

  四叔刚刚去世,理应给坟上供奉点。

  这是作为侄子孝顺。

  他在四叔墓前跪了会,原本想给四叔说点话,但每一句到嘴边都觉得没意义,人都走了,说太多的话,做什么呢。

  离开四叔的坟,他又来到母亲的坟这里。

  想着顺便给母亲也上上坟。

  来时,却发现父亲不知何时已到这里。

  父亲没有跪,而是靠母亲的坟,一勺一勺,将碗里的喇叭粥洒在坟头。

  余秋堂想了想,悄悄将腊八粥放到另一侧的树下面回去了。

  .

  腊八节过后,天渐渐长了起来。

  虽然还没有到开始暖和的时候,但起码被房檐遮住太阳的时越来越短。

  还有二十多日就过年,孩子们早已翘首以盼,但余秋堂几个大人,则是聚集在一起,开始思考后面家里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

  这个事,从余秋堂准备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已经在筹划思考,迟早都要走到这一步。

  每个人人生,都需要自己去创造。

  即使他有能力养着大家,但这都是他的人生,也不是其他人的。

  没有人愿意一直像宠物一样被人养着。

  那样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无论是他的两个姐姐,还是余秋江都不会这样。

  即使余春菊,这个可怜的堂妹身体不舒服,却也能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

  所以,他要尊重大家的想法。

  现在院子里一共有九个人:

  余秋江两人。

  大姐家三人。

  三姐。

  小伟和小云。

  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他和余秋江这样的成年男人,他们都能赚钱,余秋江也有自己的老本行,所以继续保持就行。

  然后就是三个女人。

  大姐三姐还有春菊,这个年代的女人很少出去干活,那她们就负责在家里做些养殖的工作。

  至于剩下的小伟小云,还有两个小外甥,则是上学的上学,玩的玩,孩子们就该有孩子们该干的事。

  小伟和小云大点,可以帮着大姐她们做点事,两个小不点太小,就认真长身体吧。

  火炉前,大家围炉夜话。

  “我先说说我的想法,江哥,还有大姐三姐,你们听听,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们再斟酌商量。”

  一番简单的热场之后,余秋堂开始谈正事。

  众人都点点头。

  虽然他们都比余秋堂大,但很显然,这个九人组成的“小团伙”,余秋堂才是主心骨。

  通过最近半年各种事,已没有人再将他看成不谙世事的年轻人。

  无形中,大家都潜意识觉得他很厉害。

  只要他说的话,基本都会无条件选择信任,不去想可行性与否,而是看如何做成。

  “江哥,你有打铁的本事,我觉得这个本事不要放弃,之前赚钱少,那是因为你为照顾春菊,把摊子没开到人多的地方。

  这样,我们在镇子里盘个店铺,后院你可以打铁,前院就负责买卖铁制品,以你的手艺,把名气打出去,肯定能赚钱。”

  余秋江下意识看了眼余春菊。

  余秋堂看在眼里,知道自己这个堂哥,一辈子就是被妹妹给圈住了。

  若是没有余春菊,以他的本事,肯定能轻松成家,找到不错的对象,利用本事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所以,要解决余秋江的心魔,还是要将春菊处理好。

  “春菊你不用担心,就放到家里,现在大姐和我三姐一起,家里这么多人,完全能照顾过来,你每天就去镇上,晚上回来,反正也不远。”

  “这……能行嘛?”

  余秋江还在犹豫。

  他一直待在家里,已经习惯这种环境,突然换个地方,还真有点怯场。

  “不碍事,春菊在家里又不会出事,大姐她们都在呢。”

  余秋堂其实没有完全理解余秋江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26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升一级法强翻倍,你管这叫召唤?

下一篇:谁能救我出去,赏金十个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