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赶山狩猎

重回1984赶山狩猎 第52节

  一问价格,别人要25块。

  他继续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从25砍到21块,再也砍不动,只好肉疼拿下。

  生活就是这样,算花销的时候,总是想着只要有吃喝住就行,但具体花钱时,到处都要钱,这边一块那边五毛,很快钱就被折腾的所剩无几。

  他将表戴到手腕上,准备出来再转转街道,看看还有什么商机,然后顺道去看看妻子。

  上次送的丝巾,也不知后续如何,他可要盯紧点,怎么都不可能把妻子被别人给截胡走,那他就真是欲哭无泪。

  重生别的都好说,唯独妻子必须是米雅利,他们两个感情深厚,心里可是放不下其他人。

  可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两个人迎面而来只是一个照面,他下意识就朝旁边躲去。

  可转眼一想,我躲个鬼啊躲,都一把年纪了,两辈子为人,难道还怕他一个老师不成。

  没错。

  前面刚拐进来的两个人,男的是他小学的数学老师兼校长,而女人是校长的妻子,也是他的语文老师。

  只不过,校长是有编制的老师,而女老师则是社请教师。

  这些年,因为有文化的人不多,像王庄小学这种山村小学,很难找到足够的老师,于是便出现这种社请教师。

  顾名思义,也就是从社会上请的教师。

  这些教师水平当然很一般,许多也都只读个初中,勉强能认识一些字,会算一些数。

  但放在小学足够了。

  想想,这些老师也很不容易,一个月就二十块钱不到,辛辛苦苦教学生,每日承受各种麻烦,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一直到很多年后,社情教师才慢慢陆续转正,余秋堂记得这位叫李春娥的老师,转正的时候都快50岁了,几乎没有多久就退休了。

  他想着小时候教过自己的老师,估计想着也不认识了,便准备擦肩而过,但转念一想,他不是要给孩子们说上学报名的事吗,刚好碰到校长,那就顺便问问呗。

  于是便没有躲避,直接迎面上前,喊了声:“张老师,李老师。”

  两位老师如今都是接近四十的年龄,可能因为教育小毛头们耗费精力太多,李老师黑发间密布着白发,她正在看旁边的店铺,听到有人喊她,转头看了眼,立刻眯着小眼睛笑道:“是余秋堂啊,你也在逛街?”

  “老师还能认出我啊?”余秋堂脱口问道。

  “那有认不出的,你就没什么变化嘛,头还是这么平,眼睛还是又大又花,我带了你三年,咋能认不出来,你说呢,张老师?”

  “哈哈,谁还能逃过你李老师的火眼金睛。”

  张老师名叫张甲申,其实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温和,在学校里,他可是一个大魔头,笑面虎,几乎没有人不怕他,只要是他带过的学生。

  他当初带数学,每次发卷子的时候,就会在讲台上放几个教鞭,学生如果达不到六十分,每差5分就是一教鞭,往往是一组没抽过去,教鞭就断的所剩无几。

  当初,这狗日的还撕烂过学生的耳朵。

  他总是笑眯眯地将学生喊到讲台上,等学生走到身边,就一个巴掌将学生从讲台上打下去。

  简直就跟个神经病一样。

  余秋堂当初学习一般,挨打是家常便饭,顿不顿脸就被打得又红又肿。

  手有时候则是肿得饭碗都拿不住。

  但他偏偏还不敢给父亲说,要是告诉父亲,那对不起,父亲立刻会进行下半场。

  所以,毕业这么多年,甚至都已经活了一辈子,看到张甲申,下意识还会想着躲,可见这家伙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多严重。

  但,这种慌乱只是片刻的事。

  很快他就平静下来。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还怕这个做球,难道他再厉害,还能比阎王厉害。

  再说,现在的自己也不是他学生,谁怕谁呢。

  “两位老师逛街啊?”

  “嗯,来随便转转,你呢,一个人来的?”李老师脾气倒挺好,她个子矮矮的,身体胖胖的,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线。

  但她也会体罚学生,只是没有她男人那么变态。

  这个年代,就没有不体罚学生的老师,只是程度轻重而已,这个时候哪个老师真不打学生,反而会被学生欺负,根本不可能教好课。

  余秋堂笑道,“嗯,我也来转转,”他决定有话直说,不拖泥带水,便对张甲申道:“张校长,我们新学期是不是要报名了?”

  “是啊,没几天了,就在下周五,咋了,你还关心这个事,可是家里有人要上学?”

  “不愧是老师,一猜就着,”余秋堂急忙一个高帽甩出去,急忙顺着溜道:“我有一个侄女,一个侄子,想送到学校读书。”

  “那行啊,就让来报名呗。”

  “但有个问题,他们的年龄稍微大了点。”余秋堂略显为难。

  “年龄大了,有多大?”张甲申谈到工作,立刻变得慎重起来,刚才腰还因为个头太高,为了适应妻子身高,特意佝偻着,如今又挺得笔直。

  “一个九岁,一个十三。”

  “这么大了,那不行!”

  张甲申一听年龄,根本没有考虑,直接摇头否决。

  “虽然我们没规定一年级入学年龄,但你十几岁的人,和七八岁的孩子放在一起,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九岁那个勉强能收,十三岁的就算了吧。”

  “校长……”

  “余秋堂,我的风格你是知道的,能行就能行,不能就不能,我也不和你多啰嗦,小的那个过几天带来报名,大的学校确实没法子要,你另外想办法吧。”

第76章 你难道不想要个孩子吗?

  余秋堂没想到年龄问题这么麻烦,他顿时有些尴尬,心里再次骂了声狗日的。

  还是旁边李老师看不下去,对余秋堂说,“你们张老师说的对,这孩子年龄大了,确实不适合和小孩子待在一起,你也是上过学的,万一发生矛盾,年龄小的孩子容易受欺负。”

  “老师,我侄子性格很好,我保证不会和小朋友们发生矛盾,更不会欺负孩子。”

  “你保证有啥用,到时候出事了,还不都是我们学校的责任,”张甲申语气有点严肃,余秋堂是自己曾经的学生,所以他潜意识带入了老师教育学生的思维和态度。

  “伱要是家长,发现班组里有个学生比你孩子大四五岁,你能放心啊?”

  余秋堂心里憋火。

  但人在屋檐下,还真的没办法,张甲申说的其实有道理,而如果他这边不要,即使跑到其他地方,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他不能有丝毫情绪,只好继续说道理。

  “张老师,李老师,你们都是知识分子,德高望重的老师,教书育人的园丁,若不是你们教育了我,那我现在也是睁眼瞎,斗大的字不认识半个。

  你们想想,若是那样的话,我能做什么呢,走到哪里,啥都看不懂,账目也不会算,不就是个废人嘛。

  我最幸运的是,小时候受到你们教育,如今才能找到赚钱生活的门路,我一直记得张老师您当时告诉我们,人只有接触到知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若没有知识,就像是坐在井里看天的青蛙……”

  张甲申被余秋堂一番言辞说的有点感触,神情才慢慢缓和下来,但依然还是没有松口,“余秋堂,你说的都没错,但事情一码归一码,我真的没办法答应你,我要为其他学生和家长负责。”

  “这样啊……”

  余秋堂知道现在张甲申有点动摇,但却需要一把火,可这把火到底是什么呢?

  他脑子飞快地转动,回忆着张甲申短缺的东西,如何才能打动他。

  忽然。

  他看到李春娥,脑子里忽然想起一个事情。

  这个张甲申年轻的时候,遭遇过一次大水,差点被水淹死,虽然最后侥幸被人救下来,但还是落下病根,从此身体一直很虚,都快四十多岁的人,一个娃都没抱到。

  后来,听人说是经过一个老中医介绍,用水煮的狍子肉,每天吃二两,最后身体渐渐补了起来,四十一岁的时候,终于抱上孩子。

  这件事不止学校,甚至整个王庄村都传遍了。

  不算啥秘密。

  想到这里,他对李春娥笑笑,拉着张甲申胳膊,“张老师,来,我们在旁边说话。”

  “有啥事你就说,拉拉扯扯干嘛。”张甲申不情不愿,但他的力气没有余秋堂大,还是被顺利拉到旁边。

  李春娥也没跟过来,不知是否刻意给余秋堂一个转圜的空间。

  “你要说啥?”张甲申很不高兴,“你可别想着给我塞钱,我这里不兴那套。”

  “不会,不会,我怎么会那样做呢,我知道张老师您两袖清风,不会收那种东西。”

  “那……”

  余秋堂却神秘笑笑,“张老师,您现在还没孩子吧?”

  “问这干嘛?”

  “实不相瞒,您的事我们都知道,我这里有个能解决这种问题的老偏方……”

  “你是说,你有法子?!”

  果然,孩子才是张甲申的短板,这个年代的人,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大于一切。

  谁要是没有孩子,哪怕再有成就,都会被别人看不起,甚至是没有儿子,别人就会说是老绝户。

  可别小看农村人的闲谈,那种压力,能将任何人压死,可偏偏还没办法找别人麻烦。

  张甲申不爱钱,不爱东西,他唯一的软肋就是这个,余秋堂完全拿捏。

  “嗯,当然有法子,我这个法子可了不得,”余秋堂故意卖关子,充分调动起张甲申的积极性,这才慢条斯理地说:“想当初,我有个亲戚,和您差不多情况,也是迟迟只开花不结果,找了很多人,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

  最后,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个方子,便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哎你猜怎么着,他好了!!治疗不到半年,期媳妇就大了肚子,给他一口气生了两个大胖小子。”

  “你说真的?!”

  张甲申的眼里充满期待的光,就像是马上要淹死了,突然看到远处驶来一艘小船。

  当做最后活命的机会。

  “您是我的老师,我还能骗您不成,当然是真的,人家两个孩子,明年都要上学了呢。”

  “这样啊,那你说说看,是啥法子?”

  余秋堂却笑笑,没有立刻说话,看张甲申急了,他这才说,“张老师放心,我肯定不会拿这个干嘛,我告诉您就是,狍子肉如果每天水煮二两,连续吃两半年,就能补充您身体的匮缺,保证到时候您生龙活虎,儿子丫头想要什么来什么。”

  “狍子,你真没诓我?”

  “真没有,我要是真诓您,那还要不要在村里混啊,这事千真万确,我要是有半句谎话,就天打雷劈。”

首节 上一节 52/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升一级法强翻倍,你管这叫召唤?

下一篇:谁能救我出去,赏金十个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