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143节

  林朝阳:听我说谢谢你。

  稀里糊涂的接了个大活儿,林朝阳哭笑不得,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应了下来,跟大家约好了等过两天座谈会结束之后,邀请大家到他家里吃饭。

  又一日,《人民日报》如期出刊,本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获奖名单在报纸上公布,林朝阳一人双奖的情况再次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所有人心里都不禁发出了疑问,算上去年短篇小说奖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吧?这奖项怎么感觉都快成他林朝阳开的了?

  林朝阳一人双奖的影响刚刚开始发酵,比这条消息传播更快的是前几天《人民日报》上刊登的那则通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口号随看报纸影响力的不断扩散,短短儿大之内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华夏大地上迅速传播开来,成为鼓舞无数民众热血奋斗的鲜红旗帜。

  其中反应无为强烈的是热京的各大高校,学生们被这句口号鼓动的热血沸腾,连带看有不少人又把前段时间关于林朝阳的事迹翻了出来,将他奉为一个纯粹的爱国主义者。

  当然了,有赞美就有低毁。

  改革开放让许多人有了看世界的机会,也让其中的某些人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这些人看来,不管是欧美还是日韩都远远领先中国,林朝阳这种不反思目身落后的原因,反而去引1导国人对于先进发达国家故对情绪的行为,无疑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学生们的争吵与辩论暂时影响不到林朝阳,前几天他接下了请获奖作家们吃饭的差事,这两天一直在为这事准备。既然答应了,那就得招待周到这天上午,林朝阳从早上就开始忙碌,因为请客的人数实在太多,他还跟邻居借了一些桌椅板凳和碗筷。

  一大早,别人没来,李拓先来了。

  “朝阳,我听说你今天请客啊!”

  你狗鼻子啊,隔著这么远都能闻著味儿?“林朝阳调侃道燕京文坛这地界,有点什么事我还能不知道吗?“李拓洋洋自得,两人正聊著,门口保卫又打来内线电话,说有客人来拜访。

  林朝阳还以为是那些获奖作家,结果来的脚是图书馆的同事杜蓉。

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

  “找我有事?”

  除了搬家的时候来过一次,杜蓉还从来没来过林朝阳家,今天一大早就过来,肯定是有事找他的。

  杜蓉说道:“谢翰谢导找你的电话打到了馆里,说让你这两大去日肃看看,他已经选好了《牧马人》的拍摄地点。”

  林朝阳点点头,“好,我知道了,回头我给他回个电话。”

  今天是林朝阳假期的最后一天,赶上要请获奖作家们吃饭,只能明天上班再给谢靳回电话了。

  杜蓉走后,林朝阳继续忙碌看。过了不长时间,获奖作家们陆续到来,除了儿个另有要事和辈分太大的获奖作家没来,儿乎大部分人今大都来了,大家进门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于林朝阳家的房子。

  华侨公寓的装潢算不上奢华,但在如今这个时候绝对要吊打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住的筒子楼和公寓楼,而且面积也要远超一般家庭的居任水平,在场众多作家里,四五十岁的大有人在,职称、级别都不低,可住的却根本赶不上林朝阳家。

  “得亏朝阳家地方大,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放不下。“李拓说了一句。

  冯济才笑言:“他们家就是专门为请客准备的。”

  “他又买了个四合院,我觉得那地方更适合请客。”

  听看两人的对话,在场众人难免惊论还有房子?还是四合院?

  这个林朝阳,年纪轻轻的,稿费可真没少赚啊!

  陆遥眼神艳羡的看著在厨房里忙碌的林朝阳,年轻、有才华,还能赚稿费,这样的人生真是让人羡慕啊!

  他这个人很喜欢消费,可惜赚的没有花的多,经常入不敷出,今天林朝阳来了二十多号人,四五个有厨艺的来到厨房帮忙,剩下的人则三五成群的散落在客厅和书房里随意闲聊看。

  大家或坐或站.有人手里夹著烟,有人嗑著林朝阳给大家准备的瓜子,有人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快十二点的时候,一盘盘美味佳肴被端上了桌干炸鳜鱼、溜肉段、红烧狮子头、小鸡炖蘑菇、辣子鸡丁、油爆双脆.…·今天中午这顿饭,林朝阳使出了看家的本事。前几天大家凑了不少钱和票证,如果是出去到饭馆吃,肯定没办法这么丰盛,但用这些钱和票证来买食材目己做,目然要实惠多了。

  今大来的人多,家里摆了两桌,每桌八道菜,除了两道菜是素菜,刺下全是军菜上完了最后一道菜,林朝阳擦著额头上的汗,对众人说道:“招待不周!”

  姜子隆是天津人,为人豪迈,他朗声笑道:“这要是都说招待不周,那以后我们下馆子吃什么呀?”

  他一说完,众人哄笑看附和起来李拓举起了酒杯,说道:“来来来,我们大家敬今天的大厨一杯,感谢朝阳为我们辛苦这一遭!”

  众人齐齐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我尝尝朝阳的手艺。”邓友枚能与汪曾琪、林津岚成为好友,在吃这一方面自然是有些心得的,他先夹了一块油爆双脆里的鸡胗。

  “嗯~又嫩文脆,火候恰到好处。”

  朝阳这道干炸瞬鱼才是一绝!“李拓夹了一口鱼肉塞进嘴里众人都动了筷子品尝起各自面前的菜肴,吃过之后不禁点头认可,味道确实好,至少不输给一般饭店里的大厨。

  关键是人家林朝阳是个作家,这就更加分了。

  朝阳这手艺确实没得说!”

  他这厨艺在我们作家圈子里应该是独一份了!”

  吃著没事,众人的嘴也没闲著,高度评价了林朝阳的厨艺,当作家的,大多数人是健谈的,美酒佳著摆上,很多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今天来的作家里,姜子隆、张抗美、叶雯玲都是文讲所第五期的学员,林朝阳之前还给他们上过一节课,三人凑在一起聊天。

  谌容、邓友枚、冯济才、王蒙几个燕京的作家关系比较近,陆遥、京扶都是陕西籍作家,还有几个外省的作家韩少公、陆文甫等人跟他们聚在一起聊。

  两桌二十几个人三五人一伙这么聊著,客厅里一片喧闹,喝了几杯酒之后,声音也是越来越大王蒙今年四十多岁,见谁都是笑眯眯的,说话风趣国默,这会儿喝了点酒,打趣看说道:“朝阳对咱们中国文坛有功啊!”

  他一旁的李拓搭话道:“功从何米啊?“王蒙的手往桌上一指,“你看!这燕京的、沪上的、天津的、陕西的…-..除了文代会的时候,咱们文坛的人什么时候这么齐过?都说文人相轻,可今大,借看美酒美食,咱们欢聚一堂,不分身份、年龄和地域,畅谈人生与文学,岂不快哉?”

  这话说得好,冲着这句话,咱们得一起干一杯!”

  李拓向来是四海的人,他一号召,众人立刻举起了酒杯,因看他和王蒙的举动宴会的气氛彻底活跃了起来,喝下酒,李拓又说道:“我看这以后啊,以后外地的作家朋友们进京,都得来朝阳家拜拜码头,认认门。”

  陆遥哈哈笑著说道:“这个提议好!进了京,先不去编辑部,先来这蹭顿饭。”

  坐在他一旁的陆文甫跟邓友枚一样,历来有“会吃”的名声,今天吃了林朝阳的菜,高兴不已我听说朝阳家有个寻味斋的美名,这个名字起的好啊!

  矣,正好我得诗一句。”

  听著陆文甫的话,众人都看向了他,陆遥好奇的问道:“怎么说?”

  “天上仙音何处觅,人间至味此斋寻!“陆文甫摇头晃脑的念出一句诗,表情颇为陶醉。

  众人听得,顿时叫道。

  “好!”

  “彩!”

  李拓再次兴奋的举起酒杯,“文甫兄此句当浮一大白!”

  众人纷纷响应的举起酒杯,痛饮杯中酒“痛快!”

  李拓又说道:“文甫兄这句诗好啊,我看应该写出来在朝阳家门口。

  大家立刻附议,“这个想法好!“我记得在书房看到有笔墨纸砚。“姜子隆表现的最积极,起身就要去研磨铺纸纸笔林朝阳家真有,受陶父的影响,他偶尔也会在家里挥毫泼墨,不过他的水平上不了台面,立马拦住了姜子隆。

  别别别,我家又不是饭店。”

  那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写完你不贴,但不能搅了大家的雅兴不是?”

  李拓身后有二十多个人撑腰,底气十足。

  姜子隆是个行动派,说去研磨铺纸真就去了,众人此刻也顾不上吃喝,都起身凑到书房。

  等到姜子隆研好了磨,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字谁来写啊?

  在场的所说都是作家,可毛笔字能拿得出手的还真就不多,李拓喊道:“大冯!”

  站在人群后面的冯济才被他减了进来,李拓说道:“大冯书画双绝,不比朝阳的厨艺差,让他来写。”

  众人欣然同意受大家的鼓励,冯济才大笔一挥,顷刻间诗句落于纸上,好!”众人再次叫好,“大冯的这手字是真不错!”

  王蒙起哄道:“这字得挂起来啊,不光得挂起来,还得制成匾额。

  老王这个点子好,这也算是我们这次聚会的证明了,传出去也是文坛佳话。”李拓亢奋道。

  众人听了也觉得这个主意好,邓友枚站出来说道:“琉璃厂那我熟,这事交给我了!”

  好好好,有力出力,大家共襄盛举!”王蒙拍手道气氛烘托到这里,其余众人也都鼓起掌来,仿佛大家真干了件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看看一群半醉的酒鬼在他家里胡言乱语的撒欢,林朝阳哭笑不得众人的胡闹将今天的宴会推向了高潮,回去接著吃吃喝喝,男同志勾肩搭背,女同志拉手贴脸一直到下午,菜早就吃没了,酒也喝的一滴都不刺,这群人才恋恋不舍的起身,临出门的时候,一群人挨个跟林朝阳握手道别,并且发出了真挚的感谢,朝阳,感谢款待。以后进京,一足来你们家拜码头!”

  林朝阳很想说,这个码头你们不拜也罢,可惜众人盛情难却,他只能僵著脸迎合大家,他已经想到了以后家里走马观花一般的场面。

  过了一个多小时,陶玉书回到家里,被满屋的烟酒味道熏的打开了窗,“这是来了多少老烟枪?”

  陶玉书并不讨厌烟味,陶父本身就抽烟,林朝阳也抽,可今天家里的烟酒味实在是太重了。

  “个个都是老烟枪,烟不离手。”林朝阳说道。

  她又去厨房看了一眼,倒还算干净,那是大伙临走前给收拾的,她又到各屋转了转,发现保持的还挺好,等走到书房里,一下子看到了书桌上的那幅字。

  “天上仙音何处觅,人间至味此斋寻?“她低声念了一句,问林朝阳:“这是谁写的?”

  “陆文甫的诗,冯济才写的。”

  陶玉书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这顿饭吃的好啊,还吃出了诗情画意。”

  夫妻俩正说著话,听见有人敲门,林朝阳去开门原来是邓友枚去而复返,林朝阳给他和陶玉书互相介绍了一下,问道:“怎么又回来了?”

  “大冯那幅字呢?”

  “你还真要弄啊!”

  那还能有假?”

  邓友枚到书房里卷起字便走了,陶玉书问道:“他拿那字干嘛去?”

  林朝阳便把刚才吃饭时众人闹的么蛾子讲了一遍,陶玉书轻笑道:“其实这么弄好像也挺好的。”

  “好什么呀,就我们这单元门,挂那东西不伦不类的。”

  陶玉书灵机一动,“你可以挂在四合院那里啊!”

  闻言,林朝阳犹豫了一下,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第203章 还真是疯狂啊!

  翌日一早,半个月没露面的林朝阳出现在图书馆,他跟同事们打了个招呼,跑去找馆里领导销了假。

  又想起谢靳那个电话,便跑到传达室,“谢帅傅,打个电话。”

  昨天谢靳打来电话时留了他们剧组招待所的电话,他打了过去,招待所说剧组的人都出去了。

  这时候打电话就是这样,双方总要互相等看,有时候还不如发电报方便等到傍晚快下班的时候,谢师傅跑过来说有电话,谢靳那边刚从外面回来,“喂,朝阳啊,我这边景都勘好了,今天刚开机,你哪天过来看看啊?”

  我就不去了吧,前一阵请了假,今天刚上班。”

  你是原著,又是编剧,电影开拍哪能不过来看看啊?抽几天时间吧,三五天就行看看景、看看演员的状态、看看我们拍的氛围,是不是跟你心里的故事一样。”

  谢勒语气诚恳,有《大云山传奇》珠玉在前,再拍同类题材的《牧马人》,他的有压力也很大,迫切需要人来肯定他的想法,“那你让你们厂里帮我请个假吧,我是不好意思请假了。”

  “行。”

  两人电话沟通完的第二天,沪影厂以电报的形式帮林朝阳请了个假,谢靳甚至还让人帮林朝阳把火车票都买好了。

  火车票都订了,林朝阳不走都不行,反正假也请了,就当是出门旅行了,山丹军马场在甘肃,但林朝阳的火车在兰州转车,由兰州火车站坐上了前往山丹火车站的火车。

  火车一路朝西北进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才来到位于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县,出了火车站,剧组的车已经等在那里了,来接林朝阳的是副导演鲍芝芳,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建设于五十年代,一直都是国内重要的军马培育基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初春四月,辽阔的草原翠绿葱,广阔无垠,碧波荡漾令人陶醉,鲍芝芳坐在车上一路给林朝阳介绍看当地的风土人情,马场属于兰州军区下辖,《牧马人》剧组现在住在军区第一招待所到了招待所,鲍乏芳先给林朝阳安排房间呦,套房,这待遇超标了吧?”林朝阳一进房间便问道这算是军区对我们的照顾。”鲍芝芳笑看说道。

  安顿下来之后,林朝阳歇了两个小时,等晚上的时候才见到谢靳。这两天剧组刚开机,他忙的脚不沾地见到林朝阳的到来,他很是高兴,晚上置备了一桌酒席算是给林朝阳接风,吃完饭,他文把剧组的几个演员叫到房间,跟林朝阳见见面。剧组有名有姓的演员二十多个,年龄普遍都在三十岁以上,挑大梁的反倒是朱时茂和丛册两个年轻人两人被选为男女王角后就被谢靳扔到了甘肃来体验生活,一晃快三个月过去了,两人身上少了些城里人的白净,多了儿分质朴“不错,气质挺符合人物。”

  林朝阳的首肯让谢靳心情舒畅起来,也让朱时茂和丛珊两人高兴不已。

首节 上一节 143/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