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53节
玉墨要去留学你舍不得?她不说了嘛,就是问问。“林朝阳安慰道“什么问问。她我还不了解?从小到大一肚子心眼,主意正著呢。说是问问,说不定连去哪所大学留学都想好了。”
林朝阳看著她那赌气的表情不禁莞尔,你还说她,你不看看你自己?
那也不值得你这样啊!”
“我.....”
陶玉书的话堵在噪子里,眼神落寞,“好不容易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舍不得她?怕她不回来?“林朝阳轻轻的搂住她,抚摸著她的头发“嗯。
从陶玉书青少年时期一家人便大各一万,如今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平时吵闹归吵闹可她对家人却看的比什么都重。
不光是对父母兄妹是这样,对林朝阳父母也是如此林朝阳棒起陶玉书的脸,见她眼中闪看晶莹,好像一只委屈的小猫玉墨是你妹妹,又不是女儿,就算是女儿,她想出去留学,你还能把她关起来吗?”
我知道,我就是难受。”
陶玉书将头扎进了林朝阳的怀里陶玉书难得在她面前露出楚楚可怜的柔弱一面,这顿时激起了林朝阳心里的保护欲,柔声的安慰著她。
突然,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两人立马分开陶玉墨探著头,见陶玉书面带泪痕,她皱著眉,口气很冲:“都跟你说了,我就是问问,哭什么哭?好像我真要去留学一样。”
谁哭了?我就是眼睛里进沙子了。”
陶玉书嘴硬了一句,又朝妹妹恶狠狠的说道:“进来不知道敲门吗?”
陶玉墨撇了撇嘴,“别哭了啊!我都说了,我不去留学。”
说完话,她碎的一下关上了门,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哼,我还治不了你?
书房里,陶玉墨的小脑瓜不见了,林朝阳低头看了看妻子,“这回不难受了吧?”
陶玉书从他怀里出来,又切换回冷静大气的姿态,“有什么好难受的?她要去留学就去呗,少个人蹭吃蹭喝,清静了。”
女人的话,听听就好。
次日一早,陶玉书去上学,林朝阳和陶玉墨一起往燕大方向去。
玉墨,你昨天说的话,是真心话还是逗你姐的?”
陶玉墨迟疑著说道:“不都说了嘛,就是问问。
真不想去?”
没什么好去的,现在这样的生活挺好的,家里人好不容易都在一起了。”
林朝阳能听出她的话里有几分惋惜,看起来还是动过念头的,不过家人的份量在她心里可能更重一点。
你们姐妹俩还是挺像的。“他突然感慌道“谁跟她像啊,我像我妈,她像我爸。”
陶玉墨说了一句,脚下蹬看目行车,一下子超过了林朝阳林朝阳摇头笑了笑,这姐妹俩嘴硬这一点都像妈。
陶玉墨拿出国留学这事吓唬陶玉书真不能算是空穴来风,随著改革开放的脚步,国内与世界,尤其是发达世界国家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和频繁。
民众接触到的外来信息越来越多,对于发达国家的向往之情也越来越重高校作为接触外来信息最为通畅的地方之一,大学生们对于出国留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为数不多的公派留学机会远不能满足这些学生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自费留学就成了大多数人最好的选择。
因为与多个发达国家保持看良好的蜜月关系,如今中国大学生申请国外大学的条件很宽松,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很大。
最近林朝阳不写小说,摸鱼的时间比较多,偶尔去中文系听听课,听说中文系已经有好儿个学生甲请了美国儿所大学的研究生林朝阳不是很能理解学中文的跑去美国留学的逻辑,但想来人家并不是要学以致用,只是为了奔向更美好的生活而已。
这天上完课,陈健功又聊起了班里同学留学的事。
北玲、玫珊、剑英..-.--都准备要去美国了。”
林朝阳好奇的问道:“怎么都是女同学留学,你们班的男同学就没有留学的?”
留学的没有,考研的倒是有好几个。留学..-”陈健功的神色有些复杂。
哪怕是申请到了奖学金,现阶段出国留学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可能路费都是问题。
男同胞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无疑要比女同志更大。
朝阳!*梁佐的叫声打断了林朝阳和陈健功的对话“什么事?”
我跟李彤还有七八、七九级的两个同学组成了一个红学小组,你有时间来给我们指导指导。”
林朝阳笑著调侃道:“有你这个大才子在,还需要我指导?”
你就别取笑我了。共同研究嘛,我们几个的功底还是太弱了点,尤其是在文字雕琢上,远远不及你的水平。”
梁佐有求于人,恭维了林朝阳两句,弄得他也不好拒绝,便说道:“那择日不如撞日,你们有什么成果没?我先看看。”
“好啊,正好有篇文章。”
梁佐带看林朝阳来到32号楼,将文章稿子展示给林朝阳,文章名《警幻情榜增删辩》。
所谓警幻情榜,是《红楼梦》末回附的主要人物表,最早出自戚序本批语普幻仙子乃太虚幻境之王,薄命司藏金陵十二段止、副、又副三十六位女儿的命运薄册,因太虚幻境宫门题“孽海情天”,所以戚序本批语称之为“警幻情榜”。
既然是增删辩”,讨论的自然是天于榜上女儿人数的问题历来学界对于警幻情榜上榜人数的说法都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说法是根据书中第五回所写,“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正册十二人、副册十二人、又副册十二人,便是三十六人。
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庚辰本第十七回、十八回中脂批:“是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一榜十二人,一正四副共五册,为六十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周汝昌为代表的,认为曹雪芹先生作警幻情榜,是为了对应《水浒传》的一白单八将,以脂粉英雄对应绿林好汉,所以应该是一百零八人林朝阳算得上是熟读《红楼梦》,而且他与吴祖细平日里交流很多,老头儿对于《红楼梦》的研究精深,自然也让林朝阳对于《红楼梦》的理解比一般人更深。
在他看来,暂幻情榜一百零八人这种说法很明显就是周汝昌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没有任何有力的佐证:而六十人的说法出自于庚辰本,虽有脂批为证,可六十人之数与书中情节并不契合,未免牵强。
三十六人的说法出自开篇第五回,与文中人物也极为契合,这个说法是最靠谱的梁佐儿人合撰《警幻情榜增删舜》,观点与他相同,也是以多个论据佐证六十人说法的偏差。
林朝阳看过文章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只挑了几处行文逻辑上的毛病,又帮他们补充了一例佐证。
本以为这就算完事了,没想到梁佐却要在文章上给他署上名字,还注明了是指导老师。
第216章 还得是我亲姐夫
几天后,夏承缨又来到了燕大。香江中文大学代表团在内地的访问行程已经结束,明天就将要返回香江夏承缕今天是已经取得了出版社的授权,来跟林朝阳签署出版合同。合同签完,林朝阳只需要等待香江中文大学的稿费就可以了。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他赚的虽然是外汇,但碍于强制结汇的规定,到手的只能是人民币。
这天,陶玉书接到了《河北文艺》稿费单,之前她跟章德宁商量要给《芙蓉镇》写的评论前段时间投了出去,被《河北文艺》采用,收获了二十四块钱的稿费,这是她今年发表的第二篇评论。
拿了稿费心情好,晚饭加了个菜,到晚上陶玉书又盘算起了家里的存款三月末的时候夫妻俩还完了华侨公寓的最后一笔房款三千块钱。
最近儿个月林朝阳因为没有发表和出版作品稿费收入不多,只有零星的印数稿酬唯一一笔大数目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稿费,因为有李翰祥帮忙,获得了九千出头的外汇券,之前林朝阳又通过阿毛以1:1.4的比例换取了五千块钱外汇券。
去掉之前花掉的一千多外汇券,现在夫妻俩手里还握有近一万三千块外汇券,而存款则还剩下一万两千块钱“紧花不够慢赚的啊!“林朝阳自得了一句。
陶玉书笑著说道:“之前你不还说轻轻松松花出去吗?”
那我明天去趟信托商店,手里这么多外汇券,不花出去又没利息,等于亏了。”
陶玉书白了他一眼,“你可真是会算帐。”
翌日是周末,林朝阳一大早骑看目行车往城里去四十年代,燕京城里出现了一家“大通委托商行”,地点在前门外大栅栏内,这是燕京最早的信托商店,或者叫委托商店也行。
建国之后,国家成立过硬委托商店和国营物资回收公司取代了原本的当铺,又吸收了私人委托商店和街边打小鼓儿的”。
五十年代以后,国营委托商店逐渐成为老百姓的最爱,国营商店买卖公平、交易合理、童叟无欺,比日社会的当铺可靠谱多了。
那时候经常会有关于国营委托商店的新闻,全都是某某人去委托商店卖东西,人家学徒鉴定价格给低了,商店给顾客补差价之类的委托商店的口碑就是在这样的新闻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更关键的是,因为商品供应乏,实行票证制度以后,许多老百姓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只有在委托商店里才能享受到散开供应的购物快感当然了,委托商店里的商品多是各家各户闲置无用的日物件。放在委托商店里卖,也是为了缓解生活物品的缺乏。
委托商店的经营是一手托两家,收购也分了两种形式一种是寄卖,是由卖方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将东西放在委托商店里出售,物品卖出后商店收取手续费。这个手续费一般物品的是7%,家具、自行车之类的是4%另一种形式是针对著急用钱的卖家,他们可以直接将商品交给委托商店估价,然后直接拿钱走人。
相比寄卖,这种方法的价格自然要低一些燕京城里的委托商店有不少,西单、东单、西四、北新桥、天桥、新街口、菜市口都有。
西四委托商店是离林朝阳家最近的一家,所以他一大早先来了这里,西四委托商店算是燕京城里规模比较大的委托商店之一,就在西四十字路口北边,商店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大白天也亮看灯。
一进门就有股奇怪的发霉味道,这里收售杂项,所以有这种味道也不奇怪这回是林朝阳第一次来委托商店,转了一圈,心中微微有些失望根据后世的一些文章描述,委托商店几乎是遍地是黄金,可现实却是,这里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老百姓家的生活用品。
旧衣服、皮袄、被褥、手表、留声机、照相机..委托商店全是旧货,像林朝阳这样不差钱的顾客来到这里,对于绝大多数商品目然是看不上眼的,可他还是耐心的在商店里转了好几圈,这时候商店里都是封闭式柜台,需要选购商品得通过售货员从柜台里的货架上取下来,放在柜台上。
林朝阳看来看去,发现有个货架上摆看几台照相机,他凑到售货员那里,说道:“同志,那照相机能掌给我看看鸣?”
售货员先是看了林朝阳一眼,然后从货架上的几台照相机里挑了一台拿过来这是一台苏联产的泽尼特相机,估摸著有七成新,林朝阳看了看便放在了柜台上,这相机旧了点。
看了半天,林朝阳倒是在摆著瓷器的货架上发现了点有价值的玩意儿,是两只落款”大清乾隆年制”的青花碗一问价格,十块钱一只。
两只碗就是二十块钱,快赶上他半个月工资了。
转念一想,林朝阳便明日了这里面的道理来委托商店卖东西的卖家大多是因为无钱可用,你总不能指望一个三代贫农家里能拿出古董字画来卖,故而这里的绝大多数商品对于林朝阳来说肯定是没有收藏价值的另有一小部分人为了救急卖的确实是好东西,可国营委托商店不是当铺,追求的是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极致的利润,帅傅给的估价基本都是符合这个时代的物价的。
人家委托商店也知道这玩意是古董,当然不能按照日用品的价格来卖,但这年头古董收藏的行情还不像后世那样火热,所以溢价目然有限想明日了之后,林朝阳痛快的让售货员开票付了钱在委托商店买东西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不用担心买到质品和假货,这里面的东西都是经过了老师傅的火眼金睛。买下这两只碗,其他的东西也没什么好看的了,林朝阳又想起了自家的四合院。
正房的家具、日用都置办完了,可厢房还空看呢,反止那里也不经常任人,弄点二手家具、日用也不错。
“同志,你们这没二手家具鸣?“林朝阳问售货员售货员回道:“我们这是收售杂项的,您要买家具可以到东华门信托看看,还有地安门委托商店那,也有个家具门市部。”
林朝阳骑著自行车来到东华门信托商店,这里的门脸儿看著比西四委托商店气派了一点。
因为专营家具,这里门口聚集了一帮三轮车工,他们负责帮买主将大件家具运至家中,服务殷勤周到。
跟龙,成家具厂旧货部的精品比起来,这里的旧货基本还是以日常家具为王,林朝阳挑了半大,找到了一张紫檀木的八仙桌和一张紫檀木的大方凳,都是清中期的好东西,不比林朝阳之前在龙顶成买的那两件家具差林朝阳询问售货员价格,售货员说是顾客放在店里寄卖的,紧檀八仙桌要一百块,紧檀大方凳三十块,要的是外汇券,信托商店的寄卖商品都是以卖家的条件为准,当然了,前提是卖家的要价获得鉴定师傅的认可。
有一少部分精品商品卖家会选择要外汇或者外汇券,有的时候实在碰不上合适的买家,卖家才会降低要求,答应人民币交易,这张紫檀八仙桌和大方凳是清中期的精品家具,要这个价格自然是不算贵。
这个卖家也算是碰到了运气,林朝阳手里外汇券比人民币还多,自然不差钱,痛快的买下了这两样东西。
然后林朝阳又在商店里挑了几件旧家具,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分不清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的区别.统称都叫红木。
林朝阳在一堆旧家具里挑出了两张床、两张八仙桌、一张书桌、六把太师椅和两架衣柜,清一水儿的不是紫檀木、就是黄花梨,直接把门市部的好货都给掏空了。
结帐一算,不算那两件古董家具,这么多家具总共才花了一白七十八块钱,而且不要票证、不要外汇券。
林朝阳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燕京的老百姓这么钟爱信托商店了,这种购物体验太他么爽了!
后世的老美用拼多多海外版购物,大概也就这种感觉了吧?
结完帐,还有个更重要的事是运货,这个时候门口的三轮车工们就派上了用场,林朝阳今天不仅是包圆儿了东华门信托商店的家具,连门口的三轮车工们都一个不落的跟看沾了光,他们甚至还得运第二趟,林朝阳骑看目行车在前面引路,拉家具的三轮车跟在后面,走了半个小时才到棉花胡同。
他来到院门口发现院门没锁,门门却是插著的,想到今天是星期天,知道肯定是杜峰这小子来了。
拍了拍门环,过了一分多钟,院门才从里面打开,果然是杜峰那张脸看看院门口一长溜的三轮车和车上的家具,杜峰满脸惊讶,“姐夫,你这什么情况?”
“厢房不是还没家具嘛,今天我去信托商店配了点。”
林朝阳说看,指挥帅傅们拾看家具进院,杜峰主动上前帮忙林朝阳和杜峰合看拾了一张八仙桌,走到院当中,就见一个圆脸大眼睛、胸前两根大辫子的清秀女同志站在西厢房的门口,神色略显慌张,两人把八仙桌拾进屋,林朝阳调侃道:“这位女同志不给我介绍介绍?”
闻言,女同志满脸羞涩,杜蜂也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将她拉了过来,介绍道:“这是冯娟,我文工团的战友。”
这是我姐夫林朝阳,作家。”
姐天好!“杜峰给双方介绍完,冯娟王动冲林朝阳打了个招呼,“杜峰忌跟我提起您。”
林朝阳笑著问道:“冯娟同志你好。他都说我什么了?”
说您有才华,特别厉害。”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