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156节

  章德宁问林朝阳:“你请半个月假没问题吧?

  “可以。”

  现在馆里一有点什么事就把他拎出来当吉祥物,男排来了是这样、香江中文大学代表团来了也是这样,他现在请假毫无负担,我这吉祥物可不是白当的。

  那这几天你们准备准备,我们下周一早上九点半在火车站汇合。”

  “好。”

  等章德宁走后,陶玉书便忙著张罗起收拾东西,林朝阳说道:“还有好几天呢,你那么著急干什么?”

  “我先看看有没有缺的东西,趁著有时间好去买点。”

  女人出门总是会比男人麻烦很多。

  陶玉墨见姐姐、姐夫马上要出门了,也抓紧规划自己的行程,蹭不著饭了,不如出门潇洒。

  没等林朝阳夫妻俩去参加笔会,她已经拎著行李潇洒的奔向了火车站“剑梅!”

  隔看老远,陶玉墨看到了同字,兴奋的高声喊了一声,听到声音的郭剑梅也向陶玉墨招了招手,陶玉墨拉看行李跑到近前来,跟大家一打了招呼这次去北戴河旅游,她们是四女两男,六个人里三人是79级法律系的,分别是陶玉墨、郭剑梅和一个叫于慧的女生。

  另外还有两人是77级法律系的王志勇和李俊玲,他们俩是男女朋友,最后一个人刘振云,他是跟著女朋友郭剑梅来的。

  六个人聚齐了,众人便往车站里走去这几天刚放暑假,燕京站人流拥挤,检票之后几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等把行李都放好之后才喘著气坐下。

  “哎呦,这人也太多了!“陶玉墨抱怨了一句。

  郭剑梅说道:“你不常坐火车。每年寒暑假,我们都是这么坐火车回家的,早习惯了。’他们一行七个人,只有陶玉墨和于慧是燕京人,其他五人都是外地的真热啊!“于慧用手给自己扇看风。

  陶玉墨从包里掏出一本杂志来,当作扇子来扇风,比于慧用手可方便多了,她正得意,就见刘振云拿出一把扇子交给郭剑梅。

  振云考虑的还真是周到啊!”陶玉墨调侃道被她这么一说,郭剑梅和刘振云都有些不好意思,另一对情侣王志勇和李俊玲就比他们大方多了,不仅给彼此擦看汁,还共饮一杯水。

  天气炎热,车厢里全是人,气温就更高了,众人满头大汗,众人大口的喝了几口提前灌好的凉白开,才算是解了渴。

  等火车缓缓开动,清风徐来,打开的车窗处终于传来了阵阵凉风,陶玉墨长出了一口气。

  “哎呦,总算是凉快了点。”

  六人坐的是绿皮硬座车,座位相邻,等车子平稳起来之后,王志勇张罗看大家一起打扑克,打扑克是如今坐火车打发时间的最佳娱乐活动其他几人都同意了,于慧却不想玩,她拿起了陶玉墨上车用来扇风的那本《燕京文学》,说:我看会杂志,你们玩吧。”

  “你可真扫兴,五个人怎么玩?”

  陶玉墨埋怨了她一句,主动退出,让另外两对情侣玩,“谈,玉墨,你姐夫又有新作品了?”

  于慧翻了一眼目录,发现这期《燕京文学》上竟然有林朝阳的作品“是啊。”

  《燕京文学》是月刊,这期杂志已经上市两天时间了,陶玉墨这本是她出门的时候在书报摊上买的,准备用来在火车上打发时间。

  现在杂志被于慧借去了,她只能在一旁看著另外的几人打扑克,火车里的声音嘈杂,陶玉墨的眼晴看著扑克牌,耳朵接收到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声音。

  “好!这小说写的可真解气!”

  “什么小说啊?”

  “这部《棋圣》你看了没?这一期《燕京文学》上发的,许灵均的新小说,写的可真好。”

  那部小说啊,我昨天刚看完,感觉不太好。”

  “不好?为什么不好?我看著很好啊!”

  “你不下围棋吧?那里面说的事太扯淡了,主角江南生下围棋连著击败了日本九个国手,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中国围棋要是有这个水平,至于被日本人压这么多年吗?”

  “小说嘛,情节都是适当虚构的。再说了,我记得下围棋那个吴清缘当年不是就横扫了日本棋坛吗?”

  “吴清缘是在日本赢的棋,这小说里是在中国。”

  “那怎么了?”

  陶玉墨听著两个声音在争辩,她对于两人争辩的内容并不陌生,正是姐夫林朝阳新小说的情节。

  真就让姐夫说对了,这才发表两天,关于小说情节就已经有争论了,

第220章 不懂他的良苦用心

  《棋圣》就是林朝阳发表在《燕京文学》的新小说,全文十三万字,是部中篇小说小说以棋痴江南生的成长为王线,讲述了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的沪上,一心痴迷棋道的江南生在国破家亡之际以身报国的故事。

  在写小说的时候,林朝阳就已经预料到了小说情节可能会引发的争论,这个问题章德宁她们这些编辑也曾经提出过,但林朝阳最后还是坚持己见而他坚持的原因和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这部小说在他看来,适当的争论反而会促进小说的影响力发酵,身为后世人,没有人比林朝阳更懂得这个道理了。

  陶玉墨在林朝阳家蹭吃蹭喝,对于《棋圣》的创作过程很了解,在林朝阳与章德宁讨论小说存在的问题时也都在场。

  她清楚林朝阳之所以安排这个情节的原因,但别人不清楚,听看耳边的争论声,陶玉墨很想站起身去跟那两个人解释一番,可她开没有这么做“姐夫,你干嘛非要这么写呢?完全是费力不讨好嘛!”

  不能算费力不讨好。小说这么写,一定会有一部分目翊理性的读者挑毛病。这样才能激起读者们的讨论,引发广泛的议论同时,这样的情节安排也很容易激起读者同仇敌气的爱国情怀,情节通俗起来,大大的降低了小说的说读门槛,会有更多的读者看到这部必说的。”

  陶玉墨的脑海里闪过她和姐夫之间的对话,她听看那两人的对话,心中明白,其实这正是姐天要的效果。

  燕京到北戴河的距离开不算远,火车三个多小时就到了建国之后,北戴河一直以领导人疗养地而闻名。改革开放这几年,外出旅游逐渐兴起,北戴河成了北方的度假胜地,许多燕京人都会趁看夏大来到这里避暑。

  陶玉墨等人下了火车,也不去找招待所,提著行李连午饭都顾不得吃,直接就跑到了海滨游览区。

  这个时候的北戴河虽然也是旅游区,但旅行社、宾馆、饭店还很少,人也没有后世的多,众人到了海边,看著不远处的大海,脚踩在沙滩上,只感觉到心旷神怡,李俊玲家境优越,这次来旅游,她特地带来了家里的照相机,是一台海鸥的120相机这会儿到了海边,她立刻把相机掏了出来,先是对著大海美美的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又冲着几个同学拍照,众人开心的对看她的镜头摆姿势在海边逛荡了一个下午,众人饥肠镀、筋疲力尽,这才想看找住的地方。

  离著海边不远有北戴河的区政府招待所,条件简陋,十来个人住一个大屋,上厕所还得到院里去。

  陶玉墨在家里强生惯养,很不适应这样的任宿条件,可没办法,现实条件就这样,不住区政府招待所,就得住老乡家里,据说条件比招待所条件还差不少。

  区政府招待所有食堂,因为招待的都是外来的游客,所以伙食条件还不错,前提是得肯花钱来了北戴河,不能不吃海鲜,食堂就正好的海螃蟹,五毛钱一斤。

  陶玉墨本想给自己点两只,见郭剑梅和刘振云没点,便多点了一只,分给两人一人一只。

  郭剑梅和刘振云出身农村,家境不算好,这次跟大家一起出门旅游是攒了很长时间的钱,不舍得在吃上面花钱陶玉墨在几个同学里面算是小富婆了,她上学吃饭不需要花钱,平日里还要跟父母要点零花钱连大哥陶玉成她都不放过,美其名日是两个倒子的补课费另外她还给姐夫林朝阳整理信件,光是这一个学期,她就赞了小二百块钱,因此出门花起钱来自然爽快。

  晚饭后,天很快就黑了,这个时候海边没夜景,只有无尽的黑暗,所以众人只能窝在招待所里打打扑克。

  牌局八点半散了,于慧仍抓起陶玉墨的那本《燕京文学》来看,陶玉墨则鼓捣起了李俊玲带来的海鸥相机。

  有照相机就是好啊,她心里琢磨著,等回去以后她也要买一个。冷不防腹部突然传来一阵绞痛“哎呦!“陶玉墨捂著肚子叫了一声。

  玉墨,你怎么了?“郭剑梅问道。

  肚子疼得厉害。“陶玉墨秀眉紧,咬看牙说道。

  “是不是螃蟹没吃好啊?”

  “你们不也吃了吗?”

  郭剑梅一想也对,螃蟹大家吃了都没事。

  “不行了!”

  陶玉墨忍了一会儿,抄著卫生纸夹著屁股便跑向院里的厕所过了十多分钟,她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房间。

  几个女同学关切的问道:“玉墨,你没事吧?”

  没事。拉肚子而已,死不了。”

  陶玉墨躺到床上,刚歇了没几分钟,腹痛再次袭来,她不得不又奔向院里如此反复三次,陶玉墨再回到房间,脸色惨白,毫无血色,腿都是软的。

  “玉墨,赶紧吃点药吧。”

  郭剑梅递给她两粒药,陶玉墨问:“这哪来的?

  “我跟招待所的同志要的。”

  陶玉墨点了点头,和看水吞下了药,俯身趴在床上,好像霜打的茄子,跟白天生龙活虎的状态判若两人。

  她看著其他几人安然无恙的有说有笑,心里恼怒,我都拉成这样了,她们怎么一点事都没有?早知道就不吃那只螃蟹了。

  来了北戴河,不吃螃蟹真可惜啊。算了,明天吃下吧胡思乱想著,她睡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见耳边有一阵抽嘻声,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晴往旁边扫了一眼,发现是于慧面带泪痕。

  你哭什么?“陶玉墨问了一嘴。

  “没什么。”于慧回道。

  陶玉墨睡意正浓,顾不上于慧,转过头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她起床之后又恢复了活蹦乱跳的状态你这身体可真够好的,昨晚我都怕你起不来床。“郭剑梅说小小的拉肚子而已,还能耽误我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陶玉墨洋洋自得道她的这种自得让人很难理解,大概就跟小学生比谁尿的远一样。

  早上吃完饭,众人手持地图前往景区游玩,昨天逛完了海滨的老虎石公园和碣石园今天他们要去西边的联峰山。

  路上,陶玉墨突然想起昨晚的情景,她问于慧:“你昨晚怎么哭了?”

  没什么。”于慧有些不好意思,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陶玉墨追问道“不是,你别瞎说了。”

  “那你哭什么?”

  陶玉墨追问个不停,于慧无奈的说道:“我是看小说看的。”

  “看个小说有什么好哭的。“陶玉墨说了一句,然后反应过来,“你看的是《棋圣》?”

  “嗯。”

  陶玉墨心中立刻了然了,《棋圣》里面有些情节确实好哭,比如里面描写战争后百姓的民不聊生,比如小乞巧被日本人残杀.·当然,最好哭的还是最后江南生的概然赴死陶玉墨每每想起小说里的画面,脑海里总能浮现出谭制同说过的那段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代,尽管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外国侵略,可仍旧有无数人麻木的面对侵略,甚至是助约为虐。

  江南生又何尝不知道目己手无缚鸡之力?何尝不知道面对侵略者的长枪大炮,他的血肉之躯毫无抵抗之力?

  可他还是选择一往无前,因为他深切的知道,如果人人都是浑浑噩,都选择明哲保身,在侵咯者的枪炮之下瑟瑟发抖,那中国谈何未来?

  亡国灭种就在眼前,唯有热血与牺牲才能唤醒同胞的反抗精神。

  他以棋为力兵,虽不能杀敌于阵前,却也能打击日本人的嚣张气焰,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陶玉墨又忍不住想到了自家姐夫,在中日友好的大背景之下,他偏偏要写一部《棋圣》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逆时代潮流而动。

  难道他不清楚《棋圣》这样的作品写出来之后会招来多少反对声和骂声吗?

  以如今的风气,说不定连主流媒体都要对他冷嘲热讽一。

  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小说写出来了,编辑对情节提出异议,他也坚持自己的观点。

  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小说,让更多人不要轻易的忘记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和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

  你觉得怎么样?“陶玉墨问于慧于慧又想起昨晚看小说时的感受,“写的很好!江南生这个人物写活了,从不问世事的棋痴,到舍身为国的棋圣,让人动容。”

  最后挑战日本棋手的那个大情节,你觉得怎么样?“陶玉墨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非常好啊,荡气回肠,充满了英雄气和史诗感,我看的时候甚至觉得历史上可能真有江南生这个人。”

  听著于慧的夸奖,陶玉墨心中涌出几分喜悦姐夫说的没错,一般的读者对于挑战日本棋手的情节是不会拿著放大镜去看的,真正挑毛病的只是一小部分人。

  如此一来,一小部分人的不满挑起争论,但大部分人对小说的观感还是正面的,既有了讨论度和影啊力,也保证了小说的口碑和评价姐夫高啊!

  “不过我觉得也有点可惜。”于慧说“可惜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56/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