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274节

  这两个疑团好像两个猫爪子,挠得她心里痒的不行。

  好在这两个疑团没有折磨刘晓庆太久,第二天上午一个让她欣喜若狂的消息传来。

  张金灵辞演女主角,李翰祥决定让她出演慈禧一角。

  得知消息的刘晓庆欣喜若狂,脑海里立刻回想起了昨晚林朝阳说的话,这才明白过来他当时的意思,她心里对林朝阳充满了感激。

  然后她又想到了昨晚张金灵的异常表现,心中的疑问更重了,她想不明白,难道张金灵没去给李翰祥道歉?或者两人是发生了什么冲突?要不然,慈禧这个角色怎么会落到她的头上呢?

  难道是林朝阳从中作梗?刘晓庆想到了传闻中林朝阳跟她们厂的恩怨。

  可仔细一想又不对,自己也是燕影厂的人啊,真要是为难燕影厂的人,怎么还能让她接演慈禧呢?

  刘晓庆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然后又过了两天,燕影厂内部传出一个消息,张金灵怀孕了!

  刘晓庆这才想明白,原来慈禧这个角色落到她头上是因为张金灵怀孕了。

  心中一切疑问都有了答案,刘晓庆本以为事情就此尘埃落定。

  不成想,过了几天,燕京电影界不知从哪儿传出来一股流言来。

  说《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本来选了燕影厂的张金灵演慈禧,结果因为编剧林朝阳有过节,硬是把张金灵的慈禧换成了刘晓庆。

  流言这种东西向来经不起推敲,但又因为暗合了许多人的阴暗心理而拥有强悍的传播力。

  没用几天的时间,这股流言便成了国内电影圈热议的话题。

  熟知内情的人对于这种流言自然是哭笑不得,人家张金灵怀孕是实打实的,好端端的辞演怎么就成了换角了呢?

  “真不是我干的!我就是个编剧,哪能左右导演的决定。

  再说了,这言论一点逻辑也不讲。张金灵是燕影厂的演员,刘晓庆就不是了?

  真是因为过节换了张金灵,干嘛不连刘晓庆一起换了?”

  陶玉成说道:“传言说刘晓庆要演谢靳的《秋瑾》,你是《秋瑾》的编剧,所以……”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纯粹是胡说八道,没影儿的事。”林朝阳断然否认。

  周六晚上,林朝阳带着陶玉书回陶家吃饭,陶玉成忽然跟他聊起了最近燕京电影圈传的沸沸扬扬的传言,向他求证,林朝阳哭笑不得的跟大舅哥解释了一番。

  听了林朝阳的解释,陶玉成砸吧着嘴说道:“传言嘛,真真假假。刘晓庆也算是捡着了,那你推荐她的事是真的吧?这可是她自己说的。”

  “我也就是随口一提,真正做主的还是导演。她本来就是女二号,女主角不演了,她的机会本来就很大。”

  林朝阳并不想被电影圈当成聊天的资本,但大家却无法忽略他的影响力,毕竟这两年他合作的都是谢靳、李翰祥的大导演。

  之前电影圈也在传说《牧马人》的男女主演朱时茂和丛珊都是他向谢靳力荐的,要知道当时两人当时都是电影界的小透明。

  “你这个专职作家,业余编剧混的比正经编剧都厉害!”陶玉成调侃道。

  他嘴上这么说,却也知道,如果妹夫单单只是个会行活的编剧,是远远无法在谢靳、李翰祥这样的大导演那里获得影响选角的影响力的。

  《牧马人》电影上映到现在四个月时间,虽说在第二个月开始就被《少林寺》这个妖孽给压了一头,可即便如此也依旧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受欢迎的国产爱情影片。

  据中影公司的不完全统计,上映至今,《牧马人》已经取得了超过1亿票房,在这个电影票仅一毛钱的时代,这个票房成绩代表的是近十亿人次的观影人次。

  现在《牧马人》还没有下映,每天仍在不断创造新的记录,谁也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谢靳,但谁也无法忽略林朝阳这个原著作者兼编剧的功劳。

  陶玉成觉得这才是妹夫真正厉害的地方,也是谢靳、李翰祥他们这些大导演看中他的原因。

  (本章完)

第284章 到底是年轻人啊

  《牧马人》取得的空前成功不仅体现在观众一边倒的好评声中,连一向挑剔的评论界对于这部电影也几乎是零差评。

  如此巨大的成功让导演谢靳陶醉不已,但他也知道,观众和评论界这种强烈的偏爱的基础来自于电影本身出色的质量。

  接下来他要拍摄的作品,必须要达到、甚至是超越《牧马人》的水准才能符合大众和业界对他的预期。

  《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中尖锐的写了死、血、穷、苦、债,甚至还写牢骚、写官僚主义、写不正之风,这在过去中国军事文学的创作中是不敢想象的。

  也因着突破了以往的窠臼,让《高山》这部小说自发表之初便受到了无数读者的喜爱,行销数百万册,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军事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

  外界听说他要将《高山》拍摄成电影,一片欢欣鼓舞之声。

  最近,他就收到了几位老友对于这部电影的热烈关切和反应。

  荒煤同志建议他在拍《高山》时最好加强梁三喜这个人物;白羽同志说:梁大娘这个人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应该要加强;冯穆同志则十分喜爱小燕京,嘱咐他务必要加强小燕京的分量。

  面对这三位文艺界前辈和好友对《高山》的热情关心,谢靳内心里感慨万千,同时又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关键是,现在剧本都写完了,这些人轮流提意见,要改起来也是件麻烦事。

  为此,谢靳专门致电给林朝阳,说了这件事。

  “一个人提意见还好说,三个人提意见怎么改?他们喜欢哪個人物就要多加戏,要不要都给改成主角算了?”

  谢靳说道:“你别急着发牢骚嘛,几位同志也是为了我们这部电影好,大家听说了《高山》要拍成电影都很期待。”

  “他们的好意我很理解。但你是导演,不能被他们干扰了创作思路,谁都想讨好,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听着林朝阳的话,谢靳狡辩道:“这不都是老关系嘛,之前《天云山传奇》那场风波,他们都帮着说过话。”

  “帮忙归帮忙。你要是想采纳他们的意见那是你的事,我是不会改剧本的。

  老谢,我觉得你现在的心态不对。

  大家对《高山》抱有期待,是想看到一部好作品,也是建立在对你和作品的信任上,你现在意志这么不坚定,让人家说两句就要改剧本,能出好作品吗?”

  被比他年轻了三十多岁的林朝阳数落一通,谢靳脸色发窘,感到阵阵发热。

  他其实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只是这段时间以来外界的赞美声铺天盖地而来,再加上人情的关系,着实影响了他的判断力。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感觉到有些没面子,谢靳着急的挂了电话。

  等挂断了电话,他无奈的对正端坐在一旁的老者说道:“你看看,我都说了不行。这小子架势足的,比我还像个导演。”

  冯穆哈哈笑道:“年轻人有这股态度是对艺术负责任!”

  听着他的话,谢靳心里撇嘴,伱刚才逼着我给小燕京加戏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态度。

  谢靳最近一直在燕京,除了筹备《高山》,还抽空参加了几个会议。

  他刚才在电话里对林朝阳说的话并非造假,最近他参加各种会议,遇到了诸多文艺界同仁。

  大家普遍认为凭着“高山下的花环”这六个字,他的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只要演员选得好,各部门齐心协力,必定又是一部不逊色于《牧马人》的精彩之作。

  谢靳听着大家的意见,心中既欣慰又别扭,欣慰的是众多文艺界资深人士对于《高山》质量和影响力的认可,别扭的是改编这部电影,他这个导演的存在感似乎越来越薄弱。

  其实这种感觉自从《牧马人》上映后他就有了,小说本身群众基础庞大,哪怕他是名导,改编成功后,大家似乎也理所当然的把大部分功劳都推到了原著的身上。

  《高山》的影响力比《牧马人》还要大,以至于现在电影还在筹备阶段,他这个导演的风头就已经被作品给抢光了。

  不过好在谢靳一直把自己放在电影的后面,并不认为这是多么不可接受的事。

  在众多关切《高山》电影的声音当中,荒煤同志、白羽同志和冯穆同志的意见是他最为看重的。

  除了因为三人本身在文艺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之外,也因为谢靳与三人关系熟稔,并且之前还多多少少受到他们的声援支持。

  这几天三人先后对《高山》的剧本提出了一些看法,谢靳不得不重视起来,他也明白太多的人指手画脚对剧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可偏偏又拗不过面子问题,赶上今天跟冯穆在一起,又说起了这个话题,他便干脆给林朝阳打了个电话。

  现在电话打完了,虽说是被林朝阳这小子没大没小的数落了一顿,可好歹算是让堵住了冯穆的嘴。

  之后荒煤、白羽他们要是问起来,也有话说了。

  你看,不是我不想改,实在是林朝阳这小子倒反天罡,连我这个导演的都不听。

  冯穆见他神色不忿,岔开话题说道:“我听说最近他因为跟燕影厂的过节,把人家的女主角给换了。”

  “你怎么也信这些小道消息?都是胡说八道的!”

  “我对你们电影界又不了解。”冯穆说。

  你指手画脚的时候可没说自己不了解,谢靳腹诽了一句,解释道:“传言不可信,张金灵是因为怀孕了才辞演的。他跟燕影厂确实有过节,但也是因为剧本立场的问题,对事不对人。”

  “到底是年轻人啊!意气风发!”冯穆感叹了一句,语气中难掩对林朝阳的欣赏。

  当年《高山》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文学界出于一直以来对于军事文学的保守看法,迟迟无人发声,只有冯穆站了出来,以一篇雄浑有力的文章高度评价了《高山》。

  因此冯穆一直以来对于林朝阳都是十分欣赏的,只是林朝阳从来不亲近官方组织,双方接触的机会很少。

  “说起来,他的作品影响力这么大,你这个当导演的风头都快被抢光了。”

  “谁让人家写的好呢?他要是写的不好,我也不能改啊!

  开会的时候你又不是没看见,那几个制片厂说起《高山》的改编权,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尤其是八一厂的人,这些风凉话不都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嘛。”

  “唉,可惜《高山》的字数少了点,要不然这一届茅盾文学奖,林朝阳肯定是稳操胜券。”冯穆语气惋惜的说道。

  冯穆是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之一。

  茅盾文学奖今年三月份开始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文协、文学杂志、出版社等单位报送的145部长篇小说。

  评委会成员们的年龄普遍都在六十岁以上,七八十岁的老同志也大有人在,145部长篇小说,要是让冯穆他们这帮评委审阅的话,先不说精力能不能跟得上,时间上就不允许。

  文协创研室为此邀请了19个评论家、编辑和高校教师在香山搞了一个读书班,由读书班成员们阅读作品进行筛选,而这个筛选只是初选。

  筛选结果出来后不是直接报送评委会,因为即便是筛选出一小部分来,对于评委会的很多成员来说也是个巨大的工作量。

  所以文协又成立了一个预选组,负责人就是冯穆,其余还有卫君怡、陈企霞、孔罗荪、谢永旺等人。

  再过几天,冯穆就要和这些人一起到招待所去住上一个月,全心全意的对筛选出来的作品作进一步审阅。

  等到他们的审阅结果出炉后,才会成为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做出评判的重要依据。

  因为预选组成员与评委会成为高度重合,他们提供的审阅结果对于最后的评奖具有重大影响。

  “我听说朝阳的作品报了好几部吧?”谢靳问。

  “两部。”

  这个消息不需要保密,冯穆直接回答道。

  “都入选两部了,怎么样也比其他入围一部的作家获奖几率大吧?况且他的小说都不错。”

  冯穆之所以惋惜《高山》,是因为他个人对于这部作品的喜爱,对于林朝阳入围的作品他也是很看好的。

  但当着谢靳的面,他不能说的太过露骨。

  “评奖又不是比赛,不是你入围的作品多就一定能得奖,看的还是作品本身。”

首节 上一节 274/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制作全息精灵游戏,全球玩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