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78节
“朝阳,后天跟我去参加个聚会。”
“聚会?哪门子聚会?”
“趁著元宵节前在京的一些作家要聚一聚,地点在谌容家。你以前上班,老不出席这种活动,现在不上班了,怎么著也得参加参加吧?不少熟人呢。”
李拓的话有理有据,林朝阳痛快的答应了下来,他最近确实闲著没事,既没有写稿的压力,也不上班,去参加个聚会倒没什么。
这日上午,林朝阳骑著自行车来到煤渣胡同,谌容家在煤渣胡同的大杂院里有三间房,谈不上气派,但还算宽敞。
刚进院,林朝阳便瞧见梁佐和一个娇俏的少女准备出门。
“师父!”梁佐向林朝阳打了个招呼,高兴的说道:“昨天李拓还说你能来呢,想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
“想见我就去我家呗,还是不想见。”林朝阳笑呵呵的调侃了一句。
梁佐又将身旁的少女介绍给林朝阳,“这是我妹妹梁欢。”
梁欢向林朝阳问了声好,好奇的打量著他。
林朝阳很想对这姑娘说一句“小心胖子”,可谁让他现在是长辈呢?
“你们俩这是干嘛去?”
“我妈让我们买点菜去。”
梁佐说著,朝屋里招呼了一声,谌容出门来热情的将林朝阳迎进屋里,梁佐兄妹俩则出门去买菜了。
林朝阳跟谌容见过很多次面,又有著梁佐这样的关系,因此还算熟悉。
进了屋,他发现屋里已经坐了三个人,分别是张洁、杨末以及王蒙。
三人里王蒙跟林朝阳最熟悉,一见到他,王蒙眯著眼睛笑了起来,“哎呦!朝阳可是个稀客,这样的聚会等闲可看不到你。”
林朝阳确实甚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里,他笑呵呵的回道:“我可不像你这样的大领导不用坐班,平时得上班,下了班还得兼职写作,抽不开身啊!”
王蒙笑哈哈的指著他,“你这个滑头!我不信你跟老章说你要调到文协当个专业作家,他会不同意!”
“哈哈!谁要调到文协当专业作家?朝阳吗?不用老章出马,这件事交给我了。”
爽朗的声音由远及近,穿透了房门,话音才落,宋凡走进了屋子。
他是燕京文协的领头人,林朝阳真想调到燕京文协他求之不得。
“别听老王造谣。我这么个社会闲散人士可受不了文协的约束。”
林朝阳笑著应付了宋凡一句,又与张洁和杨末打了个招呼,她们俩与谌容关系一向最好,因此今天到的也很早。
几人坐下聊了一会儿,这次聚会的客人们陆续到来,李国文、邓友枚、林津岚、李拓、陈健功……
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燕京文协的大聚会,来的全是燕京文协的会员。
林朝阳见邓友枚和林津岚都来了,却不见汪曾琪,忍不住问道:“老汪怎么没来?”
“他倒是想来。”邓友枚的话里有几分幸灾乐祸。
林津岚解释道:“前段时间查出了慢性肝炎,在家里养病呢。这种场合,让他来了不是让他难受嘛。”
汪曾琪好美食,自然也好喝酒,今天这样的聚会少不了要喝点,他身体抱恙,确实不该来。
“老邓不厚道!”林朝阳调侃了一句。
“你厚道,也没见你去探探病。”
“谁知他那病传不传染啊!”
林津岚无语的看著二人,“你们俩都不是什么厚道人!”
周围人也跟著笑了起来。
第350章 自带干粮看手稿
第360章 自带干粮看手稿
众人正说笑间,又有两位客人来到谌容家,是刘昕武与一位花甲老人。
经过刘昕武介绍林朝阳才知道,老者竟然就是覃牧。
覃牧是广东人,常年生活、工作在广东,但在77年、78年也曾在燕京工作过两年,因此在场也有几位他的熟人,比如杨末、比如王蒙。
他与众人打过招呼,等跟林朝阳打招呼时,脸上挂满了笑容。
“朝阳同志,久闻大名,今天终于见到你的面了。”
“覃老您客气了,我可是看著您的作品长大的。”
林朝阳的话又引起了众人的笑声。
刘昕武说道:“说起来林朝阳与覃老还有点渊源。”
听到这话,林朝阳和覃牧都点了点头。
去年《渡舟记》发表后覃牧还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文章夸奖这部小说。
当然了,他更多的夸的还是林朝阳这个作者。
覃牧在文章中高度赞扬了林朝阳在创作上的不拘一格,称他给中国文坛带来了朝气。
有著这样一层渊源在两人的关系自然是十分融洽的。
又闲聊了几句,林朝阳才得知,覃牧这次是为了自己的散文集出版而来。
至于说跟刘昕武走在一起,是因为他的散文集出版社恰好就是燕京出版社。
覃牧突然说道:“朝阳了不起啊!”
大家聊的好好的,他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众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覃牧看著大家的表情,笑著问道:“都很好奇是吧?我这话没头没尾的!”
众人齐齐点了点头,连林朝阳也有几分好奇。
“这话其实不是我说的,是苏晨说的。”
在场大部分人并不认识苏晨,但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谌容和杨末跟苏晨是很熟悉的,她们两人与花城出版社的交情很不错。
“朝阳上一部小说给了《花城》,老苏这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杨末调侃了一句。
覃牧听到这话却摇了摇头,“苏晨说的不是朝阳上一部小说,而是现在这部。”
现在这部?
众人看向了林朝阳,听覃牧的意思,林朝阳又写了一部新作品出来?
李拓兴奋的看著林朝阳,“朝阳,你那部小说写完了?”
他是林朝阳家的常客,寻个由头便要去蹭饭,自然知道最近这半年多林朝阳一直在写一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
因为怕打扰林朝阳的创作,这半年他甚至减少了去蹭饭的次数。
关于这部新小说,李拓跟林朝阳是有过交流的,大致知道小说的规划和内容,他更知道这样一部小说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林朝阳的预想写出来,绝对会震动整个文坛。
因此当听说林朝阳的小说写完了,他表现的异常兴奋。
“前些天刚写完。”
李拓正想继续追问林朝阳,一旁的陈健功拉住他,“你先别打岔,听覃老说完。”
李拓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抢了覃牧的话头,他冲覃牧抱歉的笑了笑,覃牧报以微笑。
覃牧接著刚才的话说道:“朝阳这部新小说立意高绝,视角宏大,既有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水平堪称惊艳,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领域少有的恢宏大气之作。”
说完这番话,覃牧脸上露出狡黠之色,特地强调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苏晨拜年的时候对我说的。”
覃牧也好、苏晨也罢,两人都是中国文学界声名卓著的人物,能对一部小说做出如此高的评价,是极为罕见的。
尽管众人现在并没有看到林朝阳的新小说,但也不会认为苏晨是信口开河。
只是大家有些难以想像,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竟然能让苏晨这样浸淫文学与编辑数十年的老出版人给出如此高的溢美之词。
回味著覃牧所说的话,众人感觉心里好像有猫爪子在挠,恨不得现在就一睹为快。
“朝阳,你给大家伙讲讲,你这部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怎么写的?”王蒙对林朝阳提出了要求。
“等小说发表你们不就看到了嘛!那么长的小说,我哪能复述的过来?”
“你先简单说说,简单说说。”林津岚也开口催促他。
不光是他们两人,其他人的眼神也都注视著林朝阳,大家的态度如此殷切,林朝阳也没办法,只能捡著小说里的紧要情节给大家讲了讲。
“1904年的山东章丘,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那章丘本也是人杰地灵之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泉水丰盈,景致卓然。
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因连年灾害,庄稼绝收,以致匪患横行,饿殍遍野……”
林朝阳的声音温和,娓娓道来,让众人不知不觉便沉溺于故事之中。
很长时间里,房间里只有他的声音,其他人听的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梁佐和梁欢兄妹俩回来的时候,便看到了这样奇特的景象。
梁佐见状不让妹妹声张,两人轻手轻脚的把东西放下,然后来到众人身旁,打算好奇的听一耳朵,没想到这一听也入了神。
如此过了一个多小时,林朝阳讲的口干舌燥,嗓子都有些发疼了,故事也才讲了一半。
倒不是他不想讲的快一点,而是《闯关东》的故事实在太过丰富,细节太多。
有时候他刻意忽略了一些情节和人物,大家听著就觉得有些对不上,时不时的就要打断他,询问他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一来二去,这讲故事的效率自然快不起来。
林朝阳的故事停在了半路,众人听的不上不下,比没听的时候还难受。
“朝阳,你继续讲啊,鲜儿和传武到底有没有相认?传武没事吧?传杰那边怎么样了?潘五爷这个坏种不能得逞了吧?”
陈健功连著问了好几个问题,代表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林朝阳却不回答他的问题。
王蒙讨伐林朝阳,说:“伱说你聊小说就聊小说怎么还留勾子呢?我们又不是你读者。”
林朝阳喝了一口凉掉的茶水润了润嗓子,“我讲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你们谁给我倒杯热茶,留点勾子怎么了?回头想著买小说看!”
众人闻言怨声载道,“哪有你这样的!”
大家一番讨伐,林朝阳却当起了滚刀肉,死活不继续讲了,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刘昕武回味著林朝阳刚才所讲的内容,心中有些感慨,“小说的基础还是讲故事。朝阳这部小说我们虽然没看到文字,但现在光是听他讲述便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荡气回肠和引人入胜,一定是错不了的。”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