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279节

  邓友枚非常认可刘昕武的这番言论,因为他写小说看重的就是故事与人物,他的代表作《那五》《烟壶》等作品无不是这样的风格。

  “朝阳这部小说真有融汇中西的感觉,既有魔幻现实的风格,又有传奇小说的韵味。”

  “我觉得朝阳做的最好的还是体现出了历史的厚重感,这一点应该是得益于多视角的写法。不过这种写作手法太难把握了,搁我我是写不好,哪个人物立不住都是败笔啊!”

  众人还没看到小说,但好歹也都是写小说的行家里手。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别的先不提,光是小说那庞大、复杂的叙事线索和结构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得了的。

  更何况大家在听林朝阳讲述的时候,丝毫没有感觉到杂乱和赘述,很显然这是林朝阳对于故事的掌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能做到的事。

  这样的小说绝对错不了。

  大家想到刚才覃牧转述苏晨的评价,看来所言非虚啊!

  作家们的聚会聊的最多的就是文学、哲学和历史三个话题,今天有林朝阳的小说当作话题,大家聊的不亦乐乎。

  时间一晃便到了中午,谌容等几个人去准备午餐,林朝阳本来也要去,但却被李拓给拉住了。

  他悄咪咪的问林朝阳:“我记得你那有手稿吧?”

  “哪有手稿啊,都寄给编辑部了。”

  林朝阳说著就要走,李拓却不撒手,瞪眼道:“你少糊弄我!当我不知道是吧?哪部小说你手稿不留著?寄出去的都是誊写的那份!”

  林朝阳挖苦道:“你整天上我们家挖门盗洞,赶明儿丢了东西我就找你!”

  李拓不理他的挖苦,“别转移话题。手稿借我看看,看完我还你。要不然……”

  他说著,朝周围那些个正热烈讨论小说的同行们使了个眼神,威胁意味明显。

  “小说都没发表,哪能给你们随便看,万一泄露出去了怎么办?”

  林朝阳继续找理由。

  李拓盯著他的眼睛,做出了让步,“那这样,我上你们家去看,这总行了吧?”

  “你就是想上我们家蹭饭吧?”林朝阳揶揄道。

  李拓怒道:“我是那样的人吗?”

  林朝阳直视著他,好似在问:你不是吗?

  到底是心里发虚,李拓换了个语气,“我这回自带干粮。”

  “行吧。”林朝阳勉为其难的说道。

  “这就对了嘛!写了部好小说而已,瞧把你给宝贝的!”

  奸计得逞,李拓不忘还了林朝阳一句挖苦。

  林朝阳懒得跟他一般见识,去到厨房刚要动手帮忙,梁佐又凑了过来。

  “师父,你那小说发表的也太晚了!”

  林朝阳瞟了他一眼,“有话就说!”

  梁佐眯著小眼睛笑了起来,“刚才李拓跟你说话我都听见了,你那还有手稿。”

  真是没完没了!

  “稿子就一份,你们俩自己研究吧。”

  梁佐闻言大喜,“谢谢师父!”

  他高高兴兴的转身,然后就被妹妹梁欢拽住,两人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

  梁佐又期期艾艾的过来,“师父,回头我能带我妹妹一起去看吗?”

  林朝阳朝梁欢那看了一眼,小姑娘看著他眼神中充满了崇拜之色,与他对视一眼,立刻羞怯的扭过头去。

  又一个文学女青年啊!

第351章 充长辈的代价

  第361章 充长辈的代价

  燕京文协一大伙子人到谌容家聚会,气氛十分热闹,做饭时大家争著都要露一手,林朝阳都排不上号,他干脆和刘昕武老实的坐到一边闲聊著。

  “朝阳,《花城》那边真给你千字50块的稿酬吗?”刘昕武期期艾艾的问道。

  《花城》给林朝阳千字50块的天价稿酬这事,私下里传播小半年时间里,林朝阳自己从来没这么说过。

  有朋友来求证,他也是模棱两可,因此他非常怀疑这消息就是从《花城》传出去的。

  他觉得《花城》这么干至少有两个好处。

  其一,可以彰显出杂志社千金市骨的魄力来,吸引更多的作家给杂志供稿;

  其二,给那些想要跟林朝阳约稿的杂志或者出版社上压力。想约稿是吧?学学《花城》,先出个千字50块再说。

  这种事是赤裸裸的阳谋,人家花了真金白银的,林朝阳既没办法跟《花城》求证,也不可能表示不满。

  他倒不怕这消息传出去,他拿再高的稿费也是清清白白的,主要是怕有心人拿这件事做文章,搅乱了文学界的一池春水。

  老刘是个老实人,林朝阳不好意思跟他扯谎,“稿费的确给的高。”

  闻言,刘昕武心中有些沮丧,真给了千字50块的稿酬?这以后还怎么拿朝阳的稿子?这不是哄抬物价吗?

  “他们也太敢给稿费了,上面没人管吗?”刘昕武抱怨了一句。

  林朝阳说道:“《花城》在他们社里的话语权很大,而且我听老李说,有点自负盈亏的意思。关键是,我的小说真能给他们赚钱!”

  说到最后一句,林朝阳的表情里藏著几分自信。

  刘昕武如何能听不出他的潜台词,他抿了抿嘴,“要是我能做主,我肯定给你个高价!”

  他心中充满了遗憾,他们燕京出版社靠著《棋圣》和《禁闭岛》赚了不少钱,多了不敢说,几十万元肯定有了,可偏偏就是不舍得给林朝阳提高稿费。

  这其中有社领导眼界的问题,也有来自上方的掣肘。

  错失了一部《渡舟记》也就算了,现在这部《闯关东》刘昕武光是听林朝阳讲,便感到了那股扑面而来的厚重史诗气度。

  凭借燕京出版社之前与林朝阳的合作关系,其实不是不可能拿到这部小说的发表和出版权。

  刘昕武有种感觉,这部《闯关东》一定会引爆整个文学界的。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自嘲起来。

  其实也不用他感觉不管是苏晨、覃牧的不吝赞美,还是今天他们对故事的感受,其实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既定的事实,只不过这种事实还需要到发表之日才会引爆而已。

  “那等你什么时候当社长了,我给你个稿子!”林朝阳玩笑著说道。

  刘昕武苦笑一声,“那我这辈子是没机会了。”

  “诶,老刘,别妄自菲薄,梦想还是要有的。”

  “哈哈!当官儿的梦想我所不欲也!”

  刘昕武苦中作乐,与林朝阳说笑了一会儿,王蒙又把林朝阳叫了过去。

  “干嘛?”林朝阳问。

  “没事就不能跟你聊聊天?”王蒙回了他一句,然后才说道:“你现在不仅是我们《人民文学》的编委,还是我们《人民文学》的家属,有了作品怎么不想著点我们自己人?”

  “你们约稿没诚意啊!”

  林朝阳的作品在《人民文学》发表过,责编崔道义后来也跟他约过稿,但因为稿费的问题,林朝阳没有再给他们供过稿。

  “千字50块是吧?”王蒙语气中满是调侃。

  林朝阳无奈道:“怎么都知道了?”

  现在这事真是越传越广,林朝阳也不好再装聋子了。

  “你敢要稿费,还怕人说?”王蒙继续调侃他。

  “我有什么怕的?这不是怕伱们这些杂志眼气嘛!”

  王蒙乐呵呵的说道:“骂我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吧?”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行了行了,先别说玩笑话了,我有事想请你帮帮忙。”

  王蒙收起了笑容,跟林朝阳谈起了正事。

  从去年7月接任章光年成为《人民文学》主编到现在,王蒙已经履职七个多月了。

  这七个多月里,他凭借着各种手段算是将编辑部的内部关系给捋顺了,但心里对于杂志的一些改革构想还没有实现。

  他现在有个想法,想在今年设立一个创作函授中心,举办系列文学讲座和创作函授班,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人民文学》的那些有潜力的青年作者。

  “在我的想法里,我们最好是能搞一个副刊出来,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人民文学之友》。

  这份刊物相当于是函授中心的教材,可以发表老师们的创作理论和讲稿,而且学员们的习作水平普遍不太高,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不太妥当,要是有了这个副刊就方便多了。”

  王蒙说了半天,到这里停下,看著林朝阳,“我想让玉书来负责这个副刊,你觉得怎么样?”

  让陶玉书来负责副刊?

  这当然是好事,不过王蒙明明可以当面跟陶玉书说,却偏要挑今天来找他说,联想到他之前说的创作函授中心,林朝阳心中已经明白了他的打算。

  “你这个当领导的器重我们家玉书,这当然是好事,回头我把这事告诉她,她肯定高兴。”林朝阳笑著说道。

  王蒙又说道:“回头等函授中心开了,你来给学生们讲讲课怎么样?”

  “时间怎么安排?”

  “到时候我们会在燕京举行文学讲座,邀请你们这些讲师为燕京本地的学生们上课,讲稿会发表在副刊上。

  频率跟副刊的发刊频率一致,都是一个月一次,你来讲一次课就行,时间能长点,得一天,其实跟《燕京文学》那回的讲习班差不多。”

  林朝阳点了点头,八十年代几乎各家刊物都会搞这种所谓的创作班、讲习班,最主要的目的自然是拉拢和培养青年作家。

  当然了,也有些刊物是借著办班的名义创收。

  《人民文学》自然不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创收,王蒙现在需要的是挖掘新鲜血液,让他在《人民文学》能够大展拳脚。

  左右不过是讲回课,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林朝阳痛快的答应道:“可以。”

  邀请到他来当讲师,王蒙很是高兴,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谌容那边张罗著开饭了。

  谌容家的餐桌就是普通的八仙桌,今天来了十多个人,根本坐不下,大家也不介意,宋凡带头领几个人跑到沙发那里去,端了两盘菜吃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79/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