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33节

  打了饭菜,两人边吃边聊,林朝阳从刘振云口中得知了他放寒假没走的原因。

  原来是放假前中文系一帮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不想回家,请求系里给他们勤工俭学的机会。

  中文系的领导顺应民意,给这帮学生安排了抄稿和审剧本的任务。

  如今没有电脑,打字机也没几个人会用,赶上出版社或者杂志社出稿要赶时间,就需要有人帮忙抄书稿。

  凡是搞过文字工作的都知道,写字这个东西看著轻松,但实际上却是个苦差事,做作业做个个把小时都会手疼肩酸,更何况是抄书稿。

  相比之下,审剧本就要轻松多了。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抄书稿又苦又累,给的是现金。审剧本轻松,给的却是电影票。

  刘振云心思活泛,他觉得自己缺钱,但也没那么缺钱,所以果断选择了审剧本这个差事。

  刘振云他们这些学生要审的剧本是从文化部那揽过来的,让学生们审完后再写一份意见,作为剧本筛选的初选。

  每看完一部剧本,就给学生发两张“内部电影”票。

  这个年代国内引进的外国电影多以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居多,而文化部给的“内部电影”票,很多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电影和经典电影,很受老百姓的追捧。

  谁头一天要是去看个内参电影,第二天可是能在单位吹好久的。

  林朝阳听著刘振云嘴里念出的一个个电影名,说道:“你那都有吗?”

  “我才刚看了一部剧本,有两张《罗生门》的票,不过我们同学那还有。”

  “给我多弄几部电影的票。”

  刘振云提到的电影,有些是林朝阳看过的,有些是他没看过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陶玉书和陶家人没看过。

  听了他的要求,刘振云很高兴。

  他们这些学生寒假放假不回家,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赚钱吗?

  电影票到他们手里,自己肯定会看,但有些票也是要卖出去的,毕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都得抓。

  忙活半个寒假,把回家的火车票给赚回来,岂不美哉?

  “成,回头我拢了票去图书馆找你。”

  两人说完这件事,下午刘振云便把八张电影票送到了图书馆。

  其中有四张是日本电影《罗生门》,两张是苏联电影《审判词》,还有两张法国电影《拿破仑》,观影地点都在小西天儿的中国电影资料馆。

  林朝阳数了六块四钱递给刘振云,他连忙摆手:“太多了。”

  现在看电影,电影院也就八分、一毛的,大饭厅看电影更便宜,自己带小板凳才五分钱一张票。

  林朝阳给刘振云六块钱,合八毛一张票。

  “内参电影是内参电影的价,能一样吗?”

  林朝阳不由分说的将钱塞进刘振云手里,这价钱跟小西天儿的票价仍有差距,但两人私下交易也算说得过去。

  走出图书馆,刘振云低头看了看手里攥著的钱。

  内参电影可真他么值钱!

第43章 遍地是朋友

  傍晚回到家中,林朝阳发现陶父正与人手谈,对面那个人他还认识,一句“老登”差点脱口而出。

  等一局棋下完,也快到吃饭的功夫了,陶父这才将林朝阳介绍给老者。

  “光遣兄,这就是玉书的丈夫,他叫林朝阳,在图书馆工作。”

  “朱教授好!”林朝阳恭敬的叫了一声。

  朱光遣笑眯眯的,脸上褶子一堆,像条老狐狸。

  “那天我去图书馆还碰见来著,真是有缘分。喊教授就见外了,叫伯父吧。”

  “朱伯父好!”林朝阳又叫了一遍。

  老头儿满意的点了点头,“相貌平平,配玉书丫头确实差点意思。”

  老登,嘴好毒,再说“相貌平平”你点什么头?

  “不过眼光不错,能把玉书这丫头娶到手,是个学美学的好材料!”

  这还像句人话!

  可他想想又觉得不对,老登这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不能上当。

  林朝阳心里叫著老登,但脸上还是一副乖巧的模样。

  谁让眼前这位爷是个开山怪呢?

  中国美学教育奠基人!

  光是这一个称谓就能秒杀中国99%以上的文化人。

  林朝阳这回终于知道老头儿那天为什么去图书馆消遣自己了,敢情跟陶父是莫逆之交。

  因为朱光遣的到来,陶家今天的晚饭格外丰盛,开饭前陶玉墨盯著丰盛的菜肴眼冒绿光。

  “喝点儿,喝点儿。”

  朱光遣刚坐下就催促陶父,陶父却说道:“你来之前我可跟你们家人有保证。”

  “他们又没在这。”

  “你以为喝完酒他们闻不出来?”陶父又道。

  “泡壶茶再走嘛,又不多喝。”

  看起来,老头儿已经是惯犯了,作案手法十分娴熟。

  陶父拗不过他,拿来了两个小酒盅,一盅三钱,“就三盅!”

  “玉书啊,再过几年可得把你爸看紧点,不能让他偷喝。”

  朱光遣对著陶玉书倾诉他对陶父的不满,陶玉书笑道:“朱伯伯,我爸酒瘾可没您这么大!”

  “这丫头,真是不如小时候可爱了。”

  吃过晚饭,朱光遣真就喝了一壶茶,临走前还把手挡在口前哈著气闻了闻,确定了没闻出酒味才出门。

  林朝阳想到了之前的“红烧肉”事件,怀疑陶玉书姐妹俩是不是从小都跟他学的。

  老话说的没错,近“朱”者赤。

  朱光遣家住在燕南园,距离朗润园这里有段距离,陶父让大舅哥将他送回了家。

  晚上回了屋,林朝阳将从刘振云那里买来的电影票交给陶玉书。

  “从哪儿来的?”陶玉书问。

  林朝阳便把刘振云他们这些中文系学生勤工俭学的事说了一遍,“都是内部电影,爸妈他们应该也会感兴趣。”

  “这就开始拍马屁了?”

  “大舅哥给的灵感。再说什么叫拍马屁,这叫丰富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你这个觉悟啊,还是有待提高。”

  “哼!”陶玉书冲他皱了皱鼻子,欢欢喜喜的收下了电影票。

  请家里人看电影,要是放在后世多少显得有点过于务虚。

  不过这年头老百姓的娱乐活动确实太过匮乏,看电影几乎是最大众的娱乐方式。

  在即将到来的1979年,中国电影行业创造出了293亿观影人次的世界记录。

  这不仅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更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79年中国人口9.75亿人来计算,每一个中国人在这一年平均观看了30次电影,这才是中国电影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巅峰时刻。

  林朝阳给家里弄这么几张电影票,还真算是替大家找了个不错的娱乐活动。

  等陶玉书把电影票送给家里人之后,林朝阳明显能感觉到家里的气氛都变得愉快起来。

  尤其是小姨子陶玉墨,十七八岁的小丫头正是爱玩的时候,看电影可太让她快乐了,她还偷偷摸摸的找到陶玉书,问能不能再要一张票,她想请同学也一起看。

  陶玉书的第一反应是:“男的女的?”

  “姐~伱说什么呢?”陶玉墨满脸娇羞,“当然是女同学。”

  “你心虚什么,我就是问问。”

  “谁心虚了?”

  陶玉墨好一顿哀求,从姐姐那里搞来了两张电影票。

  等她走后,林朝阳得意道:“现在这家里,遍地是朋友。”

  陶玉书挖苦道:“我妈一个顶十个。”

  “你妈的战斗力是强,可她没有战友啊,独木难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的搞的少少的,这是胜利的奥义。”

  “胡说八道!你这张嘴可别出去瞎说。”

  又过了两天,眼看著要到小年了。

  林朝阳接到了父母从东北老家寄来的包裹,里面都是山货,至少有十斤,还都是晒干的,够陶家全家人吃半年的,随包裹来的还有一封信。

  老两口跟陶玉书想到一块了,在信中说上次陶玉书八月中才回来,间隔的时间短,过年就不用回去了,让他们小两口省点路费。

  邮来的这些山货是送给亲家的,要过年了,给家里添点菜,爱吃什么就写信,东北别的没有,就是山货多。

  这天晚上,陶玉书将一大包山货展示给陶家人。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水平远没有后世丰富,即便在燕京也是如此,一大袋东北山林里的山货摊在桌上,十分吸引陶家人眼球。

  “这一包,少说也得值个六七十块钱吧?”大舅哥说道。

  东北山货说起来土,但这玩意真就不便宜,特别是在这个还没有人工养殖的时代。

  而且因为都是风干、晒干的,实际份量远比大家看到的要多。

  陶玉成、陶玉墨这兄妹俩看著山货眼冒绿光,这一大包山货里不仅有菌类的黑木耳、猴头菇、榛蘑,还有两只风干了的山鸡。

  这要是烹成菜肴,得多香!

  陶玉书将林家二老在信中的嘱托转达给陶父,神色间满满的都是骄傲。

  “让亲家公、亲家母破费了,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陶父对林朝阳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3/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