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334节
林朝阳笑著说道:“当然是我们一起过去了,待个几个月就回来。”
“那我肚子里这个怎么办?”
林朝阳哈哈笑道:“你稀罕香江的身份吗?”
陶玉书坚定的摇了摇头,林朝阳说道:“那就等生完再去,拿完身份就回来。”
陶玉书想了想,突然发觉好像有点不对劲。
“我孩子都生完了,还去香江干什么?而且去了香江,我工作怎么办?”
见她终于问到了点子上,林朝阳握住了她的手。
“以你的性格,副主编的位子拱手让给别人,你在《燕京文学》能待的顺心吗?”
陶玉书思考了片刻,说:“肯定会不舒服。”
“所以啊,不如趁这个机会就不干了。
我都替你考虑好了,去了那边,先拿到身份,然后再用我的稿费开个出版社或者影视公司,你自己当老板、自己做主。
之前你不是一直说在《人民文学》的时候施展不开手脚吗?
你那么有事业心,正好可以借著这个机会一展拳脚。”
陶玉书顺著林朝阳的话想像,心中生出了几分憧憬,可对于故土的牵绊却让她恢复了几分理智。
“都在香江开公司了,我还能回来吗?”
“当然能啊!不仅能,以后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沟通内地与香江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咧!”
陶玉书已经被林朝阳说的昏头转向了,她很没有底气的问:“我都没做过生意,根本不会开公司。”
“不会可以学。你这么勤奋、上进,还怕学不明白?
你只需要拿出你上学、上班时一半的劲头,就足够在香江立足了。”
面对陶玉书不停的问题,林朝阳对答如流,到最后她忍不住问道:“你怎么想的这么清楚?是不是早就有预谋了?”
林朝阳立马否认,“没有的事,纯粹是临时起意。”
他见陶玉书不信,又问她:“你记得前些天老李来那回吗?”
“嗯。”
“他是有心拉我一起搞电影的,当时我没搭他的茬,今天这不是赶上有这把事了吗?正好可以利用上。”
听完他的解释,陶玉书终于有了几分信服。
林朝阳又搂了搂她,“好了,别想了,明天还得去医院呢,早点睡吧。”
“嗯。”陶玉书枕著他的肩膀,温柔的应了一声。
第407章 体面
第417章 体面
翌日一早,林朝阳带著陶玉书去了医院,检查过后,确认已经怀孕七周多了。
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可能产生的那些负面压力他们早已抛之脑后,确认了之后喜悦。
出了医院,陶玉书问林朝阳,“咱们接下来干嘛?”
“去老林家坐坐吧,调动的事他忙前忙后,结果出了这么个意外,咱们得去说声抱歉。”
陶玉书点了点头,这是理所应当的。
夫妻俩驱车来到燕京市文协大院,恰好林津岚在家,本来他还在招呼几位亲友,一见林朝阳夫妻俩来了,他立马热情的将他们俩请进了书房。
林津岚以为他们俩是来拜年的,笑著说道:“你们俩可是稀客啊!”
寒暄了几句,林津岚又提到了陶玉书工作调动的事。
“前两天拜年,我还跟文联的领导说了你这边调动的事,文联领导很支持啊。
玉书你毕业就在我们燕京市文联这边,在《人民文学》锻炼了一番又回来了,正好可以加加担子。”
林津岚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陶玉书的欣赏,她的表情不自觉的露出几分尴尬来。
“老林!”林朝阳正色对林津岚说道:“今天我跟玉书来,就是为了工作的事来的。”
看著林朝阳的表情,林津岚察觉出了几分异样,问道:“怎么著?《人民文学》那边不想放?”
“不是,是玉书怀孕了。”林朝阳坦然说道。
“啊呀!”
林津岚听到这话忍不住发出一声意外的低呼。
“怀孕了?”林津岚的眼神不由得放到了陶玉书的小腹上,随即又察觉这样做的不礼貌,他收回视线,问道:“已经确定了?去医院检查过了?”
陶玉书笃定的点了点头,“检查过了,确实怀孕了,8周。”
“啊!”林津岚缓缓的点了点头,心中也在慢慢消化著这个信息。
迟疑了一会儿,他问道:“那工作……”
林朝阳说道:“老林,现在这个政策你也知道,调动这事肯定是办不了了。玉书的性格你也知道,她这么要强。
有了这件事,就算是工作能保住,以后在单位也不会顺心。我想著,索性就辞了职吧。”
闻言,林津岚脸上又是一惊,“辞职啊?玉书干的那么好。”
言语间,他对于陶玉书的辞职充满了惋惜。
看著林津岚的态度,陶玉书的神色不免一黯,“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小家伙风尘仆仆的来了,我们怎么能将它拒之门外呢?”
陶玉书说话之时,手轻轻的放在腹部,眉宇间闪耀著母性光辉。
林津岚也被她的情绪触动,“是这么个道理。”
然后他又笑了起来,“这要是别人想辞职,我高低得劝几句。你们家的经济条件摆在这,既然你们夫妻俩都商量好了,我就不劝了。”
在文学界,林朝阳的名气大、作品响是人尽皆知的事,除此之外,关于他的收入一直以来也都是文学界许多人的谈资。
稿费标准高、产量高,所以他的稿费收入在文学界一直都是第一梯队的。
去年版税付酬制度闹的沸沸扬扬,林朝阳又成了国内第一个吃“版税”的先行者,最近这几个月文学界关于林朝阳收获了多少版税的事也成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
总而言之,林朝阳的收入是远超普通作家和普通工薪阶层的,所以他们夫妻俩上不上班根本不会对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陶玉书面露歉意,“辞职这事没什么,主要是辜负了你的一番好意。”
林津岚连忙笑著摆了摆手,“诶!这有什么关系?反正调动还没办呢,不打紧。”
“老林,玉书要是不去你那了,你打算用谁来当这个副主编?”林朝阳问。
林津岚问:“你还有人选给我推荐?”
林朝阳摇摇头,“推荐的人选没有,就是有个上蹿下跳的,玉书要是不去,你再不选他,他估计能记你一辈子。”
林津岚听著这话大笑了起来,“那这么说,这个副主编还非找他不可了?”
玩笑后,林津岚正色道:“玉书不来,李拓这小子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你先别跟他提这事,多晾他一段时间。只有这样他才能珍惜这个机会,以后好好干活。”
“当了领导就是不一样!”林朝阳打趣了林津岚一句。
说完正事后,林津岚还要留林朝阳夫妻俩在家里吃饭,被他们俩婉拒。
出了林津岚家,夫妻俩又来到了华侨公寓,只有张桂芹在家,林二春这会儿没了踪影,要么是在收租的路上,要么是在买房的路上。
等到傍晚,林二春回来后,林朝阳将怀孕的消息公布,林二春老两口顿时喜的心花怒放。
在老人的观念里,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晚生优生幸福一生的说法,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才是真格的。
林二春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的在地上来回踱步,“哎呀!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本来我就想著冬冬这一个孩子太孤单了,这下好了,有了个兄弟姐妹,以后长大了也能有个照应的。”
他光顾著高兴,还是张桂芹问了起来,“朝阳,现在不是搞计生嘛,玉书这怀孕了……”
“妈,我跟玉书商量好了,她先辞职,等生完孩子,再找点事做。”
张桂芹脸上露出遗憾之色,“辞职啊,那多可惜啊。能不能跟领导商量商量,咱不要工资也行,家里也不缺那点钱。”
林朝阳顿时哭笑不得,正想回答她,林二春抢了先。
“瞎说啥?这玩意还是能讲条件的?先让玉书安心生孩子。
她是燕师大毕业的,啥样的工作找不到?
实在不行,咱爷俩一起去收租。
要说起来,我真得找个人了,现在房子越来越多,租户也越来越多,都有点忙不过来了。”
二春同志的“包租公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这段时间以来,光是四合院就买了9套,零零碎碎的租户加在一起超过了110户。
看房子、买房子、修缮房子、租赁房子……
这一年下来把他忙的够呛,经常是早上没吃早饭就出门了,傍晚摸黑才回家。
不过如此忙碌,收入自然也是相当可观的。
这一年时间下来,光是收租金,林二春到手的钱已经超过了一万元,刨除修缮房子花的不到两千块钱,一年净赚八千多元。
当然了,这其中并没有算买房子的钱,这一年多林二春买房子花了六万多。
可即便是算上了买房款,林二春这一年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了。
最关键的是,燕京的屋价这两年在缓慢上涨,房子未来的升值才是最大的收益。
现在这个阶段,林二春还看不到那么远,他只知道买房收租是个好买卖,而且屋价一涨他心里更加有底了,根本不怕亏本。
“你得了吧!”张桂芹丝毫不给他面子,“收个房租你还显摆上了。我们玉书是文化人,不稀罕干这营生。”
一直以来,陶玉书不管是在《燕京文学》还是在《人民文学》,家里的长辈都为她的这份工作而感到骄傲,在全国都有名的杂志当编辑,这是多好的工作啊!
张桂芹拉著陶玉书的手,安慰道:“那就先生孩子。等生完了孩子,让朝阳想想办法。他不是朋友多吗?正好这回能派上用场了。”
陶玉书跟林朝阳对视了一眼,然后将他们夫妻俩商量的对策讲了出来。
林二春和张桂芹听完了之后,内心自然是担忧的,可他们也明白,现在林朝阳本事大了,很多事情比他们考虑的还要周全。
一家人又详细的聊了聊这其中的细节,吃了顿晚饭后,林朝阳夫妻俩才回了小六部口胡同。
次日陶玉书上班,没见到王蒙,王蒙并不在《人民文学》坐班,因此出现在编辑部的时间也不太固定,陶玉书只能是傍晚又与林朝阳去了一趟他家。
听著夫妻俩说完情况,王蒙同样一脸惋惜。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