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343节

  “有个想法,但还不成熟,等我新作品写完的吧。”

  李翰祥一听来了兴趣,追问道:“用你的新作品改编电影?”

  林朝阳点了点头,李翰祥顿时感觉到一股自信充盈在胸怀,林朝阳的小说改编电影,可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啊!

  “好,那我等你的新作品,你可得抓紧时间啊!”

  “好饭不怕晚。”林朝阳笑著说道。

  实际上自过年之后他就一直在写新作,不过这段时间以来事情比较多,到现在快两个月,断断续续才写了不到十万字。

  好在这部小说的篇幅并不长,正好这段时间在香江也没什么俗事打扰,林朝阳打算在这段时间里赶紧把小说写完。

  等张翠英和陶玉书她们采购回来后,李翰祥提出了去吃顿晚饭,就当是接风宴了。

  一伙人吃接风宴并没有走的太远,就在何文田附近找了一家生记酒家,吃完饭后,林朝阳一家人又被送回了东方花园门口。

  “今天舟车劳顿,你们早点休息。玉书有时间了就给你嫂子打电话,随时去公司那边。

  周日我安排了个聚会,朝阳你到时候想著来参加。”

  叮嘱完这些事后,李翰祥才离开。

  陶玉书看著车子离去的背影说道:“多亏了老李和嫂子,有他们的安排不知道省了多少功夫。”

  在张翠英的提前安排下,东方花园的这处住宅基本达到了拎包入住的标准,连床品都是买好的,根本不需要陶玉书操什么心。

  她又说道:“他们这么上心,目的是在你身上吧?”

  林朝阳笑著点了点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嘛,老李一直想跟我再合作。”

  “那你是什么想法?”陶玉书问。

  林朝阳看向她,“不是我的想法,而是你的想法。”

  陶玉书表情诧异,“跟我有什么关系?”

  “就算是合作电影,我顶多就是出个剧本,真正要操心的是你。”

第416章 只配大口吃肉

  第426章 只配大口吃肉

  “我?我哪懂电影?”

  “不懂没关系,可以学嘛。要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特意给你安排去新昆仑?”

  林朝阳突然跟陶玉书说出这番话来,她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怀孕辞职,虽然来香江了,但还想著以后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呢。

  林朝阳知道她的心思,笑著说道:“搞电影和搞报刊、出版不冲突,都是文化产业嘛。以后你报纸、杂志、电影公司一把抓,说不定就成为新时代女强人了呢!”

  陶玉书闻言不由得向他翻了个白眼,“越说越离谱了!”

  回到新家,陶玉书有些不适应的转来转去,陶玉墨倒是很兴奋。

  “姐,这房子可比四合院住著舒服多了,真有李大嫂说的那么贵?”

  陶玉书姐妹俩和张翠英出门采买的时候聊起了房子,从张翠英口中得知了东方花园这里的屋价竟然达到了700港元/平方呎,换算一下一平方米的屋价高达6300港元。

  像林朝阳他们住的这套房子,市面价高达60多万,这还是前两年香江屋价暴跌之后的价格。

  今年年初香江屋价抬头,张翠英说保不齐几个月就能涨一波行情。

  “这个你得问你姐夫,我也不了解。”

  林朝阳说道:“香江地少人多,经济发展又过热,屋价高企是必然的。”

  “香江人可真有钱!”陶玉墨感叹了一句。

  林朝阳无奈说道:“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三四千块港元就是好的了,要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回声明发完,形势稳定了,香江的屋价肯定又要涨一波,苦的还是老百姓。”

  陶玉书问道:“对了,朝阳,房租怎么办?”

  李翰祥夫妻俩帮著林朝阳安排了住处,一应生活用品更是准备齐全,这只字未提过钱的事。

  “以后再说吧,这次承老李的情,以后肯定是要还的。”

  陶玉书点了点头,明白了林朝阳的意思,借的钱好还,但人情债就没那么好还了。

  晚上睡在新床上,陶玉书辗转反侧。

  她这辈子离家最长的一次就是下乡,现在突然跑到了香江来,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林朝阳见她这样,便拉著她安抚了几句,然后夫妻俩又聊起了接下来在香江的生活。

  居都市,大不易,钱当然是第一要务。

  上个月,花城出版社又结算了一笔《闯关东》的版税。

  出版半年时间,《闯关东》的累积销量已经突破了310万大关,此次版税结算再次为林朝阳带来了38万元稿费,这次的版税也让夫妻俩在银行的存款超过了165万元。

  可惜的是,这些钱没法带出国。

  好在《梵高之死》之前在香江出版,版税虽然强制结汇,但还给林朝阳留了10%的份额,现在还剩有四万多港元,足够林朝阳一家在香江生活几个月了。

  再过一个月后,《梵高之死》《闯关东》《棋圣》这几部小说的版税还会陆续结算。

  到那个时候,他们的资金就会宽裕多了。

  陶玉书听著林朝阳的话,本来不安的那颗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里,林朝阳带著陶玉书姐妹俩熟悉了一下周边的环境,又在香江各处走了走,适应适应这里的风土人情。

  再然后陶玉书就闲不住了,打算去李翰祥的新昆仑影业去转转。

  她虽然是以新昆仑影业出具的聘书来香江的,但其实并不需要真的上班。

  可陶玉书就是闲不住,这天一大早便乘巴士前往位于骆克道的新昆仑影业,林朝阳不放心她,特意跟她去了一趟。

  新昆仑影业就是个皮包公司,一间不到三十平的办公室被隔著了三个小间,文员和财务在一个屋子里,还有一间会客室,最后一间是李翰祥夫妻俩的办公室。

  陶玉书去了也没什么事,就是跟张翠英随便聊聊天,听她讲讲香江电影圈的那些事。

  又过了一日是周末,林朝阳带著陶玉书前往李翰祥家参加聚会。

  这场聚会与上次不同,上次是李翰祥为《垂帘听政》举办的庆功宴,而这次则是李翰祥专门为林朝阳筹备的欢迎会,他为此特地叫来了影坛的诸多好友。

  胡金铨、岳华、蔡澜、狄龙、许观文……

  林朝阳夫妻俩初进门,光是李翰祥介绍一圈熟人朋友,便让陶玉书有些眼花缭乱,林朝阳倒是面色如常的与这些人一一微笑寒暄。

  主要是因为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对林朝阳来说都是熟脸,后世哪怕是没看过他们参与的作品,也是听过名字的。

  今天的聚会来了十多位,都可以说是李翰祥身边最信任的朋友,而且这帮人在香江影视行业各个名声不俗,能把他们聚到一起,足可见李翰祥今天的诚意了。

  李翰祥外号李黑,性格豪放,与这些朋友们相处时也不拘小节,今天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是跟林朝阳第一次见面。

  他给双方介绍一番后,又讲起了与在场诸人的渊源。

  胡金铨是李翰祥的结拜义弟,林朝阳看过他执导的《龙门客栈》(非《新龙门客栈》)《侠女》。

  岳华和狄龙都是演武侠片出身,岳华演的《大醉侠》堪称经典,狄龙的代表作就更多了。

  蔡澜是作家、美食家,早年在邵氏工作,在李翰祥的剧组帮过忙。

  许观文则是靠著李翰祥执导的《大军阀》起家的……

  一番细数过往,大家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

  岳华是林朝阳的书迷,他虽是在香江成名,但实际上却是生于沪上,长于广州,而且私下很爱读书。

  后世李翰祥将邓友枚的小说《烟壶》拍成电影,就是岳华给他介绍的小说。

  林朝阳至今在香江出版了《梵高之死》《闯关东》和《棋圣》三部小说,岳华都买来看过。

  因此见到林朝阳后,他表现的十分殷勤,拉著林朝阳聊了好一会儿,颇有点粉丝见偶像的感觉。

  聊完了自己对于林朝阳几部小说的感受,岳华又关心起林朝阳的新作。

  “不知您新作有没有规划?何时能让我们这些读者一睹为快?”

  林朝阳笑著回道:“前年年末写完《闯关东》,休息了一年多。现在新作正在写,快的话应该一两个月能写完,至于出版,肯定是要再推后一些时间的。”

  岳华闻言立刻喜笑颜开,“那可太好了。”

  然后本著对内地文坛的好奇,岳华又跟林朝阳打探起了一些他所喜爱的作家,几乎全都是林朝阳身边的熟人。

  “邓友枚我们前些天才见过。”

  “姚雪垠见过两面,我记得是82年茅盾文学奖的时候。”

  “吴祖缃是我岳父家的邻居,早几年他还教了我不少东西。老先生搁笔多年了……是很可惜。”

  “巴金我倒是见过,不过不熟,他女儿李小琳以前编审过我的小说。”

  ……

  岳华拉著林朝阳聊的时候,其他人也在各自聊著天,但对于他都是格外关注。

  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较为老牌的电影人,大多数人都有内地生长的背景,平时聚在一起聊天,讲的也是国语居多,对林朝阳这个内地作家都很欢迎。

  大家也都知道,李翰祥今天组织这么一场聚会,为的就是林朝阳。

  林朝阳和岳华口中所聊的内地文学名家,其中有很多都是成名于建国前,在场不少人都是听说过的。

  听著林朝阳如数家珍一般谈论著内地文坛的人物,大家都有些惊讶于以他的年纪竟然有如此广博的人脉。

  岳华见猎心喜,拉著林朝阳聊起来没完,李翰祥借著林朝阳喝水的功夫,插话道:

  “朝阳现在不仅在内地的名气是极大的,现在连在香江和湾岛也有不小的名气了。”

  林朝阳连忙谦虚了两句,又说道:“我在湾岛可没有什么好名声!”

  众人闻言顿时一阵哄笑。

  去年林朝阳到香江领奖,闹出了一堆新闻,大家自然明白他话里的含义。

  又聊了一会儿,林朝阳听胡金铨关心起狄龙与邵氏的合约,狄龙说起此事就满面愁容。

  狄龙是68年进的邵氏南国演员训练班,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凭借出演张彻执导的电影《死角》而爆红。

  此后十多年时间里,狄龙一直都是邵氏的当红小生,事业长虹,风靡东南亚。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狄龙长著一张大侠脸,出演的电影也多是武侠和动作电影,这些年里戏路逐渐固化。

首节 上一节 343/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