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369节
但因为实力的原因,白水社在图书的发行推广上远不如那些大型出版社。
来到白水社,接待两人的是编集部长冈村达也,相当于国内的主编。
冈村达也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型瘦削,不笑的话脸上写满了严肃,跟别人欠他二百吊钱一样。
《闯关东》本身质量绝佳,又有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两位精通中文的教授翻译,译本质量同样不俗。
经过一番沟通,冈村达也表明了白水社的态度,他们对于小说的内容很认可,愿意为林朝阳提供一份8%印税的出版合同。
所谓印税,就是版税在日本国内的叫法。
林朝阳在日本国内并无名气,作品初次在日本出版,能拿到这个版税率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然后林朝阳问起关于译者版税的问题,冈村达也说白水社可以为译者提供一份费用,作为译者劳动成果的买断费用,价格在220万日圆左右。
听完冈村达也的条件后,林朝阳心里盘算了一下,现阶段人民币和日元的汇率差不多是1:80,220万日圆也就是两万多人民币。
林朝阳以要考虑考虑为由,辞别了冈村达也。
从白水社本部出来后,近藤直子以为林朝阳是对白水社的条件不满意,对林朝阳说道:
“林桑,我们可以再去河出书房看看,他们的条件要比白水社优渥一点,实力也比白水社强了不少。”
林朝阳点了点头,“好,那就再去看看。”
河出书房最早出版教科书和学习参考书,还有属于自己的成美堂书店,在日本出版界不管是实力还是名气都要大于白水社,历史也比白水社悠久,成立于1886年。
本部位于新宿区住吉町,旗下的主要杂志《文艺》是日本文学界的五大全国性纯文学杂志之一。
这五大纯文学杂志每年都会举办文学评奖,被媒体称为公募五大新人赏,每年都可以挖掘出不少优秀作家,因而在文学界影响力巨大。
河出书房最大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对发掘的作家栽培非常认真负责,二是出版能力和宣传能力很强。
在近藤直子的介绍下林朝阳对河出书房有了个简单的了解,到了之后接待两人的是文艺科编集北村美裕。
北村美裕是个三十多岁的少妇,声音温柔,一见到林朝阳眼睛便亮了起来。
她出身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部,算起来是近藤直子的学妹。
上半年近藤直子来找她谈《闯关东》时,就表现出对林朝阳的推崇备至,因而北村美裕一直对林朝阳很好奇。
上个月近藤直子又拿著翻译好的《闯关东》的稿件来找北村美裕,她看完小说终于理解了近藤直子的心情。
“读林桑的小说,总让我想乾酪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风格波澜壮阔、大气磅礴。”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作品风靡日本,一度是日本最受欢迎的作家。
北村美裕这么说当然是在赞美林朝阳,可他听著却有些不舒服,因为司马辽太郎是个铁右派,不仅在伪满洲当过兵,后世的九十年代还跟***搅和到一块去了。
人家夸奖本是好意,林朝阳只能岔开话题,跟北村美裕聊起了小说出版的事。
河出书房给予的条件跟白水社差不多,也是8%的印税,另外就是林朝阳关心的译者稿费的问题。
北村美裕说道:“我们可以为译者提供一份200万日圆的买断稿费。”
这个稿费比白水社给的还要低,林朝阳听到这个条件之后没说什么,仍旧推说要考虑考虑。
等从河出书房出来,他问了近藤直子日本方面翻译家的待遇问题,才得知原来白水社给的待遇已经算是良心的了。
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翻译出版外国著作,因此给译者的稿费也是诸多出版社中最高的。
“那我们就选白水社吧。”林朝阳说。
近藤直子这会儿也听明白了林朝阳的意思,原来他一直考虑的是翻译稿费的问题,这顿时让近藤直子心中一阵感动。
“林桑,我建议您还是选择河出书房。白水社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戏剧文学上,而河出书房就不一样了。
他们有《文艺》,如果《闯关东》在日本出版后有《文艺》的力推的话,对您的作品在日本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近藤直子满脸严肃的对林朝阳建议道。
“您不需要考虑翻译稿费的事。能够翻译《闯关东》这样的著作,对我和藤井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我们也希望《闯关东》能够让更多的日本读者看到。
选择河出书房对于这部小说来说确实是有利的,请您务必相信!”
说到这里,近藤直子突然郑重的向林朝阳鞠了一躬。
她这么一弄,林朝阳倒不好再说什么了,人家译者都没嫌稿费低。
“好,那就选择河出书房吧。”
林朝阳做出决断,近藤直子高兴不已,“真盼著《闯关东》能够在日本出版啊!”
她紧接著又给藤井省三打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
晚上三人聚到一起,藤井省三提议找个地方庆祝一下。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正值鼎盛,如今的海外净资产高达12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同时,在贸易经常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上也双双夺得世界第一,三个显示经济实力的指标全部跃居世界第一。
这个时候的日本号称“富豪帝国”、“可以买下美国”。
经济的强劲背后是日本工薪阶层每天超负荷的运转,东京的上班族们每天晚上十点以后下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整个社会都处于“过劳”,但人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很多日本人还因此感到自豪。
一些私营电视台也纷纷推出《直播到天明》这种深夜节目,满街都是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深夜营业的居酒屋到处都是,整个社会都逐渐朝著“24小时不夜城”方向发展。
三人都吃过晚饭了,因此就找了一家居酒屋,点了几杯清酒、小菜,边吃边聊。
不出意外的话,《闯关东》即将顺利在日本出版,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这半年多的付出没有白费,这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更让他们俩高兴的是出版这件事本身。
两人畅想著《闯关东》出版之后在日本读者群体当中可能引发的反响,心情无比畅快,喝了不少酒,不知不觉便有了醉意。
“真希望《闯关东》能够快点出版,接下来还可以引进更多林桑的作品。”
“《渡舟记》!林桑,请一定要让我来翻译这部充满禅意和哲理的名著,我一定回竭尽全力!”
近藤直子有了几分醉态,提到《渡舟记》情绪激动起来,晃晃悠悠的站起身朝林朝阳鞠了一躬,说著醉话。
“有机会的话一定会的。”
林朝阳无奈的扶起她。
这清酒度数也不高了,怎么几小杯酒就喝成这样?
“感谢!非常感谢!”
近藤直子又趔趄著给林朝阳鞠躬,被林朝阳拉著按在座位上。
这个时候居酒屋里有喝醉酒的白领开始耍酒疯,这也算是居酒屋这种场合每天的常态。
林朝阳见状便提出离开,这会儿藤井省三还算清醒,两人扶著近藤直子往居酒屋外走去。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已经成功跻身国际金融中心之列的东京这个时刻依旧灯火通明。
街上不少店铺还在营业,刚下班的上班族身影随处可见。
近藤直子出了居酒屋被风一吹,腹中翻江倒海,摆脱开了两人,本能的冲到一处电线杆前呕吐起来。
“近藤女士可真是……豪放啊!”
藤井省三幽幽的说了一句,他那种小心翼翼的挖苦让人忍俊不禁。
林朝阳打了个哈哈,藤井省三望著街头,语气似感叹的说道:“夜晚的东京真美啊!林桑,你看那盏路灯……”
林朝阳顺著他眼神的方向看过去,“那都是用日本年轻人的血肉作燃料的。”
林朝阳不知道他突然之间哪里来的情绪,但这话说的没错。
不管是现在的纽约、伦敦、东京,还是几十年后的燕京、沪上,这些城市就好比是一台飞速前进的列车。
无数来此闯荡的年轻人就是这辆列车的燃料,有了这些年轻人生命的燃烧才有这些城市的灯火辉煌和纸醉金迷。
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在燃烧了自身后在这里谋求到立身之所,更多的人只会在青春燃烧殆尽后成为被弃之无用的废料。
和那些想做燃料而不得的人一起,被这个飞快行驶中的列车所淘汰。
“呕~”
近藤直子那粗犷的呕吐声打断了两人的思绪,她扶著电线杆站起身,林朝阳两人又上前去扶住她。
三人又走了一会儿,近藤直子总算是有些醒酒了,在藤井省三的扶持下上了的士。
的士先将林朝阳送回了王子酒店,藤井省三又负责护送近藤直子回家。
翌日一早,林朝阳吃完早饭来到酒店大堂等人,半个小时后近藤直子才姗姗来迟。
她见到林朝阳满脸羞愧,一个劲儿的鞠躬,“对不起,林桑!昨晚实在是太失礼了,实在抱歉。”
“近藤女士,不要在意这些小事。不过有一说一,你的酒量太一般了,以后还是少喝一点吧。”
林朝阳的玩笑让近藤直子的脸色更加窘迫,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了,我们还是出发去河出书房吧。”
“嗨一——”
近藤直子猛的鞠了一躬,这一躬不是给林朝阳鞠的,而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
“稍等一下,林桑,今天藤井君也会去。”鞠完了躬,近藤直子又想到了一件事,拉住了林朝阳。
“藤井也要去吗?”
“是的。他说要请一位法学部的朋友,过来帮忙看看合同。”
“藤井考虑的还真是周到啊!”
两人又在酒店等了几分钟,藤井省三才带著一位头发花白的同事到来,双方互相介绍一下,这位来自东京大学法学部的副教授名叫内藤雄介。
寒暄两句后,众人出发前往河出书房。
北村美裕昨天下午就得到了近藤直子的通知,今天一早就准备好了《闯关东》的出版合同,只是她看到林朝阳这一行人不由得意外。
感觉林朝阳一个外国作家比很多日本国内的知名作家签约的声势还大。
出版合同是中文和日文两个版本的,有内藤雄介帮忙审阅,确实给林朝阳省了些力气。
根据合同约定,河出书房独家享有《闯关东》在日本国内的三年出版权,印税率为8%,小说出版首印定为1.2万册,版税每半年一结。
《闯关东》的参考定价为3600日圆,首印林朝阳可以获得345.6万日圆的版税,其中50%会在几天后汇给林朝阳,另外50%则要等到半年后版税结算时。
林朝阳仔细一算,三百多万日圆也就四万多人民币,著实不多。
希望《闯关东》出版之后能有个好销量,别浪费了他跑这一趟,还有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的帮忙。
签完了合同,林朝阳提出晚上请几人吃饭,顺便还对北村美裕发出了邀请,她以后就是林朝阳在河出书房的编辑了。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