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86节
花园村华侨公寓虽说建了十多年了,可到目前为止,依旧可以算是燕京硬件条件最好的住宅之一,少有对外出售的房子,这次的机会确实难得。
林朝阳听完杜峰的话,面露沉吟,最后说道:“这事我知道了,等回家我跟你姐商量一下。要是想去看,我再联系你。”
买房是大事,你们俩确实得好好商量商量,那我等你消息。”
杜峰走后,林朝阳回了书库,没过多长时间,楼下又说有人找他他下楼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中年自我介绍是战士出版社的编辑梁俊书,这次来是受出版社委托,专门和林朝阳谈《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出版的事。
梁编辑好!“林朝阳热情的跟梁俊书握了个手。
朝阳同志你好!”
之前人文社想出版《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林朝阳打电话联系杜若林,他却让林朝阳等等,但又语焉不详,现在看来,是应在了战士出版社身上难怪大舅会让目己不要看急战士出版社隶属于总参领导,以出版军事教材为主,在66年正式成为综合性出版社,全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简称*战士出版社”
《高山下的花环》本身就是军事题材小说,之前又在国内读者群体当中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交给战士出版社出版,也没什么不好的。
唯一让林朝阳纠结的是稿费问题,杜峰刚才带来了华侨公寓的消息真要是买华侨公寓那样的房子,他们天妻俩的积蓄可还差看一大笔钱呢出版社这边打算给多少稿费?“两人聊了一会儿,林朝阳直言不讳的问道梁俊书的表情咯显意外,然后说道:”《高山下的花环》这么有影响力的作品,我们给的稿费自然是顶格的。我们出版社前几天刚接到上面的通知,现在稿费调整,《高山下的花环》的稿费标准是干字十块。”
有印数稿酬吧?”林朝阳文问梁俊书点点头,“我们完全按照新规执行,万册2%(基础稿酬)的印数稿酬。以《高山下的花环》受欢迎的程度,这笔印数稿酬应该相当可观。”
林朝阳心中盘算看,《高山下的花环》全文七万两千字,千字十块,就是720块钱以《高山下的花环》的受欢迎程度,印数稿酬拿个100%应该问题不大,这就是1440块钱。
算上《收获》那边即将到手的稿费,他和陶玉书就有五千块钱了。
可即便是如此,距离华侨公寓那套房子的价格依旧有很大的差距林朝阳算完帐眉头紧锁,看来还得多码字。
梁俊书看看他的表情心里犯嘀咕,这么高的椅费还不满意?
好。梁编辑,那《高山下的花环》就交给你们了,希望能够尽快见到单行本出版。”
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林朝阳对梁俊书说道“您太客气了,能够出版《高山下的花环》对我们出版社来说也是好事。”
两人又聊了几句,梁俊书告辞而去。
到了晚上,林朝阳回到家中将杜峰带来的消息告诉了陶玉书上次杜峰帮他们在魏公村找的大杂院,林朝阳连提都没跟陶玉书提过朗润湖公寓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年代已经超越了燕京市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妻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不想妻子跟自己结婚之后反而还得去住大杂院听林朝阳介绍完花园村华侨公寓的情况,陶玉书表情严肃,眉头微。
“房子确实好,离著燕大和燕师大也近,可价格太贵了,我们现在这点钱恐怕不够吧?”
第120章 坦白从宽
看著她的神色,林朝阳点了点头,“确实差了不少,可我们也不是不赚钱。我现在写小说,一年少说也能赚个两三千块钱,买这个房子还是有能力的。”
“可那毕竟是一万两千块钱啊,我们手里才两千多块钱,差著快一万块钱呢。“陶玉书有些灰心丧气的说道刚才不是说了嘛,房主说可以分期付款。”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分期付款,而是我们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你听我给你算一笔帐。“林朝阳拉住了她的手。
陶玉书看向他,眼神却没什么信心,“你说吧。
“你看,你现在手里有两千五百块钱。《高山下的花环》马上就要出单行本了,这个月出版局刚刚领布了新的稿酬规定,恢复了印数稿酬以《高山下的花环》的受欢迎程度,卖个几十万册不成问题,保守估计我也能拿到将近一千五百块钱的稿费,这就是四干块钱了。
另外吧...林朝阳说到这里,表情扭捏了起来,陶玉书看著他的脸,这种表情似曾相识,她的脑海中闪过一年前某一天的景象。
另外什么?“她冷看声音问道那个啥,这不是要买房子嘛。我就想看多赚点稿费,之前上班的时候抽空又写了....两篇小说。”
到底是一篇还是两篇?“陶玉书杏眼圆瞪,柳眉倒竖林朝阳老实道:“一篇短篇,一部中篇。”
好啊你!“陶玉书豁地站起身,“你还有多少事瞒著我?”
没有了,真没有了,媳妇!“林朝阳连连后退,“媳妇,我也是想赚-..-.-赚点稿费换个大房子!”
陶玉书的眼神怒视看林朝阳,脸色阴沉,始终不说话,似乎在脑酿看雷霆之怒林朝阳继续说道:“我就是想买个房子,给你个惊喜。可惜就是写作效率不高,就写了两篇。我也是没想到这房子这么贵,本来我是打算买了房子再告诉你的.....””
他心虚的狡辩个不停,陶玉书就这样一直看著他,直到他说的都快没词儿了,他黔驴技穷的朝陶玉书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
“媳妇,嘿嘿!
!”
“噗”一声,陶玉书一直板看的脸如桃花一般绽放出笑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她的笑声让林朝阳不知所措。
“媳妇,你笑啥?”
“我笑你这个大傻子。”
我傻?”林朝阳楞头楞脑的反问。
“对,就是你傻。”陶玉书给他飞了一个大白眼,从书架上掏出一本《沪上文艺》翻开,“这个是你写的吧?”
林朝阳朝杂志看了一眼,心头一惊,翻开的那一页正是《秋菊打官司》。
他惊谣道:“你作知道的?”
“傻子才不知道。拿小说男主角名字当笔名,也就你能干出来了。“陶玉书没好气的说道。
那也不一定是我啊,谁也没规定别人就不能拿男主角名字当笔名的。”他强自分辩道。
可这事你又不是第一次干!”
陶玉书一语致命,让林朝阳哑口无言他又不死心的问道:“那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的?”
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伪装的挺好?“陶玉书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嘲笑道,林朝阳郁闷的看著他,“你就说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吧。”
妈那回说你给了我大哥五十块钱,说是电视机票的钱。”
大哥这嘴也太碎了。“林朝阳抱怨道少模糊焦点。“陶玉书的语气严厉起来,“你说说你,都几次了,屡教不改是不是?”
我这不也是想给你个惊喜嘛!“林朝阳文搬出了他那一套说辞。
“哼!惊喜?惊是有了,喜呢?“陶玉书双手抱在胸前质问。
“那个.....”林朝阳会意的摸了摸兜,只拿出来几张毛票,然后又低头去翻鞋底,拿出了四张折成小方块的大团结,展开后抒了将交给陶玉书刚从鞋底翻出来的票子带著一股咸带鱼味儿,她嫌弃的捏著这些票子。
就这点?这就是你给我的惊喜?”
这是上回的稿费,另一份稿费还没到,这份稿子篇幅长,十二万字呢,这个月就能在《收获》发表,少说也有一干块钱。”
林朝阳脸上的笑容略显谄媚,又说道:“稿费我可没乱花,也就偶尔改善改善伙食。给大哥的电视机票钱、给你买礼物、请家里人看演出、买东西,都是从这里出的。一年了,还刺这么多呢!”
我还得夸你花的节省是不是?“陶玉书阴阳怪气的问道没有没有,我再节省也没有媳妇你节省啊!我是觉得男人嘛,出门在外兜里有点钱还是有底气。”
“呦~这是嫌我给你钱给的少了。”陶玉书继续阴阳怪气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这都是....”“行了吧!”
陶玉书打断了林朝阳的胡说八道,摇看头叹气说道:“你啊,耍心眼的心思还没有你写小说才华的十分之一多。”
林朝阳讷讷无言,我好像是被夸了,又好像是挨骂了,你以后不会再搞这种事了吧?”陶玉书眯著眼晴问道。
林朝阳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媳妇,我这都是为了给你惊喜啊!”
陶玉书冷哼一声,“少给我灌迷魂汤。”
她又说道:“以后十块钱没了。”
“啊?别啊!“林朝阳大惊失色。
小金库都没了,零花钱再没了,可让他怎么活啊!
陶玉书看他如丧考姚的表情,脸上压抑看笑容,给你二十块钱!”
片刻之间,林朝阳经历了一番从地狱到天堂的反向蹦极之旅,他脸上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媳妇,咱说话能别大喘气吗?”
“你活该!”
林朝阳见她神色间冰雪消融,便又接著刚才的话题说道:“有了这一千块钱,我们就有五千块钱了。”
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陶玉书本来轻松的表情又纠结了起来,“可还是差了很多啊!”你想想看,去年这时候咱们才有多少钱?
杜峰说房主想快点出手房子,我们可以先去看看,讲讲价嘛!要是能讲到一万,那不就还差五千了吗?
明年我争取多写点小说,争取尽快就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再讲价又能便宜多少钱?
至于丈夫说要多写小说,她心里更是不抱希望。
小说那里是那么好写的,多少作家一两年也不见得能写出一部列说来。
这话陶玉书没有说出口,看著丈夫为了两人的小家庭那么的努力,她不忍心戳破他的梦想。
那就去看看!“陶玉书咬了咬牙说道,大不了就家里点羊毛。
这天周末,杜峰一早来到了燕大,却没有进陶家的门,而是在朗润湖公寓边上等著过了没一会儿,林朝阳和陶玉书从楼上下来,三人集合骑看目行车往燕大校门外驶去。
燕京的三环概念从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不过在当时是以分段建设形势开建的,到1965年才初具雏形,还叫环路。
在六十年代出版的《燕京游览图》上,北三环路划分为北环西路和北环东路,东三环划分为东环北路和东环南路,南三环位置出现了南环东路。这是燕京历史上首次出现“环路”的字样。而此时,二环路尚未标注出来,花园村华侨公寓,就在西三环花园桥旁。明朝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出阜成门南十里,花园村,古花园,其后村,今平畴也”。
几百年前的金、元时期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后来就变成了平畴郊野。
到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公寓的建成改变了这里的情况。
杜峰和林朝阳天妻俩来到院门口,保卫询问完他们的来意之后让他们登了个记,然后拿起保卫室里的电话拨通了电话,看起来是通知房东。
杜峰低声对林朝阳说道:“看看没?赶上进机关单位了,不过是花钱的。”
华侨公寓是燕京第一个配置物业的小区,每家每户每个月八块钱。
“三位请进!”
三人进了院向二号楼的单元门走去,陶玉书对林朝阳低声说道:“这院子可真不错。”
华侨公寓南北两栋四层楼,楼宇的前后中间除了道路便是大片的绿植,环境整洁磁雅。可惜现在是冬天,院里的花草树木都衰败了。
如果是后世,这么大的院子如果是盖多层住宅的话,少说也得搞个七八栋。
可华侨公寓的院子里仅有两栋楼宇,若是在夏天的话,必定是绿树掩映,素雅幽静的存在。
闽玉书从小在燕大里长大,就喜欢这种圈静的环境华侨公寓的设计者是华揽洪,我国知名的建筑大师他年轻时留学法国,在法国国立美术大学建筑系深造,毕业后获得当时极少人拥有的国家建筑帅文凭本可以在法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和超过一般人的社会地位,但他还是在1951年毅然回到了当时还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华揽洪自法国带来了他所崇尚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并尽力与中国的传统和现实融合。
他在1952年至1957年之间,设计了燕京儿童医院,被《弗莱彻建筑史》列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现代王义的经典之作,他还设计了崇文区幸福村住宅小区、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走的建国门立交桥、官厅水库迎宾楼、燕京友谊商店等燕京标志性建筑。
华侨公寓的外立面是灰色的,线条方方正正,有一种简约的美感,同时也非常具有现代气息,只看外立面便完全区别于如今燕京能见到的苏联式住宅从外面看,每家每户还都有个大露台,看上去很有生活气息几人走到走到二号楼的单元门门口,便看到一个宽额高骨、肤色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
“福贵!”
杜峰跟年轻人互相打了个招呼,说道:“这是我姐夫和姐姐,这位是林福贵。我姐夫也姓林,你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几人寒喧了几句,林朝阳才知道年轻人名叫林福贵,是当年福建人下南洋的第三代马来西业华人,这里的公寓是他父亲当年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买下来的林福贵现在在外国语学院留学,这套房子本来是他父亲给他留学居任的,可林福贵一直住在学校,根本就没在这里住过几天。
去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燕京这边的风气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今年暑假的时候林福贵到广东走了一圈,发现那里已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且在广州已经开始实行商品住宅全价销售的试点工作。
这些变化让林福贵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他参考二战之后亚洲几个经济腾飞的经济体的经验,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所以打算把这套房子卖了买两套燕京的四合院。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