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第4节
连续押中了《草样年华》、《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诛仙》四本爆款奇书。
苏槿本想把《明朝那些事儿》给抄了,呸,划掉,是借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
但想想还是算了,给石厅留条活路吧!
要是给借鉴了,石厅说不定就成为不了石厅了。
说回沈浩波,当初他出名了,沈浩波就找上门来,想签约他。
那时候的沈浩波,一穷二白,要资源没资源,要人脉没人脉。
苏槿脑子秀逗了,才会答应,于是反向收编了他。
给了他公司十的股份,替他打理名下作品。
别觉得多了。
一是当初沈浩波能同意收编,就是看中了十的股份,二是沈浩波确实是个人才,十的股份不多的。
当然,书的各种版权还是属于他自己的。
……
扣扣……
苏槿敲了两下沈浩波办公室门以示尊重,然后推门而入。
沈浩波抬眼看见来人是苏槿,起身说道:“老板,恭喜毕业。”
他以前也是直接叫苏槿名字的,但架不住隔壁有个马屁精,天天老板叫着。
这让他再直接叫苏槿名字,就不太好了。
即使苏槿还是让他直接称呼名字,他也不叫了。
这凡事就怕对比,鬼知道苏槿后面会不会介意。
万一介意了,觉得我不尊重他,那就完蛋了。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建木文化已经是行业领头羊,出门谈合作那都是和主编、主任相谈。
加上苏槿基本不管事,他可谓是风光无限,走上人生巅峰。
这要是因为一个称呼,就失去这个位置,都没地方哭去。
“行了,跟我就别这么客气了。”苏槿坐下之后,把一叠厚厚的a4纸放在沈浩波面前。
“这是我的新书,你找人校稿一下,搞定之后,选个吉利日子,就开售吧!”
“长安十二时辰。”沈浩波看见封面书名,轻声念叨了一句。
他翻开书页,随意浏览了几行,眼底突然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老板,你真的转型了?“沈浩波抬起头,看着面前的苏槿,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味道。
苏槿微微一笑,淡淡地回答道:“对啊!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嘛!”
沈浩波听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即便想起了以前苏槿确实和他提起过想要转型的事情。
还说青春小说不是长久之道。
但他当时并不以为意,觉得苏槿在吹牛,转型哪是那么容易的。
多少作家因为转型,被人看见了裤衩,乖乖的回去写自己擅长的题材。
谁知道今天苏槿就拿了一本转型小说过来,看他表情,还很自信。
苏槿见沈浩波不说话,继续说道:“这个书你也看一下,看看里面有什么逻辑不通的地方。”
“好,我一定仔细研读。”
沈浩波决定晚上回去好好看一下苏槿的转型之作,要是里面有什么问题,尽早提出来。
毕竟苏槿太成功了,是公司的招牌,他并不想这块金字招牌染上污渍。
要是内容不理想,能改就改,不能改,他就是拼着被开除的风险,也要劝苏槿放弃发表这部小说。
苏槿问道:“七点怎么样了?”
第5章 华娱两大工具人之一
沈浩波能想到的,苏槿自己自然也能想到。
如果高级方案打造成功,建木文化一步登天,只要不犯错,后来者别想追上它。
但要面临一个问题,开销太大。
初级方案,三百万就可以搞定。
但高级方案就是十倍价格了。
因为完全按照高级方案打造,肯定要买地皮的。
如果不买,后面势必要面临房租问题。
如果只是房租问题,还只是小事,怕就怕在竞争对手买下地皮,那到时就麻烦了。
“我知道,所以我才问问你这位喜欢买房子的人。”
沈浩波微微一笑,他是知道苏槿喜欢买房子的事,还劝过他要买房子。
幸好他听劝了,买了两套一百五十多的,不然要亏个五六十万。
什么?你说不买就不会亏。
呵呵……对于资本家来说,错失机会,就是亏钱。
“我刚才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一万五千平左右计算,总价格在两千五百万左右,不包括装修。”
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如果做五层,占地面积大概需要3000平方米左右,
现在京城地皮均价三千六百左右,要是放在三环外,价格还能再低点,可以控制在三千左右。
听到这些,沈浩波在脑子里快速计算了一下,说道:“那就是总价格在三千五百万左右?”
“差不多。”苏槿点点头,问道:“现在公司流动资金有多少?”
“一千五百多万。”
“银行能贷多少?”
“贷个一千万没有问题,走走关系,两千万也有可能。”
“七点呢!能抽出多少资金?”
“他们没有多少,除去运营资金,大概能抽个三百万。”
苏槿思索了一下,正色道:“老沈,你确定下定决心了?”
如果按照他之前的想法,就是买门店开书店,即使以后互联网冲击,也不会亏,还会赚。
但沈浩波要玩波大的,要一步登天,他自然要支持。
不然就显得他这老板格局太小,没有胆气,以后还怎么当老板。
何况这计划成功率很大,至少有七成以上把握,四舍五入就是十成。
这要是还不敢玩,不就白重生了,混吃等死算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以后面京城房价攀升的速度,这地皮买下来就不会亏。
“嗯。”沈浩波重重点头。
见沈浩波下定决心,苏槿也不废话了,直接说道:“那就向银行贷款两千万,七点三百万随时补充备用,如果后面钱还少了,我个人借贷给公司。”
他自己小金库还有七百多万稿费的,过一段时间,还有两三百万到账。
“OK,等下我就召集领公司领导层开会,务必把这个方案做到做好。”
“嗯,之后我要去拍戏,管不了那么多事,,这事你就要多费心了。”
“嗯。”
事情聊完,苏槿就出去了。
先去吃了个午饭,回来在沙发上睡了个午觉。
之前装修的时候,本想在办公室里面开辟个小房间做个午睡空间。
但想想地方太小,就没有做了。
睡醒之后,继续写《心理罪》。
……
后海。
什刹海的组成一部分。
著名的后海酒吧就在这里。
如果说三里屯酒吧街走的是流行牌,那后海酒吧街无疑走的是文化牌。
一水小胡同,而且临海而聚,没有嘈杂的音乐,只有悠扬的歌声和80后独有的文化气息。
赵磊、黄博、金志纹等歌手早期都在这里驻唱过。
晚上七点多,苏槿出现在了这里。
来这里不是喝酒,是有人约了他来这。
“来了。”
一进入“运雅酒吧”就不断有熟悉的人跟他打招呼。
这几年他算是这里的常客,认识他的人还真不少。
苏槿一边向他们回应,一边寻找约他的人。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苏槿看着两个男人笑道。
这两人分别是宁昊和杜节。
宁昊自然不用介绍,鬼才导演,杜节则是他的御用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