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122节
陈星点头答道:“恩,是到了。”
等车停稳后,陈星在火车上面的行李架上把东西拿下来,跟着前面的人一起走出了西安的火车站。
和全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一样,游客走出车站后,第一眼绝对不是欣赏到西安的美景,而是见到各种前来推销钟点房,黑车,以及餐厅拉客的伙计。
陈星不需要车,也不需要钟点房,但他得吃饭。
所以就跟着一个人来到了他们的饭馆。
也不是很远,在车站绕一下,绕到右边,有就很多餐厅一字排开,并且厨房都是在外面的,香味特别浓郁,估计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
带陈星过来的伙计说道:“老板吃点什么,我们的羊肉泡馍非常有名,要不要来一份?”
陈星看菜单,上面有羊肉泡馍,以及优质羊肉泡馍。
按照车上那个人说的,优质都是骗游客钱的,如果要吃就选普通,所以陈星也就点了一个普通,28块钱,然后要了两个馍。
馍有切好的和没切好的,而陈星来这边旅游不就是为了体验当地的新鲜事么?
当然要自己手动来掰。
于是饭店上了一碗馍给陈星。
就是一个碗,里面装着陈星点的两个馍,也不是很大,大概也就比咖啡杯的杯口大两圈,厚度有差不多两公分的样子。
怎么搞?直接掰吗?
好在老板看出了陈星什么都不懂,就说道:“你先把馍馍掰碎,放到那个碗里面就好了。”
“谢谢。”
道谢后陈星就开始慢慢撕饼子了,撕的时候陈星问道:“老板,这不就是烤饼子吗?为什么这边喜欢把这个叫做馍呢?”
带陈星进来的小哥已经去火车站招揽新的客人了,店里就剩一个像厨师又像老板的中年男。
他听陈星这样问,笑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你可别小看我们这个其貌不扬的馍馍,之所以它叫馍,而不是饼,就有说道。单凭这一点,就可证实它的历史之久远呢!”
厨师故作神秘的说辞,让周围很多人都产生了好奇心。
就算是一些本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把饼子叫做馍,何况这里大多都是外地来的旅客呢?
老板一边在外面炒菜,一边对店里的顾客说道:
“这馍馍啊,据称最早是从甘肃那边传过来的,古代的人认为甘肃是太阳落山的地方,古文里面,莫这个字,就是太阳下山的意思。而馍啊,就是食加莫这个字组合出来的,也叫做太阳下山之地的食物,外面怎么传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在我们陕西,馍就是泛指各种蒸烤出来的面食。”
店里许多人都在点头,又学到了没用的知识。
馍就是食物加莫,这个组合确实符合古代创造文字的规律。
而陕西这个地方,也确实有着数不清的历史典故。就像西安这座城市一样,传说这座城市就连农民种地翻个土,都有可能挖到古墓。
老板过来看了一眼陈星碗里馍,说道:“小伙子,你这个馍不行啊,得再碎一点,指甲盖那么大就差不多了。”
“……”
陈星确实图省事儿弄得比较大。
但是要弄成指甲盖那么大也太麻烦了吧,吃个羊肉泡馍光是掰饼子都要弄十几二十分钟吗?
十分钟后,老板拿过陈星的碗舀了一碗羊肉汤。
羊肉汤闻着还是可以的,羊肉的味道十分浓郁,间接的证明了这里用的的确是地地道道的羊肉,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合成肉。
但羊肉的味道,说到底,不就是羊膻味吗?
陈星吃了一口便有些皱眉。
不是不好吃,羊肉的口感很有嚼劲,咸香味完全融入了羊肉当中,进而又侵入了下面的泡馍里面,由于掰得比较碎,浸泡的时间又少,吃起来有嚼劲又入味。
恩,至少泡馍的乐趣陈星体验到了。
但这股挥之不去的羊膻味,却始终存在于这碗汤里面。
陈星在家乡吃习惯了感觉不到膻味的简阳羊肉汤,再尝到这种带膻味的,就很不习惯。
估计其他地区的人对这种味道能够接受吧。
除开这一点,这一碗羊肉泡馍还是要比陈星在川省之外吃到的大部分食物味道要好,只是你得忍受吃完之后一整天,自己身上都会带着一股子羊肉的膻味,很难避免。
吃完这顿来到西安的第一餐,陈星跟着导航,扫了一辆车朝着古城墙而去。
西安千古名城,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要地,重地,城墙的必要性也就被提起来了,而且由于地处平原,风格也和川省的城墙不一样,所以陈星把西安的古城墙作为自己来到西安的第一站。
骑自行车比起坐地铁,虽然累一点,但能看到西安街道上的风景。
相比寒暑假与各种假期时的人潮鼎沸,二月的西安并非旅游旺季。
好在古城的风韵在陈星眼里并不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有所不同。长风越岭而来,千百年的树木与城墙在城中交错,亦为古城披上了斑斓的衣裳。在这个季节而来,有些树上还带着雪花,景色正好,分外怡人。
西安城墙有很多门,站在城墙下面看,觉得城墙真的好高。
古代是怎么攻城的?这种城墙如果守军足够的话,真的能被攻破吗?
现场的门票要54一人,陈星买了票走上去。
比起法国收欧元的门票,国内的景点实在是太便宜了,不过巴黎很多景点年轻人都是能免费参观的,尤其是很多博物馆。国内则是相反,上了年纪的老人反而在很多景点都是免费。
陈星想了想,这个国情也有关系。
国外的年轻人没什么钱,老年人有钱,所以他们针对年轻人免费,让很多学生也能到大量的博物馆参观。
国内老年人也有钱,但舍不得用,反而对自己的孩子很好,愿意把自己养老的钱给小孩用。
估计就是这样了。
上墙后有一个很明显的地方,摆了好多自行车,这里是租车的地方。
除了这里,周围还有许多彩灯也很明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头巨型传统舞狮,然后整个城墙沿路全都是各种彩灯,只是现在是白天,所有彩灯都没点亮,估计晚上会很漂亮。
灯会?
陈星心里闪过这个词。
作为一个川省人,还是川东的人,陈星对灯会不陌生。
从古代到现代,全国最厉害,最奢侈的灯会,就在离新界不是很远的自贡,以前父母也带着他去过一次,那种繁华的夜景让他现在都还深刻的记得。
西安城墙上面也在举办灯会吗?
陈星有了点兴趣,看了看时间,离天黑还有至少六个小时。
多在城墙上逛一逛吧,陈星心里想道,反正如论如何也要先把这里的灯会看了再离开啊。
拍了几张照片后,陈星走到租车点。
这里可以租两种车,一种是电动的自行车,一种是普通的自行车,人力驱动的那种。如果都不愿意,那也可以乘坐观光车,不过这种方式价格贵不说,还不能随时随地下车欣赏风景。
陈星对自己的体力很自信,租了一辆自行车。
第163章 你是什么学校的啊
西安城墙的一边是护城河,另外一边是现代的市井样貌,仿佛这道城墙到了如今也在守护着西安的人民似的。
手边高低错落的女墙,正是昔日战争当中弓箭手藏匿的位置。古朴的环境带人领略丰富的故事情节,仿佛在电影中看到的战争场景就在此上演。
骑行当中,陈星感受着地砖的凹凸不平,这种斑驳的痕迹让骑自行车的人深刻的体会到悠久的岁月在此流淌。
虽然说这里只是一段城墙,但古建筑也绝对不少,闸楼,箭塔,正楼,敌楼等好多古代的军事设施。
这些建筑从制造出来,就是为了防御城墙而服务的,有种古镇古楼所不能拥有的铁血气质。如果凑近了仔细寻找,或许还能找到被火焰炙烤的痕迹,以及那些小小的洞口,这些洞口就是被弓箭射出来的。
只可惜不能进去看看。
就这样陈星向东边一直走,眺望城墙两边的风景,前眺和回望城墙前后开阔的景致,边盼望着天色赶紧黑下来城墙华灯初上的那一刻。
虽然天气有些阴沉,四五点的时候光线就很黯淡了,但却久久不黑。
陈星骑行了一圈城墙,在租车的三个小时内把车还了回去。
然后就有些无聊的站在垛口看着外面的城市。
现在的西安城墙两边都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风景大体一致,但却像是绿叶一样,烘托着西安古城墙的地标建筑形象,吸引着每一个驴友的目光。
如果当初没有把城墙保留下来的话,那么西安绝对会损失掉一大半的魅力。
天终于黑下来了。
灯会也开始了,城墙上经过了五六点钟空荡无人的样子,现在人又多了起来,而且很多都是带着小孩子上来参观的,小孩看到彩灯后惊喜的叫声让这里显得很热闹。
陈星也拿着相机慢慢的走着,偶尔拍几张照片。
城墙上有出租汉服拍照的地方,有些对自己身材自信的女孩子会换上汉服在城墙上面拍照。陈星看到这种之后也会去凑个热闹,谁也不会嫌弃看到的美女太多,不是?
白天他也拍了几个美女穿汉服的样子,但是在晚上,换上汉服站在古城墙上摆出姿势,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感觉还更好看了一些。
灯会上没有大型花灯,最大的也就是陈星之前上城墙的时候看到的两个狮子。
这一点和自贡的灯会不一样,自贡的灯会喜欢把古代传说故事弄到花灯上,神秘又恐怖。以前陈星去的时候见过巨大的会动的恐龙,也不知道这几年弄得怎么样。
下了城墙,陈星叫了一辆车。
再回头望的时候,才发现城墙也贴上了彩灯。
夜晚中,看不到西安城墙的整体样子,但在彩灯下他也有了轮廓,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彩灯是现代才有的东西,但现在却更显得城墙有一种古朴的气质了。
城墙上面的灯会如火如荼,从底下看过去只能看到一道道光线出现在城墙的边缘。
出租车师傅等急了,打开窗户问道:“走不走啊?”
“走走走,当然走。”
陈星连忙把东西放好,这才上车。
“柠檬酒店。”
司机这才开车,说道:“你带着行李箱在这上面看了一天城墙?”
陈星笑着说:“我还开了一圈车呢。”
“哎呀,现在有什么好看的,又冷,在上面冷风呼呼的吹,不挡风的。”
确实不挡风,周边最近的大楼都离得比较远。
陈星说道:“你说的也是啊,不过我越想越觉得以前在上面守城墙的人厉害,我们穿着羽绒服,大衣都觉得冷,你说那些士兵会冷成什么样啊?”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