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旅行从摄影开始

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466节

  陈星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

  这位大哥也很客气,估计是服务行业干久了,说话的语气和姿态都让人觉得很舒服,等几人吃完饭,弯着腰请三个人上了电梯。

  “你们叫我小杨就行了,今天上面有个活动,可能杂物有点多,留神脚下。”

  电梯门一开,入目的不是露天的观景平台,而是一个走廊,这条走廊直通远处的楼梯,楼梯入口有一道铁门。

  走廊左右都放着纸箱子。

  从一个开着的纸箱里,陈星能看到‘尚海茶艺合作……’这几个字,估计就是杨哥说的,做活动的公司或者协会。

  他带着几人从楼梯往上走,说道:

  “因为没到预定的时间,所以也没让他们上来。不过刚才我们已经打电话通知他们了,一会儿可能会有人来搬东西,就怕打扰到你们。”

  周同连连摆手:“你不用顾忌我们,我们就是上来拍照的。”

  “哪里,你们是我二叔的朋友,那就是我的长辈……和客人,哈哈,小陈太年轻了,我要说长辈真怕把你说老了。”

  “……”

  这话他真没法接。

  从楼梯一出来,陈星第一眼就看到了远处的浦东四件套。

  都不止四件套了,感觉大半个尚海都能在这看见,毕竟脚下的建筑都很低矮,可以看到密集的建筑,过了黄浦江,那边就是连成片的现代化高楼。

  有历史感,也有现代感,这就是尚海。

  陈星用广角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拿出手机给自己来了一张自拍,这是准备发朋友圈的,他可从来没见有谁在朋友圈发过这个角度的旅游照。

  旅游去的地方多了,陈星不想发和别人一样的打卡照了。

  喜欢的就是这样有特色的。

  周同和老宋比陈星欢快多了,到处按快门,估计也是那种拍得多了,总能找出几张能用照片的选手,没思路,但有审美。

  直到人家做活动的工作人员搬着东西上来,几人才意犹未尽的结束拍摄,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华隆大厦。

  回到酒店,陈星迫不及待的将照片导入电脑,开始后期处理。

  华隆大厦上视角范围确实大,但拍摄的构图很依赖天空,如果是湛蓝的天,飘着几朵白云的时候,拍出来应该是最好看的。

  其次是夜景。

  最次就是陈星今天拍到的,由于是阴天,没什么光影上的表现。

  但他也不是想用这张照片做点什么,陈星把这张照片做出来以后随意搭配了几张在尚海拍的照片,就传在了朋友圈里。

  ——今天的光线条件不算理想,但从这里能将尚海的风貌一网打尽,分享几张照片,和大家一同感受尚海独特的魅力——

  传完了就去玩游戏,一把之后,微信就显示有99+的消息。

  

  大部分都是点赞。

  他这个微信很多粉丝都知道,有时候走在路上忽然被认出来,粉丝想要加微信他都没拒绝过,只是拒绝通过搜索找来的人。

  这些粉丝很少说话,但是有动态必点赞。

  评论也有很多。

  某同行:“你总是能找到这么独特的拍摄地点,实名羡慕!”

  周鹏:“哟,大摄影师又有新作品啦!你这是要把尚海的每一个角落都拍个遍啊。”

  某粉丝:“星哥!这视角绝了,我一直想拍尚海的照片,却总拍不出那种感觉。您这照片不仅把建筑拍得宏伟,还把尚海的历史与现代融合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要反复观摩学习!”

  陈星没忍住,回了这个粉丝一串点点点。

  过分了,这就是随便搞出来的朋友圈照,他甚至都没怎么修,仅仅表示一下自己在这个地方拍了张照片而已。

  有一条同行发来的消息让他有点在意。

  “你最近惹到谁了?好多网站都在黑你。”

  黑我?

  陈星放下继续开一把游戏的心思,用浏览器进了米拍摄影,500摄影社区等等几个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比较多的网站。

  “看他的作品,曝光和色彩处理得一塌糊涂,这水平还不如我刚学摄影的时候,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出名的。”

  “陈星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创意可言,还什么华夏风格?恶心,总是用那些老套的构图和拍摄手法,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拿这些东西出来糊弄人,真以为大家都不懂摄影?”

  “陈星的作品时好时坏,偶尔有几张还能看,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成熟摄影师该有的水平,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会追捧他。”

  “他的作品质量太不稳定了,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国内最厉害的摄影师之一呢,简直是笑话。”

第486章 名誉受侵

  伴随着陈星的那节课在摄影圈迅速走红,论坛风波也随之成为了国内摄影师群讨论的话题。

  他的课好不好?

  确实不错。

  两个多小时的课程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拍,为什么要这么调色。如果有人对陈星传授的技术研究深入,出人头地不算太难。

  但这并不影响别人质疑他。

  从国外传来的消息,不管是油管,推特,还是 INS,都对陈星的水平极其追捧,这种追捧是很多国内摄影师看不懂的。

  好像陈星就是新一代的大师了。

  但他才二十三岁啊!

  抛开技术不谈,他凭什么成为新一代的大师?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随着一篇匿名的帖子在米拍出现,直指陈星专业能力低下,作品毫无创意,只是靠着包装走红。

  随后,跟帖的人众多,负面消息迅速弥漫。

  最后到了陈星的视野里。

  他翻阅了好多各类摄影论坛的帖子,又进自己的粉丝群。

  好长时间时间没来看,这一直都是满满的群现在居然有一两百的空缺,一点开后台,全都是退群的消息。

  有人搞我?

  这是陈星的第一反应。

  市场不可能单独出现反应,真要是他的作品有问题,那肯定是全球都在反对,而不是仅仅只在国内。

  而且还是只在摄影圈子里面。

  群里还有人在问:“陈老师开的班能去吗?听说他的课程全是骗钱的,根本不教真东西,都是网上随处可见的基础知识。”

  然后立刻有人回复:“陈星老师?他在哪儿开课程?”

  “你被骗啦”

  “你被骗啦”

  “最近这是有人在搞陈星老师啊,以为这样的手段就有用?你国内不希罕陈星老师,人扭头直接去国外,换个国籍,人一样当大师,不比在国内遭骂舒服多了?”

  陈星也忍不住打了一行字:

  “我从来没开过任何课程,你们看到有我出现的课程都是公开课,不需要花钱也能在各大摄影网站上看到。”

  “我抓住陈星老师了!”

  “陈哥别怕,我们老粉都支持你。”

  “新粉也支持,华夏不要你,陈老师你来我们坡县啊,坡县现在追求老师的一张作品追求疯了,只有博物馆里有两张,什么时候出影集?”

  在群里聊了聊近况,退出来,陈星越看越心惊。

  他是一个很在乎自己国内形象的人。

  不管出去是怎么样子的,但他始终是一个华夏人,一个华夏蓉城人,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养育了他摄影风格的根本。

  本来摄影师在国内的风气就不好,如今好不容易聚集一些粉丝,一些名气,再被这样的舆论一闹,他这两年就完全是在做苦工。

  他还去问了自己在国内的代理。

  总之,这段时间的抹黑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技术质疑,很多人觉得他的作品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获奖作品有时候对焦都模糊,得奖肯定有猫腻。

  其二是创意抄袭,有人说他的创意是模仿国外大师。

  这种抹黑真就是不带脑子的,他目前的风格叫新华风摄影,国外那个摄影师的风格能和他一致?别说一致了,七分像都难找。

  再有就是粉丝群里发现的这种教学抹黑。

  打着他的名义开培训班,就连粉丝群里都有人中招,何况外面更多的摄影师。

  陈星这下也没有了旅游的性质,连忙回了蓉城。这件事还是得解决,不然他新书马上发售,不得被抵制死?

  飞机刚落地他就去报警。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警局,没想到是因为这种事情。

  “现在网络上有人一直在抹黑我的名誉,这种算什么案件,可以立案吗?”

  警察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陈星一眼,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您先别着急,慢慢说。像您说的这种网络上抹黑名誉的情况得具体看实际情形。如果只是一般的言语争执、互相指责,那可能属于民事纠纷范畴。”

  这种事情警局也见多了,多是陈星这种年轻人。

  以前那些觉得网上骂就骂了,或者被骂就被骂了,很难因为这种事情跑一趟警察局。而年轻人就不一样了,真是一点委屈都不想接受。

  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笔,准备记录相关信息。“您先详细讲讲,对方是怎么抹黑您的,都在哪些平台发布了言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陈星赶忙将自己整理好的资料递给警察,里面有打印出来的各种抹黑言论截图,还有一些关于粉丝群里讨论以及退群情况的记录。

  他自己不太懂,但粉丝群里总有大手子知道该怎么做,资料都给他准备好了。

  “您看,他们在各大摄影论坛、社交媒体上到处发这些言论,说我技术不行,作品对焦模糊,获奖有猫腻,还说我抄袭国外大师创意。这完全是无中生有!”

  “而且,还有人打着我的名义开培训班骗钱,好多人都以为是我办的,这对我的声誉影响太大了,这算是侵犯我名誉权?”

首节 上一节 466/4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