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223节
“老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卡尔说,“我只是想赚点钱,我没有想伤害任何人。”
这时候酒吧的老板过来了,他已经从手下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听到卡尔这样狡辩,哼了一声说道:“你赚钱?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在给这个国家带来灾难!”
他们说话是用阿拉伯语说的,陈星和莱夫博德听不懂,不过从动作也明白大概的意思。
陈星猜测忽然插话进来的人是这家店的老板。
果然,他很快就用英语和两人说道:“很抱歉让你们受到了惊吓,今天你们在我酒吧里面的消费我不收钱,我叫阿里,欢迎你们来苏丹旅游……”
陈星和莱夫博德对视了一眼。
莱夫博德问道:“这个人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当然是丢给警察,”
“不!不!不要!阿里先生,请原谅我吧。我保证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请放我一马吧!警察会杀了我的!”
苏丹的司法系统并不透明,索贿严重,而他本身也没有多少钱,可想而知进入监狱以后会遇到多么悲惨的生活。
早知道不来找这两个外国人麻烦了!
他痛哭流涕上来想要抱大腿。
老板看表情也有点不忍心,不过在酒吧里其他人的注视下,他毫不留情的踢开了卡尔的手,说道:“警察怎么会杀了你呢?无非是坐牢而已。”
卡尔脸都吓白了。
看老板没有保自己的意思,站起来就想跑,不过没走几步就被波波卡住了脖子。
这些保镖很强啊。
陈星心道。
他们两人聊自己的话题,看着苏丹的警察来这里处理这件事,就当是看了一场十分爽快的剧本杀,看到恶人被抓以后不知道莱夫博德什么想法,至少陈星很爽。
贩卖这种东西最好选在中午,不然早晚要出事。
天快黑了,陈星和莱夫博德这才走了出去,莱夫博德兴致很高昂,用法国电视剧里面律师的口吻说道:“任何罪恶都将绳之以法!没想到苏丹的治安还不错嘛。”
波波说道:“他们这是在害怕阿卜杜勒先生,你们住在他的酒店里面,也受到了他的庇护。”
“阿卜杜勒?”
陈星没听过这个名字,问道:“他是谁?”
“阿卜杜勒先生是苏丹最大的黑帮老大,不过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是慈善家和企业家,你们入住的酒店就是他的产业。”
莱夫博德了然的点了点头,说道:“怪不得向导说酒店有能力保护我们,这是真的有能力啊。”
回酒店以后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提到这件事,只是说去了一家穆斯林餐厅吃饭。
第二天,拍摄正式开始了。
陈星在这后半部分的拍摄中,也被提升成了主拍摄团队成员,负责操控刚送到的一台大功率的航拍机。
无人机拍摄现在已经很常见了,从以前的军转民以后,无人机很快就被摄影界用来代替昂贵的直升机来用作为空中拍摄的一种手段,并且很快成为了最佳手段。
所以说好的无人机飞手收入很高呢,从这里就可见一斑。
再高也没有租直升机的钱高。
在医院能用到航拍机的镜头不多,但诺贝尔为了纪录片里面能有更多的航拍镜头,重操旧业的带着剧组来到了苏丹国家公园,从高空拍摄了许多野生动物的镜头。
他要用这些镜头带图纪录片里面的各种切换。
福特全程都在看。
陈星稳定的无人机控制,让他对自己的想法越来越肯定了。
等到这天收工,陈星准备去食堂吃小灶的时候,福特拦住了他,说道:“陈,我的好兄弟。”
陈星莫名打了个冷颤,抱着手问道:“你想干什么?”
“我之前那个提议你还记得吗?现在非洲的动物正在大迁徙,全世界还没有用穿越机在动物迁徙群里面飞过的镜头,我们可以成为第一个,我们可以开创一个新的拍摄方式。”
“穿越机拍摄?这不早就有了吗?”
“他们可没来非洲,也没有你的技术……陈,难道你就不想去看看吗?数百万的角马、斑马、羚羊等动物为了寻找食物和水源,从坦桑尼亚迁徙至肯尼亚,这种场面只有在非洲能见到了,我们去旅行,顺便拍摄一个40分钟的纪录片,很简单。”
“40分钟的纪录片?”
“是啊,纪录片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有多少集,我们就拍动物迁徙的场面,镜头和文案我都想好了,就差一个摄影师了。”
陈星听到只有40分钟,也没有了此前的犹豫。
“那可以,你早说只拍40分钟啊。”
陈星还以为他要拍一部长篇呢,这对陈星来说太费时间了,他可不想一直待在非洲晒太阳,但临走之前肯定也要去看看大迁徙的,不然真就白来。
非洲内陆不就这点看头吗。
第243章 你当导演合适吗
人文类型的纪录片需要故事,而医院就是一个地方发生故事最多的地方。
他们并不是去拍摄治疗病人的过程,这是医疗纪录片要做的事情,他们只是来这里找到那些属于苏丹普通人的故事。
诺贝尔没有给这个部分找一个主角。
或者说这几天来到医院的病人都是主角。
拍摄的进度非常快,这几天遇到的病人都非常契合他们想要拍摄的东西,他们甚至认为这些病人都是向导找关系要来的。
不过也确实都是巧合。
陈星叹着气从这个黑人的破烂棚子里面出来。
这是一个晕倒在街上,被人发现后送到苏丹联合医院,苏醒以后却直接跑路的人,但医院早有准备,没跑出医院就被抓住了。
估计也是出不起医疗费的。
被医院的保安抓住后,诺贝尔给他垫付了医疗费,跟着他来到家里,进行一系列的采访。
陈星是中途离开了‘房间’,来到了他的房子外面。
这里是苏丹首都的贫民区。
这里到处都是用各种颜色的篷布,或者布条,配合上烂木头以及竹竿搭建起来的小棚屋。这种棚屋有成千上万,是苏丹境内最大的贫民窟。
这里有一个管理处。
摄制组从这个管理处了解到,这里一共有3200顶帐篷,住着2798个家庭,其中有7846名男性和7400名女性,以及人数超过一百的孤儿。
很难想象这里的孤儿如何生存。
正在被他们采访的迪亚先生说,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做着各种低贱没人干的工作,拿着少到可怜的薪水。没人照顾的孤儿,或者孩子多的家庭,会去捡别人吃剩下的食物。
区别这里贫民和流浪汉的区别,估计就是他们这里的人会结婚生子,有固定居住的地方,而流浪汉甚至无法在这里申请到一个棚屋,只能睡在大街上。
这个国家比他想象的还穷。
莱夫博德也在外面,他生气了,一直在骂骂咧咧。
刚才来的时候他不知道踩到了狗屎还是什么,本来就脏兮兮的鞋子看起来更脏了,看到陈星出来,他问道:
“是不是要走了?”
“估计还有一会儿。”
陈星忽然想起一个事儿,说:“福特还是想弄他那个纪录片,不过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他只想出一个40分钟的片子,你要不要一起来?”
“40分钟?”
“恩,他说拍迁徙的场面,一集就够了。”
莱夫博德笑着说:“他是想弄份资历吧,他很早以前就对纪录片感兴趣了,自己拍又没什么钱,正经摄制组又不请他。”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也要去看动物迁徙,顺便的事情。”
“那我也加入。”
莱夫博德和陈星的想法差不多,毕竟来都来了,不去拍几张照片记录一下,还能称得上摄影师吗?而且苏丹离这些大草原也不算远,在这里坐飞机过去要不了一个小时。
这事儿要等福特在的时候大家一起商量,陈星和莱夫博德聊了几句,不想回到帐篷里面去听那些他觉得揪心的事情,就走来到附近的一个制高点拍照。
这是一个小山坡,上面全是尖锐的碎石,坡顶上有一辆被掏空的生锈老爷车车壳。
陈星又跳到了车壳上面去,先用相机认真的拍了一张,然后又用手机拍下,发到了B站动态和自己的朋友圈里面——他们曾经有过家园,但被战火和灾害夺走。他们曾经有过梦想,但被现实和困境打碎。
放下手机,陈星坐在了车顶上。
比起地面的环境,这个车顶除了锈迹斑驳之外还算干净。
住在这种地方,人生大概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吧?他想。
在国内,就算没有任何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人,都能吃喝不愁甚至养活一个家庭。但在这里,没有才能的人只能日渐消瘦等待死亡,有点才能也很难出头。
能力是没有太大作用的,因为看不到希望。
如果自己以后再听到谁说生活不好的,陈星非得推荐他来非洲看看,比起住在这里的人来说,国内的流浪汉过着的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
陈星看着远处的地平线发呆。
直到有人用法语喊道:“我们要离开了,陈!”
他这才回过神,跳下车壳朝着同伴走去,一个住在帐篷里面的女人可能是听到法语比较好奇,就从自己的帐篷里面出来往外看,陈星正好路过这里。
两人对视了一下。
陈星觉得这个女孩的眼睛很漂亮,是那种蓝色带着点绿的,还是混血儿。
而陈星完全是一副富人的打扮,这让女孩吓了一跳。
“陈?”
“我马上就来!”
陈星回了一句,然后在自己的几个衣兜里面找,然后拿出了几块在超市里面买的水果糖,用英语说道:“你的眼睛很漂亮,吃糖吗?”
法语在非洲的应用很广泛,但在苏丹偏偏就不流行。
苏丹只流行英语和阿拉伯语,而且英语普及率也不高,只有一些受到过教育,而且学得还不错的人才能听懂英语,或者用一些简单的单词和他们对话。
女孩听不懂,但是眼神对陈星手里的糖却很渴望。
在任何不发达的地方,精致的糖果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