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旅行从摄影开始

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276节

  “一个摄影节结束了还有其他的摄影比赛嘛,比赛是永远不缺的,我们缺的只有作品。”

  阿博特听到陈星这么自信,一下就对这个作品期待起来了。

  “他有说是什么题材吗?”

  “没说。”

  “没说也好,这样还能有点惊喜。”

  阿博特本就是一个很喜欢摄影艺术的人,不然也不会在从那么多摄影师里面把陈星这个颇具潜力的人挖掘出来了,这可都是他的眼光啊。

  陈星打了几个喷嚏。

  “谁在想我?”

  他脑海里闪过了几个红颜知己。

  现在是早上八点,他刚走出古镇,回到了来的那条小路上。

  下面的公路偶尔还会有车辆,但这条小路基本就没什么人了,知道这些路的人大多都是本地人,而本地人谁还走这种路啊?大多数人都有车,开车走下面的公路多方便。

  清晨的小路上到处都是露珠,温度也适宜,空气中都带着泥土的味道。

  林荫里面的空气是很好闻的,很多人喜欢把这种地方叫做氧吧,说是能洗肺。这个洗字用得太夸张了,但行走在这里真的能让人觉得很舒服。

  竹子旁边还有小竹子冒头。

  这种竹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但好像四季都有生长。

  陈星不认识竹子,但认识蘑菇,沿着路走就摘到了很多能吃的蘑菇,有些蘑菇的颜色看着很深,但实际上一点毒素都没有,做汤或者炖鸡都会很香。

  江南这边好像不怎么喜欢吃野山菌,如果换一滇南的村子到这边来,估计这种路边的野山菌都没有陈星的份,全都被他们摘走了。

  走路枯燥,但一边走一边摘蘑菇,不知不觉陈星就看到了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面积很小,估计只有之前那个古镇的一半。

  但放到其他地方或许也能算一个大村。

  房子的风格还是徽派建筑的风格,但你只能在他们的建筑上认出这风格,仔细看,却是一点古味都没有。什么封火墙,马头墙等等表现徽派建筑的东西一概没有。

  只有白墙黛瓦,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住在这里的人们看起来比外面古镇的人辛苦一点,小孩子穿得脏兮兮的,有陈星在其他城市农村看到的样子了。

  有些坐在房子前面乘凉的老人好奇的看着陈星从街道上走过。

  她们也不是没有见过游客,偶尔还是能见到一两个,而且还都和陈星一样拿着看着就很贵的相机,一来就对他们问东问西的,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做什么工作。

  陈星先是穿过这个村子,朝着周围看了看。

  庙在哪儿呢?

  不得已,陈星又回头找了两个对坐着下棋的老头,问道:“老伯,这边是不是有个庙?”

  老伯用很难辨认的方言对陈星指了方向,陈星好好确认了几次才算听明白。

  继续往前走,看到右边有个上山的石梯子再往上走就行了。

  这个村子里面的人多大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七八月份是农闲的时候,庄稼地里面没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所以稍微年轻一点的也都出去赚钱去了。

  也不用走太远,带着东西到周围交通好一点的古镇摆摊就可以。

  陈星找到石梯子往上走,过了几分钟就看到了一个很特别的寺庙。

  这个寺庙陈星甚至没有看到名字,他就在石头缝里面,或者说主体都在一个山洞里面。沿路的地方用很粗的柱子顶住上面的石头作为支撑,防止坍塌。

  这个山洞有十几米长,用木板分出了各个大殿。

  线香的味道很浓。

  和尚大概有五个,此刻都在最大的一块区域里面念经,合在一起的声音还挺好听。

  本着尊重宗教的原因,陈星没有拍他们的念经的画面,而是在外面停住脚步,看着这块山洞里面的雕塑,殿堂布置等等。

  这山洞高也挺高,除了两边看着像住人的小隔间以外,最矮的地方都有两米多,一般人站直了走进去也不会撞到墙,顶多会觉得压抑,稍微低着头。

  中原的寺庙没有进去要脱鞋的规矩,陈星便走进去仔细看。

  月底了,双倍月票了!

第288章 佛光

  这间房好像是伽蓝殿。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省称,意为众园。十八伽蓝神,也指伽蓝菩萨,其实就是关公。佛教跑到华夏来也封了很多的本地历史人物。

  他对佛像还算熟悉,毕竟会画唐卡嘛。

  不过他对佛教却没什么感觉,也不是有意见啥的,毕竟他也认识很好的僧人,人家在山上隐居那么多年一直都在做好事。但陈星在网络上见到更多的,还是拿着袋子求布施的和尚。

  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但有几个道士这样做呢?

  所以,作为一个华夏人,陈星还是更喜欢仙仙神神的那一套。

  不过,信什么都无关紧要,求个安宁罢了。

  从大殿那边走过来一个和尚,问道:“施主有什么事情吗?”

  陈星回头看到他,微笑了一下,说道:“有人告诉我这边有很好看的石雕,所以我就过来看看。”

  “是这样啊,雕像在山顶,但是路很难走啊。”

  这个和尚大概三十来岁,估计是担心陈星找不到路,又说道:“这样吧,我带你过去吧。”

  “谢谢。”

  走出这个石洞搭建的小房间,顺着石板做的楼梯继续往上走,前面的路都还可以,石板比较大一块,也不陡峭。

  陈星问道:“师傅你来这里多久了?”

  “三年了吧。”

  他话也不多,陈星不问他就不怎么说话,一直走路,不过快走到山顶的时候路就不好走了,之前是半米多长三十几公分宽的石板,现在变成了只能一只脚踩踏,两只脚踩上去就很勉强。

  这样修也没办法。

  已经没有直接上山的路了,这一条小路都是沿着岩壁环绕着往上的。

  不过胜在安全,左边是墙壁,右边是现代才修出来的水泥桩,中间都是用铁链子连接的。所以这条路虽然看起来很危险,但两边都有支撑,扶着就走上去了。

  “施主小心一点,下过雨,路比较滑。”

  “好。”

  陈星也在专心的走。

  也幸好有扶手,还是近代打下去的桩,要真是木桩绳子什么的,陈星还真不太敢走在这上面。

  他可是连高空秋千或者云霄飞车都不敢坐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

  他又没有那种喜欢找刺激的基因,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辈子就是他所希望的。

  这种路不长,两人很快就走到山顶了。

  山顶几乎是平的,长满了藤蔓野草,但有一条踩出来的路是往前走的,前面有一个没有长草的山……卧槽!

  这山整面都是雕刻,是那种壁画的雕刻,往里面挖了大概四五十公分的一个洞,然后就在这个洞里就地取材雕刻佛像,这种佛像在这里看起来有二十多个。

  但是,这就必须要说一个但是了。

  这些雕刻全都被风化掉了,面容全部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点点模糊的身影。风化让他们的身体形成了一圈一圈,就像粗麻绳一圈一圈捆上去的痕迹。

  哇,这真的很美。

  这里的雕像如果全都完好的,可以看到细节和面容,陈星都不会觉得有多神奇,只会觉得这样的地方有保存完好的古代石雕很漂亮,但现在这种,那就真的很有神韵了。

  “这应该就是你说的石雕了,很可惜,我们没有好好的保存。”

  “不是,这样才最漂亮。”陈星说道,然后举起相机示意了一下,“我可以拍照吗?”

  “施主随意。”

  光影的感觉不强,但画面有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拍完以后陈星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想了一下,说道:“师傅你先回去吧,我在这里等一会儿。”

  “等?”

  “恩,我想等太阳落山。”

  “太阳落山还有很久,要不你也来我们庙里吃一顿素斋吧?”

  陈星摸了摸肚子,说道:“也行。”

  现在才到中午,从庙里过来大概二十几分钟的样子,等到四五点的时候再上山也可以。

  反正这石壁就在这里,他也跑不掉。

  依旧是扶着两边下山。

  往下走比往上走更艰难,主要是得直面下面的悬崖,看着总令人心里有些发毛,所以浪费的时间也多。

  回到那个小庙里面的时候还多出了一个和尚来,所以现在就有六个人了。别看这庙小,但人还挺多的,他们把其中的一个房间收拾了一下,加上陈星七个人就在这里吃饭。

  之前带陈星上山的那个和尚是其中最年轻的,他也不是在这里出家,而是在南昌一家很有名的寺庙出家,觉得在这里生活得更纯粹一点,就过来长住了。

  确实,这深山老林的,附近也没多少农家。

  陈星觉得真正的出家就应该是他们这样的,远离人间,外面的花花绿绿跟一个出家人有什么关系?甚至不用化缘,自己种菜自己吃,这不也是一种修行吗?

  古代是因为有很多天灾人祸,有时候确实没办法,出家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去化缘,但现代需要吗?

  一个胖一点的和尚把最后一道菜拿了上来,对陈星说道:“今天多做了两道菜,我们这里真的是好久没有见到过外面的游客了,得好好庆祝一下。”

  陈星说:“每年来婺源的游客那么多,他们都没过来吗?”

  “我们外面那个村子人又少,又没有修路,谁来啊?”胖和尚说道。

  “洪普?”老和尚说了一句。

  胖和尚呐呐两声,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米饭,炒青菜,方块豆腐,蒸出来的小土豆,这是没有剥皮的那种,想吃的话需要自己拿起来剥皮吃,然后还有素丸子。

  肉丸子见多了,这素丸子陈星还是第一次见到。

首节 上一节 276/4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