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312节
“人很不错啊,真是网红吗?”一个兵哥问道。
刚才陈星回来和他们一起吃了点东西,中间也交流了几句,他倒是觉得陈星人很不错,说话也和气,长得也帅。
“主要是觉得他厉害,是不是网红倒是无所谓。”
话题很快从摄影跳到了现代的网红。
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西疆的夕阳来的要比内地晚一点,但当陈星看到太阳光芒渐渐收敛,变得可以目视的时候,陈星就觉得自己的等待是有价值的。
系统在这两年多次加强陈星的摄影实力,在拍摄《佛光》的时候更是加强了广角镜头的掌控能力,这让他在拍摄风景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佛光展出以后,很多人都在问陈星怎么才能拍好落日的风景。
华夏人都喜欢拍夕阳。
为啥呢?
很简单。
日出,日落的时候会有变化非常快的色温。色温高的时候,可以表现出悲凉或者高冷的感觉,而色温低的时候,可以给人温暖的感觉。
如果天上再有云,那种旖旎的美感啊,实在是溢于言表。
陈星也曾在动态里回答过网友的这个问题,他的回复是:“当天空好看的时候,那就注意地面。”
一张好的夕阳作品,他拍摄的绝对不仅是夕阳这一个景色,大地给视觉构建起来的感觉也不容忽视。出色的地面环境会给天空一个很好的衬托。
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网红城市,会有人高价出手构图点的原因。
夕阳来临的时候陈星拍了几张,陆家让也觉得陈星这个位置找的好,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后说道:“那我们走吧?这里到科考站还有一会儿时间呢,这边到了晚上会很冷。”
“能再等一下吗?”
“大概多久?”陆家让问道。
“两个小时吧。”陈星判断着天色说道。
之前讲过,日出,日落的时候色温低,画面暖,很适合拍摄地面主体是黄色的东西,比如金黄色的树叶,或者楼兰这边漫天黄沙的感觉。
但日落之后的一段时间也很美。
摄影师里面通常会把这段时间叫做蓝调时间,这段时间用来拍摄风景,会有一种凄凉,落寞的感觉。
陆家让犹豫了一下,问道:“能不能算了?因为这里到了晚上确实很危险,有狼的。而且晚上天黑了即使是我们在这里也容易迷路,因为路上没有什么参照,开车的人稍微犹豫一下,开错了一百来米,我们都得在车里住一晚。”
如果只是狼,陈星还真不怕。
但他也要考虑人家的感受啊,所以陈星只能摇头说道:“也不是很急,那我们就回去吧,那辆军车和我们一起去吗?”
“他们早就回去了。”
他们也只是开车过来带路的,不让他们闯到军事禁区里面去,在确认陈星他们今天下午不回羌县以后他们就走了,等明天陈星他们回去的时候会再过来。
上车以后,大家系上安全带,陆丰问道:“怎么样,拍到好照片没有?”
陆家让笑着说道:“拍到了拍到了,一会儿就让你开开眼界。”
他虽然是用手机的,但也受到了陈星的一些指点。
手机开启专业模式也是可以调很多数据的,而且在像素方面也不用太担心,手机内置的摄影算法不但会提升照片的画质,甚至会修复一些本来看不清楚的东西。
比如拿着手机去拍月亮,倍数拉满。
你甚至会在手机拍出来的月亮照片上看到陨石坑。
这合理吗?
手机可达不到这种效果,实际上这就是手机摄影的自动优化,在检测到伱拍摄的是月亮的时候,自动进行的一些调整。
这辆越野车点着大灯,一路上也没一条路,就在这样铺了一层黄沙的地面上飞驰,偶尔还拐两个弯。
“你们是怎么认路的?”陈星问道。
路上没有车开过的痕迹,这种地方只要一天不走车,今天落下的痕迹就会在第二天被新吹过来的沙子给埋起来,根本不能通过轮胎印来判断路线。
“记住点位啊。”陆丰说。“比如大概开了多久有一块石头,车灯照到什么东西的时候表示你应该转弯了。刚才你有没有看到我们前面有一道闪光?”
“好像是有?”
“恩,那就是一块立起来的路牌。”
这里常年也没几个人来,而且在大漠沙漠中修建一条路,需要的不单单是修路的成本还有大量维护用的成本,所以在这里修路很不现实。
但路牌一路都有,为的就是给人指引方向。
如果来的路不是要经过军事管制区域,那么一路也有这样的路标,可以从羌县直通楼兰遗迹。
开了半小时,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呢,陈星就看到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蓝色篷子。
这是科考站吗?感觉很简陋。
就像工地当中修起来的临时房子似的。
这个房子只有一层,但有两条边,六七个房间,中间靠近建筑的位置有一个按压式的水井。说实话这种水井除了一些水资源到现在也很困难的大山,内地也只有在书本上以及电影上去看见了。
陆家让下车后喊道:“老王,出来接客啦!”
一个穿着黄蓝色相间冲锋衣,脸色枯黄胡子拉擦,带着厚底眼镜的人从一间房子里面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个装菜的大碗,里面是满满的米饭和一层菜。
右手还拿着筷子,出来以后咀嚼了几下把饭咽下去,才说道:“怎么了?送新人来了?”
“你们这里哪有新人啊,等真来了你告诉我,我免费接送。”
中年嘿嘿笑了一下,说道:“那你等着,早晚会来的。”
陆家让介绍了一下陈星,听到陈星是摄影师的时候这个中年人更是眼睛都闪了一下,说道:“哎呀,我们团队正好缺一个摄影师,小伙子我看你很有潜力啊,要不要加入我们科考队啊?”
陆家让咳嗽两句,提醒道:“就算你们这里再偏僻也得看看新闻吧,人家前段时间可是上了热搜前十的。”
就是陈星拿奖的那几天,国内摄影师的讨论弥漫到圈外引起来的讨论。
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虽然当时热度很高,但没过几天普通网友就把陈星给忘掉了,只有那些对摄影比较关注的人还记得发生过这件事。
以及陆家让这样,专门搜索过陈星的人。
“什么新闻?”中年人很纳闷。
这时候陆丰肚子响了一下,他啧了一声说道:“别聊了,我们用一下你们的厨房做点东西吃。”
“对对对。”陆家让说,“再住你们两个房间,明天就走。”
陆丰自己就进厨房了,这里调料很齐全,他准备煮三碗面。
拿着碗的中年人这才招呼剩下两人进来。
“来,进来坐,外面风大。”
房间里面有灯,但没听到电机的声音,看电灯的样子应该也不是用的电瓶。难道这些灯是通过电线来的电吗?这么偏僻的地方也通电?
这房里还有两个人,也在吃东西,一个年龄和那个老王差不多,另外一个就要年轻一点了,大概二十五左右。
“你们先随便坐啊,我吃点东西,饿死我了。”
这三个人吃饭都用的大碗,看他们的脸就知道这三人是长期在户外跑的人。陈星从藏地回来的那段时间也这样,但后来慢慢又养好了。
陆家让也认识他们,打了个招呼,把陈星和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三个人应该是搞矿产探索的,老王和另外一个人的聊天夹杂了很多专业的名词和他们当地地区编号,年轻一点的那个人不时看看陈星,等陈星看过去的时候他就笑。
感觉性格应该很老实。
但不老实也在这里待不住了,在信号低,不能上网的地方,有多少年轻人呆得住啊。
然后他就问道:“你是网上的那个陈星?”
“应该是我?”
这话问的,你加两个关键词也好,比如那个哔站阿婆主陈星,或者摄影师,旅行家什么的,毕竟陈星这个名字在华夏还是比较大众化的。
“那就是你了,我听过你的声音。”他笑了一下说。
“我看过你一些视频,拍得很好啊,说的也好,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你。”
他都觉得自己被流放了,别人的研究生日子轻松又愉快,为什么他就得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跟着老师干苦力活?要不是看在毕业证的面子上他早尥蹶子不干了。
但就是在这个一年都见不到几个新面孔的地方,他还碰到了一个自己看过视频的阿婆主。
缘分啊这是。
陈星点点头:“你好。”
“能和你请教一下怎么拍照吗?我相机买了几年了,虽然到哪里都带着,但一直没什么机会用,拍得也差。”
老王停下和同事聊天,打了个饱嗝说道:“你还有精神去研究怎么拍照?年轻人精神真是好啊,一会儿你再是去审核一下今天我们的计算有没有差漏,别打扰客人休息。”
第319章 披星戴月
十来分钟后,陆丰端着两碗面从门外进了屋,把其中一碗面放到了陈星面前,对他哥哥说:“厨房桌上,自己去拿。”
陈星连忙道谢。
面就是很普通的挂面,味道说不上好,但调料放得挺合陈星胃口。
吃完已经是接近十点的事情了,陆家让和那个叫做老王的中年人聊天。从他们的聊天中陈星知道了这位还是个大学教授,年轻人就是他的学生。
到这个地方来也是对钾盐矿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
罗布泊是个生命禁区,无边沙漠。
以前华夏研究出了原子弹就是在这片地区实验的,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就可以看出罗布泊周围到底是有多荒芜了。
但这一切都在人们发现罗布泊拥有大量钾盐资源以后停止。
以前可以说罗布泊是一滴水都没有的荒漠,但现在可不是这样。随着钾盐的开采,罗布泊的盐湖也逐渐回来了,如今在最新的卫星图上已经看得到有一片泽国。
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功劳。
陈星一时间对他们有着浓浓的敬佩,这些人生活在这么艰苦的地区,就连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网络都没有,却创造出了这么伟大的工程。
说是复苏了罗布泊这个地方也不为过。
但却在网络上搜不到他们的一点消息,绝对算是无名英雄了。
年轻的研究生英雄姓柳,柳树的柳,柳九江。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