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322节
“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来敦煌了,上一次来的时候我还很年轻,那时候才1998年,这里没有这片营地,月牙泉也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灯条,没有旁边的公园,很朴素,也很好看。”
“……我还没出生。”陈星说。
他是零零后来着。
樊存笑了一下,说道:“我当时是和我女朋友一起来看的,后来我们结婚了,我小的一个儿子估计和你差不多的大,你几几年的?”
“02年。”
“那是差不多,他17。”
樊存单独和人待在一起的时候谈兴很浓,指着旁边的一个沙丘说道:“你可能不知道,那边的沙丘其实就是月牙泉里很多人爬的那个鸣沙山,在那边就可以看到月牙泉了,厉害的人几乎可以走路过去,不用花门票钱。”
好远……
现代估计没人会为了省了几十块钱的门票钱而选择走沙漠进月牙泉吧。
敦煌这么多景点,月牙泉真的算便宜的了。
“月牙泉见证了我和我妻子那段最美好的时期,后面的这十来年,我有时候晚上做梦都能梦到我和她在鸣沙山上互相表达心迹的时候。这次来到这边,我也是第一时间想着来月牙泉看看,但物是人非了。”
“二十多年了,肯定有变化的,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多快啊。”陈星说。
“是啊,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变,这里当然也不依然了。”
“啧,樊哥这话说的有水平。”
怪不得是职业作家呢,说话就是文艺。
陈星的文艺只在文字里面,日常生活里面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年轻人。
他衣服穿的少,现在觉得有点冷了,起身拍了拍屁股,说道:“那您就好好拍星空吧,我可是要回去了。”
从刚才吃饭到现在,他已经丢下两个女孩子很长的时间了。
这样可不好。
回去看看情况再说。
他们睡的帐篷是这里的商家固定在这边的,里面的东西一律都是高水准,床铺虽然不高,但也有岛国榻榻米的感觉,被子一盖谁也不爱。外面就算再冷,窝在被子里面也是温暖的。
陈星在自己的小帐篷里呆了一会儿,收到消息以后偷偷跑到一个大帐篷里面去。
这种大帐篷估计住一晚的价格比小帐篷高不少。
里面完全是游牧民族临时营地的感觉,里面的床是一种木制的组装床,在厚厚的垫子上,稍稍有些摇晃,但不会乱响。周边的布上面还有装饰画,有桌子,一般酒店有的这里都有。
甚至有加湿器和加热器。
白天用不到这个加热器,但晚上的沙漠确实是能用到的。
第二天,本来今天陈星是准备回去的,但沫子和娜娜两个女孩才刚到敦煌,很多景点都没去看,于是又陪着她们去了一趟玉门关,感受了一下古代西北第一关的塞外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明明就在甘肃,这个省份又不是什么边疆省,为什么古代会写这样的诗呢?
因为从这里走出去以后,就是著名的罗布泊,在当时的环境看来,这里已经不是熟悉的汉家文化了。它的右边是我们国内从古至今,是华夏人都知道的河西走廊,右边是罗布泊,再远一点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种环境,你让春风如何去度呢?
即便是现在,登上玉门关以后看到的就是满目黄沙,一片荒凉的样子。
游客的话,自动过滤就好。
从玉门关回来以后陈星就连夜登上去燕京的火车。
御姐确实很不错,但如果再陪她们旅游下去,陈星就赶不上到燕京看国庆节的升旗仪式了,他可不会为了只有一夜之缘的女人而改变自己的旅游计划。陈星之前不知道两人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以后陈星还是有点尴尬的。
在火车上,他拿出电脑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拍到的画面。
敦煌确实可以,这个地方怎么拍怎么好看,而且特别适合陈星的拍摄风格,如果不是要减少自己出片的数量,那这些照片基本上百分之六十都能放到之前那样的画展上卖掉。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废片,还有一些是陈星拍的美女。
莫高窟里面不能拍照,可惜了,如果能把那个多彩的石窟拍下来就好了,就算不能卖,用来做纪念也好。
坐在陈星旁边的是两个去外地出差的敦煌本地人,看到陈星在电脑上选照片,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一句话都没有说,直到陈星把所有的照片清点完毕,准备建立一个敦煌文件夹存起来的时候,其中一个人才说话。
“小兄弟,这些都是你拍的啊?太好看了。”
陈星听到他们的口音就知道是敦煌的本地人了,笑着谦虚了一下,说道:“也还好,主要也是一些我喜欢的东西。”
另外一个人说道:“我们敦煌拍出来的宣传片好像都没有你的好看。”
“那不至于,我还没修呢。”
真正要拍景点照片,其实游客不是什么难题,陈星有很多种办法解决那些会一直走动的游客。
所以在这些人见到的照片当中,很多大景色都是看不到游客的,只有那些陈星随便拍摄的照片才会出现大量的游客影响观看,但不管是前后哪一种,都得进一趟PS才能成为大片。
“真的有,我们这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拍新的宣传片,前几年还可以,但现在拍出来总觉得有种房地产放出来的小区概念图一样,越来越不好看了,你这些照片我觉得都比他们好。”
陈星刚才清理了几百张,如果真像他们说的这样,敦煌几年的宣传照可能都解决了。
但人家的客气你要是当真就不好了。
陈星经常都能听到赞美,早就习惯了这种感觉,一边和他们聊天一边删除那些废片。
现在光线明亮,火车上也不是完全平稳的,所以陈星也没在这上面开始修图,把电脑收了起来,听着歌看着窗外如电影一样逐渐划过的西北景色。
西北塞外这片地方在古代一直被排挤在汉家文化之外,但陈星这一次来看,却发现到处都是华夏文化的影子。
法国是一个移民城市,全世界的人都有,他们也有很多不同的文化,但泾渭分明,比如巴黎当中就有一个区基本属于华夏人,在那里就能体验到很多华夏人才过的节日,而且也挺红火的。
而华夏,很多人都说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
这种包容性的不介意你以前是什么人,拥有着什么文化,但只你们接受并且学习华夏的文化,并且融合到你们本身的文化里面,那百年以后,谁也不能说你们就是外国人。
即便是白人也是如此。
华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华夏的56个民族当中,有不少于五个的白人少数民族,他们也是正统的华夏人。
说起沙漠文化,即使是华夏人很多也会想到埃及,阿联酋什么的,但华夏也是拥有沙漠面积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沙漠文化。不过陈星更愿意称呼这种沙漠文化为大漠文化。
华夏古人把塞外的地方说成大漠,如今最典型的自然就是敦煌周边的这片景区了。
沙漠荒凉炽热,唯有绿洲存人。
大漠听起来则是苍凉豪迈,大开大阂无需掩饰,古往今来在玉门关外出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第327章 服装设计
燕京这地方说实话,气候虽然比敦煌这些城市好点,但比起南方或者西南来说,还是干燥了点。
但首都的九月末,十月初,却有一种诗一般的颜色。
金黄色。
这是树叶的颜色,当然了,有些树叶也是红色的,乘坐火车从西北到首都的路上经常都能看到这样五彩斑斓的山,很漂亮,尤其是靠近首都这边。
那山正好在陈星座位的这一边,当时坐在左边的人,几乎有百分之六十都靠近这边用手机拍照。
从这比例也能看出来有多少是外地游客了。
住在首都的人看到这种景色绝对都见怪不怪,而且陈星知道燕京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景点叫香山,这里的秋景也是一绝,也是陈星这次来燕京必去的一个地方。
之前到燕京的时候是夏天,冬天,这也就罢了,秋天来燕京能不去香山?
那你到燕京旅游的意义最起码少了三分之一。
另外那两份,陈星觉得是升旗和故宫。
长城虽然在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流景点,但一来,长城不仅仅在燕京有,敦煌那边的汉长城也很不错,二来,后天就国庆假期了,这时候去爬长城?
疯掉了?
言归正传,陈星带着一身的汗下了车。
他这一路都是火车,路程有点远,但胜在可以看看祖国山河。
秋天是最能反应华夏文化的季节,到了这个时间,很多原本不好看的山川都会变成陈星之前看到的那样,一片金黄,到了田里还能看到一片片整齐的麦穗。
但火车上的味道也难闻,这是实话。
离开车站后,陈星先去定的酒店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吹头发的时候他还特地闻了闻身上,似乎没有在火车上沾染到的烟味了,于是满意的点头。
这东西他就小时候为了耍帅抽过,但一直没上瘾。
稍微大一点了他就很不喜欢这种味道,说戒就戒,现在闻久了会有一点晕车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他坐火车是不会晕的。
稍微用定型膏整理了一下头发,喷了喷古驰香水,这东西他用了好久还有大半瓶,就突出一个保值,闻起来不是花朵的那种香气,很特别,说不出是一种什么味道,但好闻。
做完了这些他就下楼,坐二号线的地铁到了安定门站。
从地铁口出去陈星就看到唐姐了。
唐诗逸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扎了一条高马尾,带着黑色口罩和一副眼镜,看着特别的生活化,少了很多陈星在她演出的时候看到的那种惊艳感。
“唐姐。”陈星喊道。
唐诗逸要比陈星大几岁,她们剧团里面的姐妹都叫他唐姐,陈星也就跟着这样喊。
到现在也习惯了。
唐诗逸把手机揣在兜里,眼睛笑成月牙。
“你还来的挺快,是第一次来首都吗?”
“之前都在机场那边,顶多转机的时候在周边逛一逛,没到过城里面。”
陈星看了看周边。
地铁口这边还比较空旷,乍一看公路特别宽阔,不愧是首都,仔细看……好吧也没什么吹的,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城市地铁口,外面还不是繁华的商业街。
不过谁叫唐姐就住在这边呢。
听到陈星以前没来过燕京,唐诗逸笑得更开心了,白纸好啊,燕京这么多景点,随便看几个都能带陈星看好多天。
“那就好,你就听我的就行,保证给你安排舒坦了。”
唐诗逸一副地主的样子,很自信的抬起下巴说道。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