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37节
“先生?”
“这位先生你还在吗?”
陈星没理会他,微微转动鼠标滚轮浏览着网页里的信息。
干货还挺多。
有好多登山需要的知识,比如需要用到的工具,身体上的准备什么的。
陈星在京东上搜索登山靴,找到发货地点是蓉城的,然后在客服哪里要到了一个真正的训练营公众号。
…………
陈星从机场出来,就看到有人拿着一个木牌站在人群中迎接。
“阿坝雪山冬令营”
这是陈星报名的登山训练营。
最开始接触他们的时候,陈星也没完全相信这个训练营,不过看在定金不贵,地方也不错的情况下,陈星决定过来看看。
阿坝是川西的一块明珠,大量高原才有的风景这里都有,如果真的把阿坝全部游历一边,看到的景色绝对是不会输给藏地的。但如果伱想要看一些独特的藏民文化,那还是得前往他们的圣城。
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十月中旬,陈星登上了前往阿坝的飞机来到了这里。、
父母那边陈星也做好了工作,说自己还有几千块钱,想要出去多见见世面,磨了好久才让父母同意自己再一次出门。
至于以后怎么办?
那就得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获得华卫摄影大赛的奖励了。
新界人不看过程,看结果,陈星如果能接二连三的在摄影方面赚到钱,那就说明他自己就能走这条路,不需要父母的帮衬。
那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陈星走过去说道:“诶,哥,训练营的吗?我是陈星。”
“你好你好!”
男人放下牌子,和陈星握了一下手,说道:“陈先生好年轻啊,我叫陈志兵,咱们还是本家呢。”
“哈哈,缘分。”
“确实是缘分,陈先生初次了解我们登山运动吗?”
“对,在这之前我就去过滇南的玉龙雪山。”
“那只算是景点了,这样,我先带你去基地看一看,听一节课,到时候如果你真的想继续学习呢,在缴费学习也不迟,怎么样?”
“好,先谢谢你了。”
“客气客气……”
陈星真的舒了口气,他就怕来见面的这个人二话不说先请客吃饭,然后带着自己游山玩水什么的。如果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人,那陈星可不敢继续和他一起混下去。
这种人多半是传销。
现在是先看训练基地,挺好。
陈星跟着陈志兵上了一辆车,陈志兵聊了会儿自己的登山经历。
这人看起来年龄不大,但已经四十二岁了,现在是阿坝三奥公司的登山教练,国家健将级登山运动员,他聊了聊陈星这次报名的登山冬令营。
“如果你确定要报名,那就会在半个月后的十月底,在最后一个空窗期里登上奥太娜雪山,会有我们公司的教练全程协助,呵呵,其实就是我了,你们这一组的学员都是我带领。”
“奥太娜?”
“哦,这是一个很适合新手入门的雪山,只有五千零一十米。”
“只有这么高吗?”
他前段时间去的玉龙雪山都四千六了,和五千只差了四百,应该还达不到自己的极限吧?
他之前的心理预期是六千来着。
陈志兵笑了一下,说道:“你还想要多高啊?高海拔的雪山可和普通的高山不一样,有时候一两米都是能要人命的。五千米左右是最适合新手攀登的初女峰了,在高一点,五千五以上就要设置多个露营地点,不合适新手去。”
“登山,得一座一座的去征服,慢慢来吧,小伙子。”收藏虽然不多,但有你们就够了,新书继续冲,月底争取上架爆更
第51章 登山训练营
车越开偏僻,陈星知道这是直接开往奥太娜雪山下的冬令营,但还是有些担心。
看了下手机,目前还有百分之六十的电。
华卫手机有一个功能对于陈星这样的旅行者来说很实用,那就是快速拨通报警电话。
在设置里面找到安全,点SOS紧急救助,里面有一个按五次电源键自动拨打求助电话。
只要把其中的紧急联系人设置为报警电话,就能快速报警了。
还有一个功能也挺实用的,也是在安全里面,有个应急预警中心,里面可以打开地震预警,这样就会在地震波来临之前收到消息,预留逃生时间。
陈星作为一个川省人对地震已经麻木了,但如果提前知道面临的是一个五六级的地震,那还是愿意动一动的。
陈星只对美女健谈,面对陈志兵这个大老爷们还真不知道该聊什么,好在陈志兵当了几年教练,说出来的登山故事让陈星很感兴趣,这才让两人在长时间的车程里没有冷场。
他们的目的地是三奥雪山大本营……附近。
作为一个私营的登山公司,他们和雪山营地当然是有合作的,但比起从三奥雪山大本营出发的游客来说,他们更安全,收费更高,服务更好。
两个小时后,路边的树木上已经挂满了白霜,路边有深有浅的堆积着白雪。
房屋也完全成了另外一种风格。
陈星看着窗外的建筑问道:“陈教练,外面这些房子是藏民们居住的吗?”
“对,我们这边有许多这种民宿,如果你住不习惯我们的宿舍,或者对这些民宿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住两天。”
“嗯。”他答应了一声。
他当然要去住一晚,这可是一项奖励呢。
车很快停在了一个看起来像公园的地方,到处都是白雪,就像已经在雪山里面了一样,不过周围的树木和绿植还是有一点,像个雪山公园。
陈志兵下车后就和陈星介绍道:“老弟,那边的平房就是我们的宿舍了,两人一间,不过卧室都是单独的,有独立的卫浴,空调,那边的场地是拉练用的,还有个体育馆。”
“拉练?体育馆?”
“嗯,很多来报名的人体能不够,身体素质不行,登山就会很困难。你别看奥太娜只有五千米,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上得去的,海拔一高起来,每多一米都会让登山多一个难度。”
陈星刚来,还没确定是不是要参加这个训练营,陈志兵就带着他到体育馆看了看。
里面已经有人了,十二三个学员盘坐在地上,前面有个女教官站着,说一些登山方面的知识。
陈志兵小声的和陈星说:“报名我们训练营的都是和你一样的登山新人,所以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禁忌都要提前告诉伱们,不过更多的还是体能训练,以及登山装备的选择。”
这个训练营包含装备的费用是两万三千块钱,陈星看了网友的评论,说装备都价值一万以上。
这一万多包含了冲锋服,手套袜子帽子,雪套,登山杖,徒步鞋,水壶雪镜,以及一些登雪山的专用装备。看名字陈星好多都不认识,不过网上好评很多,就算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你可以在这里到处转转,如果确定要加入我们,那就发微信告诉我,或者你告诉前面那个女教练也行,她姓乌,乌春春。”
“好,谢谢你了。”
“应该的,应该的,反正我们可是不退押金的。”
陈志兵笑着和陈星握了一下手,上去和讲课的乌教练打了声招呼离开了。
乌教练对学员说了声:
“休息吧。”
下面盘坐着的学员一窝蜂的站起来,陈星看到里面的人有四十多岁带着眼镜的儒雅大叔,也有二十来岁看起来很青春的女孩子,构成比较复杂,不过女生挺多的,足足有五个。
有几个人朝着陈星这边走,其中就有那个看着像公务员的眼镜大叔。
“你也是来报名登山的?”
“恩。”陈星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好,你们都来多久了?”
“我昨天来的。”
“有几天了。”
“上午刚到,感觉还挺正规的……”
有个人忽然换了个话题,说道:“诶,你们说那个姓乌的女教练到底多大?看着年轻的很,也登过珠峰?”
“她你都不认识?写过书的呢,19年她所在的登山队下一座雪山的时候遇到雪崩,就她一个人活了下来,很厉害的人,她写的《极限》你们可以看看,挺好看的。”
说话的是个女孩子,提到这个的时候很兴奋,有可能是乌教练的粉丝。
陈星抱着自己的手听了半天,问道:“你是看了那本书过来的?书上面有广告?”
“不是,我在她微博上看到消息过来的,想试试登雪山是一种什么感觉。”
果然是个粉丝。
“我也想试试那种登上雪山的感觉。”大叔笑着说。
大家聊了会儿,觉得挺对味的,就互相介绍了下。
像公务员的大叔还真是个公务员,在一个小县城当副局长,叫陆延。对乌教练很感兴趣的小哥叫戚志新,粉丝女叫慕青,刚大学毕业,还没参加工作。
估计家里也不缺钱,到这里来报名都得花两万三,再加上偶尔用的钱,这一趟下来没三万肯定止不住。
“陈星,摄影师。”
“哇,摄影师?”粉丝女惊讶的说,“那我们登顶后的纪念照片是不是就可以交给你了?”
“没问题。”陈星耸了下肩道。
陆延好奇大家选择登山的原因,问了一句,接着自己先开口说道:
“我年轻的时候集邮,有一套1960年5月25日华夏登山队首攀珠峰的那套纪念版邮票,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队员被一根安全绳连接起来的身躯特别震撼我,估计这就是现在很多人说的英雄情节吧,那段时间我做梦都在登山。”
“那大哥你来得挺晚啊。”戚志新脱口而出。
慕青说道:“我是喜欢乌教练写的书才想来试试的、”
陈星举起自己相机。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