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462节
但第二本,尤其是书籍大卖以后的第二本,想出版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而且旅游类书籍它不像网文,没有时效性这一说法,也没有太苛刻的审核,只要送审基本都是能通过的。
哪怕十年后,二十年后,知名的旅游类书籍都会不愁销路。
最有名气的应该算是徐霞客游记了吧,成功从游记变成文学名著,哪怕到了现代,每年也会有很多学者买来研读。
陈星不求自己的书能到达这种地步,只要有人能通过他的书得到帮助,有人喜欢就好。
搞定两本书的签约,陈星出发前往苏州。
上一次来江苏是因为想去见识江南的古镇,那时候他的心还挺大,因为刚出版了一本游记,所以想一次性游览一百个国内古镇,然后写一本书。
但因为现在的古镇确实有很多同质化的原因,导致这个一百古镇的旅行计划进行到前二十就走不下去了,只能放弃,回去休息。
如今受到华夏摄影协会的邀请来讲课,也是在一个古镇当中,叫做甪直,甪念路,太生僻了,一般人可能都不会读。
甪直位于苏州,开发得早,和苏州古镇的诞生时间差不多,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当初这里也不叫甪直,而是叫甫里。
清代的时候,古镇的东侧有直港,三横三纵的河流通向六处,和吴淞江汇合,在高空看,河流的样子和甪很相似,所以就改名甪直。
陈星对这里的了解也不多,只知道又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那种,信息都是之前来江南旅游的时候查资料看到的。
刚一下飞机,陈星就被协会的人接到了。
拿着接机牌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一米六的身高,带着圆框眼镜,显得很文静,看到陈星从机场出来就开始挥舞牌子。
她当然认识陈星,这种气质和身高,只要看过一眼都会很难忘记。
由于只出差几天,陈星都没带旅行箱,就背了一个包来了。
苏州的温度和蓉城是相似的,不过空气要稍微干燥一些,就显得没那么冷,一走出机场就是太阳,晒在身上有股暖意。
陈星稍微看了看天上明晃晃的大灯泡,感慨着说:“好久没有晒到太阳了。”
接机的小妹问了声:“陈老师是从川省来的吧?川省没有太阳吗?”
“嗯,但也不是没有吧,就是少一点。”
川省盆地是个很奇特的地方,夏天的热可能全国各地都知道了,出了名的十大火炉之一,但冬天的冷,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了。
由于是盆地的原因,西面又是高原,天上的云雾很重,所以冬天基本看不到太阳。
而且空气还潮湿,在北方南方的冬天大喊干燥,空气湿度只有二三十的时候,蓉城的湿度可以达到七十五,可想而知。
被子从来是冷的,厚衣服洗了是很少干的,所以遇到出太阳的日子,蓉城人们哪怕再懒,再宅,也是会洗洗衣服,或者出门晒晒太阳。
眼镜小助理全程听故事一样,她还没去过川省,还对这个地方挺向往的。
“我还想着请你介绍一下景点的,过几天想去呢。”
“蓉城好玩的地方网上都说得很清楚了,宽窄是条商业街,去见识见识就行了,想吃东西或者想买点什么纪念品,随便找条街到处都有……”
很快到了车上,司机也在听陈星说。
写过游记的人说起一个城市的故事来真是头头是道,而且这还是一个陈星很熟悉的城市,仅仅是为了扫街,就步行去过城里的很多地方。
尤其是老城区,老小区。
他的拍摄风格让他不喜欢太现代化的建筑,他更钟爱这些老城区里发生的故事,所以只要不是为了出去拍美女,他很少去商业化太严重的地方。
逛得多了,遇到的人多了,他知道的一些老蓉城故事,反倒比一些在蓉城住了几十年的人还要多。
到甪直的时候天刚擦黑,是苏州吃晚餐的时间,但迎接他的人一点不少。
十来个人,中年青年都有,为首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是领导,握着陈星的手用力的摇了摇。
“年少有为啊,年少有为,陈老师这么年轻就在国际市场闯出了一片天,也为我们国内新一代的摄影师们摸索出了一条新的路。”
“您太客气了,您是刘老师吗?”
“对,是我,我是刘徽,苏省摄影协会的副主席,华夏摄影网的总编,很高兴陈老师能来苏州参与我们这次培训。”
他带着陈星往酒店里走,路上很多人都往这边看。
这是个园林式的酒店,符合陈星对江南的一贯印象,每栋楼都是仿古的楼宇,道路两边各种假山流水。
就算不去外面的古镇拍照,只在这个酒店里面,估计也能拍出一些很不错的照片。
路上,刘徽还在和陈星介绍这次培训。
“我们这是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师研学班了,一共半个月的时间,带学员们到苏州各地采风,然后请一些名师来讲课,这次陈老师能来我真的很高兴。”
这个研学班也不是谁都能进的,首先是优先培养华夏摄影协会的年轻会员,其次才是各地,各省分摄影协会的推荐。
从全国无数的摄影师里面选出60多个人组成为期半个月的研学班,毕业后也是一份很重要的资历,找相关工作都要方便一点。
其次,这还是一个发展人脉的地方。
六十多个优秀的摄影师们可以互相认识,以后到各地旅游的时候都能找到当地的朋友,然后还能认识许多大佬级别的讲课老师。
就比如陈星吧,国际摄影师,平时不是在国外,就是在蓉城待着,全世界都在追寻他的摄影风格,而且他还年轻,才23岁。
这种人不说久远了,就算再过五年,恐怕都是华夏摄影圈子里翻越不了的一座高山。
第480章 园林酒店
陈星跟着他们走,心里想着这个园林酒店真的很出片。
接着就在想自己这次讲课的主题。
他不是第一次讲课,在法国的时候他就在一些大学里讲过,知道怎么讲。但不同的是如今面对的并不是一群学生,而是走出社会,工作过,并且加入了摄影协会的一群人。
年龄小的有00后,大的还有80后,面对这些人他也不知道是讲得深入一点,还是浅显一点比较好,他们会认真听吗?
刘总编邀请他来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陈星这样的人物只要在国内,各种类似这样会议的邀请是特别多的。
陈星想了想觉得也对,而且宅在家里的时间太久了,他也想出来见一见同行。
刘徽作为这次会议最大的领导,亲自带着陈星到酒店大厅办理了入住,这种待遇陈星自己也比较适用,心里很舒服。
“谢谢刘总编。”
“不用谢我,您能来都是很给我面子,前段时间我们宣传的时候,也就您的课程呼声最高,很多学员自发买了您的书。”
“我的书?旅法游记?”
“对,学生买来都是当摄影集看的,只是这一部作品和您的最近的风格不太符合,还有就是世界商业摄影社出版的2022,2023年的大师作品摄影集。”
这个出版社每年都会出年度摄影集,应该是全世界最具有专业性的摄影集。
如果一个摄影师总是埋头苦干,专研自己的技术,但只要到每年买一本年度大师作品摄影集,就能通过这本书看到整个一年的摄影圈发展,和一些值得记录的大事。
从2022年开始,陈星的作品一直上榜,今年也有他,不过这本书得第二年的三月份才出,很少有人能提前拿到。
如果要看他的风格和技巧,那看24年的几张作品最合适,也最成熟。
但没出版也确实没办法。
刘徽聊到这个话题,忽然问:“其实您也该出几本摄影集了,现在国内有很多摄影师都很迷恋你的风格,但观看的途径很少。”
陈星其实都不属于常规摄影师,而是艺术家。
他好的作品不会流出,先被画廊挑选一次,原图被送入各地花了钱的现代博物馆,然后再由博物馆印刷高清宣传页。
这样一个流程走完,先不说得花多少的时间,就问有几个人能看到大博物馆的宣传手册?
所以途径特别少。
刘徽作为华夏摄影网的总编,其实也眼馋陈星的作品很久了,他们有出版资质,这次能邀请到陈星,也私底下开会讨论过要以什么待遇去邀请他出一部摄影集。
“是啊。”陈星点点头。
他早就有出摄影集的打算,但这不是懒吗?
刘徽一看有门,立刻说:“那明天您讲课以后我们再详细聊聊?时间也比较晚了,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这酒店的中餐也是……”
于是一群人乌泱泱的前往中餐区。
这家酒店的餐饮分为中餐区和西餐区,西餐其实就是自助,按照外面餐厅的标准应该是一餐69以上的那种。
中餐就利害点,它也是对内营业,但是收费,价格不菲。
这种中式商务酒店多的是会议,多的是宴请,一桌菜具体多少陈星不知道,但从菜色来看并不比外面的那些百年酒楼要差。
进餐厅的时候天就黑了,吃饭喝酒,再从餐厅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经能看见月亮。
酒店的路边全都挂着灯笼,但里面不是烛火而是现代的灯,照亮整条道路,旁边的花圃也是有彩灯的,假山上有,小池里有,看着很漂亮。
月光也很亮,它挂在天上,像个更加名贵的装饰。
今天陈星耳边听了太多奉承,告别刘徽他们早早的回房间休息,但没隔多久又穿着一身运动装走了出来,想在这园子里跑跑步,多看看。
说真的,他住过的酒店不少了,但像这一家的还真没有。
如果往天上飞一个无人机,那这个酒店就是一个古代园林的样子,楼房从外面看也和古代的楼宇没有半点差别。
一般来说就两层,最高好像也才三层楼,摄影协会的学员们都是分开居住的。
有些住在华夏楼,有些住在凤凰阁。
陈星的房间是个复式,面积很大,也在华夏楼,华夏楼是这家酒店的主楼,办理入住的大厅也是在这里。
大厅里有个茶吧,一些年轻的人围在这里玩桌游,也不知道是不是摄影协会的人。
他没去凑热闹,在外面冲刺着跑了两圈,路上还遇到一个同样在跑步的女老师,姓周,没记错的话是叫周芳。
这个老师的跑步动作比他标准太多了,只是稍微慢一点,应该练的是长跑,腿又很长,跑起来和运动员似的,很标准。
陈星打了个招呼,说道:“周老师?”
她放慢脚步等着陈星,笑着说:“别叫我老师了,我是华夏摄影网的编辑,被刘总编拉来当苦力,服务大众的,您才是老师呢。”
这次研学班邀请了八位讲师,除了第一天下午连着开两节课,其他的老师来的时间都是错开的,陈星是今晚到,讲明天上午的课。
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的时间。
所以比起他们这些被学员喊老师的人,陈星他们这些来讲课的才是真的老师。
两人一起在路灯下跑着,陈星自己的步伐都被带得很有节奏。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