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596节

  总之从展览中心的几处台阶登上二楼,就能看见一大片的汽车加工零部件生产厂商。

  居然是按照汽车生产部位来划分。

  覆盖件几乎没有,因为外观冲压钢板的技术设备真的做不到,引进成本也较高。

  但其他就多得很,分得很细碎罗列。

  很多厂商几乎是震惊居然有同行在做这个,还能做到这个地步。

  这些进驻了东升贸易工作人员的厂家,普遍都能拿出高于同行质量的产品。

  因为这一年他们是敦促着厂家,是朝能考上清北在努力!

  现在就像是高考交卷,成批量的朝着厂商提供样品寻求加工合同。

  柯林斯他们本来固守在自己展台,也挡不住212的技术人员去零部件区域寻求对比,更挡不住那些积极的汽车组成员,带着自己跟厂家开发的零部件出来到处推销!

  事实证明,让卫东这个“普通消费者”的视野远不如他做国产化率推广人的工作搞得好。

  他还是太狭隘了。

  车辆禁令开放才两三年时间,年产几千辆轿车的市场有巨大的车辆需求。

  就像还谈不上多卫生,多舒适的卫生巾,这个阶段也能年销上亿包。

  是因为之前没得用!

  现在有用就好,全国人民都渴望用上车,哪怕是农用车、皮卡车……

  他举高原这个例子也是错的,高原地广人稀,路况比内地还要差很多,所以坏了之后叫天天不灵,只能自己修。

  所以对车辆车况耐操需要放到第一位。

  内地其实没那么恼火,让卫东他们开着东风大卡车去全国走,理论上几十公里就能找到个县市镇补胎修理。

  当全国到处都是巴铁师傅那种神奇修车套路,所有人都接受车都是边开边修的现状时。

  能开就不错了。

  加上这帮东升汽车技术员最大的优势可能是认定展会是老大开的,我们就有特权可以到处推销。

  他们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销售员。

  不要脸的带着各种零部件到一楼去推销洽谈。

  自认为精品有实力的去找合资厂谈,能不能让我们提供点配件。

  大部分则先攻各类国产厂家。

  考清北有问题,我们先考个大学甚至考个专科行不行?

  可能让卫东最后一次展前工作会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给了所有国产自有品牌车厂巨大的心理压力。

  别以为现在能卖几百几千辆年销售,看似产值过亿就多了不起。

  只要不提升质量,不改进技术,等合资车吃透了进口技术,就会反过来抢走客户。

  所以他们真是连夜在开会探讨怎么办,没人可以吐露心声的厂长们彻夜难眠,第二天再看到各种各样的“优质”零部件上门。

  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救命稻草感。

  其实所有自有品牌车厂,都是高国产化零部件甚至全国产化,只是质量太差了才被轻易淘汰。

  这次展会其实是给他们提供了接触大量较为优质零部件的机会,起码是可选的机会。

  以前这些地方上的厂家几乎没得选!

  连平汽212的零部件都几乎没得选,更别说那些省市车厂。

  每个零件质量提升一点点,价格再下去一点点,是不是车辆的性价比就提升了。

  外观做得不好那个没办法,但这会儿真的不讲究外观,是个车就赢一半,能皮实耐用基本赢全部!

  真的,让卫东最大的功劳是集齐了目前一哄而上全国几乎所有的两百多家车辆品牌,又尽量攒齐了两千多家大部分都还代表目前国内最好水平的零配件生产厂商。

  促成了这两部分见面!

  这些国产车厂商里面其实是有点钱的。

  汽车的特点就是这样,只要你敲出来能卖,几万块的东西哪怕赚几千,也是其他商品罕见的“高”利润。

  几百辆就有几十万的利润或者几百万销售额。

  手里比较容易形成资金流。

  才第一天,这些厂商就开始频频签署零部件采购合同!

  这年头的厂长几乎都是技术出身,推销员们带过来的样品一看就知道质量成色,更对采购价格了然于胸。

  迅速签单采购,几万、几十万的零配件合同协议,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电脑区、复印区。

  好多厂长后知后觉的发现,反应过来时,第一天零配件签署合同已经超过七百多单,总金额一亿三千多万!

  几乎全都是国产品牌签署,212和沪海牌都跟着签了几单试试。

  谁都没想到,突破口居然是在这个地方。

  就让卫东误打误撞的“恐吓”了下国产车厂,告诉他们多半要输给合资厂,趁早投降去造零部件。

  然后铺垫了一年的汽车国产化率小组就像高考补习班似的,推动了一堆零部件厂商为合资厂生产零部件,结果实际上还是有点差距。

  不甘心的这帮技术兼推销员就转头朝着国产车厂卖。

  都能造车卖车了,其实这两年多半还不会亏损,因为市场太稀缺了,四个车轱辘就能卖。

  所以叫这些车厂放弃也没那么容易,起码都想再搏一下。

  就造成这个局面!

  要知道整个第一天才卖出去三百多辆车,其中合资厂只卖了两百多辆。

  总额也不过四千多万。

  这偏门接大瓜啊。

第674章 但没想到这个瓜这么偏

  去年沪海那次汽车博览会,最终的意向订单七十三份,总额一千二百万美元,汇率合计都不超过一个亿。

  就这,合同履约率也不到百分之十。

  因为签合同的物资局、工业局,基本都是全国各地用车单位,居然还有认为签了意向书就能提车,钱是国家付的思路。

  更有譬如某建设兵团签了二十辆帕杰罗,三个月后收到缴税通知才知道要缴纳车价200%关税的!

  所以九成都退单了。

  这会儿的认知就有这么离谱。

  不光这些单位离大谱。

  上面也是在展会后一个月,就把关税从120%提到200%,就因为舍不得外汇流失。

  根本不提倡买进口车。

  所以去年以进口车为主的汽博会,实际成交金额就是一千万左右。

  让卫东之前给翟秘书说的就是如果超过这个数儿,我们再请领导来闭幕讲话,不至于没成绩。

  所以一大早他还主动买十辆江安面包,又叫沈老三乘机买了辆粤州厂的标致505旅行车。

  因为之前去粤州就听说这个牌子在粤州投产供不应求,没条子基本拿不到。

  现在到江州来开车展,展完还带回去干嘛,顺便就在这边“处理”了啊。

  二十万一辆的价格在江州没几家买得起。

  除了为让展会最后“成绩”不至于太扑街,让卫东也是看上这车的“八座”特点了。

  然后又叫汽车维修厂、城建公司来分别买了十多辆产销量较好的国产车,加上会全额购买的平汽那几辆展车,一口气买了三十辆!

  回头小面包车给各地绩优分公司,城建公司在各地也用上切诺基,江州各单位集中使用故障率更高的国产车。

  他一家就不声不响的分头买了十分之一,花费三百万左右。

  除了冲展会业绩,也算是支持优秀车企发展。

  到晚上看见老高那边整理出来的数据,才吃了一惊。

  而这个数据已经同步发送到平京,经委那边立刻打电话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当然语气是惊喜的,零部件卖了一个多亿,那不就证明后面汽车会卖得更多?

  那边多半只听到几个数据,让卫东拿到的单子肯定更详尽。

  尤其是用了董雪晴习惯的表格清理:“我也有点意外,等我明天……争取今晚再了解下情况,目前看起来是国产品牌里面卖得比较好的十多家大量签署零配件供应合同,零配件就分布在七八十家供应商,我看看,有个做全车线束的,哦哦哦,这家连212都跟他签合同了,好像有些厂有点眼熟,总体来说是国产品牌车厂在签单,合资厂只有切诺基签了点座椅骨架。”

  电话那边心情还是好:“你可是给我立了军令状要提高合资品牌国产化率的,看起来效果一般般啊。”

  让卫东不会长篇大论的扯那些困难:“合资厂都是国营厂,您说有没有种可能由几家优秀的民营车厂提高以后反过来推动他们改进,不然他们动力不足的。”

  这种事后来不是在各行业频频出现么,私营、民营企业反过来倒逼国营厂改革。

  那边沉吟:“汽车厂作为工业核心还是不要迈这么大步子吧。”

  让卫东之前警告车厂,也是说私营民营应该只保留几家最好的,主要是集中力量资源出好车。

  现在还没意识到年轮被他搓歪了:“那我这两天再摸摸底,给您汇报。”

  这边也嗯:“效果还是满意的,都在说不错,我先叮嘱蜀川省那边去帮你们定个调子,听说你连开幕都没请什么领导讲话,哈哈哈,还是要表示点支持啊。”

  让卫东尽量表现踏实肯干的形象:“先做事,做出来有成绩再请领导总结指正。”

  可第二天蜀川省的过来时,车辆销售成绩已经爆了。

  事后总结,可能是第一天是周日,纯市民观众太多,这年头买车的还是单位,尤其是国营单位。

  单位周日不上班啊。

  周一才来买车?

  哪怕是外地派来买车的,周日还不是要休息,或者看见那么多参观市民就算了算了明天工作日来。

  所以第一天卖了三百多辆车的局面,第二天飙升到五千多辆!

  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国产自有品牌!

首节 上一节 596/6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