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321节

  当然,两人点的都是食堂特意做的小份菜。

  要是外面餐厅那么多,绝对会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

  点小份菜,这在公司属于默认的潜规则。

  就算刚开始有人违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过来。

  如果一直不纠正,基本都会被大家排挤。

  “松本制造今年的招聘工作,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挺好的,新员工的素养,会更上一个台阶。”

  小林博明对于现在的招聘工作很满意。

  因为公司不仅会有早庆双雄的高材生,还会有东大毕业的学子。

  这在前些年,基本是想都不敢想。

  没办法,前些年金融和地产公司都不拿钱当钱。

  松本制造虽然也归属于大手公司,但一来太过年轻,二来还是制造业企业,自然抢不过那些更赚钱的行业。

  现在不一样,时代变了。

  金融行业深陷困境,地产行业也处于下行区间。

  不知道外面情况的东大学子,可能依旧首选金融和地产。

  聪敏过人的,则更多瞄准科技届和制造业巨头。

  星海半导体和松本制造,都成为了聪明学子眼中的香饽饽。

  一来,这两家公司都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选择这两家公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来,这两家公司,尤其是松本制造高材生数量有限。现在加入进去,可以利用名校身份获得更高额薪水。

  “不错,我估计招聘形势会越来越好。以后公司招聘新人要开始优中选优,而不是看到高材生基本就通过。”

  松本制造现在的招聘,类似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半段的中国。

  各大公司不再迷信留学生,开始从注重名校转变为注重能力。

  当然,好的学历依旧是强大的敲门砖。

  因为好的公司会卡学历。比如211以下简历,全都直接作废。

  除非你能力逆天,否则连门槛都过不去。

  “是,请会长放心。”

  小林博明也觉得招聘工作越来越容易,是时候从优选拔。

  不过想到文科生的能力,他又感觉有点困难。

  之前日本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的日子太好,不用进行实习就可以找到非常好的工作。

  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分辨出哪个更合适。

  毕竟除了个别天才,以及个别蠢材,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强能力。

  “对了,还有一点。国内进行招聘,除非对方是顶级学校的顶级专业,否则我们只招本国大学毕业的学生。”

  日本就业市场会越来越难,必须更多的选择本国毕业学生。因为只有本国市场好,星海集团的发展才更稳当。

  这是公司的大本营,向海外扩张的基地,必须牢牢打实。

  此外,国外很多学校都有专门为了赚钱设立的坑人专业。

  星海集团没那么大功夫全部进行鉴别,不如一刀切。

  “会长放心,我也知道国外的情况,不会大量招收。”

  “嗯,就是要这样。”

  竹下雅人给了个赞赏的眼神,然后准备将相关事情推广到整个集团。

  以后公司将不再缺大学毕业生,招聘需要加大难度。

第279章 又一年新人

  四月初,日本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也是各大公司举行新人入职仪式的时节。

  此时星海集团三楼,大会议室内充满着嘈杂声。

  来自各大院校的新人快速找到自己座位后,迫不及待的和熟人聊起天,缓解内心的压力和喜悦。

  “小山桑,我就知道,你会选择这里。”

  虽然只是简单的同学关系,但能在新人入职仪式上看到熟人,藤田成仁还是很开心的。

  今后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能彼此关照。

  “当然,这可是星海集团。”

  小山名也内心无比崇拜竹下雅人,毕业后只给星海集团总部投递简历。

  还好他是东大生,本人也较为优秀,这才顺利拿到内定资格。

  是的,大厅里不断说着悄悄话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星海集团总部今年招聘的新人。

  不过这些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可以真的入职总部,剩下的全部分流到子公司。

  当然,分流也会注意到新人的兴趣爱好。

  如果你数学非常优秀,还很喜欢金融类工作,那么就会分流到星海投资。

  如果你计算机技术很厉害,又喜欢科研工作,那么就会分流到星海半导体。

  总之,在照顾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调整新人工作岗位。

  当然,星海集团并没有隐藏这一点。所以大多数人在投递简历的第一天,就清楚这条规则。

  “是啊,这可是星海集团。”

  藤田成仁感慨的点点头,为自己能被选中而高兴。

  要知道就算是东大生,也不是每个都能接到星海集团总部发出的内定资格。

  尤其是今年,各大公司纷纷缩减招聘人数,想直接进入公司总部更是难上加难。

  两个人互相吹了一波星海集团的彩虹屁后,藤田成仁突然问。

  “除了我们两个,还有别的东大生吗?”

  “嗯,有,而且还不少,我知道的大概有二十几位。”

  因为他本人对竹下雅人的夸张崇拜,小山名也在东大生中算是小有名气。

  所以基本上每一位东大生,在决定接受星海集团总部内定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他。

  “呀,竟然有这么多。”

  藤田成仁先是露出开心的笑容,然后又略显遗憾的说。

  “可惜,我接到内定之后有事需要去美国。如果在国内,应该也能和大家认识一下。”

  “我说呢,难怪。不过没关系,现在认识也不迟。”

  他们都是东大生,还是来自同一届的东大生。彼此注定是一个集体,需要互相关照着前行。所以就算是大家晚熟悉一段时间,也根本无所谓。

  “嗯嗯,谢谢!”

  “谢什么,我们是同学。”

  星海集团总部在东大招募20多位新人,在早稻田和庆应招聘的更多,两者加一起已经超过100人。

  没办法,谁让东大毕业生人数少呢。

  这也是私立学校,为什么可以在政经两届冲击公办大学地位的重要因素。

  每年毕业的学生多,加入到知名大手公司的人数也就更多。

  受此影响,也就有更多来自私立大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很快,时间来到上午10点,星海集团第五次新人入职仪式正式开始。

  “诸位公司的希望,大家上午好,我是公司会长竹下雅人。”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立马在会议室引起轰动,众多新人员工的热情,如同爆发中的火山剧烈喷涌。

  虽然只有700多人规模,但依旧产生雷鸣般的响声。

  “谢谢,谢谢大家。”

  青年微微鞠躬,然后开始按照惯例介绍集团的辉煌成就。

  拉杆行李箱、星海手机、街霸二、苏联方块等众多产品,都在新人仪式上展现。

  最后,竹下雅人不忘半真诚半洗脑的大声说。

  “星海集团基本没有历史,但正因如此,我们时刻创造着历史。”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开拓公司的新未来。”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见证公司的新历史。”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书写公司的新篇章。”

  最后,青年以一段排比句结束今天的演讲,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新人自己。

  “说的真好,我们也能成为新的历史,书写新的篇章。”

  铃木健一激动的看着自己死党田中青志。

  他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因此在接到众多内定的时候,想都没想就加入星海集团。

  这也是星海集团崛起后,许多早大学子的通常做法。因此星海集团内,早稻田大学学生数量要远超过其余大学。

  比如今年,早大已经有接近70人加入星海集团总部,而第二多的庆应才刚刚超过40人。

  田中青志表情淡定,语气平缓的吐槽道:“确实很好,要是能脱稿就更好了。”

  “你这家伙真是冷静,给我热血一点啊。”

  铃木健一有些抓狂,十分无奈的看着自己友人,随后略显无语的继续说。

首节 上一节 321/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