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399节
离开申城箱包厂后,竹下雅人立马给星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打电话。
“藏重桑,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张阿姨给你打电话,就在你那给她安排个同类工作。”
“还是清洁工吗?”
“嗯,保持原样就好。”
虽然同样是清洁工,但星海集团中国区总部工资待遇更好,活也更轻松,属于优质工作。算是青年对张阿姨可能出现的生活困惑的一种补偿。
“明白,请会长放心。”
听到藏重信隆语气中隐藏着一丝轻视,竹下雅人本来温和的语气顿时大变。
“哼,事情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件事对你我可能是小事,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万一这家人只有她一个暂时未失业呢?”
“公司不能只向上看,也要脚踏实地注意到员工生活。”
90年代的申城,失业问题同样很严重。
只不过申城作为长江口,有源源不断来自国内国际的投资,最终很好的消化了这部分失业人口。
但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出现了无数问题。
藏重信隆冷汗立马冒出,明知道会长不可能看到,也连忙九十度鞠躬道歉。
“嗨,会长教训的是,我一定做到最好。”
“嗯,一定记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想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首先要照顾到的就是自家员工。”
听到自家会长认真的叮咛,藏重信隆连连称是。
竹下雅人的一番话,对这位星海集团的中国区社长触动并不大。
毕竟简单的语言,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但没关系,青年也没想过改造一位中年人思想,他要的是藏重信隆不敢再犯。
与之相对的,竹下雅人这番话对开车司机的触动反而特别大。
虽然青年的私人司机待遇特别的好,平日里也经常有身份远远高于他的人欢笑以对,但司机很清楚事情的缘由。
自己现在被笑脸逢迎,然而一旦自己失去会长司机职务,立马就会被大多数人远离。
本质上他只是个司机,同样属于社会底层工作者。
看到自家会长真心为底层打工人考虑,自然会十分感动。
不过司机并没有说出来,他只是更加集中注意力,以最稳的技术行驶在申城街头。
九十年代的申城,总体还是以老建筑居多,但已经有那了么一丝繁华盛景。
“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竹下雅人看着马路两旁三三两两的路人,心中充满着感怀。
不过身处时代中的普通人,却很难发现老旧表面下的勃勃生机。
出国热、英语热,席卷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现在的中国,确实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但最聪明的选择,绝对是国内资产依旧保留,去外面赚钱然后在本国置业的那些人。
可惜,这样的人太少太少,更多的还是盲目放弃掉出生地一切。
“宫本桑,尽量开慢点,我要留下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是,会长。”
汽车驶出申城市中心后,道路两旁开始出现大片农田。
不过现在是冬季,所以大片的农田里只有稻草垛。枯黄一片,看起来有些荒凉。
看到这些,青年突然想到前世申城土著和外地来的学子对MH区的调侃——闽大荒。
21世纪已经建的不错的MH区都有这样称呼,此时的MH区状态可想而知。
除了挨着市区的那一小块,别的地方都是农田村庄。
不过这也正常,正因为MH区落后,政府才能大手笔的给几所学校批大量地皮。
如果还是在徐汇等地,别说几千亩土地,就是1000亩申城政府也很难拿出来,价格过于昂贵。
将学校迁移到MH区,也有想要开发的意思。学生在的地方,小商品经济通常都比较活跃。
兜兜转转,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青年这才来到位于上交附近的星海软件申城子公司。
星海集团更钟意市中心,但经过再三考虑,最后选在了这里。
人少安静,也方便交大师生在这里工作实习。
“怎么样,在这边生活还习惯吗?”
申城的软件子公司,大多数员工都是星海操作系统职员。
当初为了隐蔽,将办公地点放在了申城的北边邻居。
现在不需要再隐蔽,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自然要将人员调到更合适位置。
申城就非常合适,不仅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城市,还是仅次于京城的高智力人才集中地,非常利于招人。
“挺好的,这可是申城。”
“很不错,公司给我们安排了房子,也给我儿子在市中心安排了很好的学校。”
“没错,没错,公司对我们的照顾很周权。”
大多数人都是老好人性格,只说这里好的一面,但也有胆大的年轻人,委婉提出不同意见。
“这里一切都很好,就是交通什么的不太方便。”
交大附近的配套设施基本等于什么都没有,学子们吃尽了苦头。
不过眼下的交大学子们也不用急,他们的下届、下下届,一直到21世纪的学弟学妹们都是如此。
“这边的环境,确实要苦了那么一点。”
竹下雅人想到一路上看到的一切,脑子里很快相出一个暂时的应对方案。
“这样,公司买几辆巴士,然后每20分钟一辆循环通往市区。”
“这个可以,大家方便多了。”
虽然不是最好的搬到市区,但现在这样也不错,起码去市中心方便了无数倍。
坐车回去的路上,竹下雅人看着眼前的荒凉场景,忍不住浮想联翩。
他有一个大计划,就是不知道申城政府是否支持。
“藏重桑,你觉得我设想的计划怎么样?”
“会长,是不是太心急了,可能需要很多资金。”
藏重信隆被吓了一大跳,他没想到自家会长如此的雄心勃勃,竟然想在MH区从无到有建立一座科技新城。
“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早晚都要如此,不是吗?”
“那也没必要选闵行啊,我觉得浦东新区更合适一点。”
浦东新区挨着市中心的土地更多,并且价格一样便宜。
选闵行,远不如浦东方便。
竹下雅人充满豪情的说:“不影响,浦东新区我们一样开发。”
在青年心中,未来可能成立的闵行小镇和浦东小镇,研究方向并不一致。
闵行小镇主攻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工业软件……
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成立几家游戏工作室。
反正人工成本很低,设计的游戏只要达到一般水平,就能靠着星海娱乐出色的发行能力赚到钱。
当然,游戏工作室并不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主要还是培养更多的人才。
免得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以申城为中心的星海集团缺少游戏开发方面人才。
是的,青年已经在心里决定。
星海娱乐未来的网络游戏开发中心,总部会放在申城。
这里未来会有最多的网络游戏用户,也是该类游戏的最大市场。
至于浦东小镇,则主攻半导体行业,包括芯片封装测试工厂、晶圆工厂,各类芯片设计实验室。
但设想是设想,将他实现还需要申城政府和星海集团共同努力。
此外,外部的大环境一样很重要。
预计还需要中美关系的进一步解冻,以及美国企业和游说集团帮着打破白头鹰的某些封锁。
很多事情美国企业先干,星海集团这边才好跟着闷声发大财。
听完自家会长的设想,藏重信隆也有点心动。
别说,还真有可能。
不过软件还是太过敏感,甚至比半导体都敏感。
但没关系,星海集团有着充足的时间等待。
“我觉得很有机会,申城这边非常渴望外资。”
90年代的中国,唯经济至上。
这可是送上门的业绩,申城政府巴不得更多。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并且我们这一模式,还可以复制到京城。”
京城虽然更加的敏感,但同样渴望外部资金。
只要星海集团老老实实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没理由将这么好的样板工程推出去。
“京城啊,暂时可能有点难。”
“没关系,还是那句老话,我们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