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400节

  政策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只要申城这边效果好,京城那边想不心动都难。

  星海集团虽然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精力依旧有限。如果忙于建设申城,自然就会暂缓京城那边的发展。

  到时候急的,反而不会是星海集团。

  两人简单脑补了会城市建设大亨后,藏重信隆提出了一条非常关键的问题。

  “会长,我们星海建筑有这个实力吗?”

  星海建筑才发展几年,就算吸收了一些泡沫经济后倒闭的建筑公司员工,也没有那个能力建设新市镇。

  “我们没有,但我们可以找人帮忙啊。港岛的地产商,在这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港岛地产商早早就在元朗地区建设新市镇,后来又在天水围开发第二个。

  不过眼下星海集团已经清空港岛公司的股票,人家可能不会进行帮忙。

  但这都是小事,港岛股市大跌之后,星海资本还会重新买入。到时候再次成为公司大股东,这点忙基本不会拒绝。

  再说了,如果不行那就联合开发呗。让出一部分利益,终归会有人愿意。

  其实说起来,新市镇建设最大的难点是政府的支持,以及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前面的应该不难,后一个更是简单模式。

  星海集团只要想,很容易就能提供数万的工作岗位。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岗位会越来越多。

  如果发展到富士康那么大的规模,百万人都不在话下。

  “是,明白。”

  两人只是进行一番粗浅的规划设计,更多的内容还需要专业人士填充,希望到时候这边可以直接拍板定下。

  接下来一连三天,青年不是视察各子公司,就是与藏重信隆讨论小镇设计的事情。

  果然,指点江山永远都是男人的最爱。

  两人没有老牟子喜马拉雅山通隧道,满洲里建设北方特区的夸张行径,但建设几个小镇的理想还是有的。

  竹下雅人差不多在申城待了一周时间,这才带着一少部分人北上京城。

  至于更多的员工,还在那里和申城政府讨论工厂建设等事宜。

  第一天和第二天,模式基本和申城类似。

  就是投资金额有所减少,规模在5亿美元水平,大致和两座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

  是的,没错。

  此时申城和京城,经济差不多有一倍左右的差距。不像后世,两座城市的经济差距已经非常小。

  可以说申城相对于京城,以及国内其余城市,进步是有那么一丝缓慢的。

  不过申城的体量非常大,所以看起来没那么明显。

  至于这一世情况如何,就要看星海集团是否有着超强的经济带动能力了。

  依旧是将具体的谈判工作交由旗下员工进行,但这一次青年没有去视察各大公司,而是陪在自己另一半左右。

  “这样不好吧?”

  林清浅有些迟疑,想要结束今天的逛街之旅。

  “这有什么,公司有专业人员经营,少那么几天根本无所谓。”

  “如果真的少了我公司就没办法运转,我绝对要大规模改组公司管理层。”

  他选人的原则是才华第一人品第二,可不是师兄堤义明的公司员工奴才论。

  没有管理才能,最多成为公司副职。

第331章 继续鼓吹互联网

  欢乐的时光总是走的很快,不知不觉间三天就匆匆溜走。

  “下午你还有演讲,今天上午就在家好好休息吧。”

  “嗯,听你的。”

  早在1982年,京城大学就和早稻田签下姊妹学校协议。因此面对京城大学校长的诚挚邀请,竹下雅人没法拒绝。

  此外,林清浅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生。

  看到女孩在那穿衣打扮,青年应声后试探着询问:“要不,你也在家吧。”

  “我不行,我要先去一趟京城大学确认礼堂准备情况。”

  林清浅弯腰穿鞋,头也不抬的回应着男友。然后待鞋子穿好,便挥手告别离开。

  主题演讲的正式时间是下午三点,竹下雅人为了防止意外情况提前半个小时到达。

  进入校园后,青年和京城大学校长便在会议室开启互夸模式。

  一个夸对方经济发展的好,已经成为亚洲经济的骄傲。另一个夸对方发展快,将来必然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

  总之,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相对于办公室的言笑晏晏,京城校园内则充斥着沮丧的叹息声。

  这可是白手起家的亚洲科技行业领军人物。如果能亲耳听到他的演讲内容,说不定对未来的发展有帮助。

  至于世界二富这个头衔,天之骄子们反而不太在意。

  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差距,第一之外的富豪,除了本国人很少会有人留意。

  可惜,门票太难抢了。

  学校刚下达通知,不到十分钟就被大家争抢一空。热门程度甚至超越许多国家来访的最高首脑。

  不过这也正常,现在是经济当家的时代。除非是大国首脑,演讲门票热销程度才有机会竞争。

  “老四,你长得帅,要不去系里来上一场美人计?”

  寝室内,住在上铺的一位瘦削学子,忍不住看向同样在上铺,但隔着过道的同班室友。

  身材挺拔健美,插着耳机学英语的老四无语道。

  “二哥,你可别乱弹琴了,现在票这么难抢,不可能的。”

  中国大学的男生寝室,许多学生喜欢按照年龄排序。并且时间越早这种现象就越多;学校越北也是如此。

  可能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人们下意识的想要报团取暖吧。

  “就是就是,你们就别为难明远了。”

  “我的错,真是羡慕老六,竟然能抢到票。”

  “我也是侥幸,恰好碰到了。本想给你们也带一张,但每个人只能有一票。”

  京城大学早就预料到演讲门票会很热门,毕竟不仅学生,就连许多教师都想听一听。

  这位可是短短几年时间,就成功创建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并且将微软都逼的不得不妥协的科技界强人。

  如果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说不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我们寝室,除了老六还有人有票吗?”

  “老大应该也有吧,他可是学生会的。”

  “突然有点羡慕学生会。”

  “羡慕啥,事情那么多。”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许多寝室之中。

  抢到票的自然开开心心,没抢到的只能事后看重播。

  至于获得提问的机会,大家都没放在心上,概率太小。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三点,竹下雅人也准备来到京城大学礼堂。

  这里最早是大食堂,学生吃饭的地方,后来才作为礼堂应用。

  竹下雅人看着眼前有些破旧的礼堂,内心突然出现一个想法。

  “嗯,我要不要捐钱帮忙改造一下?”

  “算了,演讲结束后再说吧。”

  青年在心里完成简短的自问自答后,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依旧是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引起许多人的小声讨论。

  “这中文,说的也太好了。”

  “好流利,感觉有点愧对中国人。”

  “对外国人来说,确实算很好的了。”

  虽然大家参加演讲前,就知道这位中文很好,但没想到竟然能这么好,甚至可以超越大多数京城大学学生。

  学生们的讨论青年听的一清二楚,但他并没有选择制止。

  这种事情,他早已习惯。

  稍微停顿一下,等到讨论声渐消,他这才开始今天的正式演讲。

  主题是,迎接互联网时代。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充满着变革的时代。而这一时代最重要的发明,就是电子计算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电脑。”

  “我们必须要掌握它熟悉它,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星海集团年复一年的,持续向日本、中国、韩国的高等学府捐赠星海电脑。因此京城大学除了大一刚入学前两个月的萌新学子,其余学生多多少少都懂些计算机技术。

  这也算是竹下雅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点贡献。起码不会出现高材生毕业后不会用电脑的情况。

  “但我要说的是,绝大多数人对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如果可以,最好是学会电脑编程技术,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世界新形式。”

  “那么新时代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00/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