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422节

  “是,会长。”

  除了医疗,计划书上还新添了养老院项目。

  星海集团的养老院项目将只走高端路线,为有钱人和星海集团退休职工服务。

  属于利润很高,但赚钱数额不算高的生意。

  不过养老院这一行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足以成为星海集团稳定现金流来源。

  “那我们现在就和专门学校合作培养护工人员?”

  “可以,还可以招募失业的大学生群体。”

  护工的工资并不低,就是工作会比办公室辛苦些。

  但对于当下的日本大学生群体来说,能获得一份薪水还算不错的工作已经非常难得,现在可是就业冰河期。

  至于辛不辛苦,已经不在许多出身一般的大学毕业生考虑范围之内。

  星海集团进入医疗行业一事影响会很大,众人差不多讨论了一上午才敲定。

  “那行,就这样决定了。星海医疗前期由小林桑经营,日后再重新独立出来。”

  “已经中午了,走,大家先去食堂吃饭。”

  听自家会长这样说,几位有点饿的集团副社长立即精神的大声答应。

  中午吃饭的时候,竹下雅人看出了舛冈富士雄的欲言又止。

  他头都不抬的问:“说吧,是缺资金还是缺设备?”

  实验室,无非是资金、设备、人才三方面事情。

  人才这方面,星海集团有着完善的培养和挖角策略,基本用不着他帮忙。

  那么就只能是资金和设备方面缺口太大,需要青年鼎力支持。

  舛冈富士雄摇了摇头,“这些也很重要,但我今天过来不是要说这件事。我很看好手机芯片产业,准备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哦,可以说说为什么?”

  青年来了的兴趣,不自觉的停下夹菜。

  “是这样的。全球手机的销量越来越高,手机芯片的销量也跟着增加。”

  “并且随着手机越来越复杂,芯片在实用数量上要远超过手机的增长速度。”

  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随着更能的变多和增强,芯片使用数量也跟着增加。

  早期可能只用几枚芯片,后期则需要几十上百枚。

  “嗯,很有道理,但公司不一直都在研究手机芯片吗?”

  竹下雅人自然也懂,所以早早就让星海实验室开发手机芯片。

  他不懂,这是发生了什么吗?

  “是的,我们一直在研发。但我觉得对于手机微处理器的研究,我们走错了路线。”

  “现有的仿英特尔路线不行,需要耗能更低的设计方案。”

  说到最后,舛冈富士雄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星海实验室走上的这条道路。

  青年对这些技术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懂,略微迟疑的问:“那,你的意思是?”

  “我准备走精简指令集路线。这条路线由IBM的约翰先生提出,非常适合需要节省能耗的手机行业。”

  计算机CPU主要有两个路线,也就是复杂指令集路线和精简指令集路线。

  前者更适合不太在意电力消耗,更注重功能的计算机领域。后者则广泛存在于手机和平板等领域。

  ARM公司走的就是精简指令集路线,也是走的比较远的一家。

  “没问题,既然你觉得这样更好,那就去做吧。”

  青年不懂这些,唯一能做的就是花钱支持。如果路线错了,大不了将来砸钱弥补时间。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光有钱是不够的,但绝对不包括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

  后世的中国砸下大量资金,也缩短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嗯,谢谢会长支持。”

  “这是必须的,我们是一家以科研为导向的创新公司。”

  竹下雅人挥了下手中的筷子,语气充满着骄傲。

  “嗯,是的。”

  舛冈富士雄也是如此,点头应和着自家会长。

  不过很快他就重新冷静,然后继续往下说。

  “我觉得,光是我们公司研发还不够,必须借助更多的力量。英国的ARM公司就很不错,有必要进行收购。”

  “ARM公司?”

  听到前世熟悉的名字,竹下雅人神情一时有些恍惚。

  “是的,这家专注于精简指令集类CPU设计公司,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很快。”

  “没问题,那就赶快收购,我们不差钱。”

  反应过来了青年,直接放下筷子表示支持。

  精简指令集他不懂,但ARM公司他真的很懂。

  这家公司,日后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手机CPU设计市场。

  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亦或者小米华为,后世都在用这家公司提供的手机CPU设立方案。

  不过和高通不同,这家公司对手机CPU市场没什么控制力。

  因为ARM公司只是单纯的提供设计方案,无法控制芯片生产。

  不过这已经足够,真的垄断全球手机CPU市场,也不是一家英国公司可以做到的。

  “是,明白。”

  聊完手机芯片方面的事情,舛冈富士雄神情放松很多。

  他语气随意的问:“我们公司对电池的研发,进行到哪里了?”

  “依旧处于实验室阶段,具体进度我也不是很清楚。”

  代表电池行业未来的锂电池领域,星海集团投入重金发展。

  但和早在1991年就推出锂电池的索尼一样,依旧处于实验阶段。

  造价太高,还无法投入到市场层面。

  舛冈富士雄也稍微知道一些内幕,因此小心试探着问:“那不知,公司有没有在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发展的想法?”

  “为什么突然这样问?”

  竹下雅人很好奇,感觉这有点不像舛冈富士雄。

  “是这样的……”

  这位星海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兼星海科技第一副社长,缓缓道出自己的理由。

  他主要是帮星海科技问。

  钱伯斯不想等锂电池实现重大突破,大幅度降价后再杀入手机电池领域。他准备收购几家中型电池公司,早点实现自给自足。

  “你说什么,日本准备放弃镍镉电池?”

  “是的,政府觉得这镍镉电池不环保。”

  “这么蠢,竟然放弃自己的优势产业?”

  日本是镍镉电池的霸主,放弃镍镉电池就等于放弃一个稳定赚钱的行业。

  只能说,日本政府被美国的产业转移策略搞晕了脑子。

  人家美国政府有美元霸权,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搞产业转移。日本只有制造业,敢这样做早晚要玩完。

  “也不是,主要是镍氢电池发展的很不错,锂电池我们也掌握着未来。”

  “呵呵。”

  竹下雅人不屑的冷笑两声。

  “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根本就没有技术代差,同样可以使用在手机等领域。”

  “锂电池又还不知道多久才会突破,日本这些短视者早晚要后悔。”

  日本长期陷入经济困难,导致整个国家的思想一片混乱。

  无论是政府还是财阀,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比如之前的医疗行业,再比如眼下的电池领域,都是忙中出错的典型。

  不过和医疗行业不同,放弃镍镉电池,有倒逼企业进入更先进领域,赚更高利润的意思。

  但锂电池迟迟未突破,镍氢电池领先不多,让日本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后来者,将在该领域不断蚕食日本占据的市场份额。

  “会吗?”

  舛冈富士雄有点惶恐,他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

  “你觉得呢,别忘了我们日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早年的日本,也是发展美国嫌弃的落后技术,但最后成功在部分领域超越美国。

  眼下的韩国、湾湾、中国,也是在走这一道路。

  “这……”

  舛冈富士雄立马想明白了,深吸一口冷气。

  不过这种国家大事他根本就说不上话,只能露出无奈的表情。

  竹下雅人也是如此,星海集团在电池领域耕耘很浅,同样改变不了日本放弃镍镉电池的想法。

  三洋等公司很自信,都觉得锂电池可以早早市场化,日本会一直是电池领域的王者。

  “算了,想这么多也没用。”

首节 上一节 422/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