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480节
现在,日本市场已经接近于饱和状态。
竹下雅人准备重新实行走出去战略路线,执行联电模式。
不过眼下的世界局势已经发生变化,星海晶圆需要和联电进行竞争。
但无所谓,晶圆代工领域星海晶圆占据明显优势。只要态度诚恳一点,合作方肯定比联电多。
重新规划好公司发展路线的竹下雅人,这才放下心里的重担。
第二天一早来到办公室后,立马将秘书叫了过来。
“内田桑,帮我叫斯卡利社长过来一趟。”
“嗨!”
听到会长要见自己,斯卡利连忙将今日的工作暂时放下,快速来到青年办公室。
结果刚落座喝了口红茶,便听到一则让他震惊的消息。
“斯卡利桑,星海科技的规模太大了,我准备进行拆分?”
“这,这……”
斯卡利很想拒绝,但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对于星海集团来说星海科技确实过于强大,别的子公司加在一起都不如他。
随着小灵通业务的火爆,头重脚轻的局面更甚往昔,确实有些不太正常。
但他是星海科技社长,自然不愿意公司拆分。
“放心,不是你想的那样,暂时只将星海晶圆进行拆分。”
星海晶圆已经不适合留在星海科技体系内,实在耽搁星海晶圆的成长。
眼下星海晶圆接不到太多来自美国的订单,就有这方面因素。
此外,竹下雅人此番独立星海晶圆,也有着不想旗下晶圆厂太过依赖自家业务的想法。
后世的种种变化,已经证明太过依赖自家公司订单的企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是,会长,我明白。”
胳膊拧不过大腿,不同意还能怎么办。
不过斯卡利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总算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将星海电子独立出去。
如果没了星海电子,他真的不知道要怎么经营公司。
还好,自家会长的行为没那么粗暴。
三言两语定下将星海晶圆独立出星海科技的计划后,竹下雅人又将小池淳义叫了过来。
“我准备将星海晶圆独立出星海科技进行经营。”
“独立经营?”
小池淳义开心之余又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会是星海晶圆。
如果觉得星海科技太过强大威胁总部,不应该独立星海电子吗?
“是的,为了应对未来,星海晶圆必须独立经营。并且公司独立之后,要拆分成三个部分。”
“主要负责星海集团内部芯片代工的第一晶圆公司,主要负责外部市场的第二晶圆公司,以及和不同公司国家合作的联合晶圆。”
虽然第一晶圆主内,第二晶圆主外,但并不意味着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只要你有那个能力,就可以进入对方市场。
至于联合晶圆,自然是主要合作共赢的晶圆厂。
无论是各国的国家资本,还是科技公司的合作,联合晶圆通通来者不拒。
如此一来,联合晶圆也将是内部最复杂的公司,需要一位能力超群者经营。而竹下雅人瞄准的就是德州仪器的张汝京老先生。
第383章 成了!
如果问谁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贡献最大?
因时间跨度太大,英雄人物太多,大家可能难以统一意见。
但要是问中国进入市场化时代以后谁的贡献最大?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从业者脑海中都会闪过同一个名字。
张汝京!
不过眼下张汝京还在帮着德州仪器满世界兴建晶圆厂,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辉煌成就还要等到21世纪。
这就给了竹下雅人机会,他准备聘请张汝京担任新成立的第二晶圆公司社长。
别看是刚刚成立的晶圆厂,业务其实不算少。
单单是美国那边的大客户就有三家,中等规模客户更是多达六七家。
这还是星海晶圆不太重视美国市场,重视起来规模最少可以扩充一倍。
原因很简单,自星海软件公司发行星海操作系统后,计算机相关行业就迎来井喷。
无论是上游的半导体材料,还是中游的芯片等零部件,亦或者是下游的电脑等先进电子产品,都出现了被疯抢的情况。
尤其是电脑,更是出一台就卖一台,各大电脑公司算是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如此情况之下,晶圆代工行业自然也跟着发展壮大。
行业老大星海晶圆大多数订单被自家公司包圆,剩下的也被日美两国半导体公司直接给钱预定。
就这,那些抢到份额的半导体公司都非常开心。因为很多半导体公司给钱也拿不到份额。
行业老二台积电的日子过得同样有滋有味。理由和星海集团差不多,别的公司抢着送订单。
但和星海晶圆不一样的是,台积电的行为引起了十几家老客户的不满。
因为台积电规模有限,做出了放弃老的中小规模用户,优先接大客户订单的决定。
当下湾湾的联华电子集团,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准备进入晶圆代工行业。
选择的方法就是星海晶圆旗下联合晶圆准备执行的计划,也就是找中等规模半导体公司联合建厂经营模式。
“嗯,要节制,联华电子进入这一行也不错。”
竹下雅人不准备掐死联华电子的晶圆代工道路,他需要有公司在湾湾和台积电竞争。
台积电是个可怕的对手,需要给它找点麻烦。
想着想着,竹下雅人突然意识到办公室还有人。
他重新回过神歉意的说:“不好意思,有点走神了。”
“会长您是在想晶圆公司的事情吧,这很正常。”
“表演有点浮夸。”
青年吐槽了一句,随后继续解释道:“我想到一位非常适合担任第二晶圆厂社长的人选,德州仪器张汝京。”
“会长英明,张桑的晶圆厂建设能力确实超一流。”
小池淳义很关注业界动态,对这个建厂狂魔自然不陌生,甚至有点羡慕。
因为张汝京负责的晶圆厂,不仅建设速度快质量好,成本还远低于星海晶圆。
他早就有挖角的想法,只是一直没能成功。
“嗯,那就这么定了。下周的高层会议我会直接宣布星海科技和星海晶圆的调整拆分,然后全力挖角张汝京先生。”
“是,会长!”
小池淳义很兴奋,哪怕级别没有提升内心依旧塞满喜悦。
自此以后,他再也不用看星海科技脸色做事。代工压低价格什么的,也不会存在。
以后星海晶圆的利润将向台积电看齐,直接从当下的20%提高到50%。
当然,这是最乐观的想法,基本无法实现。
因为星海晶圆的人工成本,显著高于当下的台积电。
不过在这个芯片供不应求的年代,毛利润维持在40%以上还是非常轻松的。管理精细一点,45%也是大概率事件。
毕竟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大头永远都是各类设备,员工工资占比并不是很多。
张汝京眼下在美国,自然还是劳烦星海集团美国负责人帮忙进行联系。然后和卡林斯基一样,商定好时间后再找个地方互相面试。
面对星海集团的诚意拜访,张汝京没有拒绝。
“我星期一晚上7点有时间,可以吗?”
他想在休息的时候拜访一下父母,和他们商量一下这件事。
说起张汝京回中国创建中芯国际,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母。
两人都是十足的爱国人士。
张汝京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巨额的财富回国。
当然,张汝京自己同样是不折不扣的爱国人士。
如果他本人没心没肺,就算父母再爱国也没什么用。
“没问题,一切都按张先生的要求完成。”
这一次可是会长点名,自然不会有人傻到说不,星海集团北美负责人迫不及待的点头同意。
收到美国传来的消息,竹下雅人心情很好。
“不错,时间正好是在高层会议后。”
虽然约定的时间在星海集团高层会议召开前也无所谓,但不用调整会议时间终归是好事,不用那么麻烦。
会议时间很快到来,青年也懒得说客套话,很干脆的开始今天的会议内容。
“经过我和斯卡利桑,以及小池桑的协商。自今日起,星海晶圆从星海科技中拆分出去独立经营。”
因为斯卡利和小池淳义不是大嘴巴之人,所以众多高层领导听自家会长宣读星海科技拆分时,都有些震惊。
不过听到拆分出去的是星海晶圆,又没那么惊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