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481节

  星海晶圆的业务规模在星海科技中处于中流,价值只有不到30亿美元,影响不了星海科技的第一位置。

  不过,这是拆分前的数据。

  等到拆分后,星海晶圆就算不进行扩张,年产值也会轻松突破40亿美元关卡,相当于台积电年产值的4倍。

  然而在竹下雅人看来,星海集团的晶圆厂依旧不够用,所以他才想着挖角张汝京。

  差不多给大家留下1分钟的思考时间,时间结束后竹下雅人这才接着说。

  “星海晶圆拆分后独立经营,但公司级别保持不变。”

  “此外星海晶圆内部也要进行调整,分成主营公司内部芯片代工的第一晶圆公司,主营公司外市场的第二晶圆公司,以及主打合作共赢的联合晶圆。”

  随后他又将联合晶圆的概念重新描述了一遍,这样结合大家手中的纸质文件也更好理解。

  宣布完拆分结果后,下一项自然是新公司社长的认命。

  “第一晶圆公司,社长暂时由小池淳义兼任,短时间内不做调整。”

  “第二晶圆公司,我准备从外部挖角一位有实力者。”

  “至于联合晶圆公司社长,则由星海晶圆副社长前原行道担任。”

  一个老社长兼任,一个外来实力派,一个公司内部升职,算是最合理的认命策略。

  既从外部引入了公司需要的强力人才增强竞争力,又让公司内部员工看到升职的希望。

  简直完美!

  “这件事就先这么定下来了,如果有调整我再通知大家。”

  快刀斩乱麻的完成星海晶圆新布局后,竹下雅人果断结束这一议题。

  虽然有些独裁不利于公司以后的运营,但星海集团现在确实最适合这一模式。

  至于更健康的经营方法,他退休前改造也不迟。

  一切还早,时间非常充裕。

  “那么接下来,罗杰斯桑。”

  说完,竹下雅人目光看向罗杰斯,示意他第二个发言。

  “我想说的很简单,就是……”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很快就轮到嘉本隆正讲述星海投资最近一些情况。

  他先是说了下星海投资最近做的一些事情,随后郑重的看向竹下雅人。

  “会长,星海基金去年的投资盈利所得还有一半剩余,不需要进行新的投资吗?”

  就算杂七杂八的搞了一大堆合作捐款项目,星海基金去年的结余仍有近200亿美元。

  这么多钱,不拿出去投资总觉得有点浪费。

  “嗯,我想想。”

  青年敲了敲脑袋,随后下定决心说:“四分之一资金投资港岛,四分之一资金投资美国,剩下的依旧不动。”

  星海集团目前的流动资金不够多,需要留下一部分应急。这样就算出现意外也可以从容应对。

  反正星海投资的钱都放在开曼群岛,不用交各种税务,保存在那里也不会减少。

  至于错过美国和港股的大爆发时期,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再说了,星海投资旗下各类基金已经买下足够多的股票,太过贪婪小心人家不跟你玩了。

  扣帽子什么的,华尔街和白头鹰玩的贼溜。

  “是,会长。”

  虽然没达成最好结果,但能投出去一半他已经很满足。

  他最初的预想,仅仅只有三分之一而已。

  ……

  会议结束后,竹下雅人浅浅的休息一晚,随后才拉着小池淳义飞往美国。

  张汝京不喜奢华,所以几人约定的见面地点是他很喜欢的一家普通咖啡厅。

  如果换成他老对手张仲谋,绝对怎么奢侈怎么来。

  为了体现尊重,竹下雅人一行人早早来到咖啡厅等待。并且在张汝京到来的第一时间,前往门口进行迎接。

  “张先生你好,我是星海集团的竹下雅人。”

  “你好,竹下会长,很高兴能在这里和您见面。”

  张汝京心里很受用,没想到自己会被一家世界级巨头公司负责人如此谦恭对待。

  要知道在美国,竹下雅人可是世界首富的热门人选。甚至很多人说,他的财富最少是当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数倍。

  美国人为了面子,才将他放在第二位。

  张汝京不知道真假,但就算是假的,其财富总量也绝对惊人。

  这样的大人物,平常自己能说上几句话都难。

  不过他想了想,是星海集团有求于自己,如此一来也算正常。

  互相打过招呼后,张汝京忍不住感慨道。

  “竹下会长的普通话真好,让我有些愧于自己是中国人。”

  虽然张汝京是美国籍,但他日后的一切行为担当的起这句话。

  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你就是中国人。

  青年很认可这句话,所以他真心当张汝京是中国人。

  因此尊敬的谦虚说:“哪里,张先生的普通话和我的其实差不多。只不过我的口音北方化,听起来更标准。想必等张先生回到祖国,普通话很快就会超过我。”

  “嗯,希望吧。”

  张汝京眼中带着期盼,希望回到那让父母魂牵梦绕的土地。

  “肯定有希望的,我们公司就有在中国建设先进晶圆厂的计划。”

  “哦,真的吗?”

  “当然,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符合要求的中国籍员工。”

  竹下雅人一看有戏,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第二晶圆公司中国投资方案。

  这一方案将在明年执行,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好,真好,我愿意加入星海集团第二晶圆厂。”

  张汝京一看培训出来的中国籍晶圆行业工程师数量,就知道青年所说不虚。

  如果没有投资建厂计划,根本不会浪费这份精力。

  这很符合他的心意,因此果断选择答应。

  “真的吗?太好了。”

  张汝京的果断出乎竹下雅人预料,他也没了继续画饼的心思,很干脆的介绍起福利待遇。

  首先是德州仪器那边的退休工资,星海集团直接全补上。

  其次是住房问题,直接赠送东京一套别墅,申城两套别墅。

  其中申城的两套别墅,一套给他父母居住一套给他居住,满足张汝京母亲落叶归根的要求。

  这位心心念着祖国的老人,可是宁愿放弃和丈夫合葬也要葬在祖国之人。

  接着是子女教育工作问题。只要愿意,星海集团可以提供优质工作和学校,全球受用。

  最后是工资和奖金,直接高配待遇,媲美顶头上司星海晶圆社长小池淳义。

  总之,张汝京的一切担忧,星海集团都可以帮着他解决。

  就算是重新回籍中国,也完全没问题。

  虽然张汝京知道星海集团的待遇很好,但如此超标还是让他在开心之余有些惊讶。

  不过他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只是在心里暗自决定将自己这一百多斤肉先卖给星海集团。

  至于死心塌地干一辈子,那是不可能的。

  他的终极目标,始终是帮助心里的祖国建设晶圆代工公司。

第384章 需要更多的投资者

  “贵公司的待遇真好,谢谢竹下会长对我的认可。不过我需要先解决和德州仪器的合同,才能和贵公司签约。”

  “这是自然。”

  竹下雅人点点头,然后偏过头吩咐道:“麦克,你去德州仪器处理下王先生合同。”

  星海集团美国分公司社长麦克自信的说:“会长请放心,最多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

  星海集团和德州仪器有很多合作,那边不会为了一位部长级员工为难自家公司。

  “嗯,尽量快点。”

  “是。”

  果然,德州仪器那边没有为难张汝京。仅仅过了一周时间,就允许他离开公司。

  随后星海集团和张汝京签合同的时候,别的条款他在律师看过后只简单扫了一眼。唯独对于中国晶圆投资一事要写在合约上,并且规定了具体时间。

  “可以。两年内星海集团一定在中国大陆建设晶圆厂,并且资金不低于10亿美元。”

  这本就是星海集团未来战略的一环,竹下雅人自然不会拒绝。

  他甚至想一步到位,申城、京城、羊城各建一座8英寸晶圆厂,覆盖中国大陆最有发展前途的三个区域。

  有钱,自然可以任性。

  “不好意思,让会长见笑了。”

  张汝京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小人之心了。

  不过想到祖国的状况,他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要这样做。

首节 上一节 481/5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终于轮到我重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