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484节
相对于他,小布什更需要这份曝光。
半个小时左右,宴会来到自由讨论时间。
小布什志得意满的来到青年身边问:“我们德克萨斯的投资环境也非常好,有兴趣吗?”
“当然,除了正不断扩大的食品厂,我们还计划在德州投资兴建一座8英寸晶圆厂。”
政经资源需要交换,一座晶圆厂可以更好的维护双方友谊。
“哦,真的吗?”
“当然,最少10亿美元投资。”
星海晶圆想要在中国投资建设晶圆厂,那么就要增强和美国的关系。
一座8英寸晶圆厂,足以担当投名状。
“哦,太谢谢了,我的朋友。”
小布什心里写满了惊喜,他本以为最多能拉几亿美元的投资。
毕竟两人虽然有利益纠葛,但星海集团的大本营是加州。
没想到,投资竟然直接来到10位数,并且还是对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晶圆厂。
这下,他的政绩又向上提高了一大截,对于德州的统治也更加稳定。
“这都是应该的,我们可是最好的朋友。”
“没错,最好的朋友。”
虚情假意的聊了一会后,两人便各自分开。
不过很快,竹下雅人面前就出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
戴尔公司总裁,曾经的全美最年轻也是最佳总裁迈克尔·戴尔。
“好久没见,听说戴尔今年的销量又爆了?”
竹下雅人经常关注戴尔公司的动向。
因为星海集团不仅是戴尔主要大股东,还是戴尔电脑最重要的零部件提供商。
包括键盘鼠标、电池主板、显示屏显示器在内的电脑零部件,戴尔公司都主要从星海集团拿货。
此外,就连戴尔电脑的最后组装工作,60%份额也是由星海集团旗下星海制造完成。
如果不是戴尔担心被星海集团控制住,就算全部订单都归属星海集团也是大概率事情。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星海集团已经非常满意。
再说了,星海科技也不是只有戴尔一家客户。
IBM、康柏、惠普,也都在星海科技下达巨额订单。
星海科技也借此拿下全球47%的电脑主板份额、31%的电脑电池份额、59%的电脑鼠标份额、24%的电脑键盘份额……
可以说,星海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供应商。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星海电脑依旧小打小闹。最多为自家公司,以及大学提供星海电脑的最重要因素。
星海集团不想失去这些来自美国的大客户。
要知道,来自湾湾的零部件竞争对手,一直都对星海科技的市场份额虎视眈眈。
不过湾湾的机会注定很小,因为星海集团正不断在中国投资相关产业。就算湾湾搞价格战,星海集团也可以分分钟打死。
拼价格、拼产能、拼资金,星海集团现在都不怕。
“勉强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超越IBM。”
虽然康柏已经是前世界第一大电脑零售商,但对于美国电脑行业来说,依旧是超越IBM最重要。
因为当下全世界电脑还有个名字,IBM兼容机。
是的,当今世界,90%以上都是在IBM电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电脑公司来说,IBM就是该领域的唯一真神。
“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的,你可是全美最优秀的CEO。”
“嗯,借竹下会长吉言。”
5分钟后,两个人默契的互相转身。
这一次,来到竹下雅人身边的变成了德州仪器总裁。
“竹下会长,你这次办事可不算地道哦。”
“真是抱歉,我们公司太需要有人帮忙建设晶圆厂了,真是不好意思。”
虽然看出德州仪器总裁是在调侃自己拉进双方距离,但竹下雅人依旧识趣的进行道歉。
没办法,确实理亏,挖了人家一位大将。
“行啦,开个玩笑而已。”
杰里·琼金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随口问:“这次突然来德州,是有什么事吗?”
“主要是想投资一家晶圆代工工厂,你们有没有合作的想法?”
“晶圆工厂?”
这位德州仪器总裁表情有点不好了,因为这家公司刚刚押注晶圆生产行业。
“放心吧,我们不是竞争者,我们主要面向PC端市场。”
竹下雅人自然也知道这样做有点像是在和尚面前骂秃子,因此才想拉德州仪器一起合作。
“真的吗?”
“当然,要不你就答应我们的请求合资建厂,就不用担心了。”
“嗯,事情太大,需要在董事会开会。”
“这是当然,但我希望双方可以达成合作。”
晶圆厂的事情告一段落,两人又说起挖角的事情。
“你可要好好对待张部长,他可是我们公司的大功臣。”
“放心吧,他会是我们晶圆厂最重要员工。”
小池淳义确实是老员工,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
但在他心目中,还是张汝京更加重要,更能完成自己在晶圆行业的布局。
两世记忆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接下来,竹下雅人又和安然公司两位主要负责人聊了一会。
不过这一次,双方只聊的都是很虚的内容。
他可不想和安然公司有太多的交集,免得将来惹一身腥。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太野,跟竹下雅人不是一条路。
……
聚会结束后,德州仪器总裁杰里连夜通知董事会开会。
“星海集团准备在德州投资建设晶圆厂,并且邀请我们合作,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德州投资晶圆厂?”
“没错,星海集团和州长关系密切,应该是想借此进入德州市场。”
杰里·琼金斯有些愁眉苦脸,不知道该怎么做。
“不能答应,我们自家的晶圆厂产能都没满。”
“就是,不能看着他们建厂。”
部分高层领导很不满,对星海集团也变得仇视。
想要在德州建立晶圆厂,就算建起来也给你搅黄。
不过在一大堆反对声中,也不乏支持的人选。
作风老派的德州仪器执行副总裁安吉伯,不紧不慢的发言赞成。
“我们两家公司的业务确实有交集,但合作远大于竞争。”
“双方合作建立一家晶圆厂,我们可以借此拿到更多订单。”
德州仪器曾是半导体行业的霸主,但业务的无限扩张,导致这家公司逐渐落后于时代。
无论是存储芯片,还是微处理器芯片,都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如果和星海集团达成合作,说不定可以借此东山再起。
“我觉得有道理,星海晶圆不可能傻乎乎的得罪我们。”
“就是,我们可是地头蛇。”
第386章 投资策略
“咦,竟然同意了,还同意的这么快。”
回到东京后,竹下雅人看着美国分公司发来的邮件大为惊讶。
德州仪器前几年满世界建晶圆厂,然而经营的却很一般。他以为就是有合作的心思,也会拖很久。
没想到德州仪器这一次,如此的痛快干脆,还不到半个月就达成一致。
是的,对于德州仪器这样的老牌上市公司来说。半个月时间就决定大手笔投资,属于果决的不得了的行动。
因为当下的德州仪器,市值才勉强超过90亿美元。
这一次的合作建厂,最少也要拿出相当于公司市值3%的股份,也就是将近3个亿。
“嗯,那就合作吧。”
随后青年开始给小池淳义打电话,让他接手此事。
“嗯,这个好,第二晶圆公司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