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7节
参赛者在暴雨中艰难搭建庇护所的狼狈身影,以及被未知生物惊扰的紧张瞬间,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瞬间便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然后十位参赛者带着各自的装备,被直升机逐一投放到这片被称为“灰熊山”的未知领域。
当镜头给到林予安,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面孔时,许多国内外观众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他是本季唯一的亚洲参赛者,还是一名中国人。
登陆后的第一天,林予安没有急于搭建临时过夜点,而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勘察周边环境。
观众们通过他肩头摄像机的记录,看到了他如何仔细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并初步评估潜在的庇护所地点。
接下来的几天,观众们见证了他那在旁人看来略显奢侈的石屋搭建计划。
他搬运着大小不一的石块,用伐木斧砍伐一些细小的树木作为临时支撑和填充材料。
与此同时,节目也穿插展现了其他九位参赛者的初期境遇。
经验丰富的老兵罗恩,迅速利用防水油布和周围的倒木,搭建起一个教科书般标准的A字庇护所,并成功生火。
来自阿拉斯加的因纽特女猎手凯拉,在第一天就发现了一些可食用的浆果,并开始设置捕猎小型猎物的陷阱。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一帆风顺。
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参赛者,因为过于自信,选择了一个靠近湖边看似风景优美,实则潮湿且迎风的地点搭建庇护所。
第一夜,突如其来的降雨和低温就让他狼狈不堪,庇护所几乎被淹,他不得不连夜转移,体力消耗巨大,情绪也显得有些低落。
另一位名叫苏珊的中年女性,则在第三天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慎扭伤了脚踝。
虽然伤势不算特别严重,但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下,行动受限无疑是致命的,镜头记录下了她痛苦的表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荒野独居》的残酷性在第一期节目中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节目的第五天,因为庇护所搭建不当、连续几天未能有效获取食物,加上对孤独和未知的恐惧。
那位年轻的参赛者杰克,在镜头前流下了眼泪,最终按下了黄色的求救按钮,成为了本季第一个退赛的选手。
直升机接走他时,他落寞的身影让许多观众唏嘘不已。
紧接着,在第七天的清晨,那位扭伤脚踝的苏珊,在经过两天的挣扎和尝试后,发现自己的伤势并没有好转。
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她意识到,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后果。最终她也无奈地选择了退赛。
刚开始第七天,就淘汰了两个!这个结果让许多观众感叹节目的残酷和真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林予安在前七天展现出的“慢节奏”和“长远规划”就显得尤为突出。
他没有急于去狩猎大型猎物,也没有因为初期食物匮乏而焦虑。
除了搭建石屋,还花了不少时间在溪流边尝试制作简易的鱼篓陷阱,并开始留意周围可以利用的植物资源。
幸运的是他的周围资源还算比较丰富,他成功的发现了北美菊芋。
虽然到第七天结束时,他的石屋庇护所还远未完工,食物来源也不曾稳定。
但他展现出有条不紊的姿态,以及似乎要扎根荒野的生存理念,已经开始在美国网络上引发了观众的激烈讨论。
“说实话,我不看好那个中国小子,前七天食物获取好像不多,而且石屋工程量太大了。”
“我也一样,不过他心态是真的稳,不像杰克那么快就崩溃了。”
“哎,已经淘汰两个了,竞争真激烈!你们两个讨论的这个林,后续肯定也要退出了。”
“闭上你们那该死的嘴巴!林,一定是最后的冠军!”
同时当《荒野独居》第八季第一期的熟肉资源出现在B站时,国内喜欢荒野生存的观众也进行着一场狂欢!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林予安这位同胞的身影时,弹幕和评论区瞬间被淹没。
【啊啊啊啊!(破音!)终于有中国人参加荒野独居了!林予安!给爷冲!】
【开局就这么硬核吗?直接建石头房?不去找食物?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弹幕护体!希望安哥能稳住,千万不要选择退赛!(呸呸呸,flag立不得)!】
【这是美籍华人还是中国人啊?国外的月亮就一定那么圆?非去国外。】
【求求了!一定要坚持下去啊!想看安哥在荒野里搞基建!】
【只有我注意到安哥水煮姜块了吗?那玩意儿怎么吃的下去啊!】
【楼上的那是菊芋,又叫鬼子姜,洋姜,虽然叫姜但不是姜,嘿,单押!】
B站的UP主们也迅速行动起来,各种解读视频切片视频层出不穷。
有的分析林予安的庇护所选址和建造思路,有的则科普奇尔科湖地区的环境和野生动植物。
哔站对第一期节目的收视率和网络反馈非常满意。
仅仅七天的内容,就淘汰了两名选手,这种快节奏的开局成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而林予安那与众不同的开局方式,也成功地制造了话题和悬念。
第一期节目结尾,是林予安对着镜头,用木炭在自制的树皮地图上涂涂改改。
仔细规划着石屋后续建造步骤,并标记下菊芋位置的画面中结束。
这个结尾,让无数观众对林予安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年轻人将在危机四伏的灰熊山,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奥斯汀的公寓里,艾莉娅在保姆玛莎的陪伴下,也第一时间观看了节目的首播。
当看到林予安在镜头前,她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
当看到林予安独自面对荒野的孤独,以及努力寻找食物而辛苦奔波时,她的心更是揪得紧紧的。
“玛莎,你看他……他瘦了……”艾莉娅看着屏幕上的林予安声音哽咽。
玛莎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亲爱的,他是个真正的勇士,他正在为了你而战,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我知道……我知道……”
艾莉娅擦了擦眼泪,眼神中充满了骄傲、心疼和无尽的思念。
“他一定能行的,他答应过我,会带着胜利平安回来!”
—————————————
(各位股东们,首轮推荐成功入选啦!看图!)
各位股东晚上好!
今天首轮融资成功了!上了第一轮推荐!
各位股东功不可没!
继续求月票!
求推荐!
求点评!
求加书架!
第26章 鞣制河狸皮
林予安的加入无疑为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关注看点。
当第一期节目的播出,在千里之外的文明世界掀起阵阵热议之时。
林予安对此却一无所知。
此刻,奇尔科湖畔的阳光正透过稀疏的针叶林,洒在他那座颇具自然风格的石屋庇护所。
庇护所外简易木架上晾晒着的两张新鲜河狸皮。
他现在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了这两张珍贵的河狸皮之上。
“今天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处理这两张珍贵的河狸皮。”
“河狸皮毛厚实,保暖性极佳,如果能成功鞣制出来,无论是做成帽子,还是用来铺垫床铺,都能大大的提升我的生活品质。”
他拿起其中一张尚带着些脂肪,在阳光下泛着光泽的河狸皮,在镜头前展示了一下。
“好了,先生女士们,我要开始工作起来了。”
林予安将一张河狸皮肉面朝上,用力伸展开,铺在一个表面相对平整的桦树原木上,且有一定倾斜的放置。
这样的倾斜有助于刮下来的脂肪和肉末滑落。
他没有专业的刮皮刀,但手中的工具足以应付,石头上敲下一块页岩石片经过精心打磨后足以当做刮皮刀。
他一边用石刀片大致刮去皮板上的大块油脂,一边解释。
“鞣制的第一步,也是最耗费力气的一步,需要彻底刮干净皮板内侧的脂肪、肉末和那层坚韧的内膜。”
“这些东西如果不去除,皮子就会发臭、变硬,根本无法鞣制。”
林予安从河狸皮的尾部开始,身体前倾,利用上半身的重量辅助发力,一下一下、稳稳地向前推刮。
“刮皮的时候,角度很重要,大概30到45度角,用力要均匀。”
“我们的目标是刮到露出白色的真皮层,但又不能伤到它。”
“我这一门手艺,还是小时候跟杀羊的邻居学习的,刮一张河狸皮子勉强够用。”
他刮得非常专注,尤其是靠近边缘和不规则的部位,更是小心翼翼。
黏腻的白色脂肪,红色的肉丝以及半透明的筋膜,在石片的刮削下不断卷起,脱落。
一张河狸皮,光是初步刮干净,就花了他将近两个小时。
当他处理完两张皮时,已经是下午。
此时皮板内侧已经呈现出干净的白色或淡黄色,摸上去不再油腻。
随后林予安将刮干净的河狸皮拿到溪边,用冰冷的溪水彻底冲洗干净表面的污物。
他没有进行复杂的“沤皮”或碱处理,只是将皮张在清水中浸泡了一两个小时,让皮板充分吸水膨胀。
“现在是最关键的一步,制作天然鞣剂,就用河狸自己就给我们准备好的材料——它的大脑!”
“在荒野中鞣制皮毛,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动物自身的脑髓。”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原始,但效果非常好,这个方法在全球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