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38节

  他控制着锯口的角度,使其形成一个微微向下倾斜的“V”形倒口,将决定树木倒下的方向。

  当这个导向口深入到树干直径约三分之二时,林予安停下了手中的锯子。

  他拿起伐木斧,走到树干的另一侧,在比导向口底部略高约五到十厘米的位置,开始进行砍伐。

  “主伐口要略高于倒口的底部,这样在树木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自然地向倒口的方向倾倒。”

  他双手紧握斧柄,双臂抡起一个饱满的弧度,斧刃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然后“嘭!”的一声,精准而有力地劈入树干!木屑四溅!

  他有节奏地、一斧接一斧地砍劈,每一斧都落在几乎相同的位置。

  随着伐木斧的不断深入,只听“咔嚓!”一声清脆而响亮的断裂声!

  那棵云杉树猛地一晃,然后带着一阵呼啸的风声,准确地向着他预留方向倾倒下去。

  最终“轰隆”一声砸在地面上,激起一片尘土和落叶,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用同样的方法,将锯子与伐木斧巧妙地配合使用,一棵接一棵地伐倒了足够的原木。

  每一棵树倒下后,他都先用伐木斧,迅速去除树干上所有粗细不一的枝杈。

  然后用一根木棍作为“量尺”,再用手拉锯,根据量尺将原木截成长度统一的木段。

  “接下来,就是搭建烟熏房的主体结构了。”

  “我打算采用一种简单而稳固的‘井干式’结构,让原木层层交错堆叠。”

  “利用原木自身的重量和它们之间的咬合来保证稳定性。”

  他先在清理好的平地上,用四根原木小心地摆放出烟熏房的底部基础。

  形成一个边长约一米二左右的正方形,并确保它们形成的夹角尽可能接近九十度。

  然后,他开始在每一根原木的两端,制作关键的“鞍口”。

  林予安先用多功能刀的刀尖,轻轻刻划出两个平行浅痕,作为鞍口宽度的精确标记。

  “制作鞍口时,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凹槽的弧度,能与下一层原木的圆形侧面完美贴合,像马鞍一样。”

  接着,他使用斧头一点一点的劈砍。

  干燥的木屑纷飞,一个半圆形的凹槽渐渐在他手中成型。

  当一个鞍口基本成型后,另一端的鞍口,他也以同样方法进行制作,并保持两个鞍口在同一水平线上。

  他将第一层四根原木的鞍口都处理好后,开始堆叠第二层。

  第二层的两根原木,垂直于第一层的两根原木放置。

  其两端经过砍削的鞍口,恰好能稳稳地卡在第一层原木中部隆起的圆弧上。

  一层,两层,三层……他耐心地将一根根处理好鞍口的原木,交错堆叠。

  在搭建到约一半高度时,他在其中一面墙体预留出一个“门洞”。

  他在门洞的两侧,各垂直插入了两根短木桩作为临时支撑。

  然后在门洞的上方,横向搭放了一根较粗的原木作为“过梁”,承托上方的墙体原木。

  当烟熏房的四面原木墙体堆叠到预想的一米二左右高度时,一个坚固的“木盒子”便已成型。

  墙体完成后,林予安开始处理缝隙,从森林中收集了大量干燥的苔藓和一些柔韧的细小树枝。

  仔细地将它们塞进原木墙体之间,那些不可避免的细小缝隙中。

  “这些苔藓和树枝,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防止烟雾过快散失。”

第54章 肉帘与柴棚

  随后林予安在烟熏房的内部,横向平行架设了一根根钢丝鱼线。

  作为悬挂肉条的横梁,确保其能承受住数十公斤鹿肉的重量。

  最后是屋顶,他先用几根更细的木杆,以一个较小的倾斜度搭建。

  从烟熏房的一侧墙体,搭向另一侧的墙体顶端,形成屋顶的椽子框架。

  然后在椽子之上,他先铺上一层之前收集的桦树皮,在盖上大量的苔藓。

  他刻意留出了一些狭窄的缝隙,作为烟雾排出的通道。

  烟熏房准备就绪,林予安回到庇护所,进行熏肉前的准备工作。

  “烟熏之前需要将鹿肉切割长条或薄片状,这样更易于熏透。”

  他拿起一块鹿后腿肉,锋利的多功能刀在他手中灵活地游走。

  顺着肌肉的自然纹理,将厚实的鹿肉分割成宽度约五到十厘米、长度不一的肉条。

  他切割得非常仔细,每一刀下去都力求保持肉条的厚薄均匀。

  以确保它们在烟熏时受热和脱水程度一致。

  当所有的鹿肉都切割处理完毕后,林予安开始将它们悬挂到烟熏房内的钢丝横梁上。

  很快,烟熏房内部便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肉条,粉红色和深红色的肉块交错悬挂。

  在从屋顶缝隙透进的微光下,形成了一片颇为壮观的“肉帘”。

  他特意调整了肉条的间距,确保它们之间至少留有空隙,以便烟雾能够充分流通,均匀地包裹熏制每一块肉。

  “所有的鹿肉都已经'上架'了,可以开始熏制了!”

  “烟熏的关键在于'烟'而不在于'火',需要的是大量的、持续的浓烟。”

  林予安在烟熏房中央的地面上,用几块石头简单围起一个直径约半米的防火区域。

  先在其中用干燥的细柴和芦苇花生起一小堆明火。

  待火势稳定,他开始加入半燃烧状态的木炭火,并在上面覆盖大量略微潮湿的松针和苔藓。

  这些潮湿的材料在炭火的炙烤下并不会剧烈燃烧。

  而是会缓慢地阴燃,产生大量浓郁持久的白色烟雾,并散发出混合着松脂和针叶的独特香气。

  很快,整个烟熏房内部便被乳白色的浓烟所彻底笼罩。

  “烟熏的过程通常需要持续数天,具体时间取决于肉块的大小、烟熏的强度,以及期望的保存效果。”

  “而我则不需要那么干的肉干,现在的温度,对于半干的肉干来说,足以让他不会腐坏了。”

  他将烟熏房简易的木桩门轻轻关上,只留下一道极小的缝隙用于观察内部情况。

  然后退到一旁,静静地守护着这个正在进行着熏制工程的“美食工厂”。

  时间来到第四十八天。

  从昨天傍晚开始,林予安的注意力就几乎完全被这个烟熏房所占据。

  他每隔一两个小时,便会走出庇护所,仔细检查烟熏房内部的木炭和烟雾浓度。

  并时刻注意那堆阴燃的熏料上,是否需要添加一些新的潮湿松针。

  为了防备那些可能被肉香吸引来的夜行掠食者。

  他在烟熏房周围的几条必经小道上,系上了几根从渔具包里取出的细鱼线,鱼线的另一端则连着几个小巧的饵铃。

  任何不速之客的闯入,都会引发一阵清脆的警示。

  万幸的是,这一夜饵铃始终保持着沉默。

  林予安昨晚断断续续地睡了几个小时,今早感觉精神尚可。

  他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起身快步走向烟熏房。

  走到附近一股更加浓郁的肉香,混合着松脂的烟熏气扑面而来。

  他推开那扇用薄木桩拼凑的简易房门。

  只见内部烟雾依旧缭绕,那些悬挂着的鹿肉条,经过一夜的熏烤,表面已经明显收缩。

  颜色也从之前的鲜红,转变为一种极具食欲的、油润的深红褐色。

  “嗯,熏制进度比预想的要好。”

  林予安低声自语,又往熏烟火堆中添加了一些新的熏料,确保烟雾能够持续整个白天。

  回到石屋,炉火重新燃起。

  他将昨晚特意留下的煎过的鹿里脊,放在不锈钢锅里加热。

  油脂在高温下迅速融化,发出“滋滋”的轻响,依旧配上一杯用新摘的松针泡的热茶,便是这第四十八天充满能量的开始。

  “伙计们,鹿肉还需要不间断地熏制,但我不能一天到晚都守在这里什么事不做。”

  林予安一边享用着美味的煎鹿肉,一边对着镜头说道。

  “堆积在庇护所外的柴火也越来越多了,我决定今天为它们搭建储存棚,以防被雨雪淋湿。”

  “冬季即将来临,我需要储备巨量的干柴才能安然度过。”

  “而这些柴火如果只是露天堆放,一旦遇到连续的雨雪天气,很容易受潮,影响燃烧效率。”

  “所以,一个能遮风挡雨的柴棚,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不需要太复杂,关键是要有个顶。”

  “重点是能在做事情的同时,关注到熏肉房的动态,防止被偷家。”

  柴棚的选址,他定在了石屋庇护所的侧后方,紧邻着石墙。

  既能利用石墙作为一面天然的屏障,也方便日常取用。

  他从之前搭建熏肉房时剩下的一些云杉原木中,挑选出两根长度约两米五左右的木杆,作为柴棚前侧的主要承重立柱。

  用伐木斧将每一根立柱的底端,都削制成一个尖锐的楔形。

  然后,将其尖锐的底端对准地面挖好的坑洞中,利用斧背用力地将其砸入相对松软的泥土中。

  “咚!咚!咚!”沉闷的撞击声响起。

  每一根立柱,他都反复调整角度,并用脚将立柱周围的泥土用力踩实,使其稳固。

  这两根高立柱立稳后,他开始搭建屋顶的框架。

  他选取了一根长度超过柴棚预期宽度的松木杆,作为连接两根高立柱的前横梁。

  他在两根立柱的顶端内侧,以及横梁两端对应接触的位置,砍出了凹槽。

首节 上一节 38/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